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教育史话:经典诵读培养少年君子

兰州教育史话:经典诵读培养少年君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07年起,南小以国学教育为基石,开展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学生分年段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老子》等国学经典,旨在让孩子在接受中华经典文学滋养熏陶的同时,从中汲取德育养分,加厚人文底蕴,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公民。

兰州教育史话:经典诵读培养少年君子

南河小学的经典诵读课

沿着校园小路,欣赏着草丛中“崇德尚贤”的文化石,我们来到教学楼下。只见一楼的每一根立柱四面都贴有短小精美的诗词曲赋,而“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汉书”的诗句正显示出这里的教育者营建这一校园细节的主旨。走进教学楼,杨校长告诉我们,每层楼的楼梯过道都有一个环境育人的文化主题,分别是“静、敬、净、竞”,《大学》《文子》《周易》等书中的名言警句在教室门扉和内外墙上处处可见。这是一所注重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学校

杨东升校长津津乐道: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种摆脱功利束缚,实施价值引导,培养个体精神,促进个体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教育。而学校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育英才。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包涵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德与情操,是融汇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等诸多文明的结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必将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味。基于这些考虑,南小把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国学教育,提出了“以诗文为友,以诗文养德”“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走成功路”的理念,把国学教育与各科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日常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自2007年起,南小以国学教育为基石,开展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学生分年段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老子》等国学经典,旨在让孩子在接受中华经典文学滋养熏陶的同时,从中汲取德育养分,加厚人文底蕴,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公民。

六年级(1)班的刘怡鑫和郝怡君两位同学告诉我们,她们非常喜欢诵读学校里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中华文化儿童导读·经典启蒙诵读》系列读本。刚开始不懂它的奥妙,觉得是一个负担,后来在老师的品读方法指导和文意点拨下,通过一遍遍地重复阅读,渐渐领悟了其中的哲理,在现实生活中很有教育意义,便开始对古典诗文感兴趣了,诵读起来变主动了。

学校各个班级每天都会进行晨读、午读、课间读,同学们沉心静气,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会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以及那种诱人奋发的文字力量,既增强了他们的古典文化底蕴,更使他们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他们平时说话、写作文也会时不时引用一两句古典诗文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语言更有文采和品味。

学校里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诗文解读、朗诵、表演、社会实践等活动。在班队会主题活动中,同学们编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用舞蹈、唱歌、乐器小品等形式汇报诗文诵读情况,爱好书法、绘画的同学还特意展示了他们的书画作品,这一切使枯燥的背诵变成了欢快的记忆。如今,学背古诗文已成为同学们的一种爱好。清晨,有的同学一边晨扫一边背诵古诗文;课间,有的同学一边跳皮筋、迈大步,一边背诵古诗文。回到家里,在孩子们诵读古诗文的感染和带动下,爸爸妈妈也一起诵读,真可谓其乐融融。(www.xing528.com)

我们看到,南小的校园四处都是静态的教育阵地。学校让学生推荐、评比、择优,把那些最经典的古诗文展示到墙上,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警世名言,或是一种规范,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种品质,学生们在观赏、诵读、抄写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了校园环境的同时,达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

学校门口的活动黑板,每周向全校师生推荐一句经典名言,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不仅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而且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也得到了无声的感染。

高云老师告诉我们,南小开展“诗文养德”校本研究,不但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也提高了教师们的自身素养。为了正确地指导学生,教师要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唯有如此,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她说,教师们明显感觉到学生们在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提高了。

杨校长对我们说,儿童在13岁以前是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儿童读诵经典是充分开发他们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益方式。对儿童来说,背诵《三字经》与背诵《大学》《中庸》没有难易之分。不管长短,按照章节,每天二三十分钟,一字一句读下去,只要坚持不懈,背诵起来就会很轻松。不求甚解,只求熟读;多奖励,不强求。孩子们读多了,就会背;会背了,就会成为一生的智慧财富金庸余秋雨等文学大师著作等身,正是少年时期大量阅读古籍、厚积薄发的范例。死记硬背的方法,其实有着奇妙无比的效用。正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背诵中,哲人的思想才会悄无声息地融入诵者的心灵;而抄写的过程则可以抚平心灵的浮躁,让人步入与古代圣贤心神对话的玄妙意境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中华民族的五千年传统经典文化融入孩子们的血液,教他们明确了立身之则、仁孝之道、察人之方,他们一定会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成长为一个有修养、高素质、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南小绝大多数孩子到小学毕业时能背15000字左右的古诗文,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内在精神的涵养,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财富。

学校操场南面是一条优雅别致的园林式文化长廊,那一幅幅竹简书册形式的宣传画上,是一个个浅显通俗、图文并茂的中华美德小故事,“发愤忘食”“凿壁借光”“将勤补拙”“百里负米”等故事和孔子《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解读了有关爱国、至孝、勤学、修身的意义。可以想象,每到春夏绿荫婆娑的季节,同学们徜徉在这一个个熔铸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励志故事之中,或赏读,或品味,或感悟,或交流,感受诗情画意,陶冶精神情操,留下一个个多么美好的成长片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