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访肖前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访肖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点共同承担的一本哲学专业教材,它历经了10年的研究创作过程。我认为,哲学教材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解释系统。这便是坚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访肖前

学者简介

肖前,1924年生,湖北沙市人。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 《哲学论稿》、《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当代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

由您主编,黄楠森、陈晏清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您能否谈谈这本书创作前后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点共同承担的一本哲学专业教材,它历经了10年的研究创作过程。由于当前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获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在这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如何变革,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正是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来展开我们的研究的。

具体地说,十年前,也就是1985年,国家教委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改革”为“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翌年又提升为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课题。我们这本新教材就是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在课题研究中,为了更深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及其与现时代的关系,我们曾组织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87年在苏州举行的“哲学与时代精神”研讨会,1988年在天津举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讨会,1989年在北京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举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关系”研讨会,以及中国哲学家苏联哲学家关于当代哲学问题的研讨会等。为了更好地把握现时代的时代精神,汲取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经验,由本课题组主要成员组成中国哲学家考察团,先后赴广东、江苏、上海、四川、天津、北京、湖北等省市和香港、澳门等地进行了考察。在经过充分讨论、考察的基础上,我们才写作了这本有一定新意的哲学教材。

几十年来,您主编过几套哲学教材,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您认为哲学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认为,哲学教材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解释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它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又要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条件下发展的新成果。当然,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并不是停留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而是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同样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发展,也决不是任意地模糊或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而是结合新的实践经验,结合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去阐明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总括起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也是我们编写这部教材的指导思想。

这本教材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

这便是坚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应该说,如何理解和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是近年来哲学界普遍关注并有所争论的问题。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而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就在于科学实践观点的确立。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只有立足于实践的观点,才能阐明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生机勃勃的新发展。

当然,坚持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并不要求我们去构建一个范畴演绎系统,也不是要求刻板地体现在每一章每一节内容的叙述上。要真正做到把实践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这在理论上、逻辑上以及表述上,都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需要哲学界进一步共同探讨才能逐步地加以解决。但我确信,这是哲学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

您能否具体谈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这一思想?

我认为,实践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首先在于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古代唯物主义是独断论的,只是提出了解释世界的原则,而没有证明这种原则的合理性;近代唯物主义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力图以经验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但经验只是一种主体的内部状态,在不能证明其客观性的情况下便不可能超越这种内部状态。与此不同,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不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存在于主体内部的状态,而首先直接地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这种理解中,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既非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那样,是被动地统一于外部自然,亦非唯心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是自然统一于精神,而是思维与存在通过社会实践辩证地、现实地统一于物质存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而成为现代唯物主义,而且以实践范畴为基础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历史过程,揭示出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也就必然地要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还在于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范畴,只有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实践是人以一定手段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为什么您又把这种活动看作人类的存在方式?

从形式和静态上看,实践只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中介关系,即人以一定的手段去改变外部世界的物质活动关系;从构成要素上看,实践活动过程只是目的、手段、结果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角度,我以为还没有把握实践的本质关系。

在我看来,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否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也就是说,实践是人对外部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性的否定关系。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其直接的存在形态是不完全合乎人的生存需要或目的的。人类要以人的方式生存,就必须以自己的物质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外部自然的直接的存在形态,使之成为合乎人的目的的存在,成为人类存在的一种要素。于是,这种表现为人对外部自然的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的实践,也就成了人类存在的本质,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这也就是说,人类存在是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主体性存在,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当然,我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论证,比如,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基本存在,是人化自然的内在本质,也是人的本质,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是,实践是体现人的目的的对外部自然界的物质性否定关系,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存在方式也根源于此。因此,只有从动态上、社会历史过程以及人对世界的否定性关系上去把握实践,才能把握人类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理解实践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您为什么特别强调实践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物质性的否定关系呢?

这一基本观点并不是我的创造发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讲的就是这一点。对现存事物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要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上去理解。现存感性世界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对象,它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永远地经历革命性的改造和变革。因此,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现存事物,也就是把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环节去理解。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世界观存在论的原则,而且也是根本的方法论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之所在。马克思说过:“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对人与对象的物质性否定关系的理论升华。

实践与主体性是什么关系?

实践与主体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因此,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时,一方面强调“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又强调“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正是突出这两个范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意义。(www.xing528.com)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对实践这种实在的否定性活动的人格定型;反过来,人的主体性使实践成为一种有方向的社会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展开,二者相互促进着。主体性离开实践,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实践离开主体性,成为无目的、无方向的运动。强调实践,就一定要突出主体性,否则便没有实践的本质和灵魂;强调主体性,也一定要强调实践,否则就不能与抽象的主体性区别开来。特别是实践的最主要形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所包含的生产能力正是人的主体性的最本质的体现,二者是统一的。

您能否谈谈您对主体性范畴的理解?

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而要把握这一点,就必须把主体性看作是一种活动或者一种方式,而不能仅仅看作是特点。在我看来,主体性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赋予外部世界以合目的性形式的创造性活动,主体性是一种动态的、功能性的范畴。常规的看法都把主体性看作主体的特性。我以为问题应该反过来看,主体只是主体性活动的人格体现,不是主体决定主体性,相反是主体性活动展开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主体的历史形式。换句话说,主体必须在主体性活动中生成、发展和进化,离开了主体性活动,主体也就成为抽象的人。所以我们常说主体是社会历史中的人,其内涵也就是展开着主体性活动的具体的人。

请您具体谈谈主体性活动这一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范畴本质上便是主体性活动范畴,它是不断赋予外部世界以合目的性形式的创造性活动。这也就是说,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动物的活动则是无主体性的受动的活动。人超越于动物之处,在于他不仅拥有一个客观世界,而且拥有一个主观世界以及从主观世界走向客观世界的手段—中介世界。人有思想,就可以超出现存事物的思想范围,即在对现存事物直接存在状态实行实在否定之前,实行观念的否定。而观念的否定是实在的否定的先导,或者说,观念的否定性活动是构成实践这种实在的否定性活动的一个内在环节。当然,活动的目的的确立必须立足于反映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以其所选择的目的为范型而进行实践活动,将目的实现于外部世界,就是对于现存事物的实在否定。所有这些环节相联结便构成了人的主体性活动。显而易见,主体性作为一种活动范畴包含着主观性,但主观性仅仅只是主体性的一个环节,不能把主体性归结为主观性;同时,主体性作为一种活动,很有可能产生负效应,这也就是说主体性的发挥并非都是正确的,特别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随意发挥完全可能产生一些破坏、倒退的负效应。但是,主体负效应的存在并不是否定历史过程中主体性活动的理由,只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人类的主体性要作更有效、更合理、更全面的发挥,其中包括正确反映客观世界规律和主体活动规律的认识过程。

您对主体性原则怎么理解?

我认为,以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范畴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高度尊重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现实的而非抽象的主体性原则,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主体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无非是从主体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现实事物,这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你们这本教材还有什么其他特点?

我们这本教材是在反复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有许多新的地方。从知识结构来说,它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进展,同时也广泛联系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章节内容来说,有不少新的东西,比如把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联系起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世界的关系,实践范畴与物质观的关系,世界发展的方向性、过程性;引进了一些范畴,如整体与部分、相对与绝对、个别与一般,突出了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认识的特点、实践理念、现代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价值和人的价值,等等。

你们这本教材有没有以前教材所没有的全新章节?

这本教材每章都有内容的变化和更动,每一章都有一些新的章节。其中“文化”这一章是全新的。在“文化”这一章里,我们从广义的文化范畴探讨了文化理论。我们认为,广义的文化即人化,它体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提出了“文化存在”范畴,解剖了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揭示了文化的实质、结构、功能,以及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关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西方各种形式下的文化理论作了广泛的比较。总之,作为主编,我认为,这本教材的信息含量比较大,体现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解和解释。

除了这几本教材外,您还研究了什么问题?

这几年我比较集中研究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当代认识论”。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的:当代认识论的发展,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结构,认识的过程,认识与真理,认识与价值,认识和符号,认识和理解,认识和效率以及认识的社会化。我以为,认识论应该是一种全面的认识论,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认识论,同时又是科学的认识论。关于这一问题的著作已经完成,即将出版。二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主要是把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结合起来,作理论上的再认识和反思。关于这一问题的专著已经出版。

作为博士生导师,您今后准备带哪些方面的博士生?

我以前一直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向的博士生。明年我招收博士生的方向有变化,主要招三个方向的博士生,即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作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最主要的工作是培育学生,几十年来我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培养学生上。今后这仍然是我的主要工作。我希望我们的国家人才辈出。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

(原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7期)

学者近况

萧前(曾用名肖前,1924.7—2007.8),中共党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1944年就读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到晋冀鲁豫解放区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学习,后合并入华北大学。1947年留校工作,曾任艾思奇的行政和学术秘书。自1950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特邀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为最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81年受教育部委托,牵头与李秀林、汪永祥共同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再版,多次获国家奖励,成为中国高校哲学专业和党政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教材,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主要著作有: 《哲学论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新大众哲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