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楠森的思想与探索成果

黄楠森的思想与探索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点是加强对人的问题的综合研究和现实研究,以克服以往的人学研究的分散状况。四是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哲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面对当今我国现实进行一些哲学思考。目前我正着力于后一方面的工作。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黄楠森的思想与探索成果

学者简介

黄楠森,1921年生,祖籍四川富顺。时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 《〈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哲学的足迹》、《〈哲学笔记〉注释》(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主编)、《人学词典》(主编)、《列宁传》(合著)。

您近年在学术方面主要从事哪些研究项目?

近年来我在学术方面的任务比较重,主要精力放在如下四项工作上:一是继续编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下简称《马哲史》(8卷本)]。该书现已出版5卷,还有3卷(第4、5、8卷)打算今年出齐。这方面我花了不少力气,它是我学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受教委委托,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下简称《马哲史》(教材)],供全国高校哲学专业使用。我们力求反映当代的学术成果和现实实践的要求,使教材能以新的面目出现。基本思路是:在“8卷本”的基础上编写,力求简明扼要。全书分9章,约45万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每50年写3章;重点放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上。现在《马哲史大纲》已完成,不久将出版,教材可望1994年正式出版。三是以北大人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力图在人学理论、人学实践和人学体系建设方面做些工作。重点是加强对人的问题的综合研究和现实研究,以克服以往的人学研究的分散状况。四是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哲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面对当今我国现实进行一些哲学思考。

《马哲史》(8卷本)研究力量雄厚,成果卓著,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肯定,对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建设有重要作用。《马哲史》(新教材)在汲取《马哲史》(8卷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反映现实的要求。那么,它在反映当代现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新教材力图反映两方面的现实: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一意识形态方面的现实,二是当代中国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社会实践方面的现实。目前我正着力于后一方面的工作。

您近年来较为关注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请问您在这方面主要思考了哪些问题,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体制的建立,必将引起中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必将引起哲学观念的变化。面对现实,哲学怎么办?这对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也给哲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我以为,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一现实,哲学要抓如下三件事:一是从建立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作出新的哲学结论;二是使哲学工作者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提出的与哲学有关的新问题。前两件事做起来较难,后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也可以做。

对于第三件事,我最近着重思考的主要问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等。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我的看法是: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来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市场经济确是在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充分发展起来的,但不能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利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普遍(一般)本质,是生产的社会化,它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在于市场经济所依赖的社会条件不同: (1) 经济活动的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最高利润,后者不仅是追求利润,更根本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市场活动的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私有企业和个人,后者虽然也有私有企业和个人,但它以公有制企业为主体。(3)分配方式不同。前者实行按资分配,后者以按劳分配为主,共同富裕是长期目标。由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实现生产的现代化。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我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的矛盾才能建立起来。其中首先要处理计划和市场、公有制和私有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所有权和经营权这四对矛盾。市场和计划是共存的,同时也具有矛盾。计划经济以计划为主,并没有完全废除商品,其中就存在着计划和商品的矛盾,两种价格(双轨制)就是计划和市场的矛盾的表现。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贯穿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和整个市场经济时期,而市场经济的确立将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一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是指导,市场是基础”,即在市场的基础上制订计划,在计划指导下培育和发展市场,如此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能较好地处理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和私有制当然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但它们之间的矛盾又是多方面的,在货源、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都有矛盾,这些矛盾都可以通过互相协商、互相让步、互相支持来解决,但最主要的矛盾是:发展下去,公有制究竟能否保持自己的主体地位?我们认为,只要搞活和加速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主体地位是可以保持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的处理,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有用的、先进的东西。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矛盾,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内部,解决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问题,我以为:不能说计划经济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因为计划性就是人的主体性之一;但应该承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企业的主体性和个人的主体性确实受到多方面的压抑,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企业的劳动与物质利益联系不起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主体性都能得到较好发挥。

除上述问题外,目前您还在思考哪些新问题?(www.xing528.com)

目前我还在思考的新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经济体制的含义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人们最早提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是试图把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区别开来,指明我们要改革的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而是经济体制。但对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认识上并不十分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提出以后,人们试图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区别开来,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是中性的。当然人们也谈论到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制度的联系,认为两者可以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它既然是中性的,怎么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问题在于它们是怎样结合的。有人解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指它本身是社会主义的,而是说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种解释似乎也不能令人满意。总之,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联系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明白的。过去,在政治领域,我们讲过政体和国体,但在经济领域里只讲过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关系,分配关系)。从近年经济学的讨论来看,人们所讲的经济体制,大多是从生产关系的意义(角度)上着眼的。如有人提出,经济体制指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具体结合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和形式,还指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的具体方式(形式)。还有人指出,产权关系是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体制?它究竟属于生产力范畴,还是生产关系范畴?不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就难于深入理解经济制度、生产关系、产权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也会造成改革的盲目性。我初步认为,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它是生产关系的内容的实现形式。

您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是市场(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的作用范围和限度问题。市场(商品)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我认为,在经济领域内,等价交换原则应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活动是人们的基本活动,它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活动,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都有影响。问题在于,等价交换原则能否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同样起作用?如果应有区别,区别何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是十分清楚的。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混乱。在政治领域,显然不能实行等价交换原则,然而近年来,等价交换原则却渗透进了政治领域,有的搞权钱交易或者权物交易,有的搞权权交易,这是政治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新闻领域中有些活动是可以实行等价交换原则的,例如刊登广告,但新闻报道的任务是向社会报道真实信息,记者搞有偿新闻就违背了记者本职的要求。精神生产与等价交换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精神产品可以成为商品,如发明创造的专利、学术研究成果等。但是否一切精神产品都可以用等价交换原则来衡量呢?不一定。对有的精神产品,无法规定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很难确定它的交换价值。有的精神产品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却无人能买,或无人愿意买。有的精神产品没有什么社会效益,只是由于它的稀缺程度或者仅仅由于人们需要,就可以卖很高的价钱。如果一切精神产品都用等价交换原则来衡量,都变成商品,那么,某些精神生产就会萎缩,如哲学、历史学等。在精神生产领域,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确实有一个运用范围和限度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因而有必要加以探究。

请再谈一谈您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三是主观因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问题。这里的“主观因素”主要指人的精神状态、意识和观念等。在当前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具体表现为: (1)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呈现稳态,人们的心理形成了一种定势。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引起社会状况不断变化,对人的心理定式产生冲击,发生动荡,近年来常谈论的“心理不平衡”就是其表现。如人们对物价上涨议论纷纷,这首先不一定是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而是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这样,主观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就显得突出了。(2) 人的心理的变化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对社会感到不适应,从而使人们对许多事情看不惯或不满,以致引起人们精神上的躁动和焦虑。这是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通常都会出现的现象。(3) 价值观引导显得日益重要。在新旧体制转型期,许多事物都处在变动(变革)之中,支配人们行动的价值观尤其如此。这难免导致在价值观上的观念冲突,出现思想混乱、是非不分和易走极端等现象。比如:“一切向钱看”反映了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有其合理性,但这个提法本身夸大了经济效益,否定了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政治、文化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十分复杂,决不能“一切向钱看”。总之,主观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

主观因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问题涉及人的问题。近年来,您一直关注人学问题,尤其是在人学学科建设方面,您是积极的倡导者之一。您能否就中国人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谈些意见?您牵头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心”有何打算?

我对人学的研究刚刚开始,一些观点不一定成熟。但觉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前沿课题,很有发展前景,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但对我国来说,却是一项需要进一步开拓的工作,尤其需要青年学者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填补这一空白,所以近几年,我让我的几个博士生从事人学研究。可以回顾一下,自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以来,人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人性、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权、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都提出来讨论过,但这些讨论仅仅分散地涉及人的某一方面,为了把讨论和研究深入下去,有必要把人的各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此外,过去对人的问题的研究还多停留在抽象的层次上,没有回到现实中来;把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从市场经济角度研究人的问题,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近来有人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很有意义。

对人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就是要建立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人学理论体系比较抽象,不易被人们理解,再加上这门学科需要综合各门学科关于人的知识,建立起来难度很大,所以至今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不管怎样,这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们人学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的人学研究中心已把首都学术界对人学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协同攻关。“中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对人的问题的现实研究带动人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原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3期)

学者近况

黄楠森(1921.11—2013.1),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开创者。1981—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开拓性研究上,致力于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体系。出版专著《〈哲学笔记〉和辩证法》(1984)、《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合著,1995)等,主编《〈哲学笔记〉注释》(1981)、《人学词典》(1990)、《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1996)、《人学原理》(2000)、《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2011)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