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过程中,皮亚杰、维果茨基是公认的先驱。这是建构主义的首要信条。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过程中,皮亚杰、维果茨基是公认的先驱。当代建构主义主要有六大流派,即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观,但总的来说,所有的建构主义都信奉同样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由认知主体被动获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这是建构主义的首要信条。知识不存在绝对的终极真理,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知识总是内在于主体,每一个学习者只能由他自己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知识,并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改变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学习是主体建构的自组织循环系统,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经验。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1.建构主义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教学目标强调:(1)把“理解认知过程”和有用的“意义建构”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在生存过程中和感知过程中所做的就是建构有用的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激励和支持这种建构的过程。(2)把社会化和文化适应作为教学目标。社会化和文化适应是生活在社会文化共同体里每个青少年发展成熟的一个必然归属,也是现代教育的中心目标之一。

2.建构主义教学活动

关于教学活动,建构主义极力主张要建立和组织好教学活动,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应具备以下特点:(1)教学应在一个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可建立多元的联系,产生多元的理解视角;(2)教学活动应能保证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从复杂的真实的问题中建构新知识;(3)教学活动要创设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能有足够的自我建构的空间去建构知识并积累生活经验;(4)教学活动应保证学习者在他的学习中总是处于“最近发展区”;(5)教师应能按照学生的经验世界和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

3.建构主义教学过程

关于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教学是在教师的促进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这个相互作用,学生从其自身内部建构自己的理解。所以,教学不是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简单的、直接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反省的、互动的过程。

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产生的,目前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有四种:(1)抛锚式教学模式;(2)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3)随机通达教学模式;(4)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求知欲,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和亲身体验,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互动、交流、合作,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主张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和真实世界联系起来。随机通达教学要求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目的、用不同方式进行多次呈现,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的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能够独立地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真题

单项选择题

1.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伯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2.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

3.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识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4.在生活中,谈虎色变,学生一听到考试就焦虑,这种条件刺激属于( )。

A.高级条件作用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中性刺激

5.一个动作紧跟其后的结果如果很满意,那么该动作的发生几率会增加,这反映了桑代克的哪条定律( )。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强化说

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 )。

A.反应

B.能力

C.刺激—反应联结

D.技能

7.班杜拉提出的强化,不包括哪一项( )。

A.自我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内部强化

8.对于学生的学习哪种强化的效果会更好( )。

A.定时强化

B.定比强化

C.变时强化

D.变比强化

9.顿悟的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苛勒

C.桑代克

D.斯金纳

10.在华生对小奥尔波特做的恐惧实验中,刚开始对小白兔害怕,后来对毛绒的玩具也害怕,那么奥尔波特对刺激发生( )。

A.分化

B.泛化

C.迁移

D.消退

1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奥苏伯尔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2.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其依据是( )。

A.知识的内在表征

B.内在能力和外在表现

C.认知的复杂程度

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13.知识的结果分类学习论来源于( )。

A.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B.安德森的激活论

C.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14.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 )。

A.讲解法

B.发现法

C.示范法

D.讲解与示范的结合

15.用小白鼠迷宫,并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是哪位心理学家(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托尔曼

D.西蒙

16.对于那些爱在课堂上搞小动作来引起老师关注的同学,老师应该( )。

A.当面制止

B.不予理睬

C.不予理睬,课后再谈

D.让其他同学监督

1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括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 )。

A.反应

B.再认

C.动机

D.评价

18.善于沟通的老师是( )。

A.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有时很幽默

B.能够预期自己的话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C.常常耐心地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讨论课上某个学生滔滔不绝时也是这样

D.学识渊博,常在学生面前说术语

19.源于“最近发展区”思想的教学模式是( )。(www.xing528.com)

A.抛锚式教学模式

B.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C.随机通达教学模式

D.支架式教学

20.下面的哪一项不属于布鲁纳的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

A.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B.学习的准备性

C.抽象思维的价值

D.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21.随机通达教学的提出者是( )。

A.维特洛克

B.维果茨基

C.列昂杰夫

D.斯皮罗

22.获得知识信息是加涅的学习结果类型中哪一个分类?( )

A.智力技能

B.言语信息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2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4.下面哪一个不是讲授式教学的原则和技术?( )

A.逐渐分化原则

B.组合学习原则

C.整合协调原则

D.先行组织者策略

25.学习的需要属于( )。

A.求知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6.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的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 )。

A.练习

B.反馈

C.认知学徒制

D.经验

27.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之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在眼前的黑色背景上产生与灯泡相似的光亮,这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2.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便于学生察觉,这所符合的知觉规律是( )。

A.知觉理解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整体性

3.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A.非常大

B.5~7个组块

C.7~9个组块

D.5~9个组块

4.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结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而中间位置则容易遗忘,这种现象称之为( )。

A.系列位置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5.从迁移的角度分析,前摄抑制属于( )。

A.正迁移

B.顺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6.用谐音法加强记忆,所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提出概括化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奥苏伯尔

8.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被称之为( )。

A.强化理论

B.联结说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发现说

9.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

A.任务难度

B.运气

C.身心状态

D.努力

10.重复进行的相同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使个体按照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倾向被称之为( )。

A.功能固着

B.定势

C.原型启发

D.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二、辨析题

1.注意起伏是注意分散的一种表现。

2.定势总会产生负迁移。

三、材料题

三个学生正在焦急地等待老师分发已批改的作文试卷……

小红问小林:“你考得怎样?”“糟透了!”小林显得很悲观,“我就是不善于写作文,我缺少写作文的天分。”

“我的作文也没有写好。”小红说,“我知道我写不好,因为我没有努力学习,我早就知道我这次作文成绩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可思议!”小妮叫道,“我稀里糊涂地写写,却得了个B,老师可能没有仔细地看我的文章。”……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三个人的归因进行特点分析。

(2)分析这三个人的归因将会给他们以后的作文写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