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儿童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根据本书作者的发现,社会情感与人类概念密不可分。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培养社会情感的最重要时期就是幼儿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他们成长缓慢,无能为力。那些在说话方面或在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方面存在困难的儿童通常没有强烈的社会情感。如果没有社会情感,人类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社会情感在人类说话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与我们在之前几个章节讨论的优越感追求不同的是,很多儿童和成人都有与其他人团结协作、合作完成任务和让自己变得对社会有用的倾向。此类表现可以被概括为“社会情感”。那么,社会情感的根源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但根据本书作者的发现,社会情感与人类概念密不可分。

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从何种意义上说,社会情感比对优越感的追求更接近人类天性。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两者本质上有相同的核心,即个人优越感的追求和社会情感都取决于人性中的同一点。这两者都是渴望肯定的表现;但它们的形式不同,涉及对人性的两个固有判断。对优越感的追求涉及个体可以离开团队独立发展的判断,而情感则涉及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群体的判断。社会情感无疑优于个人的优越感追求:前者代表了一种更基本、健全、合乎逻辑的观点;而后者虽然是经常在个体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基本现象,它只是浮于表面的观点。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社会情感在哪些意义上是正确且合乎逻辑的,我们需要从历史观点对人类进行探讨。我们会发现人类习惯群居生活这一事实。在考虑到不能保护自己的生物需要生活在一起来确保安全时,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只需要将人类与狮子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被视为一种动物的人类并不安全,大多数体格与人类相似的动物都更强壮,且具有更好的攻击和防御武器达尔文曾说过,所有自身防御机制较弱的动物总是成群结队地活动。例如,具有非凡体力的红毛猩猩通常会与他的伴侣独自生活,而猿猴族系中的较小、较弱成员通常会成群结队地活动。正如达尔文所指出的那样,群体的形成可替代和补偿动物不具备的天然武器(爪子、獠牙、翅膀等)。

群体的形成不仅可以弥补单只动物的不足,还可以促使它们找到改善其状况的新防护策略。例如,有多种猴群知道派出侦察兵去探查是否存在敌人。它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利用集体力量,从而弥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弱点。此外,我们还会发现水牛会聚集在一起成功抵御更强大的单个敌人。

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动物社会学家还报告说经常可以在这些群体中发现类似于法律的安排。派去侦查的侦察兵必须根据特定的规则生活,而且会在犯错或违规时受到整个群体的惩罚。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历史学家断言,人类的最古老法则是用于约束部落守望者的。如果真如这些历史学家所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群体观念起源于弱小动物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事实。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意识情感与身体力量不足之间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培养社会情感的最重要时期就是幼儿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他们成长缓慢,无能为力。

我们发现在整个动物领域中,只有人类在出生时会那样无助、脆弱。而且,正如我们所知,人类的孩子长大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最长。这不是因为孩子在成年之前必须学会无数的东西,而是因为人类的成长发育方式不同。儿童需要父母提供更长时间的保护,这是他们的身体组织的要求。如果儿童得不到这种保护,人类将会灭亡。在儿童身体单薄、力量不足时,我们可以将儿童教育与社会情感培养结合起来。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孩子具有不成熟性,而我们只能依靠群体来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性,这一事实指明了教育方向,即教育必须以社会团体为目的。

儿童教育的所有规则和方法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生活理念和社会适应观念。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现象,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总能给我们带来较好的印象,而通常对社会不利或有害的行为会给我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于我们所遇到的所有教育错误,我们认为其是错误的原因仅仅是我们认为这会对社会造成有害影响。所有的伟大成就和人类能力的发展都是在社会生活的推动下,向着社会情感方向取得的。

我们可以以人类的语言为例。独自生活的人不需要语言知识。人类发展语言能力这个事实表明其需要团体生活。言语是人与人之间的独特纽带,也是他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只有在从社会观点出发时,我们才能理解言语的心理意义。独居的个体不会对语言感兴趣。因此,当一个儿童孤独地长大时,这个儿童会缺乏社会参与这个广泛基础,他的言语能力就会受到阻碍。而在个体与其他人发生联系时,他才会获得和发展我们所谓的说话天赋。

人们普遍认为那些拥有更好表达能力的儿童更有天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那些在说话方面或在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方面存在困难的儿童通常没有强烈的社会情感。而且,那些没有学会说话的儿童通常是被溺爱的儿童,他们的母亲会在他们有机会要求某事之前为他们做好所有的事情。这样,这些儿童根本不需要说话,因此失去了与其他人的联系和进行社会调整的能力。

还有一些儿童不愿意说话,因为他们的父母从不允许他们说完一个句子或让他们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儿童是因为受到嘲笑或奚落,因此变得沮丧。不断的纠正和唠叨似乎是儿童教育中广泛存在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造成的可怕结果是这些儿童多年来一直受到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影响。那些在开始说话之前习惯使用“但是,请不要嘲笑我”开场的人通常都具有此类情况。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使用这个开场白,可以想见,这些人在童年时期经常被人嘲笑。

此外,还存在儿童具有听说能力,但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受伤时总是会不声不响地哭泣。因为他需要的是让他的父母看到他遭受的痛苦,通过哭声表达痛苦是无用的。

如果没有社会情感,人类其他能力的发展(例如,理解能力的发展或逻辑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独自生活的人不需要逻辑,或者说,其对逻辑的需求不会超过任何其他动物。但一个经常与他人联系的人需要语言、逻辑和常识,因此需要发展或获得社会情感。这是所有逻辑思想的最终目标。

有时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他人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愚蠢的,但从他们的个人目标来看,这些行为实际上是相当明智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人通常认为其他人的想法与他们一样,这表明了社会感情或常识在判断中的重要性(且不说如果社会生活不那么复杂且不会给个人带来如此多的复杂问题,就没有必要发展常识)。我们由此可以推测原始人只停留在原始水平,因为他们的生活相对简单,不会刺激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社会情感在人类说话和逻辑思考能力(我们几乎可以认为这两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个人在解决问题时不考虑他所生活的社会,或使用自己的语言,那么,混乱就会因此产生。社会情感可以带来安全感,这个安全感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且是其生活的主要支柱。这可能与我们从逻辑思想和真理中得到的信任并不完全相同,但它是那些信任的最明显组成部分。例如,为什么计算和计数可以被所有各方放心地接受,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只有可以用数字表示的事情才是准确真实的?原因是数字运算更容易被传达给我们的同伴,同时也更容易被人类大脑处理。我们对无法与其他人交流和其他人无法与我们分享的事实没有多少信心。柏拉图试图将哲学思想建立在数字和数字基础上的尝试就体现了这种想法。而且,我们可以从他希望哲学家回到“洞穴”(也就是参与同胞的生活)这个事实更清楚地看到与社会情感的关联。他认为如果没有社会情感带来的安全感,即使是哲学家也不会理解生活。

在与其他人接触或者必须自主执行某些任务时,那些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此类安全感积累的儿童会暴露出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学校中,在需要客观、逻辑思考的学科(例如数学)中,这类儿童更容易暴露出这个问题。

人类在童年时期学习的某些概念(例如,道德感、伦理学等)通常都是片面的。对于独自生活的人来说,伦理观念是匪夷所思的;只有我们在考虑社会群体和其他人的权力时,道德价值才会有意义。不过,在涉及审美和艺术创作时,这一观点就有些难以确认。然而,即使在艺术领域,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这种认知很可能源于对健康、力量、正确社会发展等的理解。就艺术而言,其边界是有弹性的,其中或许涉及更多个人的品味。然而,总的来说,美学也遵循社会秩序。(www.xing528.com)

当我们被问及一个实际问题,即如何判断儿童的社会情感时,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必须考虑某些行为表现。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些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时只顾自己前进而丝毫不考虑他人时,我们可以肯定,与那些避开这一做法的儿童相比,他们缺乏社会情感。在现代文明中,每个儿童都渴望优越感。因此,儿童的社会情感通常没有得到充分培养。这正是人类的批评者、老派和现代道德家们一直抱怨的情况,即人天生是自我本位的,而且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也是道德说教表达的意思,但这对儿童或成年人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单凭道德格言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人们最终会以其他人也不会做得更好的想法来安慰自己。

对于那些是非观念不清,甚至已经产生有害或犯罪倾向的儿童,我们必须认识到对这个儿童进行再多的道德说教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将邪恶的思想连根拔除,我们更需要进行较深入的探索。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放弃我们的法官角色,并承担同伴或医生的角色。

如果我们经常对一个儿童说他很糟糕或愚蠢,用不了多久他就会确信我们是对的,且从此以后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解决交给他的任何任务。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这个儿童试图做什么,他最终都会失败。他因此会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非常愚蠢。他自己并不知道是他所处的环境摧毁了他的自信,且会潜意识地按照这个判断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以证明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个儿童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低于他的同伴,认为他自己拥有有限的能力和潜能。他的态度明显地体现了他的沮丧心态,这与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直接相关,且成正比。

个体心理学表明,可以在儿童犯下的每一个错误中找到环境的影响。例如,生活没条理的儿童身后一般有一个将他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一个习惯撒谎的儿童身后一般有一个试图通过严厉手段纠正其撒谎习惯的成年人。我们甚至可以在孩子的吹嘘习惯中发现其成长环境留下的痕迹。这类儿童通常认为最重要的是别人的夸赞,而不是任何特定任务的成功完成;在他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他会试图不断获得家人对他的称赞。

父母经常忽视或不理解每个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处境。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其中,长子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着家中唯一的孩子,具有独特地位。第二个孩子却没有这种经历。最小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是其他孩子不会体验到的,因为最小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这个家庭中最小、最柔弱的孩子。这些儿童的情况并不相同。如果有两个兄弟或两个姐妹一起长大时,那个年长且拥有更大能力的孩子已经克服了某些困难,但年龄较小儿童仍然在面对这些困难。因此,年龄较小的孩子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且会感受到这种差异。为了弥补这种自卑感,这个孩子可能会加倍努力,以超越哥哥或姐姐。

对儿童进行长期研究的个体心理学家通常能够判断出儿童在家里的位置。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取得正常进步,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受到激励,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去追赶哥哥或姐姐。因此,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通常更活跃、主动。如果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体虚弱并且发育缓慢,年龄较小的孩子就不会在竞争中做出如此大的努力。

因此,确定一个儿童在家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在确定了他在家庭中的位置后,我们才能完全理解这个儿童。家中最小孩子会带有可表明其身份的明显迹象。当然也有例外,但最常见的最小孩子总想要超越所有其他人、总是跃跃欲试,会被“必须比其他人重要的感觉信念”激励着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些观察结果对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决定采用或放弃某些教育方法。我们不能使用同一种原则来对待所有儿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我们通常根据某些一般类型对儿童进行分类,但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每个孩子。这在学校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但在家里是可以实现的。

最小的孩子总是希望在任何环境都处于显耀位置,且在多数情况下会得偿所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这有力地反驳了遗传观点。不同家庭中的最小孩子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这一事实让人们不再坚定地相信心理特征遗传观点。

除上文所述的活跃之外,家中最小孩子中还存在截然相反的一类现象,即灰心丧气。这样的儿童是非常懒惰的。其实,这两种类型之间的表面巨大差异在心理学上是可以解释的。那些过分渴望超越所有其他人的儿童最容易因为遇到的困难而受到伤害,他们的雄心会让他们感到不快乐。而且,与没有设立如此重要的目标的儿童相比,当障碍看起来几乎无法克服时,他们放弃的速度更快。最小孩子的这两种表现印证了拉丁语“Aut Csesar,aut nullus”,即我们所说的“全部拥有或一无所有”。

圣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最小孩子的精确描述,例如,约瑟夫、大卫、索尔等的故事,这与我们的经验完全一致。人们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即约瑟夫有一个弟弟(本杰明),我们可以使用这样一个事实反驳,即在本杰明出生时,约瑟夫已经十七岁了,所以在约瑟夫的童年时期,他一直是最小的孩子。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由最小的孩子支撑的家庭。我们不仅可以在圣经中找到证实这一观点的相关材料,还可以在童话故事中相关材料。在所有的童话故事中,最小的孩子总会超越他的哥哥或姐姐。几乎在所有的童话故事中,最小的孩子都成功超越了他的哥哥和姐姐。在德国、俄国、斯堪的纳维亚或中国的童话故事中,最小的孩子总是征服者。这不可能只是巧合。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过去,最小的孩子的形象比今天更加突出。幺子这类人受到人们的广泛飬,因为他们在原始条件下更引人注目。

对于儿童基于其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发展出来的品质特征,我们还有很多研究发现。例如,家庭中的长子女有很多共同的品质特征,且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或三个主要类型。

我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但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直到偶然读到冯塔内(Fontane)自传中的一段记叙。冯塔内在他的自传中讲述了他的父亲(一位法国移民)对波兰与俄罗斯的战争的关注。在得知一万名波兰战士击败五万名俄罗斯战士并将他们赶走时,他的父亲非常高兴。冯塔内无法理解父亲的喜悦。相反,他非常讨厌听到这个消息,因为他认为五万俄罗斯战士应该比一万波兰战士更强大,并且“如果结果不是这样,我一点也不会感到高兴,因为强者应该永远是强者”。在读到这段记叙时,我们可以立即得出一个结论,即冯塔内是家里的长子,因为只有长子女才会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记得他作为家中唯一孩子时所拥有的权力,并认为被一个较弱的人取代是不公正的。事实上,人们已经发现长子女通常具有保守的性格特征。他们是权力、规则和不可违背的法律的忠实信徒。他们倾向于坦率地接受专制。他们对权力地位持有肯定态度,因为他们自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地位。

不过,长子女的类型中也存在例外情况。我们在此要对一个例外情况进行详细论述。这个案例涉及一个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妹妹出生后,哥哥的处境变得艰难。人们对困惑、彻底气馁的男孩的描述(没有提到相关事实本身)常常表明男孩的问题源自于一个聪明的妹妹。这个经常发生的情况并非偶然性的,我们对此有一个自然的解释。我们知道,在现代文明中,男性通常被认为比女性重要。长子通常会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且通常被寄予很高的期盼。他的情况是有利的,但等到一个妹妹出现后,情况就变了。这个女孩将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被宠坏的哥哥认为她是一个讨厌的入侵者,处处与她作对。这种情况会激励女孩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如果她没有因此崩溃,这种激励会对她的一生造成影响。这个女孩会迅速成长并使这个年长的男孩感到害怕,届时,这个男孩会突然发现他的男性优越设想被破坏了,他开始感到不确定。而且根据自然规律,十四到十六岁的女孩在智力和身体上都比男孩发展得更快,他的不确定性最终发展成了完全气馁。此时,他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战斗,并找出一些貌似合理的借口,或为自己增加困难,以作为他放弃努力的借口。

有很多家庭的长子会因为感觉自己不够强大,无法与妹妹竞争而变得困惑、无望,莫名其妙地懒惰,或紧张。这类男孩有时会对女性怀有强烈的憎恶。他们的处境通常并不好,因为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状况并向他们进行解释。在情况发展较严重时,他们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有时会抱怨:“为什么不反过来呢?男孩要是女孩,女孩要是男孩多好呢?”

此外,家中有多个姐妹的唯一男孩也有共同的特征。在有几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的家庭中很容易出现女性味十足的家庭氛围。因此,这类男孩要么会被家里的所有成员宠坏,要么会被家里的女性排斥在外。这类男孩的自然成长是不同的,但他们具有某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对于男孩不应该只由女性教育这一概念,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不过,这个概念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所有男孩最初都是由女性抚养的。这个概念的真正意义是男孩不应该在纯女性环境氛围中长大。这不是反对女性的言论,而是反对因这种情况而产生的误导。这也适用于那些与男孩一起长大的女孩。因为男孩们常常会瞧不起那个女孩,她因此会试图模仿这些男孩,以便与他们平等,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个不可取准备。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包容,他都不可能支持这个观点:应该将女孩作为男孩抚养。人们可以暂时将女孩作为男孩抚养一段时间,但某些不可避免的差异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因为男性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是由男性和女性在身体结构中的一些差异决定的。而且,这对职业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那些对女性角色不满意的女孩有时会很难适应对她们开放的职业。而且,我们发现在婚姻准备方面,女性角色的教育明显不同于男性角色的教育。对性别不满意的女孩会反对婚姻,将婚姻视为一种屈尊的行为,或者,即使她们选择结婚,她们会试图在婚姻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被像女孩一样抚养长大的男孩也会很难适应我们现在的文明形态。

在考虑所有这些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是,儿童的生活风格通常取决于他在四五岁时的经历。这段时期正好是儿童的社会情感、社会适应灵活性的发展时期。在儿童年满五岁时,他对其周围环境的态度通常是固定且机械化的,几乎会在他的余生中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他对外部世界的统觉保持不变;儿童会圄于自己的观点之中,不断地重复最初的思维机制和因此产生的行为。社会情感会受到其个人精神境界的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