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过程及方法: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顺序及实施方式

德育过程及方法: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顺序及实施方式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日复习考点基础掌握一单项选择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为()。这是充分运用()方法进行德育的体现。A.尊重学生原则B.正面教育原则C.严格要求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20.在德育方法中,说服法是一种明显的方法,而()则是一种暗示的方法。

德育过程及方法: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顺序及实施方式

本日复习考点▶

基础掌握

一 单项选择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为(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顺序

2.某班主任为了培养班里学生的品德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下列措施不能较好地达到德育效果的是(  )。

A.在德育课上组织课堂考试考查德育课本内容

B.每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德育故事

C.定期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参加德育献爱心活动

D.在德育课上组织学生对德育材料进行讨论

3.(  )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方面应主动协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B.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4.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工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坚定信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德育方式贯彻了(  )的原则。

A.长善救失  B.知行统一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5.通过文艺作品的英雄人物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方法是(  )。

A.情感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

C.说理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中蕴含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情境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7.每到深秋时节,张老师的班上的清洁区总有扫不完的落叶,刚开始很多同学不愿意干活,张老师带领大家去干,在老师的带动下,班里很多同学都加入了扫树叶的行列,张老师的班级因此经常受到校领导的表扬,同学们也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张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实践锻炼

C.讨论  D.品德评价

8.九年级(3)班新来的英语老师王老师正在班里上第一堂课,他发现有一位同学在悄悄看英文小说没有听课,课后王老师向班主任了解到这位同学叫刘楠,从小在国外生活,英语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因此班主任劝王老师英语课上可以不用管刘楠了。如果你是王老师,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认为班主任说的有道理,既然刘楠英语水平已经很好了,便不用管她

B.斥责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负责

C.课后与刘楠交流,表扬她看英文小说,引导她仍要虚心听课

D.因为刘楠的听课态度不端正,以后在刘楠的试卷上故意打不及格的分数

9.每次音乐课上,范老师都会放一些音乐给学生听,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乐感以促进对音乐的兴趣。范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陶冶法

10.张强同学品行不端,有许多不良行为,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改正其缺点,及时与其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张强,其中主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1.王老师发现班级里的学生违纪后并没有立马责备他们,而是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聊天,从父母的辛苦付出到社会竞争的激烈,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错误,从而好好学习并不再违纪。王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奖惩法  D.榜样教育法

12.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3.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

A.陶冶  B.惩罚

C.人格感化  D.说服教育

14.学校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抗日老战士等活动,这些活动体现的德育途径是(  )。

A.说服教育  B.课内与课外活动

C.榜样示范  D.思想品德课教育

15.某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志愿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及品德,该教师使用了(  )。

A.说理疏导法  B.实际锻炼法

C.个别教育法  D.对比教育法

16.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  )方法进行德育的体现。

A.榜样示范  B.陶冶教育

C.共同监督  D.引导评价

17.罗老师刚大学毕业就进入一所公办的学校工作,为了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最近学校要组织学生军训,如果你是罗老师,可在全班组织以(  )为主题的班会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军训。

A.积极的情绪是成功的前提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互帮互助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8.学生小红知道自己不该偷看舍友的手机聊天记录,但总是忍不住想要知道舍友跟其他人的聊天内容,因此经常趁舍友不备查看舍友手机,这说明她最缺乏(  )。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19.一位老师在召开主题班会后,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年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以增强学生们的爱心和责任心,这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

A.尊重学生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严格要求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20.在德育方法中,说服法是一种明显的方法,而(  )则是一种暗示的方法。

A.陶冶法  B.培养法

C.锻炼法  D.奖惩法

21.(  )是德育途径的重要表现,在德育途径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网络德育

2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德育(  )的体现。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复杂性原则

C.向导性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2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符合(  )的规律。

A.德育过程  B.智育过程

C.心理辅导  D.美育过程

24.“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25.道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6.老师带学生去欣赏美术展览运用了(  )的教学方法。

A.说服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法  D.讲授法

27.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孔子十分讲究德育中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原则

28.班上有些同学总是忍不住上课传小纸条,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行为,张老师坚持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而赵老师认为可以直接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只要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即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做得对,只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彻底改变错误的行为习惯

B.赵老师欠妥,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反而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C.张老师欠妥,提高道德认识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样做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D.赵老师做得对,学生明白不对,但忍不住,缺乏道德意志,从此方面着手更有效

29.班主任张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比如重阳节去敬老院、周末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等,张老师的这种德育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

C.指导实践法  D.品德评价法

30.徐老师发现学生随地扔垃圾后,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她在班会课上告诉学生要讲文明、讲卫生,垃圾随地扔加重了清洁工作者的负担,并在周末组织学生帮助清洁工作者清扫大街。徐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疏导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3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的意义不包括(  )。

A.是促进智育的唯一条件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C.是青少年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D.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2.思想品德教育这个学科一直贯穿了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本科研究生的教育,这体现了我国学校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道德课程  B.班主任工作

C.社会实践  D.家庭生活

33.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地推动德育教育的是(  )。

A.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矛盾的自我激发和自我转化

B.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应放手让其自然发展

C.从实际出发确定德育教育的重点

D.德育教育要反复抓,注意“温故而知新

34.某学生决心戒掉沉迷网游的不良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禁不起玩伴的唆使、引诱,又开始逃课泡网吧。对该生的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5.张老师认为,在道德情感的建立中,学生如果生活在充满关心、呵护、温暖的环境中,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建立起对周围环境、周围人的良好情感和态度,在行为上能够选择“亲社会”的道德行为。这主要体现了德育教育法中使用(  )的作用。

A.自我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榜样法  D.说服惩戒法

36.青少年处在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单纯,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容易受外界的消极影响。在他们的发展中将会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复杂情况。这就需要依赖学校德育使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向一致,这体现了学校德育的(  )。

A.导向作用  B.发展作用

C.文化作用  D.政治作用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实践锻炼法

C.自我修养法  D.陶冶教育法

38.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称之为(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9.确定德育内容的主要依据中,德育内容的针对性是由(  )决定的。

A.德育目标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D.文化传统

40.“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这是德育过程中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A.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教育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1.在构成思想品德四要素中,(  )是基础。

A.知  B.情

C.意  D.行

42.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共青团活动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3.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平行教育的教育家是(  )。

A.马卡连柯  B.夸美纽斯

C.布鲁纳  D.洛克

44.刘明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一次数学考试他交了白卷。后来,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讽刺了刘明,说他喜欢吃鸭蛋,并在刘明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示众。从此,刘明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主要违背了(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5.老师因为同学表现好给她一个奖励并夸奖她,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说服法  D.实践锻炼法

46.班会课上,班主任通过向同学们展示小乐同学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刻苦学习的事例,鼓励班上的同学积极向小乐学习。此处,班主任采取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讨论法

C.案例研究法  D.讲解法

47.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48.德育在古代中国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体现德育的(  )。

A.社会性  B.个体性

C.统一性  D.管理性

4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50.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好心干错事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不善于调节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薄弱

C.不善于选择道德行为方式  D.道德信念不坚定

51.下列关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B.小学生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发展过程

C.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D.道德情感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52.“春风化雨”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53.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教育理念,这体现了德育原则中的(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54.近年来,我国提出“立德树人”的口号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某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创设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该学校运用德育方法

中的(  )。

A.陶冶法  B.锻炼法

C.示范法  D.鼓励法

55.某校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成了,“果子”就成熟了,可以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做法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指导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56.德育模式中的(  )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57.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不足的方面,就认为其无可救药,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58.某学生经常出现种种不良行为,教师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和他讲明道理、激发其自信心,从而引导他朝正确的方向努力。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59.“抑其所短,扬其所长”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长善救失  B.疏通引导(www.xing528.com)

C.知行统一  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60.“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体现了哪种道德教育方法?(  )

A.说理疏导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D.个别教育法

二 多项选择

1.以下属于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的有(  )。

A.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B.建立德育基地

C.创办业余党校  D.开展社区德育

2.某班主任注重营造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通过对学生品德提出要求并严格把关,重视日常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上述文字中班主任使用的德育方法有(  )。

A.品德评价法  B.实践锻炼法

C.说服教育法  D.情感陶冶法

3.《学记》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要求在进行德育过程中,要贯彻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

A.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B.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C.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D.要全面看到学生的优点,发挥积极因素,忽略学生的缺点,摒弃消极因素

4.说服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帮助学生培养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技巧,包括(  )。

A.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和改变学生的态度

B.说服开始时,用富于情感色彩的内容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说理论证

C.进行说服时,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不可以对学生提出高要求

D.要注意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

5.说服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法的具体方式有(  )。

A.讲解  B.报告

C.谈话  D.参观访问

6.德育方法选择的依据包括(  )。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D.教师的实际情况

7.下列属于德育的意义有(  )。

A.德育可以培养出完美的人才

B.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C.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D.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对学生集体进行教育,并用个别教育中的问题教育集体,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

A.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B.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相结合

C.夸大个别教育中的问题以强化集体教育效果

D.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9.属于道德实际锻炼法的基本形式的是(  )。

A.模拟活动  B.社会实践

C.涵养  D.日常行为规范训练

三 判断题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除了为人师表外,还要为学生树立更多的榜样,这些榜样可以是好的同辈群体、五好学生等。(  )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  )

3.德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

4.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评价法。(  )

5.行为规范一旦提出后,要尽量要求学生贯彻执行,但不用长期坚持下去。(  )

6.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

7.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  )

8.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德育行为之间的矛盾。(  )

10.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

11.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  )

进阶提升

一 单项选择

1.某班有一伙爱踢足球的“淘气鬼”,为了踢球和看球,经常迟到,旷课,与其他班级同学发生冲突,使学校领导、班主任等十分头疼。新班主任上任后,组织这些“淘气鬼”成立了一支足球队,选了队长、定了队规,每天组织他们在学校和班级管理的约束下训练,一段时间后,他们不仅球技大幅度提高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提高了,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

A.掌握知识  B.激发情感

C.活动和交往  D.道德内化

2.龙龙总是打骂班上的同学,班主任找他谈话时,他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我爸爸不听话时,我妈妈就是这么做的呀。”由此可见,德育过程的特殊性可表现为(  )。

A.学生对环境影响的主动吸收  B.家长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C.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相互促进  D.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

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组成成员?(  )

A.教导主任  B.团委书记

C.校长  D.围棋社社长

5.在学校里,教师常常抱怨“5+2=0”的情况,“5”代表学校教育,“2”代表家庭,说明了(  )的重要性。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两者一致性教育  D.整体性教育

6.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青岛某小学体育老师给5年级学生上游泳课快要下课时,发现女学生脱掉泳衣与泳裤,面向里面围成一圈,体育老师刚想制止,突然发现没有男同学关注,于是体育老师放弃了制止的想法,这说明教育要(  )的重要性。

A.给予适当关注  B.教育不需要关注

C.灵活性  D.顺其自然

7.“三生教育”指的是(  )。

A.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B.安全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C.生命教育、就业教育、生存教育  D.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升学教育

8.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是教育中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9.个别谈心是针对个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个别谈心需要掌握谈心的技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谈心前要了解学生的平时表现、性格特点等

B.谈心时要以诚感人、换位思考,在平等的前提下展开谈话

C.为了不给学生压力,尽量不选择“一对一”谈话

D.根据不同类型的谈话对象,采取不同的切入点

10.学生出现下列哪种情形时,教师最适合采用惩罚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

A.存在认知错误  B.明知故犯

C.学习积极性不高  D.情绪失控

11.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学生与社会的交往  B.教师的教育

C.家长的严格要求  D.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12.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教材的是(  )。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13.根据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规定,“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属于(  )学校的德育目标。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高年级

C.初中  D.高中

14.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小刚所在班级组织他们到解放军某训练基地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参观的过程中小刚深刻地体会到了解放军叔叔为了保卫人民与国家的安全,不辞劳苦地训练。从那以后,小刚下定决心要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扬解放军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这体现出了德育的(  )。

A.控制功能  B.享用功能

C.发展功能  D.生存功能

15.德育模式有多种,其中重“行”的是(  )。

A.认知模式  B.感化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6.某教师改变了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空泛说教,采用了对话、讨论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图片、音乐等媒体,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体现了活动与交往的(  )。

A.集体性  B.公益性

C.目的性  D.多样性

17.安排德育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要贴近实际,讲究一个“近”字,这符合德育内容管理改革的(  )。

A.规范化原则  B.科学化原则

C.序列化原则  D.系统化原则

18.认为个体认知与社会客体相互作用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19.“天鹅、梭鱼、虾拉车的故事”说明教育要(  )。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一致性与连贯性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二 多项选择

1.就学生的升学而言,指导途径主要有(  )。

A.校外教育机构辅导  B.学业价值观指导

C.学习方法指导  D.学习心理指导

2.下列表述符合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的有(  )。

A.积极改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B.确立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D.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3.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社会因素  B.政党或团体

C.受教育者  D.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4.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践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B.学生“犯错不自觉”是学生品德发展中的能力性质的矛盾体现

C.自我教育能力既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重要标志

D.学生品德发展需要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的影响

5.提出学校德育中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

A.反映了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

B.反映了全人类教育的理念

C.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德育性质的要求

D.反映了我国古代德育理念中的精华

6.德育功能是指德育活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下列关于德育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品德形成方面,德育对个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B.智慧的发展有利于个体的道德学习,但道德品质的提高对个体智慧的发展无促进作用

C.德育对宏观经济领域具有一种导向作用

D.德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等方面

三 判断题

1.榜样行为的示范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的方式。(  )

2.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指出道德教育的特殊功能不止在于防患于未成形之前,而且能使人积极向善。(  )

3.正面教育就是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能用正面教材,不能用反面教材。(  )

4.我国中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以及大学开设的政治课都属于间接的道德教学。(  )

5.“明知故犯”是学生缺乏道德观念的表现。(  )

6.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等,属于德育类型中的公德教育。(  )

7.道德规则是学校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底限的要求。(  )

8.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性质。(  )

9.德育受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所制约。(  )

10.德育过程中应奖励那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  )

高级挑战

一 单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实行(  )。

A.“一纲多本”  B.“一纲一本”

C.“多纲一本”  D.“多纲多本”

2.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A.政治觉悟高  B.思想素质高

C.自我教育能力  D.道德觉悟能力

3.学生个人生活的(  )主要表现在,承担起自主安排闲暇、促进自我发展的责任,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等方面能力。

A.智育价值  B.体育价值

C.德育价值  D.美育价值

4.德育的性质是由(  )决定的。

A.社会的经济基础  B.生产力

C.政府  D.政党

5.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属于(  )的范畴。

A.实际锻炼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练习法

6.采用明理教育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切忌方法一般化、内容空洞较长,使学生感到单调进而产生抵触情绪,这强调了明理教育的(  )。

A.知识性  B.针对性

C.趣味性  D.互动性

7.教师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表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应该遵循(  )的原则。

A.严而有理  B.严而有度

C.严而有方  D.严而有恒

8.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

A.认识基础  B.关键

C.核心  D.行动指南

二 多项选择

1.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制定的依据是(  )。

A.学生品德形成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长期影响下发展的

B.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爱与严是辩证的统一

2.表扬或批评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教育性原则  B.儿童化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适当性原则

3.下列道德学习方法中,属于情境感受的有(  )。

A.通过参加“学雷锋”活动体验热于助人的快乐

B.通过参观绘画展接受艺术熏陶

C.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纠纷解决活动学习道德

D.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悟历史

三 判断题

1.赏识教育的特点在于立足青少年的优点和长处进行教育。(  )

2.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称为偶像性重要他人。(  )

3.德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德育即道德教育,是西方国家的“小德育”。(  )

4.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