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新环境认识与适应

大学新环境认识与适应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是大一新生面临的第一个成长课题,也是对其心理素质的首次考验。(一)生活环境的转变生活环境的转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第一个巨变。进入大学后,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几乎完全改变了。进入大学后,接触新群体、新伙伴,交往的范围扩大了。新环境要求他们独立地、主动地去与陌生人交往。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给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条件。

大学新环境认识与适应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大学时期并不漫长,但却是人生道路上极为重要的一段路。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是大一新生面临的第一个成长课题,也是对其心理素质的首次考验。大学不是想象中的天堂,它与中学阶段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学习上,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一)生活环境的转变

生活环境的转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第一个巨变。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有的大学新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异地求学,由于一直习惯于在家中被父母全方位地照顾,缺乏独立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进入大学后,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几乎完全改变了。对于在家乡生活多年的学生,他们对家乡的饮食、气候、语言、作息时间等都很适应。异地求学后,他们可能会出现对学校所在地的生活习惯不适应。此外,从生活范围上看,高中时代,学习成了他们生活的中心内容,生活内容和范围较窄、单一。而大学里,大学新生在面对众多的社团、协会,面对宣传橱窗里花花绿绿的各种海报,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目不暇接,生活领域拓宽让很多人无所适从。生活方式改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独立管理财务。在中学时代,许多学生不需要在这方面考虑过多,向来都是父母准备好。而进入大学后则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理财,如何合理安排经济的开支,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往往就会出现“月初当富翁,月底做乞丐”的情形,养成不良习惯。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大学是开展高层次学习的起点,这不仅体现在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上,也体现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上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虽然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为将来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打好基础。大学的学习气氛是外松内紧的,表面上看,大学很自由,课堂上也比较轻松,老师讲完课就走了,甚至你不去上课也无人问津,但其实每个人都要独立地面对学业,需要给自己设定目标。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学习内容比中学阶段要多得多,知识面也要宽得多。学习方法由中学阶段的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以自学为中心。这就要求学生做到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领入门、答疑解惑,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三)人际关系的转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普遍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转变。从中学时代单纯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变成了面对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的同学,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人际空间更加广阔。因此,和周围人建立好和谐的关系,是拓展大学生的生存发展空间、促进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资源和财富。大学的人际交往转变有以下方面。

1.交往方式与对象的转变

中学时代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天天与学生见面,对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样样关心。家长更是体贴入微,关心备至。进入大学后,接触新群体、新伙伴,交往的范围扩大了。新环境要求他们独立地、主动地去与陌生人交往。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给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条件。因此,现在除了朋友、老师、同学之外,还增加了很多角色和关系,如与来自同一省市的老乡关系,与来自同一社团、组织的朋友关系等。(www.xing528.com)

2.交往的重要性提高

中学生在家长、老师的眼中还是孩子,在各方面都予以关怀照顾,对他们的直接干预很多,他们很少经历挫折,人际交往的影响较小。到了大学,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多了几分成人感,对他们的要求相对提高,人际交往不仅仅是友谊,还需要和各种不同的人相处,这就要求大学生应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协调的新的人际关系。

3.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阻碍人际交往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人缘,但在交往的过程中,有的新生可能会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困惑和烦恼,日益感到压抑郁闷,越来越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如自卑、怯懦、孤僻等都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困难,反之,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心胸开阔、坦荡,性情和善、宽厚,富有同情心,能体谅他人的人,易受到其他成员的欢迎,因而也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管理环境的变化

管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管理方法与管理系统方面。

从教学管理上看,中学实行学年制,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完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后才能毕业;大学多数实行学分制,学生不受年限限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修满学分,提早毕业,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从管理的方法上看,中学时代,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管理采取直接管理,事事由老师安排,大学则更多地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从管理系统上看,中学的管理都是通过班主任实施,而大学的管理属于“全面管理”,学校各个部门都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如思想教育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纪律管理等。

(五)角色定位的改变

与中学时期相比,学生自身的角色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学,很多人都是父母的宠儿,老师、同学眼中的高才生,受到大家的重视。而到了大学,我们会突然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学生大多是各个中学的佼佼者,过去是各自中学的优秀生,现在变成了学校里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这种角色的转变,会影响自我评价,有的同学可能会感到莫名的失落感,情绪低落,失去了往日的自信,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同学在学习上仍处在优势地位,但因为缺乏特长,反而感觉不如那些成绩比自己差,但是有其他方面能力和特长的同学受人青睐,因此也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