首页 理论教育 汤显祖《牡丹亭》:古代爱情戏中的经典杰作

汤显祖《牡丹亭》:古代爱情戏中的经典杰作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汤显祖的传世巨作《牡丹亭》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亘古未有的艺术创作环境当中的。《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是汤显祖的主要代表作品。《牡丹亭》也成为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杜丽娘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青春与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据记载“《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汤显祖《牡丹亭》:古代爱情戏中的经典杰作

汤显祖的传世巨作《牡丹亭》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亘古未有的艺术创作环境当中的。《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是汤显祖的主要代表作品。

《牡丹亭》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贫寒书生柳梦梅在梦境中进入了一座华美清幽的花园。在花园中有一棵格外引人注目的梅树,这棵梅树下立着一位绝世佳人,两人一见如故,仿佛早已缘定三生,两人因此定下百年之好。柳梦梅从此辗转反侧,内心再也无法平静,眼前时常浮现出佳人的倩影。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却一直藏在深闺,不识人间芳华。杜太守为了让丽娘将来出嫁后能“对答妥帖”,于是让她师从宿儒陈最良读书。丽娘天资聪颖,在读书中并未拘泥儒家说教,而是从诗文的字里行间中读出了人间真情。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鬟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岂料柳梦梅高中新科状元。得知柳梦梅高中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甚至翻脸不认复生的丽娘,甚至要将她当作妖孽打杀,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2]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3]

图59 牡丹亭国画(黄养辉)

作为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牡丹亭》虽然表现出激情驰骋、辞采华丽的浪漫主义戏剧风格,但它还未从根本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轨道。特别是后半部戏在总体上还是遵理复礼,作者并没有彻底实现其以情代理的哲学宣言。他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脱离封建樊篱,而只是对其中某些特别戕杀人性、极其违背常情的地方进行了理想化的艺术处理。乞灵于科考得第、皇上明断,这也是戏曲的常套之一。尽管如此,汤显祖还是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牡丹亭》也成为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杜丽娘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青春与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4]

《牡丹亭》在当时明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的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有被剧中情节感染的女戏迷曾经不远千里来拜会汤显祖,结果见到的不是如柳梦梅一样的翩翩公子,而是满头白发的耄耋老翁,于是女戏迷只能含恨而去。这也可以看成是明代社会市民阶层对于传统偶像崇拜的一种历史性迁移。在明代市民心中,传统的圣贤形象已经失去了被崇拜的唯一性,多情而风流的世俗英雄开始成为市民心中的新宠,这也可以被看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追星”活动吧。

图60 杜丽娘小像(潘恭寿)

《牡丹亭》无疑代表了明代城市乐舞的“风流”所在。明代的城市较之前代,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不可否认明人在戏剧风格的认识上还具有一些矛盾,一方面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强调戏剧的音乐本色。他们认为戏剧的核心是音乐,而情节和唱词要围绕音乐来展开,绝不能够因为情节的需要而改变音乐的曲调;而与之相对的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临川派主张戏剧最为精妙的地方是作家的才情,而才情就具体表现为戏剧冲突的尖锐和故事的巧妙安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花雅之争”。从明代到清代中国戏剧的发展逐渐开始走向了一个怪圈,在汤显祖、沈璟、孔尚任、洪升等一批天才剧作家之后,无论是昆曲还是后来的京剧,新鲜曲目诞生的频率开始逐渐放缓,很少出现具有出色故事构架的巨作,反而是吴江派提倡的曲调唱腔,在一代代艺人的不断打磨下,开始变得炉火纯青。到了清末,很多戏迷票友开始根本不再关注戏剧的故事情节甚至是舞台表演,而是开始闭起眼睛专门品味演员的唱腔,此时的中国戏剧已经蜕变为一种声音占绝对优势的艺术形式,这也可以算作是吴江派的另外一种“胜利”。(www.xing528.com)

然而无论是吴江派还是临川派,在语言风格上都主张通俗易懂,而题材选择上也尽可能地靠近市民生活。这样的情形是市民阶层乐舞娱乐的一大突破,要知道吴江派的领袖人物沈璟已经不是柳永吴文英那样的落魄文人。他作为一名长期在朝廷为官,并多次担任要职的士大夫,沈璟没有过分强调戏剧的风雅比兴作用,更没有想把戏曲变成一种政教传声筒。他的作品据载共有17种,总称“属玉堂传奇”,现存7种:《红蕖记》、《双鱼记》、《桃符记》、《一种情》(《坠钗记》)、《埋剑记》、《义侠记》和《博笑记》,其中多为儿女情长或江湖侠义或搜奇猎怪,明显带有迎合市民消费口味的倾向在其中。而回到《牡丹亭》的剧情来看,本来是一个可以用正常语境完成叙述的爱情故事,却加入了很多神话色彩,虽然客观上讲《牡丹亭》的神鬼情节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很多益处,但是也不能否认其为了迎合读者猎奇心理而加入奇幻色彩的因素。其实神鬼元素在明代市民阶层的精神娱乐中非常普遍,除了戏剧之外,章回体小说更是非常突出。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两者本来都是历史小说,许多人物及故事情节都客观存在过,但就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读性或是卖点,加入了一些神怪情节。

《牡丹亭》的传奇并没有因为朝代的更迭而终结。那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年从来不绝于舞台。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各地优秀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更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

白先勇对传唱数百年的《牡丹亭》进行了大胆的现代化改良。第一,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三天连台演完,从第一出《标目》演到最后一出《圆驾》,基本上保持了剧情的完整。第二,在主题安排上紧紧把握一个“情”字,剧本设计也尽可能地贴近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汤显祖笔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第三,在角色的戏份安排上。一般《牡丹亭》的演出本偏重杜丽娘,以旦角表演为主。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为了更好地还原汤显祖原著精神,于是大篇幅、大力度地加强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因此,《拾画》《叫画》这两出经常演出的巾生代表作,白先勇先生将其捏成一折,并做了适当的改编,使得更加凸显其“生”角的重要性,三十分钟的独角戏,将巾生表演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与第一本杜丽娘的经典折子《惊梦》《寻梦》遥相呼应,旗鼓相当。在白先勇先生看来,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远不止于儒雅俊秀的“梦中情人”,亦是一位不畏权势、敢与理教抗争的傲骨书生。经过如此的改动,青春版《牡丹亭》在角色安排上做到了生旦戏双线发展,达到了对称平衡之美。第四,在音乐和唱腔方面。青春版《牡丹亭》音乐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歌剧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之中,全剧采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丰富了戏曲本身和音乐的表现力,为观众呈现出一席五彩斑斓的视听盛宴。《牡丹亭》的唱腔为了避免传统唱腔的“冗沓”陈习,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第五,舞美和服装的设计也处处体现出中西舞台艺术相结合的现代感。青春版《牡丹亭》有众多花神,用服装设计舞蹈。设计者将传统的花神拿花舞蹈改成用十二个月不同的花来表现,用戏曲语言来舞蹈动作,让舞台的整个气氛随花神的独具特色表演流动起来。青春版服装的整体色调淡雅清幽,具有浓郁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而且在传统戏服的基础上又做了个别细节的改动,使之能与演员的步伐身形更加贴合。而且全部演出服装系手工苏绣,尤其是杜丽娘、柳梦梅着装传统苏绣工艺成为最大看点。

《牡丹亭》作为一部横跨历史长河的艺术巨制,其清婉唱腔和曼妙舞步的背后,是中国明代社会城市乐舞的繁荣,预示着中华民族即将迎来蕴藏在贩夫走卒中的新希望

【注释】

[1]对于昆曲起源的论述参考中国非物质遗产网:《昆曲艺术》。

[2]参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3]参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4]参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