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教育的独特作用-绿色的畅想

绿色教育的独特作用-绿色的畅想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审美,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意蕴。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为艺术教育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多向,所以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开拓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学校全面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绿色教育的独特作用-绿色的畅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艺术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孔子倡导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做人的品位,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气质。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提升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人的人格形成,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艺术不仅能满足美的要求,而且能满足思想的需要,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艺术对人的影响,是能够沁入心灵深处的震撼,是任何空口说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进行的审美教育。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概括地说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认识功能,是指通过艺术认识关于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情况的功能;其二是教育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功能;其三是审美功能,是指通过艺术使人感受美、理解美并产生愉悦感的功能。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能力,艺术教育有助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艺术教育侧重于直觉的、感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艺术思维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因此在任何类型的发明创造过程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理念,并且最后接受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审美,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意蕴。美学家叶朗先生说过:“艺术教育具有人文内涵,能够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激励人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去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艺术在教育中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感受美、理解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表现美、创造美)能力,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上;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艺术欣赏习惯,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习惯上。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美育之伟力,在于涵养道德、升华生命。以美辅德,助力德育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必需。素质教育中以德育人是根本,但德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帮助青少年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

艺术能启迪智慧,发展全面思维。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两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以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着学生的头脑和世界,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大跨度的联想能力,从而形成健全人格。因为艺术教育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多向,所以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开拓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学校全面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艺术能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世界。教育不能够离开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情感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情感,情感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健康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每个儿童都拥有一颗艺术的心。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着游戏的精神和艺术的心灵。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7~14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没有艺术和游戏陪伴的儿童,是孤独不幸的;没有艺术和游戏的童年,是黯淡无光的,就会丧失了内心的艺术本能。(www.xing528.com)

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黏合剂,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使学校生活张弛有度,充满活力。有科学研究显示,在充分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成绩测验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参加艺术活动的学龄期学生在口头记忆测试上所获得的分数,要比班上那些没有参加艺术活动的同学明显高出许多。艺术教育的存在,把教育生活连缀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让生命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显得紧张与忙碌,而仍然拥有从容与优雅。

对社会而言,也是独具作用的。美国学者艾伯利斯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有利于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社会。”艺术教育使人不仅了解艺术本身,而且更多认知和理解艺术背后的社会文化、精神和价值,如此附着于艺术之上的文化、精神、价值更易于得到生动的传播与广泛的认可,必然会促使人们产生共同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价值和话语,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内聚力。

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续民族精神的瑰宝,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艺术和艺术教育天生与民族和民族文化血脉相连、水乳交融。艺术和艺术教育,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提升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位,锻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

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交给我们开启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人们一旦学会了用艺术的眼睛去看待世界,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这只眼睛省察日常生活、反观自我成长,从而在心灵上发现自我,在精神上获得丰盈,在生命上感受意义,在人生中活得从容。艺术,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艺术对人的影响,是能够沁入心灵深处的震撼,是任何空口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可见,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让艺术成为学生教育生涯中一抹绚丽的色彩。

每一个人都是追求幸福的。一个人是否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人的需求从大的方面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需求,另一类是精神需求。在通常情况下,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精神需求。欣赏艺术便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正如傅雷先生所说:“世界上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美国学者房龙也说过:“没有艺术的世界,就像没有笑声的育婴室一样。”

当然,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生活和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在中小学里进行艺术教育,并不是要使他们都成为艺术专门人才。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为他们幸福地度过一生奠定基础。所以,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应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作为重点,而应把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的能力和习惯作为重点。

“艺术的第一利器,是它的美。艺术的第二利器,是它的力!”新时代呼唤绿色的艺术教育,以美养德,以美铸魂,以美怡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