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提升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

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提升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从多方面推动和促进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智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提升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竞赛深化和推动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浙江省大学生命科学竞赛从多方面推动和促进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一是促进了相关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二是促进创新实验室或者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促进人才培养队伍的强化,很多学校组建了专门的指导老师队伍。竞赛促进了教学改革,保证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和创新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4.1 竞赛·创新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运用、创造新的事物[6]。学科竞赛是指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是综合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的学生竞赛活动[7]。在学科竞赛活动中可以产生创新思维并促使其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8]

学科竞赛能更好地融合各个学科知识,实现跨领域、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效果,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载体,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互相合作为模式,从而展示创新研学人才培养的显著效果[9]。学科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业性较强、组织难度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应用方面的设计,引导学生走上创新的轨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10]

4.2 竞赛·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大,且增幅逐年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10年,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四项措施之一,并辅以多种扶持政策及优惠政策。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层出不穷[11]

高校学生技能竞赛是大学生施展自身才能的一个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其中。通过这个平台,企业能够直观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情况,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提前进入企业的机会。学生通过竞赛项目能够了解到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积极向学生介绍行业发展趋势,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重新定位就业取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12]

职业技能竞赛更贴近工作实际。学生参加了技能竞赛后,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学习精神、深入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减少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时间,并能迅速成为单位的骨干,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效显著[13]。谭光兴等[14]调查了学科竞赛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意识的影响,发现相对于普通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学生更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www.xing528.com)

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面宽,就业层次高。获得2009、2010年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特等奖的巫泽俊现在美国Face⁃book公司工作。更有学生自主创业。如现担任杭州知名创业企业——杭州喝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的范雨喆于2008年斩获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李群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于2014年和同学一起创业,至2017年是120项专利(其中15项发明专利)的拥有者、杭州追猎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

4.3 竞赛·学业

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学业成绩的选拔性[15]。竞赛激励法是指通过组织开展正确的竞赛活动,以增加参与者不甘落后的压力感和奋发向上的竞争心的激励方法。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当代大学生在父母、学校、社会的多重培养下,需要着重解决的是自我实现这一需求[16]

单项奖学金就是为更好地激励创新型人才、特长型人才,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学生予以表彰和鼓励,其评选的条件就不能完全依赖综合测评成绩,而要与国家奖学金等综合类奖学金的评选条件有所区别。科研创新单项奖就是对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国内外学科竞赛中获奖或者获得国家专利等学生的奖励,这样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17]

根据对往年获奖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获奖学生比其他学生有较好的持续发展潜力,部分学生经历过赛事后提高了学术兴趣,进而走上科研的道路。有些竞赛中的佼佼者甚至获得推免资格,进入国内顶尖高校学习,保持他们对学术的热爱。比如浙江工商大学的周佳雯获得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竞赛一等奖,之后保研至上海社科院,并于2014年成功申请硕博连读。

总之,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义不容辞[1]。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智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大学体制内的少数学生进行精英式集训和实践能力强化,更重要的在于作为“竞赛群”这个整体,对大学创新教育体系的外延影响[2]。竞赛平台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创业之间的联系。地方院校逐渐意识到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提高竞赛的档次和水平[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