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实现全面而有效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必然趋势,但并非一蹴而就,因为现代教育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且与外界作用缓慢的领域,教学情境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一方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而这必须以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61](三)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实现全面而有效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必然趋势,但并非一蹴而就,因为现代教育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且与外界作用缓慢的领域,教学情境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支撑,需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地完成。[59][60]

(一)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倡导通过智能化教学环境、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等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反映出优质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创设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而这必须以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要求建立可行、实用的硬件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设施,并通过改革硬件设备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规划硬件设备的分布,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学校要立足于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机制和有效的资源整合规章制度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管理工具。教师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广泛参与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所秉持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性。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与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教师的价值转变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组织、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施以正确的引导,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在此时代背景下,教师责任更大,其工作更具挑战性。然而,尽管有些教师在形式上接受了信息化教学,但其教育教学观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依然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沿用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为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性,广大教师应该重新审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重要价值,并能够运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自己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效率。同时,教育者们也要形成正确评价融合有效与否的思想观念,从“使用了多少信息技术”、“使用的技术是否先进”、“开展了多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等思路里走出来,进入到“信息技术在多大程度、哪些方面优化了我们的教学、改变了教学效果和提高了教学效率,哪些效果是不用信息技术就带不来的”等问题的思考中,真正关注教学本身的优劣。[61]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效果。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几乎每个教师都要经历技术阻碍者、技术过滤者、技术使用者、技术设计者四次角色转换。[62]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备对学科知识的宏观掌握和对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的深刻观察,还要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课件制作、网络资源设计与制作等。并结合已有知识和教学经验,建构面向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等,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内在要素,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因为只有当技术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教师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时,技术才能常规性地发挥作用,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支持。[63]

【思维发散】

除了文中提到的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因素,你认为还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要素?

【学习活动】

活动四 头脑风暴: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步 认识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

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景叫做头脑风暴法。由于讨论中使用了没有束缚的规则,人们就能够畅所欲言,更自由地思考及更容易进入思想的新领域,从而产生更多新的观点和问题解决办法。当参加者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的观点。参与者所提出的所有观点都会被记录下来,但不进行评价。当头脑风暴讨论结束的时候,再统一对这些观点和方法进行评价。

第二步 实施头脑风暴

把小组成员聚在一个房间里,选出一个中心人物进行协调、介绍本次头脑风暴讨论的目的,简要说明头脑风暴的规则,并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切实遵守其规则,就论题展开深入而充分的讨论。在头脑风暴进入正题以后,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大声说出他们对本论题所持的观点。此过程中要全部记录下这些观点,以便以后对它们进行分析。记录观点最通常的方法是写在便签纸(黑板、幻灯片、计算机或零散纸张也行)上。在实施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小组需要指定一位秘书或专门的记录员来记录头脑风暴中产生的所有观点,并把这些观点填入表5-4-1中,在头脑风暴结束后,对头脑风暴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观点进行评级。

表5-4-1 头脑风暴观点记录与评级表

【学习资源】

1.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86-89+94.

2.梁伟雄,沈德海.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与教学[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

3.王青逯.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4.阳光宁.社会教育学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5.周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3,04:36-37.

6.余剑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价值冲突与处理:“麻岔”教改现象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102-106.

7.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01:9-13.

8.李葆萍,王迎,鞠慧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9.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70-72+77.

10.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张嘉志.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3.李玉斌,戴心来,王朋娇.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4.雷体南,王锋.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5.冯玲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学习反思】

从本单元中,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感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促进对这一章内容的学习,我打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钟志贤:《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框架研究》,载《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5~10页。

[2]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3]卢尚建:《信息技术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征及其策略》,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第76~79页。

[4]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31页。

[5]王继新:《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6]胡晓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载《现代情报》,2005年第7期,第213~215页。

[7]卢尚建:《信息技术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征及其策略》,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第76~79页。

[8]冯建军:《论教学过程是交往实践过程》,载《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6期,第3~6页。

[9]杨九民,李书明:《现代教育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8~119页。(www.xing528.com)

[10]胡晓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载《现代情报》,2005年第7期,第213~215页。

[11]王惠萍:《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04页。

[12]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载《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第26~28页。

[1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1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页。

[15]潘洪建,刘华,蔡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21页。

[16]李祥兆:《WebQuest:一种新型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载《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第6期,第21~23页。

[17]章雪梅:《基于项目的学习:VCT设计模板与案例研究》,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1~103,108页。

[18]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第92~95页。

[19]汪燕,郑兰琴:《实践、反思与交流:聚焦国际混合式教学研究》,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第7~11页。

[20]Staker H,Horn M.Classifying K-12 Blended Learning[R].California:Innosight Institute,2012.

[2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载《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第1~6页。

[22]张渝江,张翼:《崛起的K-12混合学习》,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Z1期,第177~180页。

[23]Staker H,Horn M.Classifying K-12 Blended Learning[R].California:Innosight Institute,2012.

[24]张渝江,张翼:《崛起的K-12混合学习》,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Z1期,第177~180页。

[25]任建:《从教学媒体的演变看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载《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第17~20,27页。

[26]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27]WILSON B.Metaphors for Instruction:Why We Talk About Learning,Environments[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5,35(9~10):28.

[28]王佑镁:《知识时代教学设计的变革框架与思维转型:〈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感触维度》,载《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第93~96页。

[29]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载《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第35~41页。

[30]王美,任友群:《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教学变革》,载《上海教育》,2013年第16期,第60~63页。

[31]黄伟:《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对我们的启示》,载《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15~18页。

[32]陈明选,刘径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基于理解的视角》,载《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第10~16页。

[33]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6~467页。

[34]雷体南,王锋:《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页。

[35]张嘉志:《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页。

[36]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第18页。

[37]Engestrom Y.Innovative Learning in Work Teams:Analysis Cycle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Practice[M]//Engestrom Y.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377-406.

[38]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第2页。

[39]朱莉,王鹏,徐万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载《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57~58页。

[40]《新课程改革与发展书系》编委会:《新课程与多元智能理论(上卷)》,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第9页。

[41]朱莉,王鹏,徐万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载《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57~58页。

[42]杨南昌,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载《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3期,第48~50页。

[43]马良,刘成新:《基于多元智能观的教学设计要素再认识》,载《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第3期,第10~12页。

[44]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载《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7~11页。

[45][美]梅拉尼·米歇尔:《复杂》,唐璐,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14~15页。

[46]黄欣荣:《复杂性科学方法及其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47]黄欣荣:《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和意义》,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81~84页。

[48]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49]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50]雷体南,王锋:《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7~128页。

[51]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载《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第70~72,77页。

[52]梁伟雄,沈德海:《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与教学》,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第32页。

[53]王青逯:《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54]阳光宁:《社会科教育学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55]周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探究》,载《教育探索》,2013年第4期,第36~37页。

[56]余剑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价值冲突与处理:“麻岔”教改现象解析》,载《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8期,第102~106页。

[57]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载《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期,第9~13页。

[58]李葆萍,王迎,鞠慧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59]申大魁,田建荣:《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措施》,载《学术探索》,2013年第6期,第149~152页。

[60]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载《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24~27页。

[61]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载《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第70~72,77页。

[62]余剑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价值冲突与处理:“麻岔”教改现象解析》,载《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8期,第102~106页。

[63]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7~1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