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综合实践活动中个性化课程的开发与推进

区域综合实践活动中个性化课程的开发与推进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篮球达人嘉年华结合传统的阳光体育活动,静安区开发、推出了首届篮球达人嘉年华竞标会,通过竞标承办全区高中生篮球赛。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是静安区新一轮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

区域综合实践活动中个性化课程的开发与推进

为保障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也为支持开展基于学生的真实评价,区域不仅深入实施了“N项活动”课程运动处方课程,而且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做中学”项目、社会性和情绪能力课程,并启动研发了针对高中学生的区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是区域教改实验的前沿阵地,不但为静安学子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同时也让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机会体验与高考无关的、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个别化教学,从而开拓教师的“视界”,重新审视和改善那些陈旧、不合理的教学行为。

1.中小学生所需经历的“N项活动”

在“十一五”课题中,中小学生需要经历的“N项活动”作为静安区推进深化素质教育、探索减负增效的“组合拳”,提升学生学业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被隆重推出。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实践体验的区域课程,它给学生走出校园的机会,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化的体验经历,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经历出发,渗透于常态的、开放的、综合的教育过程之中。

“N项活动”一方面具有区域的强制性,在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有统一的规定,还须进一步被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里,要求学校不折不扣地执行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活动的课时安排规定。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说,非常灵活,以学生为本,注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化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人,而非陪客,学校在实施时可与地方课程、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或者学生校内外生活实际随意组合、开发。为了更好地实施“N项活动”,区域还持续充分挖掘本地区已有的众多社会教育资源,通过“N项活动”的内容研发以及运作上的统筹协调,帮助学校与这些社会教育机构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本次课题期间,“N项活动”不仅在小学和初中继续全面实施和推进,区域正在积极探索、研发高中学段可行而有效的“N项活动”。通过对高中学生社团参与的调查,发现高中社团活动类型多样,娱乐休闲类、体育竞技类、文学艺术类社团受学生欢迎程度较高,社团管理规范受到学校的监督,各校社团校本特色突出,注重品牌化发展;但问题是高中生学业任务繁重,而且社团的指导教师资源有限,社团受社长影响很难有效传承。基于现实问题,区域在学生们感兴趣的体育和文学艺术方面,提供资源和搭建平台,开创试点。

(1)篮球达人嘉年华

结合传统的阳光体育活动,静安区开发、推出了首届篮球达人嘉年华竞标会,通过竞标承办全区高中生篮球赛。该活动是一个载体,体现了静安教育长期探索的一条路径: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自我发展和教育的机制;逐步形成高中学生活动的策划、自我培训、自我运营、实施、反馈效果、自我修正的学习模式;创设一门让学生与社会接触、学生与金融接触、学生与广告接触、学生自主管理资源与资金等综合实践的体验课程;锻造一个联盟——一个运动类的区级学生社团联盟,一个学生自治的组织,增加区域内校际之间的联系,资源整合共享,促进学生交往能力、文化兼容能力、系统协调能力的发展,也提升区域学校文化的融合度。

专栏5-7:静安区首届篮球达人嘉年华竞标会举行

2015年12月25日中午,静安区首届篮球达人嘉年华竞标会在民立中学篮球馆举行。

本次竞标会由展台布置秀、竞标书评比、竞标解说三个环节组成,区内八所高中参与竞标。学生们以展台演绎各校的校园特色以及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以竞标书来展示各校运动组织与运营管理的智慧,最后通过竞标环节的视频与文本解读以及回答专家评委的现场提问,来阐述申请主办权的理由,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专家评委从布展的设计、标书的合理性和创新性、主题宣讲的感染力、问题回应的思想性和灵活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最终,民立中学竞标团队以富有“时代性、丰富创意、团队激情”的展台、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又有社会化特征的嘉年华策划活动竞标书、以热情洋溢与智慧闪现的活动方案演绎胜出,获得静安区首届篮球达人嘉年华活动的主办权。

在实践中,举办一场篮球达人赛会牵涉如下六方面的管理问题: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场地设施管理、风险管理。对申办者和组织者而言,通过活动考验和提升学生规划、组织、领导、实践能力,表达、沟通、分享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能力,欣赏、表现、审美、创作能力,还有尊重、欣赏、团队合作的能力;另外,篮球达人赛多样、趣味的竞技和表演等性质的活动,让高中生参与者的高强度课业负担被活动冲淡,身体得到锻炼、精神得到放松,积累了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2)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

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是静安区新一轮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面对课业负担重的现状,许多高中生无暇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在学习和实践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习得的知识多是碎片性的、学科性的,远离生活体验,该区域课程意在给高中生营造一个课程的空间,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地学习,并在学习的经历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在独立思考中取得不同于课堂学习的收获。学生参加课程,参加历史方法论的学习,围绕自选主题实践走访搜集资料、参加师生的定期互动讨论,最终完成一项长作业。选题内容开放,所限历史研究视角只是一种分析、归纳、批判和反思的思维工具,学生可以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从微观到宏观将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用于沟通文理两科,可以写家史、编制个人历史的经历,也可以写学校史、地方志、国家史、人物传记、学科发展史、物品发展史。课程培养的目标是多维,但均指向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强化和注重学生在公民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学科素养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方式多元,注重对学生表现的过程性、真实性的评价。目前本项目已经完成区域层面的设计和架构,正在三所高中试点研究、推进。

专栏5-8: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的推进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区域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活动的草案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教育局于2015年9月召开了高中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活动推进会。会上,陈宇卿局长发言,表示高中生“公民写史”是静安区新一轮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他从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淡化学校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改变教师的教育“视界”等方面阐述了该活动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市西、育才和民立三所高中的率先试点进一步将活动推广到全区,并在今后争取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戈一萍副局长建议,将高中生“公民写史”活动落实在高中生研究性课程中,针对性地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指导。教育学院汪振兵副院长就区域的“高中生社团参与度的调研”结果指出,72%的高中生有兴趣参加“公民写史”活动,反映出该活动是有学生基础的。在座教师依次发言,对活动草案进行了补充,特别是来自市西、育才、民立的三位老师联系自己学校之前的教育实践对“公民写史”活动在高中生中的具体推进和可能的选题领域做了初步设想。会议决定,接下来区域层面根据会议讨论再次完善草案,并制定一份区域资源清单;三所试点学校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完成高中生“公民写史”的点上推进方案。

2016年3月24日区域“公民写史”社会实践课程项目组部分成员在教育学院201室召开了学校推进情况研讨会。会上,三所试点学校的项目主持人依次发言,介绍了“公民写史”活动在各自学校的推进步骤、具体措施、学生的反馈、一些初步的成果。这一活动在与学校课程和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特色的做法:市西中学详细记录了项目推进的日志,为今后的深入研究留下了完整的线索;育才中学在全面动员、多层次铺开活动的同时建立了校级项目进展共享平台,以此为抓手定期在平台上公布各团队活动的进展;民立中学从实际出发,把“公民写史”活动最大程度融入学校传统的活动、特色的课程及高一、高二年级原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与会者也就实践中的难点和困惑进行了研讨。陈宇卿局长肯定了学校的实践和创意,强调“写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以小见大、从中感悟,摆脱狭隘的利己思想,树立家国情怀,对人的终极目标有所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个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推进的方式一定是点面结合,面上覆盖,重点培养,从学生中锤炼出一批研究性人才或领袖式人物,从而带动和感染一批学生,形成社会影响。

2.项目主导的区域“做中学”课程

静安区“做中学”是一门富有静安特色的区域课程。“做中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决定该课程对学生而言必定是一次高度个性化的成长经历。学生在“做中学”课堂上要完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发布并接受质询”“再研究或确定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基本动作,其间每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时空。

(1)“做中学”开辟项目学习路径

面对区域发展的新高度,并保持该课程的区域引领和实效服务作用,“做中学”区域课程主动变革,与美国STEM课程相结合,关注三方面的研发:与现有基础型课程内容高度关联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与学校个性化学习特色课程高度融合的“项目学习”,以及与学生现实生活高度关联的“项目学习”。

案例5-16:学习制作一个乐器

通常情况下,“做中学”项目学习会出现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之后,基于某门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主干知识展开。比如,当四年级学生在自然常识课中学了“声音”这个内容之后,“做中学”主题项目探索便跟进了,要求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制作一个乐器,不限制材料和种类,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一段简单的音乐。学生要在“做中学”课堂上利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有关声音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声音的强度,什么是音调等;然后老师帮助他们明确在动手制作乐器时要灵活运用的知识,让学生设计各自《乐器的制作方案》。由于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论核心概念会与学科的概念发生交集,给学生带来各种困惑,因此课程要避免单纯在知识广度上蜻蜓点水式的浅层扩展,而是要能把学生从岔路上拉回来,使他们始终能够为完成最初的目标而有步骤地前进。

大部分学生在制作乐器的时候都遇到了难题,比如无法很好校准乐器的标准音,还有一些学生制作乐器的材料难以加工。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教师就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求助音乐老师或家里会音乐的亲戚朋友来帮助完成相关步骤。这其实是课程开发时有意给学生设置的一个障碍,为的是培养学生沟通和寻找有效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21世纪人才非常重要,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最终学生们拿着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弦乐、打击乐、管乐等乐器在班级中进行表演,其中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

静安区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积淀多年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些课程中的一部分,同样面临需要通过自身成长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做中学”项目学习则通过一种“融合”的方式介入这些校本课程的发展进程中,成为课程生长的一部分,发挥“做中学”项目学习特有的作用,渗透理念和做法,丰富原有校本课程的个性化教育内涵。

示例5-2:

静安实验小学一直以指导学生开展小制作活动见长,其中尤其以建筑模型的制作最有经验。然而,在近几年的活动中,教师们发现学生的兴趣日益减低,而诸如机器人编程等的新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模型制作课面临停摆。“做中学”项目学习及时介入,赋予制作课全新的理念——创意未来,将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个性化预判作为课程的主线,致力于从未来的期待入手,让学生关注今天的生活和历史的启示,课程纵贯过去、现在、未来,小小制作带给学生的是一个宏观的视角。与此同时,彻底改变过去单纯的拼装式模型制作,融入个性化设计、个性化制图及制作等立足个体创意意识培养的指导,重新带动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做中学”项目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每一位学生获得解决未来人生中各种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阶段,也会加大与现实生活高度关联的项目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实战中获得个性化成长(参见表5-7)。(www.xing528.com)

表5-7 区域提供的“生活的代价”模块项目学习主题

(2)“做中学”假日家庭科学探索

“做中学”发现在以往的课程实践中不同家庭对于科学精神的了解程度差异很大,且来自家长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常常会反过来影响课程的落实。比如,一些家长非常在意成败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在证伪过程中可以获得的重要成长;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学生花时间去掌握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技能,更愿意速成地让孩子背诵实验结论来“理解”科学概念等。面对这样的现状,2014年项目团队尝试让家长参与到区域的课程中来,成为孩子科学探究的同行者、合作者,把科学探索推向家庭。

专栏5-9:“做中学”假日家庭科学探索的流程

作为“做中学”项目学习的一种,学生完成“做中学”假日家庭科学探索的课程同样需要经历七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探究主题:寻找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可以是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的事,也可以是从各种途径听说的真实事件,进而对其进行研究。

第二步,确定研究团队:组建家庭探究团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研究人员。

第三步,提出假设: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团队成员可能存在争议,各自提出自己的假设。

第四步,举行家庭会议:家庭成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准备和人员分工。

第五步,进行实验获取证据:根据计划进行实验,获得证据以验证假设,做好观察记录。在这个研究阶段遇到困难团队成员要及时沟通,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第六步,得出结论: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整理研究过程中所有的证据材料,得出科学结论。

第七步,成果发布:学生用个性化的形式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区域在确定活动参加人员之后,组建家长微信群和各校负责老师微信工作群,以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相对于养成性目标的基础;分批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提供诸如思维导图课程等完成个性化任务的补充教学;学生家长需要参加一次创意家长会,评估“做中学”研究所和学校教师共同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布任务可行性,“做中学”研究所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内容提出不同难度的挑战任务,家长根据学生性格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任务,在明确任务的同时区域让家长充分了解各项任务背后的教育内涵,以便在家庭实施探索时能够有的放矢对孩子进行培养。

专栏5-10:“做中学”假日家庭科学探索的成果发布

学生的研究团队经过1周时间的准备参加盛大的“家庭探索”街头公开的发布活动,用富有创意的方式来推介研究成果,完成之前所布置的任务,可邀请2个小伙伴家庭为你助阵,吸引陌生人为你签名来支持你的研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实验,找支持你的陌生人来作颁证嘉宾等。完成整个发布任务之后,每个学生都会获得一张“做中学”假日家庭科学探索活动的演讲证明。每个学生家庭还会收到一张专属的纪念视频光盘。

3.“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课程

教育科学对于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依据来源于脑科学研究,社会情绪能力也被誉为21世纪最需要的能力,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交往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5]

静安区“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项目(SEL项目,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也是一门移植于国外,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和更新的课程。研究期间,在依托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得到高度针对性的个别化引导方面,做了全面的尝试。课程在落实五大目标中的关键性目标——“同理心”培养的时候,为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真情投入时的隐私得到保护、确保实现与课程理念相契合的课堂效果,课程自主研发了基于IOS平台的App教学软件,在匿名互动、分流推送、实时统计等功能上进行了技术创新。比如,针对不同学生选择的关于自己真实想法的选项,由软件提供模拟的后果呈现,以此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帮助他们确认或者反思乃至矫正之前的想法和行为选择。而这一过程将不为人知。目前的研究发现,通过这一暂时性媒介,能够使学生感到安全,愿意说出真心话,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以便使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通过无记名的即时统计,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在匿名状态下的同伴的不同想法,在充分尊重隐私的前提下展开基于真实的讨论,让课程对学生个别化的关注成为可能。

社会情绪的养成不是靠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对某个主题反复探讨、多次体验,并对学生原有错误情绪反复击打,最终促进学生的改变。为此,“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课程做了很多系列跟进主题的开发,尤其是同样的主题在不同年级因为不同的事件再次被学生触及时,他们的认识和感受将在积累中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最终将抽象的目标内化为形象的自我理解和自身行为的准则。同时每一课设计都是源于学生的,课上的每一个主题事件都是在学校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体验中更有亲切感,他们更容易感同身受。

案例5-17:跨年级的“友善”主题课程

“友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如何友善地对待他人,许多孩子在行为上的表现与他们在思想上的认识却不是那么统一。针对这样的现状,研究团队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特别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年级的与“友善”相关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活动。

例如,三年级《我也想参加》一课是特别针对班级中“排挤”这一现象而设计的。在讨论的环节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运用“同理心”去感受那个“被排挤”的孩子当时的心里想法。“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如果分组时,哪一组都不愿意你参加,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设身处地的思考中,孩子们突然意识到,原来被接纳是那么重要。或许他什么忙也帮不上,或许他的手不够巧,但只要默默地接纳了他,他就不会那么受伤害。在这堂课上,老师并不是要孩子们违心地去欢迎每一个加入的成员,更不是让他们形式化地说些接受同伴的“假话”,而是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明白,我们可以保留自己对他的看法,但是不要用言语和行为去伤害他。这是日后同伴间能够友善相处的一个重要前提。

四年级《有些事因你而温暖》这一课,故事中的“小鹏”遇到了困难,周围的同学有的不关心,有的推卸责任,有的冷眼旁观……在情境体验中,孩子们一同感受着主人公当时难受、煎熬的心情。在一番深入地讨论后,有孩子感慨地说:“这样冷冷的,感觉真不好!”还有孩子说:“今天这事发生在他身上,可能明天就发生在我身上了,想想自己以后会怎么,现在就不会这么对他了!”……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让孩子们从一张照片、一个镜头中去发现温暖的画面。这样的体验活动重点是导行,即引导学生看到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生活就会因我们而温暖。讨论的重点不是图片中人物的感受和想法,而是做了什么、如何做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一个小举动,一句话,一个笑容……瞬间就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友善”之苗就在其间孕育而生。

《有啥了不起》是在五年级上的一堂课,老师让孩子们猜想故事中种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一对曾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如何因为一点一滴的“妒忌”拉开距离的,他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坦诚相待了,他们的友谊也慢慢被“妒忌”吞噬了。看到这样的结局后,不少孩子发出了感叹,这样的结局是他们不愿意在自己身上看到的,有些孩子甚至联系自己开始反思以往的行为。可以说,在这样的一节课上,“警醒”比“教育”更为有力,它让更多的孩子意识到,真心的喝彩才是让他们的友谊更加牢固的秘诀。

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的提升无疑会改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愉快、自信,这无疑有利于孩子健康个性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