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科学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与科学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与科学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教育,与科学文化直接相关,从本质上讲,它归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所以,现代教育已成为科学文化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所具有的提供科学成果的作用,已为教育实践所证实。教育是科学再生产的基本形式,培养合格的科学文化工作者是它的基本功能。

教育与科学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科学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教育,与科学文化直接相关,从本质上讲,它归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科学文化的日益发展,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艰巨,教育活动相应地也得到长足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科学文化活动与教育活动相互依存,教育已高度地科学化。教育的科学化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教育手段的科学化,教育设备的科学化,教育方式的科学化。整个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充斥着科学文化,抽掉了科学文化便无现代教育。从科学文化的角度看,教育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过程。在科学文化的复杂过程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是文化的延续与遗传,即教育的环节。所以,现代教育已成为科学文化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凡重视科学文化的发展,就必然要重视现代教育,否则重视科学文化便是一句空话。

从教育与科学文化的关系看,现代教育对于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教育的科学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为社会提供科学研究成果;二是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所具有的提供科学成果的作用,已为教育实践所证实。世界著名的大学,都拥有一流的教育专家,同时也拥有一流的研究人才,并创造出一流的科学成果。

教育内容中直接包含科学研究的成分,对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内容,大多是已经定型的知识,实际上是过去的科学研究成果。最近的科学研究成果,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进入教育过程,这容易导致教育内容的老化,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反过来看,由于教育内容的老化,又必然影响教育的质量,进而使教育适应不了科学研究的需要,阻碍和延误了科学研究的顺利发展。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缩短了科研与教学的距离,有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老化,使教育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再进一步讲,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还有利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死知识变成了活能力。实际上,学校是一个学科综合体,是社会中的科学体系的浓缩形式。在学校里,各个学科之间可以得到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机会,这对于促进教学与科研都极为有利。

教育是科学再生产的基本形式,培养合格的科学文化工作者是它的基本功能。科学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当大工业生产兴起后,生产的技术实现了科学化,人们要想掌握生产过程就不得不系统地接受科学教育。由于各种生产的劳动者都要由教育来提供,科学物质生产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科学的物化、科学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必须使教育适应生产的发展,力求达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资源的投资,它必定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就是例证。

自从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现代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技术革命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为教育革命提供了许多新手段,推动教育革命更加深入地向前发展,新技术革命成为教育革命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

新技术革命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文化的新成果,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育体制、内容和方法。

其一,电化教育打破了旧的学校教育体制。这一趋势引起了教学活动的许多根本性变化。微型录音机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有力、方便的听讲手段。学生既可在课堂上不必记笔记而专心听讲,又可在课后反复听讲和复习,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电视机的使用,则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模式,使学生分散在各自的家庭、单位,而不必总是聚集在一起。这既省去了学校的若干传统设施,又扩大了学生的范围,使教育在科学化的同时又实现了社会化。

其二,新技术革命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储存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教育是以传授知识来进行的,知识则要依赖于一定的方式来保存。传统的知识储存方式是书籍,教师以教科书为工具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传授。书籍对知识的储存有两个弱点,一是容量较小,为了对知识实现储存功能,书越来越多,图书馆越来越大;二是查阅学习不方便,为了较全面地获得一个知识信息,需要像大海捞针一样地去查找。由于电子计算机等智能工具的出现与利用,使知识储存方式实现了革命性飞跃,这为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方便条件。由于智能工具的信息储量大,人们可以较方便地通过智能工具而获得所需的知识,加快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益。例如,电子计算机资料检索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效率,扩大了知识流通渠道,加快了流通速度。如果读者家中装有电子计算机网的终端设备,与图书馆的资料检索中心相连,那么坐在家里,几分钟之内就会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

其三,新技术革命拓展了人的智力范围,提高了智力开发的程度。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智力。学习和掌握知识本身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真正提高了智力才是达到教育的目的。实践证明,人的智力要受人脑的限制,包括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有些科学难题,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在这种问题面前,教育对人的智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无济于事。但是,智能工具的出现大大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智力范围,它能帮助人们较快地解决科学疑难问题,极大地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提高了人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起到教育所试图起到的作用,即培养和提高人的智力。当然,它所利用的方式是补充人的智力,而不是向人灌输知识。智能工具的这种作用可能是从根本上补充了教育的作用。由于智能工具的广泛使用,给人的智力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环境,使人的智力得到了更大的开发。尤其是大量非创造性的繁重智力劳动由智能工具来承担,使人能够腾出更多精力来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客观上提高了智力的作用,这也是对教育的补充。

新技术革命将给教育带来根本的转变。智能工具与人的最密切合作将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智能工具与人脑的直接结合。智能工具与人脑的直接结合,将导致人的智力出现革命性飞跃,使知识的获得方式也发生革命性转变。人脑将从已储存满各种知识的智能工具中直接获得各种信息,就像原本人脑中储存的知识一样。这会大大减缩人的受教育过程,教育的内容、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是否会出现文化遗传方式的根本转变呢?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力的新手段,还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若干新问题,迫使传统的教育实现变革。传统教育不适应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传统教育的知识陈旧,结构不合理。传统教育注重专业划分,各专业的学生往往只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大都不重视,明显缺乏全面的知识和综合能力。传统教育的内容有许多已经过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增加一倍需50年,在20世纪中叶则需10年,到20世纪70年代需5年,到80年代只需3年。专业知识过时的周期缩短了。20世纪60年代工业技术知识已有30%过时,电子技术方面则有50%过时。现代物理学的知识有90%是1950年以后的成果。人类认识的化合物,1950年为100万种,现已达到400万种。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十多年中的新发现、发明的项目数,竟超过了以往千年的总和。然而,传统教育的内容却变化不大。中学开始增添一点集合论、电子计算机、概率论、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知识,但其他大部分内容仍停留在19世纪以前的知识水平。在大学教育中,大学毕业后距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仍很遥远。此外,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各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高度综合,出现了有机化、整合化趋势,形成了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传统的教育内容仍沿用专业分工严格的旧知识体系,显然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www.xing528.com)

其次,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而传统的教育注重既成知识的传授,往往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的应用。因此,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此外,传统教育不重视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学生虽学习了不少现成的知识,但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科学技术在现代的发展,包括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已越来越注重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20世纪兴起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基本上都属于方法科学。正是这些新方法的产生,使人类思维出现了新的转机。由于科学方法的突出作用,把掌握方法、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摆在了学校教育的显要地位。因此,传统教育方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必须做出新的调整。

再次,传统教育只注重青少年教育,成人的再教育不成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知识不断老化,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局面,使人的学习任务大大增加。以往,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主要是在少年、青年时代,一旦大学毕业,便与科学知识教育告别。现在,当一个人从大学走出时,他所掌握的知识离科学技术前沿还相距很远,并且这个距离在不断加大。平日的零星学习,已不能应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开辟成人接受再教育的渠道,并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当然,这种系统化、正规化的教育并不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有待于探索、创造。

科学技术向传统教育提出的这些新课题,正是传统教育实现变革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现代教育所应坚持的发展方向。教育与科学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育离开了科学技术,便失去了教育的内容、任务与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否则便是失职。表面看来,教育只是培养下一代人,似乎只要传授一下知识即可。实际上,这种培养在今天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把教育放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之中,才能认清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的今天,教育也极大地实现了社会化。所以,现代社会既是一个科学化的社会,也是一个教育化的社会。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看,现代教育主要应在这样几个方面实现变革:

1.处理好知识增长与智能教育的关系,把智能教育搞上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局面,教育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科学成就后面跑,那是永远也不能改变教育的被动局面的。要想争得主动,必须从抓智能教育入手。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唯一职能,必须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智能,培养受教育者具备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才能。培养学生的智能,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要始终注意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是自学、研究、表达、管理等能力,都要有一种独立自主的能力,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自行解决事先无法预测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智能提高。

2.要处理好学科综合化与通才教育的关系,把通才教育作为重点来抓。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统一。为了尽可能地适应这种科学局面,必须注意培养通才。目前,通才教育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美国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倡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例如,威斯康星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不再培养株守一隅的狭隘的专家,而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普遍教育。”日本在1971年提出了“第三次教育改革”,决定培养“世界上通明的日本人”。1974年,东京大学提出“综合大学院”的改革方案,建立生命科学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物质科学等四大学系。在这些通才教育中,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注意设立有利于培养通才的大专业,如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一般专业的设置,力求范围宽广;教学的知识面力求广博,不仅要求掌握相关的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而且要求对各大科学群的基础知识都有所涉猎乃至有较深修养。

3.处理好知识更新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把终身教育搞好。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加快,知识的增长率与淘汰率都是很高的。因此,一个人的受教育时间已大大地延长,乃至形成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一个大学生在校获得工作所需用的知识只占10%,其余90%要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学习取得。所以,现代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趋势,大力推行终身教育,把教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终身教育,将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向。

关于科学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下面还须讲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现在,人类已经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回顾过去不久的20世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变革和影响。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方兴未艾,特别是一系列高科技的出现和迅速成长,无疑地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面貌。新世纪的这场革命给人们带来空前的机遇,同时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形势,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人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思考一下科学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其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在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大力发扬人文精神;在重视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并使两者密切结合起来。

之所以这样提出问题,是由于我们在回顾了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后果,人们不难得出这样三点主要看法:一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将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加速前进的步伐,这已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二是,我们必须充分地肯定科学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承认它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三是,我们也不该忘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社会带来福利,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由于应用不当而带来一系列消极的、负面的作用,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关于这一点,不少科学家是有类似的看法的。例如,被称为“控制论之父”的西方著名科学家维纳早就指责:“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但是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这个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地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地发展到这个地步的。”所以他提出,一方面应依靠人类智慧去获得更高的技术,另一方面还应寻求通过技术的“人道化”来解决技术带来的危险。另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戴森也在《宇宙波澜》一书中文版的序言中指出,科学要充满人文关怀。这些科学家都提醒人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绝不能忘记人,不能抛弃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对这个概念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意味着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研究本来都属于广义的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是应该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和相互统一的,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思想文化巨人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完美的结合。自然科学和技术单独分裂出来还是从19世纪开始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确实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技术有了牢靠的科学基础。经过两个世纪的分离和独立发展,现在是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重新结合起来的时候了。其实,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因此自然科学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他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6]当然,从目前状况来看,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融合并非易事,但这种需要和趋向已经开始显露。在21世纪能否实现马克思的理想呢?人们翘首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