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性教育方法的演变:与新加坡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性教育方法的演变:与新加坡进行比较研究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性教育的方法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随着中国性教育的逐步发展,开展性教育的方法也随之得以丰富。这些前辈开创了中国近代性教育历史的篇章。其中《教育杂志》收录有关性教育内容的文章达到 30 篇。其著作《性教育的示儿编》和《妇女的叛逆》促进了中国性教育和节制生育思想的发展。关于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中做出的关于性教育的工作指示,尤其是针对青年学生的性知识教育。

中国性教育方法的演变:与新加坡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性教育的方法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随着中国性教育的逐步发展,开展性教育的方法也随之得以丰富。

(一)20世纪初—1949年:以译著和学校教育为主

首先,这一时期,西方先进的性文化和性观念随西方先进科学思想传入。随着1904年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1922年缩短了学习年限,公布了新学制,在此时一些重视性教育的学者纷纷发表有关于性教育的文章,阐述了在新学制中确立性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具有很大影响的是《教育杂志》1923年编辑的性教育专号。专号中,发表了十几位学者分别论述学校性教育的意义、性教育的内容选择、性教育的科目安排、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等文章。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教育界主张性教育的普遍呼声。1929年,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卫生实施方案》(训令728号),该方案明确规定并指出将性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其教学内容必须要在学校实施。这应该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有关性教育的规定。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就有大批有识之士提倡性教育。张竞生是中国性教育的先驱。早在1920年他就积极主张生育节制和避孕,并提倡把性教育与美的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这在当时和现代都具有先进性。周作人1933年在他的《夜读抄》“性的心理”一文中就向国内读者介绍了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一书。他在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期间,曾鼓励学生学习、研究性教育,并撰写性教育论文。潘光旦也早在1939年就开始翻译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直到40年代他还在翻译性学书籍鲁迅从1909年就亲自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他曾在《坚壁清野主义》一文中发出了“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事”的召唤。除了张竞生、周作人、潘光旦、鲁迅等学者外,潘公展也翻译了《巴哥罗底两性教育观》,周建人翻译了《性与遗传》及英国性学家蔼理士的性学著作等。这些前辈开创了中国近代性教育历史的篇章。因此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开展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通过有识之士发表有关性教育的言论与文章或翻译西方性学、性文化书籍、刊物。

其次,少数有识之士将先进的性文化和性观念渗透在文学、医学领域的活动之中。在文学方面,当时的性教育倡导者在中国的杂志、报纸如《妇女杂志》《申报》《中华教育界》《中华医学杂志》《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万国公报》等发表关于性健康知识、节育知识、性教育内容的文章。其中《教育杂志》收录有关性教育内容的文章达到 30 篇。1911 年教育家陆费逵最早谈论性教育问题,并在杂志上发表《色欲与教育》一文。文章阐述了教育对于性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应了解性知识,这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影响。志厚曾提出:“青年之中色欲之害,全由无识而来,教者秘而不言……是必觊适当之机会,为生徒辈公然讲授”,认为“色欲之害”是因为无性知识而导致,对于性方面的知识教育者也“秘而不言”,主张公然讲授性知识使得青少年能够“以己之力制己自行耳”。通过有识之士的传播和发展,性教育在中华大地上开展起来。在此时期,著名报刊发表大量卫生教育和有关性教育的文章,为性教育的传播和推广奠定了知识基础[1]。一些刊物也特为性教育发行专号,此外性教育倡导者们陆续出版自己编著的性文化、性卫生教育、节育知识方面的书籍。

最后,以学校为开展性教育的主要阵地。表现在:第一,在大学课堂上讲授与性文化、性知识相关的课程内容。例如:鲁迅在课堂上教授生理卫生课程,打破传统思想禁锢,讲解有关生殖系统的知识;张竞生在北大讲授美育课程时,将自己的性思想加入其中,其曾提出“性教育是一种必要的教育”[2],并在北大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性学的系列课程,包括西方现代爱情、生育、性教育以及有关的社会学说,并将这些学说统称为“美的学说”,以宣传其性教育观。还曾组建“性育社”和“审美学社”,促进学生对于性教育有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提倡性教育的组织[3]。夏丏尊在回忆描述此事时写道:他只对学生们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他讲的时候不许笑。他曾向我们说:“在这些时候,不许笑是个重要条件。因为讲的人的态度是严肃的,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破坏了。”大家都佩服他的卓见[4]。第二,在大学里进行性教育演讲。例如:山格夫人在北京大学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演讲,宣传其节制生育的思想,对中国近代节制生育思潮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其著作《性教育的示儿编》和《妇女的叛逆》促进了中国性教育和节制生育思想的发展。第三,将性教育设为学校教学内容之一,并出版了专门的生理卫生知识教材。1929 年后,政府颁布的文件与标准(如:《学校卫生实施方案》《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将性教育内容列入其中[5]。第四,除在课堂上讲授性知识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实施其开明的性观念。对于家庭性教育问题,许广平在《鲁迅先生与海婴》一文中写道:“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他是极平凡的,就是绝对没有神秘性。赤裸的身体,在洗浴的时候,是并不禁止海婴的走出走进的。实体的观察,实物的研究,遇有疑问,随时解答,见惯了双亲,也就对于一切人体都了解,没有什么惊奇了。”[6]鲁迅先生对待性教育不同于中国传统“性神秘”的态度,而是开诚布公地、坦然地告诉学生和孩子。其所亲自编写的生理学讲义《人生象敩》《生理实验术要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性教育的发展。

(二)1949—1977年:性教育工作指示

这一时期,正处于性教育的禁闭阶段,但中国的性教育并非完全封闭,公开出版的一些性知识书籍在图书馆新华书店可以看到。关于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中做出的关于性教育的工作指示,尤其是针对青年学生的性知识教育。例如:1954年,刘少奇同志指示卫生部用卫生常识的名义专门编些节育技术指导的小册子[7],同年,周恩来同志在给北京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讲话中指出,要破除对性的神秘感,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1955年,由北京的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三位医生联合编写的《性的知识》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自1949年以后,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性知识的书籍。书中有男女生殖器官性交状态的剖面图,还介绍了一些避孕方法。尽管这本书的阅读对象并不是青少年,但当时却在中学生里广泛流传。一些学生因为被学校领导和教师发现看这本书而遭到严厉批评[8]。1957 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要求中学开设一门节育课程[9]。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教育部分别于1952年、1956年、1963 年颁布了《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就有有关性生理和性卫生的教学内容,如男女生殖系统的构造、生殖细胞的形态结构、月经和排卵、受精、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人体各个发育时期的特点、各发育时期的卫生保健等,占2~3课时。1975年,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卫生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要重视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包括青春期生殖系统的发育变化等生理现象”。根据这一文件精神,上海市教育局率先在初中年级的生物课中安排了人体解剖的教学内容,并开始了青少年性教育的研究和试点工作[10]

(三)1978—1987年:以政策和医学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性教育也进入萌动阶段,此时的性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 在相关国家政策性文件中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1978 年后,性教育相关内容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得到重视。如:《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小学生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的通知》等。(www.xing528.com)

② 医学领域的科普。医学界的专家编写性知识科普书籍、教材。如:吴阶平教授编译的《性医学》、谢柏樟编写的《青春期卫生》、阮芳赋编写的《我们的身体》等。报纸杂志刊登医学工作者撰写的性知识文章。

(四)1988年至今:性教育的方法丰富多样

这一时期的性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也随之变得丰富多样,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国家以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对性教育做规范性指导。国家在1987年后颁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中,对青春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完善。

② 性教育书籍、刊物大量出版。这一时期,关于性的科普类书籍、性教育指导类书籍、性教育教材等层出不穷。

③ 深入开展性教育研究。性教育的研究课题、范围、目标、对象、方法等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 性教育宣传平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的性教育讲座、主题活动等校园班级活动的开展形式丰富多样。进入21世纪后,性教育的手段也逐步科技化、信息化、电子化。如:中国性科学杂志网等的性教育网站,微信和微博上的性教育公众号,慕课、有道等网络课程,科普性教育的多媒体动画视频等。

⑤ 有了专门的课程教学。有能力和条件的学校开设独立的一门性教育课程,缺乏条件的学校进行渗透式教学。

⑥ 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家校组织,向家长进行准确的性教育指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性教育知识,开展行之有效的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相互配合。

⑦ 开展性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学校、社区开设心理咨询室,配置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