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二战研究:军事战略与战术

中国二战研究:军事战略与战术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战略与战术一、军事理论和思想《二战前夕苏德军事思想之比较》,梁文清著,《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2期。《马汉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上战略的影响》,张晓林著,《军事历史》1988年04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岛屿进攻作战思想的发展》,王湘江著,《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03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学术思想的发展》,陈惠秀、华人杰著,《空军军事学术》1993年03期。

中国二战研究:军事战略与战术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战略与战术

一、军事理论和思想

二战前夕苏德军事思想之比较》,梁文清著,《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日德法西斯的扩张理论》,徐勇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闪电战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术的影响》,藤村宪司著;严沛卡译,《外军资料》1983年613期。

《对关东军作战思想的几点看法》,安田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突然性:胜利之本》,胡延忠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8年11期。

《略论突然袭击的难知性和可知性》,辉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心理战》,[法]富特·哈文斯著;李伟若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10期。

《K.豪斯霍夫的地缘政治论与希特勒的向外侵略扩张》,张继平、王渝著,《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希特勒战争理论的几个基本点》,马骏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希特勒的称霸战争与豪斯浩佛的地缘政治理论》,傅立群著,《军事历史》1986年01期。

《二战前坦克运用理论之争及其几点启示》,郭胜伟著,《军事历史》1994年01期。

《马汉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上战略的影响》,张晓林著,《军事历史》1988年04期。

《二战中海战思想与基本经验》,时平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战思想的发展》,苏读史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战指导思想》,赵振愚著,《海军杂志》1987年增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岛屿进攻作战思想的发展》,王湘江著,《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03期。

《两种决战思想两样战争结局——太平洋战争美日海上决战思想之比较》,于国华著,《国防大学学报》1996年08/09期。

《1939~1945年的德国海战战略指导》,维尔纳、拉恩著,《军事历史》1997年04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空中战争论的实践与思考》,沈威力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杜黑和他的制空权理论》,熊伟民著,《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空军学术思想》,禹杰著,《军事历史》1992年02期。

《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军学术思想》,章俭、禹杰著,《空军军事学术》1993年02期。

《空军军事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发展》,曹毅风著,《军事历史》1987年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学术思想的发展》,陈惠秀、华人杰著,《空军军事学术》1993年03期。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袭作战理论的发展》,张宁、王席阳、王国升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李小军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用飞机和“空中制胜论”:航空百年史话之二》,朱荣昌著,《中国空军》2003年02期。

《航空技术与空战理论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二战的影响》,于江欣著,《军事历史》1997年01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浅析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空军的战略指导》,谢学钫著,《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苏德战争前夕苏联的军事理论与国防实践》,余伟民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徐晓村著,《军事学术》1982年增7期。

《斯大林军事思想在卫国战争初期的发展》,刘喻著,《军事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时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陶樾等著,《学术研究丛刊》1980年03期。

《简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联盟战略思想》,吴鑫著,《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1998年01期。

《斯大林关于“二战”后国际安全的思想》,马风书著,《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苏刊关于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战略性战役次数的讨论》,吴明军著,《外国军事学术》1988年06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德军战役特点之比较》,徐晓军著,《外国军事学术》1986年0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以少胜多的若干经验教训》,哈里森著;孙利辉译,《二战史通讯》1982年04期//《外军资料》1982年337期。

《探讨美英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行动的若干教训和结论》,基里扬著;徐存悌译,《外军资料》1983年579期。

《从二战与近期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比中看美军伤亡观》,石宝江、马士斌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李小军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坚持和发展》,那良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邱桂金、吴继锋著,《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史研究会编,2004年。

二、军事战略研究

1.各国军事战略比较研究

《浅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国防观念》,韩高润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理论交锋”及其启示》,郭胜林等著,《军事史林》1988年06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关坦克作战的“理论交锋”初探》,刘忠信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伟大的观念远比伟大的将军影响深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理论交锋”》,刘忠信、安田著,《解放军报》1985年5月17日。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与后勤》,杨少俊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战略问题的探讨》,韦均朴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三个战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柳茂坤著,《军事历史》1994年02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局部战争看联盟战略》,陈亚峰、王学民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简评<三十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金明著,《军事历史》1991年06期。

《二次大战大战略理论研究述要》,王天成著,《军事历史》1990年06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一)》,卡尔·德雷奇斯尔勒等著;董海燕译,《外军资料》1982年510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二)》,安德烈亚斯·希尔格鲁伯著;董海燕译,《外军资料》1982年510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三)》,迈克尔·霍华德著;董海燕译,《外军资料》1982年51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四)》,东藤原著;于江欣译,《外军资料》1982年51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五)》,阿·日林著;于江欣译,《外军资料》1982年51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六)》,福雷斯特·波格著;董海燕译,《外军资料》1982年51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与战略(之七)》,沃伦·金鲍尔著;于江欣译,《外军资料》1982年514期。

《重视战争的历史经验: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在战争初期军事战略上的主要经验教训》,谭知耕著,《军事学术》1982年02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军事战略的演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堀东一、姜培善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9年02期。

游击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及其历史经验浅析》,高巨文、王玉祥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争的特点及战略战术的发展》,干前进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争的特点及战略战术的发展》,斡前进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②》,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威慑战略》,李迎久、王承庆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抗战时期国民党日军军事战略比较研究》,汪中华、杜夏明著,《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侵华日军军事战略比较》,史会来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敌后游击战争与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游击战的比较》,赵立彬著,《中山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浅析》,黄士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试论中日双方持久战之战略》,仇宝山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④》(刘鲁民、徐根初主编),金盾出版社1998年版。

《二战中各国海军战略思想》,赵克增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海军的战略战术》,苏读史著,《海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海战运输线上的战略战术》,赵堂春著,《国防交通》1996年04期。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线作战》,夏正伟著,《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4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线作战问题》,吴春秋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线作战问题初探》,吴春秋著,《军事历史》1984年01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法西斯国家的军事战略

《法西斯国家开战方式初探》,张海麟著,《红山撷文——二战史论文选》(张海麟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关于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之一》,韦均朴著,《军事学术》1976年0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实施突然袭击的特点》,赵庆和著,《教学研究》1986年04期。

闪击战及其有关的历史教训》,安田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闪击战及其历史教训的几点新探索——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三十五周年》,安田著,《南充师院学报》1980年04期。

《由德国人的“闪电”想到日本人的“特攻”》,邓子祥著,《军事史林》2003年11期。

(1)纳粹德国

《二十世纪德国的战略演变:兼论德国民族特性对其国家兴衰的影响》,吴学永著,《中国军事科学》2000年02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军事学说的源泉》,[英]巴里·波森著;程广中译,《二战史通讯》1989年10期。

《纳粹德国战前军事战略演变初探》,程广中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德国的战略(1939~1945)(设想、目标、指挥、结果)》(全二期),梅塞施米特著;吴东风译,《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01/02期。

《论希特勒的战争指导》,熊伟民著,《湖南师大学报》1997年03期。

《施里芬和施里芬计划》,姜德昌著,《军事历史》1991年06期。

《试论纳粹战争的特殊毁灭性》,包奕诚著,《史学月刊》1989年04期。

《论纳粹战争的特殊毁灭性》,包奕诚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集》(包奕诚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闪击战”小议》,蔡祖铭著,《军事历史》1985年01期。

《试论纳粹德国的内击战》,纪胜利著,《求是学刊》1996年02期。

《试论二战期间德军“闪击战”理论的创立:对军事理论创新的几点启示》,卢来宾、李学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李小军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浅析德国闪击战战略的客观基础》,史成群、庞存生、刘文书著,《军事历史》1995年04期。

《试析德国“闪电战”在二战初大行其道的原因》,白献竟著,《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德国闪击战理论的破产》,[苏]л.日林著;姚宏德译,《二战史通讯》1982年04期。

《浅谈法西斯德国闪击战的失败》,白献竟著,《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939年希特勒开战决策初探》,李巨廉著,《世界历史》1987年01期。

《希特勒入侵波兰的战略决策剖析》,吴春秋著,《军事学术》1984年增3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希特勒的“白色行动计划”》,侯成德著,《书刊导报》1985年12月19日。

《“黄色计划”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覆亡》,韩毅著,《历史知识》1984年04期。

《“海狮计划”的制定及其不列颠之战》,缪军著,《中学历史教学》1989年02期。

《“海狮”计划缘何夭折》,李希敏、胡再国、潘峰著,《军事史林》2003年01期。

《海狮作战计划宣告结束》,孙秀民译,《世界之窗》1980年05期。

《“巴巴罗萨”计划》,田小文、张元秋著,《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03期。

《“巴巴罗萨(红胡子)计划”》,阮少华著,《宁夏日报》1985年6月28日。

《“巴巴罗萨”行动起因探析》,梁华府著,《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巴巴罗萨行动”的极限》,沈志恩著,《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02期。

《“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初期交战》,将言著,《坦克装甲车辆》1995年02期。

《“巴巴罗萨”——突然袭击和通讯联络》,安蒙·塞拉著;宣兆鹏译,《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01期。

《略论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突然袭击》,徐正著,《历史教学》1991年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的突然袭击》,巴芳辰著,《二战史通讯》1981年01期。

《论1940年至1941年德国军事战略的转移》,杜明才、罗立著,《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939~1945年的德国海战战略指导》,维尔纳·拉恩著,《军事历史》1997年01期。

《二战初期德国海军战略运用探析(兼论对战后理论的影响)》,王锋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历史进程》(胡德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狼群教父”最后的固守:介绍<战争中的德国海军战略>》,晨光著,《当代海军》1996年04期。

《“菲力克斯”:一个没有兑现的作战计划:兼论伊比利亚半岛在纳粹德国军事战略中的地位》,金重远著,《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02期。

《希特勒德国避免两线作战方针试析》,罗志刚著,《求是学刊》1994年03期。

《希特勒冒险进行两线作战的原因》,梁建新著,《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05期。

(2)意大利

《法西斯意大利军事战略的探索》,陈祥超著,《首都师大学报》1994年03期。

(3)日本

《日本的战争计划》,[日]野村实著;金仁芳译,《二战史通讯》1982年04期。

《日本国防发展战略简述》,高培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战前日本基本国策与侵华战争》,肖鸿恩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战略方针演变》,李昌华著,《军事史林》1987年03期。

《试论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高培著,《军事历史》1993年04期。

《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闪击战》,欧彬甫著,《军事历史》1985年04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海军战略》,赵振愚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谢朝辉著,《海军学术研究》2002年02期。

《沉痛的教训: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蔡延生著,《外国海军文集》1985年08期。

《论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海军作战思想》,邱建群著,《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太平洋战争“大炮巨舰”作战理论的破产及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试论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的大舰巨炮舰队决战战略》,赵振愚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②》,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从日军海拉尔筑垒地域看其对苏军事战略》,汤向进著,《军事历史》2003年03期。

《对日本关东军“满”苏国境阵地的初步考察与研究》,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整理,《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日本帝国主义“战略轰炸”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董兴林著,《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增刊。

《“神风特攻队”名称的由来》,郑军著,《军事史林》1998年09期。

《日本“神风特攻队”》,向东著,《军事史林》1992年04期。

《日军的神风特攻队》,余宗著,《航空史研究》1994年04期。

《太平洋上空的恶魔:二战期间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吕文强著,《现代舰船》1997年02期。

《日军特攻队为何称为“神风”》,郑军著,《军事历史》1998年05期。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罪恶的一生》,邓沛著,《文史精华》1997年11期。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邓沛著,《军事历史》1999年02期。

《孤注一掷,拼死一搏——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特攻作战述评》,屈新儒著,《军事史林》1989年02期。

《菊水特攻作战——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幕》,邓沛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06期。

《日本关东军的对苏战略与苦难的中国劳工》,赵宁、贾雪虹著,《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日本法西斯的战略退却》,娄平著,《南开学报》1986年06期。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华战略的总体走向》,张志辉著,《娄底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中美关系与日本侵华战略的变化》,鹿锡俊著,《探索与争鸣》1995年12期。

《谈判、结盟和不宣而战:试析日本两次偷袭战的手段》,万安中著,《华南师大学报》1990年02期。

《日军大陆“一号作战”之评析》,刘承斌著,《洛阳师院学报》1998年01期。

《“关特演”计划述评》,李凡著,《军事历史》1992年02期。

《论二战期间日军作战理论的基本特点》,黄金鹏著,《军事历史》1996年05期。

3.反法西斯盟国的军事战略

(1)美国和英国

①美英军事战略比较

《战时英美欧洲战略比较研究》,熊伟民著,《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4期。

《美英两国的世界战略及其演变》,任众著,《求是学刊》1988年06期。

《1942~1943年美英的战略分歧及其影响》,吴广权、周彩钡著,《军事历史》1993年06期。

地中海还是西北欧?战时英美欧洲战略的军事考察》,熊伟民著,《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艾蒙二帅战略之争》,未娟著,《羊城晚报》1984年12月2日。

《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英对华军事战略的分歧》,周璞芬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④》(刘鲁民、徐根初主编),金盾出版社1998年版。

《太平洋战争后期英美在中缅战场上的战略演变》,高学军著,《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二次大战美英联军作战战略指导的争论探源》,夏子、亦庄著,《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03期。

《中国战场、缅甸战役与盟军战略的转变》,陶文钊著,《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02期。

②美国

《试论两次大战间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军备政策》,魏楚雄著,《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论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战前美国的战略理论与国防建设》,王天成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远东战略及其演变》,王斯德、李巨廉著,《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1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军事战略与美国的崛起——评<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辉湘著,《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微精事理宏揽全局——<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评介》,彭训厚著,《军事历史》2000年02期。

《从“彩色计划”到“彩虹计划”》,[日]市来俊男著,《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07期。

《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战略演变)》,徐蓝著,《历史研究》1996年06期。

《马汉军事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上战略的影响》,张晓林著,《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04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海军战略》,吴歆文著,《军事历史》1998年03期。

《论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海军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对华军事战略》,何桂全著,《史林》1994年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全球战略的指导原则》,白长江著,《军事史林》1989年01期。

《论美国“大西洋第一战略”的确立》,王建辉著,《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罗斯福政府的“欧洲第一”战略浅析》,杭馥珍著,《芜湖师专学报》1993年01期。

《试析罗斯福政府的“欧洲第一”战略》,杭福珍著,《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04期。

《罗斯福“先欧后亚”战略评析》,黄光耀著,《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先欧后亚”大战略方针》,吴春秋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②》,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二战中罗斯福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黄光耀著,《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先欧后亚”,还是两洋平行——试论美国“先欧后亚”战略原则》,熊伟民著,《湖湘论坛》1993年03期。

《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看美国“重欧轻亚”外交战略的形成》,王慧英著,《湛江师院学报》1996年06期。

《论二战中英美在战略上的分歧与争论:火炬行动——丘吉尔地中海战略研究之一》,林芊著,《贵阳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论二战中英美在战略上的分歧与纷争之二:第二战场》,林芊著,《贵阳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试论二战中美国的欧洲战略》,堵晓东著,《重庆师院学报》2000年03期。

《论罗斯福与马歇尔在欧洲战略上的分歧》,熊伟民著,《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对华军事战略》,何桂全著,《史林》1994年02期。

《试析1942~1944年间美国对华军事战略的演变》,王建朗著,《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2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浅析太平洋战争美军战略的失误》,严兴平著,《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试论1942~1943年美军的用兵重点、成因及其影响》,左立平著,《军事历史》1994年03期。

《1944年美军关于太平洋战略的争论》,熊伟民著,《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美国太平洋反攻战略的演变及其原因探讨》,张晓林著,《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谈盟军从“逐岛进攻”到“越岛进攻”》,李鹏青著,《军事历史》1985年02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艾森豪威尔在占领柏林问题上的战略选择》,曹涌著,《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10期。

③英国

《希特勒进攻英法的决策与张伯伦的对策》,蒋相泽著,《学术研究》1994年05期。

《二战后期英国欧洲战略简析》,林蔚著,《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论丘吉尔的联盟战略思想》,赵一平著,《中国军事科学》2001年01期。

(2)法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消极防御战略的形成及其发展》,罗志刚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从马奇诺防线的得失谈起》,殷富礼著,《军事学术》1980年03期。

《“奇怪的战争”——论英法联盟二战初期的战略指导》,吴东风著,《军事历史》1995年04期。

《简评马奇诺防线》,杨凯著,《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法国马奇诺防线地方选择试析》,杨凯著,《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04期。

《关于马奇诺防线的若干问题》,杨凯著,《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10期。

(3)苏联

《简评三十年代的苏联国防发展战略》,程金明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与战前的国防政策》,侯成德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二次大战前苏联军事战略思想述略》,余伟民著,《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论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浅析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的战略指导思想》,杜正艾著,《外国军事学术》1995年08期。

《透视巴巴罗萨的噩梦:苏德战争前夕的战略决策与情报》,戎振华著,《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战略方针的探讨》,徐飞著,《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04期。

《论苏联军事战略思想的演变》,冯白平著,《军事历史》1989年04期。

《论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许国林著,《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关于苏德战争中苏联军事战略的几点思考》,程金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论1941年苏德战争合围战争特点探析》,马军著,《史林》1993年03期。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海军的战役战略使用》,许小海著,《外国军事学术》1985年11期。

《铁流火飓风:追踪苏军在卫国战争中的战术发展》,侯晓蒙、张建军著,《国际展望》2003年05期。

《对苏军突破作战的初步探讨》,总参军训部干部训练处,1981年。

《苏军合围战役今昔》,郭其侨著,《军事学术》1981年02/03期。

《远东战役经验与苏军进攻战役原则》,郭其侨著,《军事学术》1979年02期。

(4)中国

①国共两党军事战略比较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莫阳、蔡祖铭、鲍世修著,《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中国史学会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国共两党持久战战略方针之比较》,岳思平著,《军事历史》1992年04期。

《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比较研究》,余子道著,《复旦学报》1995年05期。

《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方针的比较研究》,刘雪明著,《求实》1995年09期。

《国共两党持久抗战思想浅析》,刘发军、欧阳有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④》(刘鲁民、徐根初主编),金盾出版社1998年版。

《试析两种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异同》,张同新著,《军事史林》1989年04期。

《简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其不同点》,杜君著,《长白学刊》1995年02期。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军事战略比较》,王树荫著,《北京师院学报》1990年06期。

《抗战第一阶段国共两党的军事战略初探》,蒲述昌著,《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年01期。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战略比较研究》,王树荫著,《北京师大学报》1990年06期。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共两党军事战略之比较》,康勇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亚太国际合作》(苑鲁、谢先辉主编),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关于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华庆昭著,《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中国史学会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试论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徐爽迷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论文集》,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2000年。

《国共两党对“先欧后亚”战略方针的分歧》,张晓峰著,《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01期。

②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

《中国正面战场对日战略研究》,陈兵著,《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国民政府抗战的战略思想论纲》,韩信夫著,《军事史林》1989年04期。

七七事变前中国国民党的对日战略》,胡哲峰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抗战前国民党政府国防准备评述》,胡哲峰著,《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事战略方针述评》,王建朗著,《复旦学报》1985年04期。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事战略的转变及其原因分析》,喻国荣著,《湘潭师院学报》2001年03期。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持久战略初探》,王树荫著,《史学月刊》1987年04期。

《从持久消耗战略看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之得失》,赵文亮、马雪芹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④》(刘鲁民、徐根初主编),金盾出版社1998年版。

《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持久消耗”作战方针》,于灵、马殿超著,《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论中国正面战场初期的战略作战方向问题》,余子道著,《军事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③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战略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罗焕章著,《军事历史》2002年03期。

《全国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对日战略策略的演变》,柳茂坤著,《三十年代主要国家的战略与军备》,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我党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战略转变》,张宏志、陈英著,《历史档案》1987年04期。

《试论抗日战争初期我军的军事战略》,钟理明、喻忠桂著,《国防大学学报》1995年08期。

《略论党在抗战初期的战略转变》,王开良著,《黄淮学刊》1991年02期。

《论抗日战争初期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岳思平著,《军事历史》1991年02期。

《论党的军事战略转变的历史意义》,张国祥著,《城市改革理论研究》1986年06期。

《试论抗日战争后期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柳茂坤著,《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略论八路军战略战术的制定和发展》,王相如、蒲东成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作战指导原则浅析》,刘雷波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抗日战争中我军战役作战的特点》,王晓华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三、战术与作战样式研究

现代战争的共同特点:两次世界大战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吴伟著,《中学历史教学》1999年08期。

中途岛战役美军如何实施“反制”作战》,潘金宽、邹昊著,《舰载武器》2003年06期。

1.合同战术研究

《浅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合同战术的发展》,王春芳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陆海协同的经验》,奥尔什滕斯基著;陈学惠、吴德如著,《外国军事学术》1984年05期。

《论库尔斯克战役的立体化合成》,徐萍著,《史学集刊》2001年01期。

《卫国战争中苏陆军编制的发展》,帕诺夫、易敏著,《外国军事学术》1990年1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美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张晓林著,《外国军事学术》1989年04期。

《二战中的联合战役及其发展与未来》,周长安、高云著,《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史研究会编,2004年。

2.兵种战术研究

(1)陆上战术与作战样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役》,袁丁著,《成都陆军学校学刊》1985年03期。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战役》,袁丁著,《军事历史》1985年04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的主要特点: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堵晓东著,《镇江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西方史学界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沦陷区游击运动研究述评》,张广翔著,《吉林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浅论苏联沦陷区游击战在卫国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罗志刚著,《苏联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03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姜永伟著,《兵器知识》2003年01期。

《苏军实施炮火准备的特点和德军进行抗击的做法》,孙维群著,《军事历史》1986年03期。

①防御战与反攻战

《苏联卫国战争中战略防御作战的几个特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之二》,韦均朴著,《军事学术》1976年02期。

《苏联卫国战争中防御战术的发展》,契尔尼亚耶夫著,《外国军事学术》1977年56期。

《苏联卫国战争各阶段对防御的突破》,拉齐耶夫斯基著;徐存悌译,《外军资料》1980年196期。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城市防御》,叶菲莫夫著;罗庆云译,《外国军事学术》1978年61期。

《伟大卫国战争的防御战役中炮火反准备的组织实施》,皮拉托夫著;陈学惠译,《外军资料》1984年936期。

《浅析苏德战争期间德军防御作战的教训》,左立平著,《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02期。

《从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看战略防御的重要性》,吴孟雪著,《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4年02期。

《反法西斯战争初期几个主要防御国家作战失利对我军战备工作的启示》,李鹏飞、牛胜启著,《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1996年02期。

《认真总结集团军防御战役的经验》,田小文著,《军事译丛》1988年06期。

《伟大卫国战争战略防御战役的经验》,刘克忠著,《外军研究》1986年02期。

《斯大林格勒城市防御战的经验教训》,陈晓林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卫国战争中的作战对象及反攻战役的实施》,杨河、武科传著,《外军资料》1995年55期。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大城市进攻战斗》,本刊编辑部,《外国军事学术》1974年12期。

《苏联卫国战争中师的夜间进攻》,苏希宁、闵振范著,《外军资料》1981年255期。

②装甲兵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甲兵战术的运用》,陈运生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浅谈二战期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二战中装甲兵发展和作战运用的影响和启示》,戚成健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对第二次大战中三个坦克战例的评论》,大卫著;伊斯比、张保田译,《外军资料》1980年188期。

《二战期间苏德坦克“较量”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李勤、成兵、赵宁康著,《装备》2003年04期。

《坦克与马奇诺防线》,王印楼著,《坦克装甲车辆》1992年04期。

《对法西斯德军装甲兵进攻作战特点的探讨》,方天成、孙津华著,《外国军事学术》1988年08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装甲兵作战特点初探》,方天成、孙津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坦克:前进!德军装甲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发展及战中的运用》(全二期),彭彬著,《坦克装甲车辆》1994年09/10期。

《德军在法国战局中装甲兵的运用》,方一成、于忠义著,《装甲兵》1997年03期。

魔鬼之师闪击先锋:记德国第7装甲师横扫西欧的作战行动》,丁骥著,《坦克装甲车辆》2003年06期。

诺曼底战役坦克战》(上下),李诗匀著,《兵器知识》2001年02/03期。

《声东击西兜击歼敌:记德军第11装甲师马内契斯卡亚战斗》,张占贵、辛锡禄、王惠萍著,《坦克装甲车辆》1998年01期。

《齐尔河畔的“消防队”:德军第11装甲师齐尔河畔战斗》,黄海峰、赵坤、艾俊著,《坦克装甲车辆》1998年11期。

《危中险胜:记德军第11装甲师1944年退却和防御作战》,刘学道、张瑞平著,《坦克装甲车辆》2001年03期。

《顽抗到最后的一支纳粹部队:党卫军“诺德兰”第11装甲掷弹兵师》,李浩著,《环球军事》2003年07期。

《德军阿登地区反攻战役装甲兵运用》,云月、王伟、卢志强著,《装甲兵》1999年03期。

《“战斧”作战行动中德军装甲兵的运用》,傅殿发、蓝新波著,《装甲兵》1999年01期。

《铁甲显神威理论铸丰碑》,杨育林、李忠信著,《坦克装甲车辆》1992年05期。

《苏联战车发展史:苏德战争前夕》,董干戈著,《坦克装甲车辆》1991年05期。

《苏德战争中苏军对坦克防御的发展》,王谊民著,《军事学术》1979年01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略谈苏联在进攻作战对坦克兵的使用》,刘名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运用坦克兵的经验教训》,苏宽文、吴清丽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坦克交战的经验》,瑾舟著,《学术研究》1985年08期。

莫斯科会战中的坦克兵运用》,杨育林、黄海峰著,《装甲兵》1997年01期。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苏军坦克兵的使用》,海峰、王伟著,《装甲兵》1996年06期。

《乌克兰平原装甲合围战》,丁骥著,《坦克装甲车辆》2001年01期。

《5对43:德军一个坦克营的覆灭》,King Tiger著,《兵工科技》2003年07期。

《两军相遇勇者胜——记库尔斯克坦克遭遇战》,将言著,《坦克装甲车辆》1990年05期。

《铜墙铁壁坚不可摧: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坦克第1集团军》,段晓云著,《坦克装甲车辆》1993年06期。

《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苏军坦克部队的运用》,王伟、卢志强著,《装甲兵》1998年03期。

《苏德战争中苏军步兵兵团对坦克防御的发展》,科兹洛夫著;王谊民译,《外军资料》1979年01期。

《苏联卫国战争第三阶段中同敌人反坦克兵器的斗争》,崔卡洛夫著;李木兰译,《外军资料》1982年399期。

《迅猛突击割裂歼敌:记东普鲁士战役中的苏军坦克兵》,杨育林、李信忠著,《坦克装甲车辆》1994年05期。

柏林战役中苏军装甲兵的运用》,方天成、于忠义、张利辛著,《装甲兵》1998年04期。

《千里跃进长途奔袭:记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承德张家口袭击战役》,段晓云著,《坦克装甲车辆》1995年11期。

《艰苦卓绝的冲绳岛登陆之战:记冲绳岛登陆战役中美军坦克的使用》,丁骥著,《坦克装甲车辆》2002年02期。

《长驱直入快速奔袭:记日军坦克先遣队斯林河战斗》,刘学道、王印楼著,《坦克装甲车辆》1997年05期。

《装甲狂潮殊死对抗:塞班岛战役中坦克装甲车辆的使用及教训》,丁骥著,《坦克装甲车辆》2001年05期。

阿拉曼战役中英军装甲兵的运用》,云月、王伟、卢志强著,《装甲兵》1998年06期。

《天堂、地狱、坦克:非洲争夺战中装甲兵的运用》,将言著,《坦克装甲车辆》1995年04期。

(2)空中作战样式

①概论

《二战初期的空战》,胡延忠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7年04期。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空战》,刘礼全著,《中国空军》1995年05期。

《飞机、航空兵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金仁芳著,《文史杂志》1994年0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空战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曹毅风著,《军事历史》1985年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运用的基本经验》,谢祖琦、谢学钫著,《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制空权的斗争及其主要经验教训》,郭庆谊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www.xing528.com)

《航空兵在高速度大纵深战役中的使用》,A.时菲莫夫著;胡晓惠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太平洋战争中航空兵海上作战使用回顾》,付幼尧著,《海军学术研究》1996年03期。

《从二战谈海军岸基航空兵的作用及使用、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梁毅著,《海军学术研究》1998年03期。

《二战中海军航空兵的作用及其启示》,吴连庆、潘宣宏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来自香格里拉的空袭”与“富号作战”:二次大战中美日之间的本土空袭战》,屈新儒著,《军事史林》1989年0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航空兵:从空中摧毁日本》,H.奇斯托夫著;胡延忠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地中海海空战》,胡其道著,《舰船知识》1996年01期。

沙漠袭击者:英国特别空勤旅在非洲》,柏金著,《世界军事》2003年04期。

《一部空战英雄写的书:<碧空铁血——苏德空战亲历记>译后》,朱启文著,《中国空军》1991年02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突破敌防御时航空兵的战斗使用经验》,米克柳科夫著;徐存悌译,《外军资料》1983年578期。

《欧洲上空的传奇》,李诗匀著,《世界军事》2003年02期。

《“飞虎队”偷袭新竹机场:盟国空军对台湾日军基地的首次空袭》,李浩著,《环球军事》2003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罪恶城空战”》,邓绪东著,《知识文库》2001年04期。

《二次大战中的欧洲空中力量》,俞福祥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作战的经验教训》,永盛义夫著,《外国空军资料选译》1981年09期。

《二战结束前夕的德国空军》,马修·库珀、李素辉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德国空军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马修·库珀、李淑琴、李素辉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卫国战争前夕苏联空军作战使用观点》,苏庆谊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8年10期。

《卫国战争前夕苏联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朱建新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8年10期。

《论卫国战争初期苏联空军的教训与经验》,陈洪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空军被动失利的主要原因》,陈洪著,《军学》1985年07期。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空军制胜的原因》,相伟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空中力量在战区一级冲突中的使用》,威廉·R.卡特著;李素辉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2年02期。

《西部威胁:诺曼底登陆前的空中战役》,马里斯·麦克拉布著;李素辉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1期。

《空中力量使诺曼底登陆得以实现》,李素辉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5年04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空军的作战使用》,禹杰著,《空军军事学术》2001年03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对空中力量的运用》,王春芳、吴继锋著,《军事历史》1998年02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关于空军运用的分歧及其实质》,曹志刚著,《军事历史》2000年04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前后盟军夺取制空权的做法》,张烨著,《外国军事学术》2000年11期。

《浅析太平洋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战场争夺制空权的斗争》,徐礼祥、曾文辉著,《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3期。

《单艇战九机》,唐保东著,《现代兵器》1999年12期。

《单艇战九机》,崔鹏、姜嵬著,《军事展望》2002年07期。

②战略轰炸和空袭战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空袭与反空袭》,李富元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地毯式轰炸”今昔》,王凌著,《军事史林》1991年06期。

《二次大战的轰炸》,王楫著,《航空杂志》1985年11期。

《战略轰炸和布雷封锁的重大作用》,翁赛飞著,《海军学术研究》1985年04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轰炸及其经验教训》,梁晓秋著,《外国军事学术》1987年06期。

《战略轰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禹杰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战略轰炸是美军的一种主要作战样式》,蒋模祥、叶少军著,《军事学术》1991年09期。

《对美军战略轰炸的溯源与思考》,蒋模祥、叶少军著,《西南军事研究》1991年04期//《学术研究》1991年07期。

《伦敦大轰炸》,吴鹏著,《军事史林》1994年01期。

《英国在不列颠之战中反空袭斗争的经验》,夏韵芳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规模空前的不列颠大空战》,王虎成、吴宏博著,《中国国防报》2000年2月25日。

《英军考文垂防空战为何失利》,崔恒福著,《军事历史》1989年01期。

《美国二战时在欧洲选择战略轰炸目标的理论根据》,斯蒂文·A.帕克著;陆以中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0年08期。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美英航天兵对德、日的空袭》,徐焰著,《中国人民防空》2001年07期。

《对德空中战役》,华人杰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5年06期。

《对德国的战略轰炸》,雷克摘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10期。

《英机远袭奥格斯堡得不偿失智勇可嘉》,刘韫著,《中国空军》1996年03期。

《千机炸科隆》,贾新乐著,《世界军事》1993年04期。

《千机轰炸科隆市两番空袭施韦城》,刘韫著,《中国空军》1996年04期。

《砸开法西斯空中门户:埃森—汉堡轰炸》,赖小刚著,《外国史知识》1985年10期。

《血与火的教训:雷根斯堡—施韦因富特大轰炸》,李平著,《航空周刊》2002年20期。

《轰炸柏林》,埃塞尔·A.普莱斯著;李素辉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空袭柏林》,秦晓周著,《军事史林》1994年01期。

《轰炸柏林震慑戈林》,王大锐、王颂著,《军事史林》1999年01期。

《轰炸雷根斯堡和施韦因富特》,艾尔弗雷德·普赖斯著;俞福祥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5年04期。

《二战中的德国之“痛”》,焦红、王玲著,《军用汽车》2003年02期。

《浅析二战中美英对德国的战略轰炸》,王向飞、沈宇军著,《兵工科技》2002年06期。

《盟国战略轰炸对德国战时经济的影响》,程广中著,《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04期。

《盟军战略轰炸及其对德国战时经济的影响》,程广中著,《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03期。

《盟军战略轰炸对德国战时经济、军事行动的影响》,禹杰著,《世界历史》1991年04期。

《美英战略轰炸对苏德战场作战的影响》,禹杰著,《空军指挥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对德的战略轰炸及其启示》,丁步东、林学斌著,《军事历史》2001年0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浅析》,苏金龙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二战期间美空军对日本战略后方的大轰炸》,姚文礼著,《外国军事学术》1987年11期。

《二战中美军的对日战略轰炸及其影响》,孙继文、李树山著,《军事史林》1993年04期。

《二战中美军对日战略轰炸的“艺术”》,纪树著,《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04期。

《轰炸东京》,晴川著,《海洋》1983年10期。

《火攻东京:造成空前惨重损失的一次常规战略轰炸》,黄良盛著,《现代兵器》2001年02期。

《东京,七十万颗炸弹》,罗贝尔·吉伊安著,《环球》1981年05期。

《他们炸毁了东京,他们炸毁了广岛,他们炸毁了长崎——B-29出击!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史》,周丽娅、张艳明著,《国际展望》2004年10期。

《挫败锋芒怒而挠之——美军首次轰炸东京秘闻》,郭若冰著,《军事史林》1993年04期。

《美国首次轰炸东京的实况及其前因后果》,桂心仪著,《宁波师院学报》1992年04期。

《东京在燃烧——1942年美军奇袭日本本土》,马德祖著,《世界军事》1995年02期。

《致日本于死地——二战中美国战略轰炸“五步棋”》,闵增富著,《军事史林》1995年07期。

《震颤东京的芷江飞虎——远东最大的盟军机群参战大曝光》,牟永刚著,《传记文学》1995年04期。

《“暴雨”攻日计划内幕披露》,李海龙著,《军事史林》1996年04期。

《最后一次对日空袭》,王颂、王大锐著,《军事史林》1998年10期。

《中国空军轰炸日本始末》,张苏东著,《军事文摘》1995年02期。

《神鹰翔九洲华威凌东瀛——记1938年中国空军远征日本》,王德中著,《军事史林》1993年01期。

《日本:火的磨难》,李·肯尼特著;陈洪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90年08期。

③空降作战

《二次大战中的空降作战》,添怡著,《文史杂志》1994年04期。

《论二战期间的空降作战》,宋国才、张韬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空降兵的袭击》,刘克忠著,《外军研究》1985年1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空降兵使用特点》,王俊芝著,《空降兵学术研究》1985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的发展和运用》,胡复生著,《空降兵》1988年01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空降作战的特点》,胡复生著,《军事历史》1985年04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刺向要害的尖刀:德军奇袭比利时埃马尔要塞》,陈克清等著,《军事展望》2000年11期。

《一次惊险的机降突袭——希特勒的突击队营救墨索里尼经过》,赵志民著,《解放军报》1980年9月26日。

《德军克里特岛空降战役的经验教训》,王运献、王世忠、武建平著,《军事历史》2001年04期。

《克里特岛之战德国空降兵精锐的衰没》,张志博、胡冰著,《军事史林》1999年10期。

《纳粹空降兵的掘墓之战:克里特岛大空降》,袁静伟著,《军事史林》1994年03期。

《二战期间盟军最大的一次空降战》,胡琪著,《历史大观园》1992年01期。

《“地狱”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纳姆空降》,杨斌、张彰著,《环球军事》2004年06期。

《最悲惨的空降作战行动》,李力钢著,《军事史林》1994年02期。

《苏德战争开始阶段苏军对空降兵的使用》,任找泉著,《军事学术》1982年增3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论文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苏空降兵在克林地区切断德军退路的空降行动》,王俊芝、谢振超著,《外军空降资料》1986年06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空降作战的特点及其启示》,俞晓鹏、孟现军、王宁著,《军事历史》2001年04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空降作战及特点》,管有勋著,《外国空军军事学术》2001年05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空降兵的使用》,胡复生著,《外国军事学术》2000年11期。

④防空作战

《走向新阶段的前奏: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防空》,于祯著,《航空杂志》1981年03期。

《新体系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防空》,于祯著,《航空杂志》1981年05期。

《二战与战后城市反空袭作战探讨》,刘观现、茹福红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李小军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空袭与防空史话(五)法西斯秃鹫折翼俄罗斯原野: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防空作战》,徐焰著,《中国人民防空》2001年06期。

《苏军卫国战争时期防空作战》(全三期),黄晓春著,《高炮教研》1985年06期//1986年01/02期。

《伟大卫国战争初期对空防御的组织与实施》,科尔杜诺夫著;陈学惠译,《外军资料》1984年937期。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国土防空经验》,[苏]A.H.科尔杜诺夫著;彭训厚译,《二战史通讯》1987年09期。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莫斯科的防空》,王方仁著,《外国军事学术》1986年05期。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不断完善防空指挥系统的经验》,张正德译,《外国空军军事学术》1987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防》,木一荐著,《云南国防》1996年05期。

《空袭与防空史话(四):西欧战场上抗击纳粹的防空作战》,易宇著,《中国人民防空》2001年05期。

《英国反空袭作战研究》,李江源、张帆著,《外军炮兵防空兵学术》2001年02期。

《二战时期英国的国土反空袭》,甄新宪、张艳萍、秦悦著,《中国人民防空》2002年08期。

《考文垂防空失利的真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军要地防空战例简介》,崔恒福著,《空军指挥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二战期间美军航空兵在菲律宾战略防御中的教训》,程享明、刘宗海著,《军事史林》1998年04期。

(3)海上作战样式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场及其基本经验》,时平、张金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①概述

《二次大战中的海战》,宋稳纟寅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6年04期。

《二战中的四大海战》,翁赛飞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二次大战海上军事大事记》,韩力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对反法西斯战争中海战的回顾与思考》,何林忠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的海军C3》,张鸿海著,《国外舰船技术》02期。

《二次大战及其后局部战争中海战的回眸》,苏读史著,《现代军事》1995年12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海军作战》,刘政著,《外国军事学术》2000年11期。

《以劣胜优:太平洋战争中美海军对抗零式战斗机的战术》,贾洪峰著,《海军译文》1997年03期。

《美海军二战中的秘密之旅》,张羽、常兴、于树力著,《当代海军》2002年1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海军》,曹章祺著,《外国海军文集》1986年01期。

《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海军》,刘巍著,《外国海军文集》1995年03期。

《二战中的英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张学诚、周新来著,《当代海军》2002年05期。

《航母专家谈珍珠港事件60年来美国海军的变迁》,本刊记者编译,《现代舰船》2001年12期。

《太平洋上的五次航母大战》,连跃华著,《军事展望》1997年05期。

《纳粹海军的自杀特攻》,谢建军著,《当代海军》2002年09期。

《驱逐舰大战“神风”机》,寒江著,《环球军事》2003年11期。

《冰舰打兵舰》,王杰锋著,《国防》1990年07期。

《在海战中大显神通的蛙人兵》,李景龙著,《海洋》1985年01期。

②登陆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登陆战役情况简表》,仲毅著,《舰船知识》1984年10期。

《二战登陆作战的特点及启示》,安高柱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李小军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二战期间美军登陆作战的指导思想》,古风摘,《军事历史》1995年05期。

《历史上最大的登陆作战计划》,聂云著,《当代海军》1996年05期。

《“庆典”作战对登陆作战的借鉴意义》,成坚著,《海军学术研究》2003年0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在太平洋岛屿的登陆作战》,戴维·伊斯著,《外国军事学术》1976年35期。

《美军塞班岛登陆战役特点》,冯万库著,《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06期。

《日军在冲绳抗登陆作战中的坑道战》,秦毅著,《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06期。

《美军马绍尔群岛登陆战役的战法选择》,吕罡、刘万侠著,《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06期。

③潜艇战与反潜战

《潜艇海战奇闻三则》,《军事史林》2000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的作战活动》,梁志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潜艇防空作战》,张承宗、朱波、汤运超著,《军事历史》1998年06期。

《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潜艇战》,于青云著,《军事史林》1997年10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潜艇的几种方法》,冯国彬著,《外国海军文集》1986年02期。

《大西洋里的“狼群”——二次大战德国潜艇战术》(上下),王桂海著,《解放军报》1980年2月7/15日。

《鱼雷失灵“大灾难”:纳粹潜艇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夏泽松著,《军事史林》1993年06期。

《浅析德国大西洋潜艇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欧彬甫著,《海军学术研究》1987年01期。

《最后的下潜》,王大锐、王颂著,《世界军事》2001年02期。

《意红海潜艇纵队对潜指挥的经验和教训》,王培元著,《海军学术研究》1988年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使用潜艇的经验》,冯国彬著,《外国海军文集》1985年1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使用潜艇兵力的作战思想》,赵振愚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日本袭击珍珠港战役中潜艇兵力的作战行动》,毛传信著,《潜艇学术研究》1997年01期。

《日本潜艇赴德秘闻》,佚名著,《军事史林》2000年09期。

《一群被遗忘的水下恶狼,见证二战最失败的潜艇战术:菊花海狼:日本乙型潜艇全传》,童丰著,《国际展望》2004年12期。

《美国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战使用》,吴传瑞著,《海军杂志》1985年03期。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潜艇战术的失误》,吴进森著,《海军杂志》1986年04期。

《美国潜艇在中途岛海战中的作战使用(1942年5月14日~6月4日)》,教务部军事学术组,《潜艇学术研究》1997年04期。

《美潜艇在菲律宾群岛的特别行动》,毛传信著,《海军学术研究》1988年01期。

《美国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什么能取得较好的战绩》,骆小宁著,《海军学术研究》1985年04期。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潜艇作战指挥问题的浅析》,骆小宁著,《海军学术研究》1985年03期。

《卫国战争中潜艇的作战经验》,切尔纳温著,《海军学术研究》1989年01期。

《鲜为人知的水下长征》,刘旭著,《现代舰船》2000年02/03期。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潜战回顾》,黄向明著,《海军学术研究》1992年05期。

《论二战中潜艇和航空兵的攻势布雷》,王社强著,《海军学术研究·水雷战研究论文集》1999年增刊。

《浅谈太平洋战争中攻势布雷的作用及启示》,徐国平、徐锡康著,《海军学术研究》1989年05期。

《对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潜成效甚微的浅析》,黄文焕著,《海军学术研究》1985年04期。

《“狼群”肆虐大西洋盟军实施反潜战》,刘韫著,《中国空军》1995年05期。

《二战中盟军航空兵在大西洋的反潜作战评析》,付幼尧著,《现代军事》1995年09期。

《纳粹“海狼”的最后哀鸣:比斯开湾反潜大战》,李浩著,《环球军事》2003年07期。

《是扬长避短还是扬短弃长:从二战德军潜艇与飞机对抗想到的》,王立文著,《解放军报军事科技周刊》2000年7月12日。

《“C—13”号的致使一击》,蓝云著,《舰船知识》2002年12期。

《美军反潜战将死亡之谜》,黄颖著,《军事展望》1999年01期。

④保交作战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军保交作战》,赵振愚著,《海军学术研究》1987年01期//《海军杂志》1987年04期。

《关键在于争夺主动权:盟军大西洋保交作战取胜原因浅析》,马文贤著,《海军学术研究》1987年01期。

《论大西洋争夺战中盟军保交斗争的主要经验——兼论大西洋交通线争夺的战略性质》,曹智英、宗兆瑞著,《海军学术研究》1992年01期。

《二战时期海上交通线斗争的几点历史经验》,王金华著,《军事历史》2001年02期。

《二战时期海上保交斗争的经验与启示》,王金华著,《国防交通》2001年03期。

《二次大战中意海军的护航战》,余用哲著,《海军杂志》1985年03期。

《北极航线上的血腥与悲壮》,梁云著,《兵工科技》2002年07期。

《二战和越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及越南海上封锁作战特点浅析》,高鹏著,《军事历史》2001年02期。

《浅析二战中美海上封锁对日本战败的影响》,张煦著,《海军杂志》1995年09期。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是怎样破坏日本海上运输线的》,蒲瑞元著,《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10期。

《德航空兵在地中海的首次破交战》,殷宪群著,《海军学术研究》1991年02期。

3.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招数多:英国在二战中的特种作战揭秘》,高元新、马荣升著,《环球军事》2003年1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图战》,应兴国著,《羊城晚报》1980年8月30日。

(1)经济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科技经济战》,任海平著,《国防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二战时期经济战主要形式浅探》,杨新贵、李晓波著,《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略论二战初期英国的海上经济封锁战略》,于江欣著,《军事历史》2001年02期。

《盟国对德经济战(1939~1941)中的苏联因素》,杨华文著,《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二战中德对英海上封锁的思考及启示》,李鹏程著,《军事历史》1999年05期。

《“二战”期间同盟国对日本的军事经济封锁与打击》,张金山、杨新贵著,《军事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饥饿战役”浅析》,许腾著,《海军学术研究》1991年05期。

《美军对日军实施的“饥饿战役”》,贾晓光著,《军事历史》1995年02期。

《令人窒息的“饥饿战”——二次大战中美军对日本本土海上封锁述评》,丁良红著,《军事史林》1991年03期。

《二战期间美军对日本本土海上封锁的经验及启示》,吴清丽、盛建勇著,《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史研究会编,2004年。

《“饥饿战役”: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水雷封锁》,许腾、叶元鹤著,《现代军事》1995年08期。

《“饥饿战役”——二次大战结束前的水雷封锁战》,徐冠军著,《航海》1982年04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写在“饥饿战役”50周年之际》(上下),骆传骊著,《现代舰船》1994年01/1994年0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石油战》,[苏]T.B.基里连科著;彭训厚译,《二战史通讯》1989年10期。

(2)电子战与通讯对抗

①电子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电子战》,陈忠龙著,《外国史知识》1984年12期。

《二次大战期间电子战轶事》,范新民著,《知识就是力量》1988年02期。

《二战中崭露头角的电子战一瞥》,白汉德著,《坦克装甲车辆》1995年11期。

《特殊的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电子战》,俊杰著,《兵器知识》1981年03期。

《从典型战例看二战期间的电子对抗》,程建、张世男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浅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子对抗技术发展的启示》,金家才、陈刚毅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电子伪装与欺骗》,杨士华著,《外国军事学术》1991年12期。

《浅谈无线电欺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用》,孙冲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电子战和信息战在诺曼底登陆中的作用》,田在津著,《中国雷达》2000年01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电子战》,本刊编辑部整理,《空降兵》2002年01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电子战探析》,戚世权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电子对抗》,贾泽宗著,《通信战士》1981年01期。

《一次成功的隐真示假:记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采取的电子对抗措施》,李江昌著,《现代兵器》1998年09期。

《安齐奥登陆战中的电子战》,李祥著,《电子对抗学术》1995年02期。

《二次大战中的苏军电子战》,张华廷著,《海军杂志》1985年05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无线电电子作战》,比奇利著,《外国空军资料选译》1981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导航对抗》,杨士华著,《外国军事学术》1991年08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雷达对抗》,杨士华著,《外国军事学术》1991年0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雷达对抗》,杨健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气象战》,刘世炎著,《解放军报》1995年8月22日。

《诺曼底登陆前的气象战》(摘译),《海洋》1982年05期。

②通信对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通信对抗》(上下),杨士华著,《外国军事学术》1991年10/1991年11期。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通信联络的经验教训》,戴敬忠著,《通信战士》1981年01期。

《对二次大战苏德战争中的苏联军事通信体制的研究与思考》,顾元聪著,《军事通信学术》1988年05期。

(3)密码战与情报战

①密码战

《密码激战》,汤正华著,《科学时代》1983年02期。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密码战》,康保东、王志军著,《军事史林》1994年04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密码战》,严瑞池著,《军事历史》1986年02期。

《二次大战中惊心动魄的密码战》,严瑞池著,《人民日报》1985年9月8日。

《密码战及其在二战中的作用》,曹志鸿著,《河北师院学报》1995年03期。

《奇特的联络方法》,郑建著,《军事历史》1992年02期。

《破译希特勒密码系统》,马丁·吉尔伯特著;曹道明译,《环球》1990年02期。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宋云良、张建国著,《军事历史》1986年04期。

《以小搏大——抗日战争中的密码战》,王霄著,《环球军事》2004年23期。

《太平洋战争中的“魔术”》,君里著,《历史知识》1981年05期。

《珍珠港事件前夕的“谜”》,[日]西春彦著;永昶摘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07期。

《珍珠港事件的“魔术”背景》,李安华著,《军事历史》2001年04期。

《“魔术”与珍珠港事件》,赵喜儒、袁明著,《军事史林》1995年12期。

《“魔术”情报与珍珠港事件》,李安华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丛》(王相如、李安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到底有没有破译日本突袭珍珠港密电》,池步洲著,《民国春秋》1997年04期。

《中国没有破译日本突袭珍珠港的密电》,张令澳著,《世纪》1997年06期。

《谁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边逸著,《国防科技》2004年12期。

《是谁破译了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亦文著,《文史通讯》1997年02期。

《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的池步洲》,吴越著,《炎黄世界》1996年07期。

②情报战

《谈情报工作在二战中的作用》,刘惠敏著,《商丘师院学报》2002年03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情报活动》,朱宁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战略情报对反法西斯国家战略决策的影响》,王天成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学术》(张海麟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形成于二战硝烟中的情报科学——为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而作》,王崇德著,《晋图学刊》1995年03期。

《论反法西斯战争的特殊战场》,张宏志著,《人文杂志》1995年04期。

《法国学者论情报工作与三十年代法国政府的对德政策》,周以光摘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11期。

《纳粹空军调研局内幕》,李国麟译,《时代的报告》1980年03期。

《兵不厌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电波战》,[法]阿兰·米希厄著;朱佳强译,《世界之窗》1987年05期。

《珍珠港上的电波战》,任众著,《外国史知识》1981年11期。

《日偷袭珍珠港前的情报战》,李小明著,《海军杂志》1986年01期。

《从珍珠港事件看美日情报工作》,崔利波著,《日本研究》1988年04期。

《从中途岛战役看美日情报工作》,崔利波著,《辽宁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中途岛海战中的美日情报战》,潘金宽著,《国防科技》2003年02期。

《美军在瓜岛之战中的通信情报失误》,张卫著,《通信士官》2001年01期。

《文洛事件:“假战争”时期的英德情报战》,高金虎著,《历史大观园》1992年01期。

《第二战场的开辟与情报工作》,裴慧敏编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11期。

《情报战在诺曼底登陆前打响》,梁军、冯晨著,《当代海军》1999年05期。

《诺曼底登陆中的反情报战》,洪俭、张羽著,《教学研究与信息》2002年03期。

《“霸王行动”何以成功——谈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保密措施》,谢波涛著,《军事史林》1992年05期。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在远东的一个瞭望塔》,李仲元著,《党史文汇》1997年09期。

《一具男尸身上的情报》,徐冠军著,《航海》1981年03期。

③间谍战

《在另一个战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轴心国之间谍报作战的真实情况摘译>》(全二期),李潞著,《人民日报》1981年11月29日/1981年11月30日。

《希特勒的间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军事间谍活动》(全三期),[美]戴维·卡恩著;海天译,《时代的报告》1980年01/1980年02/1980年03期。

《战争,日机轰炸瓦胡岛!——珍珠港事件中一个被遗忘的间谍》,舒嘉颖著,《环球军事》2005年02期。

《诺曼底登陆前的女间谍案》,米歇尔·格拉克斯内著,《环球》1980年05期。

《英国近日解密档案显示女间谍差点毁了诺曼底登陆》,《北京档案》2004年09期。

《二战期间英德大玩雀鸟间谍战》,《国家安全通讯》1999年05期。

《芬洛事件:二战初期的英德间谍战》,刘晓燕著,《世界军事》1999年09期。

《“卫士计划”谍中谍:诺曼底战役中的间谍战》,周明著,《世界军事》1999年12期。

《“卫兵”行动: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谍报活动》,李宁著,《世界军事》1995年0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露西谍报”》,严瑞池著,《军事史林》1988年02期。

《“东京玫瑰”栽入美国水兵的心》,王玉东著,《当代海军》1998年05期。

《“S特攻队”未能出击:日本二战投降前的超级计划》,何民著,《世界军事》2000年11期。

《二战最重要的间谍解密》,闻新芳著,《北京档案》2001年06期。

《美国中情局最新解秘档案揭出二战秘闻》,哲文著,《湖北档案》2001年10期。

《二战英谍日记大解秘》,沈农夫著,《世界文化》2003年03期。

(4)谋略战

①心理战

《心理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运用——心理战发展史探讨之二》,蒋杰著,《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心理战的发展》,王晓华著,《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史研究会编,2004年)。

《兵不厌诈》,陈忠龙著,《外国史知识》1984年12期。

《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心理战与二战中心理战之比较》,刘洪亮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李小军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希特勒与他的心理战手法》,杜正艾著,《史学集刊》1994年03期。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在东南亚的欺骗宣传及间谍活动》,马勇著,《东南亚研究》1997年04期。

《二战盟军心理战述略》,张晓校著,《北方论丛》1996年01期。

《二战中盟军的宣传战》,张晓校著,《历史教学》1997年07期。

《二次大战中的宣传邮票》,[美]萨默著;何小东编译,《集邮》1994年0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邮票战》,朱金才著,《军事历史》1994年06期。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邮票宣传战》,黄明心编译,《环球》1982年09期。

《死尸活用:英军情报机关一次成功的欺骗行动》,史龙妹著,《海洋》1985年01期。

《BBC与心理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广播公司》,张天、邓红梅著,《军事史林》1993年02期。

《漫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战”》,胡耀亭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年07期。

《冰冻土豆引发了一场心理战》,王玉东著,《当代海军》1998年03期。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对日军心理战初探》,庞存生、周福洪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③》(李殿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国战时新闻舆论战的手段、特点及其启示》,张国良、张勇著,《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史研究会编,2004年。

②欺骗与伪装

《军事欺诈与背信弃义》,云霞著,《国防》2000年05期。

《试析“二次大战”中的欺骗谋略》(全二期),刘波著,《昆明陆军学院学报》1996年01/1996年02期。

《“诺曼底登陆”前的谋略战》,常江雷、于芝著,《参谋学刊》1996年02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张伟、张光明、刘亚兴著,《军事历史》2001年01期。

《欺骗“霸王”与“霸王”欺骗》,徐起著,《现代舰船》1997年04期。

《鸷鸟将击必藏其形——诺曼底登陆今论》,南西著,《舰船知识》1994年06期。

《谈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的疑兵之计》,敖宝著,《现代兵种》2002年04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欺骗与伪装》,郑国跃著,《桂林陆军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的佯动欺骗》,郑守华著,《外国军事学术》2000年11期。

《美英联军诺曼底战役中的战役伪装》,谢鲁海著,《工程兵指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浅谈诺曼底登陆前的战役伪装》,庞存生、李保国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⑤》(戚世权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奇妙伪装》,刘斌著,《云南国防》1997年05期。

《诺曼底登陆中的“苦肉计”》,黄飞英著,《思维与智慧》2001年01期。

《冒名顶替,杰姆士中尉“元帅”行: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的一个骗局》,郭若冰著,《军事史林》1993年02期。

《对诺曼底登陆战役伪装成功原因的简析》,赵福玉著,《海军学术研究》1985年03期。

《苏军卫国战争中的战役伪装》,赵锦贵著,《人民工兵》1980年03期。

《赫巴特将军的“马戏团”》,季伏枥著,《兵器知识》2003年01期。

《绝路逢生:新木马计——二次大战中的戏剧性逃跑》,[英]彼得·罗布森著;安楠译,《环球》1982年03期。

《一具尸体的妙用》,陈亚舟、袁南芳著,《军事学术》1982年11期。

《蒙蔽战术——“马丁少校”》,[美]丹·科恩著,《世界之窗》1980年04期。

《歪打正着的作战方案》,何喜春、张国权著,《环球军事》2004年13期。

(5)细菌战和化学战

《骇人听闻的细菌战》,华永正著,《军事文摘》1998年01期。

《二战中日军曾拟用细菌武器攻美》,苗生著,《军事史林》1996年07期。

《太平洋战争新资料——日军以细菌战攻击美军和美国本土内幕》,吴天威著,《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04期。

《英国在二战中的特种化学战》,高元新著,《国防科技》2003年1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的化学战》,步平著,《侵华日军暴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二次大战中的神经性毒气》,李力钢著,《百科知识》1996年03期。

《希特勒为何没有动用化学武器》,庄振明著,《军事史林》1997年08期。

《浅析“二战”中德军未发动化学战的原因》,李力钢著,《军事史林》1992年04期。

《“二战”中盟军为何没有发动化学战》,李力钢著,《军事历史》1993年0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