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启超与教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中的梁启超

梁启超与教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中的梁启超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二十五年冬,梁启超到达日本不久,便依靠华侨冯镜如、冯紫珊、林北泉等人的资助,在横滨创办了《清议报》。[22]《清议报》停刊不久,光绪二十八年正月,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梁启超此时的思想正值巅峰,《清议报》的成功更使梁启超信心倍增,一往无前,力图要在办报事业上再上一个台阶,要将《新民丛报》办出新的特色,为中国报界树立一个榜样,闯出一条新路。《新民丛报》每半月一期,遇朔望发行。

梁启超与教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中的梁启超

除了读书和办学,梁启超在救国维新的活动中,干得最欢,也是影响最大、最有成效的事业还是办报。梁启超的优势在宣传,而得以让他施展拳脚的最好舞台便是报纸。梁启超借助这些阵地,用他那支生花之笔,热情宣传着欧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宣传着中国维新变法理想,宣传着时代青年意气风发的人生追求。

光绪二十五年(1898)冬,梁启超到达日本不久,便依靠华侨冯镜如、冯紫珊、林北泉等人的资助,在横滨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为旬刊,每10天出一期,每期40页,内设栏目有日本及泰西论语万国之近事、政治小说杂文、诗文等。按梁启超在该报第一期所刊《清议报叙例》中所说,《清议报》的宗旨有四:一、维持中国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二、增长中国人之学识;三、交通中国、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四、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19]

这个宗旨比较平和。当时康有为还在日本,他规定报章只可抨击西太后、荣禄、袁世凯等,不得攻击清政府。然而实际上,随着梁启超思想的奋进,《清议报》的锋芒所向,直接抨击着清朝政府和君主政治。于是这里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有一次,《清议报》刊载了谭嗣同的《仁学》以及一篇译述日本人的文章,内有排斥清朝的论调,为康有为所见,于是命令将报纸撕毁重印,并且告诫梁启超切勿忘了清朝皇帝的圣明,以后切宜谨慎从事。待到康有为离开日本赴加拿大,梁启超与欧榘甲等人渐渐与孙中山、杨衢云、陈少白等革命党相往还,意气日盛,因而高唱自由平等学说。此后梁启超的文章对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卖国、独裁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与此同时,他还大谈民权,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讲破坏,谈革命,其思想激烈程度与革命派的主张几乎一致。梁启超因此自号“饮冰室主人”,题其学说曰《饮冰室自由书》,颇为世人欢迎。原来梁启超有别号曰任厂,至是亦改称“任公”,以示脱离康氏羁绊之义。“盖康门徒侣多以厂字相称,即为源出康门之标记,梁此举即所以表示其决心也。”[20]

也正由于此,《清议报》行销日本、南洋、朝鲜、欧美及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本土虽遭清政府禁止,但其销售量也一直居首位。该报共出100期,而梁启超在其中发表的文章在100篇以上。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清议报》出版第100号,梁启超在该号发表了《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一文,阐述了《清议报》的四大特色:

一曰倡民权;始终抱定此义,为独一无二之宗旨。虽说种种方法,开种种门径,百变而不离其宗,海可枯,石可烂,此义不普及于我国,吾党弗措也。

二曰衍哲理;读东西诸硕学之书,务衍其学说,以输入于中国,虽不敢自谓有所得,而得寸则贡寸焉,得尺则贡尺焉。《华严经》云:未能自度,而先度人,是为菩萨发心,以是为尽国民责任予万一而已。

三曰明朝局;戊戌之政变,己亥之立嗣,庚子之纵团,其中阴谋毒手,病国殃民,本报发微探幽,得其真相,指斥汉奸,一无假借。

四曰厉国耻;务使吾国民知我国在世界上之位置,知东西列强待我国之政策,鉴观既往,熟察现在,以图将来,内其国而外诸邦,一以天演学,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公例,疾呼而棒喝之,以冀同胞之一悟。

此四者,实惟我《清议报》之脉络之神髓,一言以蔽之曰:广民智,振民气而已。[21]

当然,这样激进的宣传也自然带来了报纸的被迫关闭。梁启超后来说:“戊戌八月出亡,十月复在横滨开一《清议报》,明目张胆,以攻击政府,彼时最烈矣。而政府相疾亦至,严禁入口,驰至内地断绝发行机关,不得已停办。”[22]

《清议报》停刊不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梁启超此时的思想正值巅峰,《清议报》的成功更使梁启超信心倍增,一往无前,力图要在办报事业上再上一个台阶,要将《新民丛报》办出新的特色,为中国报界树立一个榜样,闯出一条新路。梁启超在创刊号的告白中写道:“其果能有助于中国之进步与否,虽不敢自信,要亦中国报界前此所未有矣。”[23]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梁启超阐述了三条办报宗旨:(www.xing528.com)

一、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根本。

二、本报以教育为主脑,以政论为附从。但今日世界所趋重在国家主义之教育,故于政治亦不得不详。惟所论务在养吾人国家思想,故于目前政府一二事之得失,不暇沾沾词费也。

三、本报为吾国前途起见,一以国民公利公益为目的。持论务极公平,不偏于一党派;不为灌夫骂坐之语,以败坏中国者,咎非专在一人也。不为危险激烈之言,以导中国进步当以渐也。[24]

这一宗旨较之《清议报》,其宣传民众、开启民智的意向更为突出。在栏目设计上,梁启超注意了教育的广泛性,以适应人们的多方需求,比如图画、论说、学说、时局、政治、史传,地理、教育、宗教、学术、农工商、兵事、财政、法律、国闻短评、名家谈丛、舆论一斑、杂俎、问答、小说、文苑、绍介新著、中国近事、海外汇报、余录,等等,呈现着知识面广、形式活泼的鲜明特色。

《新民丛报》每半月一期,遇朔望发行。为了真正实现开启民智、振奋民气的目的,梁启超不遗余力,积极为其撰稿。他自己曾说:“此间自开《新民丛报》后,每日属文以五千言为率,因此窘甚。无论何处之书,动多阁不能复,诚无如何也。”[25]此话不假,梁启超在创办《新民丛报》时,热情十足,精力过人,他撰写文章常常是几天不睡,直到完成才休息睡觉。每篇论文字数常常达到数万言,乃至十数万言,经常手持文稿笑着对弟子辈曰:“汝辈玩了两日,吾乃成书一本,吾睡觉去矣。”平日里喜欢邀集弟子数辈,围坐杂谈,谈必竟夕;先从文艺以迄学术源流,古今人物,世界趋势,最后乃及于鬼物一二事。至此众人皆莞尔相对而笑,知其话箧将尽,此时天亦大亮了。仆人端点心进,乃各啖毕归休。[26]梁启超正是以这种忘我的工作,借助这一宣传阵地,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学说,结合中国社会改革实际,标新立异,别开生面,逐渐构筑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从而也奠定了梁启超20世纪初文化伟人的地位。

在文章形式上,梁启超也力求活泼新颖,不落俗套。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这样说过:

自是启超复专以宣传为业,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畅其旨义,国人竞喜读之,清廷虽严禁不能遏。每一册出,内地翻刻本辄十数。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番魔力焉。[27]

梁启超的话并不夸张,平易畅达,纵笔所至,笔锋常带有感情,这就是梁启超的文风胡适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28]黄遵宪当时在给梁启超的信中也对此予以了高度的赞扬:“《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29]更有甚者,“时科举方改试策论时务,故应试者亦多借《新民丛报》为蓝本。其文字之势力,乃遍于学堂之学生,科场之士子。厥后报纸繁兴,凡杂志上作长篇论文者,大抵规抚梁氏,即在今兹之日报中,梁氏文脉之余势增未尽衰”[30]

这些评价证明了梁启超的努力是成功的。他以求新善变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加上他那支生花妙笔,《新民丛报》的影响力大大扩展。《新民丛报》自1902年至1907年共出版96期,销售量直线上升。《新民丛报》发刊不久,每月销量便按1000份的速度递增,至1903年已增加到9000份,后又达1.4万份,仅国内发行点就有97个,遍布各地49个县市。

几乎和《新民丛报》同时,1902年10月,梁启超又创办了《新小说报》。以刊载小说为专门职能的刊物,这在中国还是第一个。梁启超认为,自古以来,小说对社会观念和人们的思想影响巨大。他说:“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妖巫狐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因此,“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31]这个观点颇有见地,梁启超正是想发挥文艺这个武器,鼓吹革命,维新国民。他自己也曾在《新小说报》上以小说体裁发表了《新中国未来记》。小说中的国号为大中华民主国,理想的开国纪元在1912年。其所设想的第一任大总统取名为罗在田,第二任大总统取名为黄克强。梁启超后来说:“当时固非别有所见,不过办报在壬寅年,逆计十年后大业始就,故把言大中华民主国祝开国五十周年纪念,当西历一千九百六十二年。由今思之,其理想之开国纪元,乃恰在今年也。罗在田者,藏借德宗之名,言其逊位也。黄克强者,取黄帝子孙能自强立之意。”[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