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台湾成功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台湾成功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大学以入选“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为契机,充分利用17亿新台币的巨额资金支持,积极推进国际一流大学建设。首先,成功大学成立了“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推动总中心,为计划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成功大学还依托“迈向顶尖大学计划”,采取多种举措加快研究资源整合和重点建设,突出研究优势,促进交叉研究。

中国台湾成功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

二、中国台湾成功大学——以“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为契机,整合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台湾成功大学(以下简称“成功大学”)创立于1931年,原名为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历经多次改制,逐步扩展为以工程领域突出的研究型大学。2005年,成功大学与台湾大学一起获选为台湾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中发展国际一流大学的重点学校。据2010年2月统计,学校现有9个学院、40个学系、44个独立研究所和1个独立学程;学生总数达22134人,其中本科11211人,硕士7495人,博士3428人;专任教师1273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研究与工作人员719人,生师比约为16∶1;学校共有11个校区,是台湾规模第二的全科性综合大学。[36]成功大学为实现世界百强一流大学的目标,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成功大学以入选“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为契机,充分利用17亿新台币的巨额资金支持,积极推进国际一流大学建设。首先,成功大学成立了“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推动总中心,为计划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推动总中心由副校长黄煌辉担任执行长,下设教学组、研究组、国际化组、基础建设组和综合业务组,各组分工细致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推动总中心积极推动与考核本计划的绩效指标和经费运用等事宜,办理本计划的宣传事宜,以及其他与计划整体执行相关的协调事宜。[37]其次,成功大学为积极落实“迈向顶尖大学计划”,2007年2月在新任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赖明诏的主持下,制定了新的《中程校务发展计划》。新的规划明确了成功大学的总体发展任务:“秉承全台首府的传统,以国际性的全方位大学为目标,培育有人文与专业素养、创意与国际观及关怀社会的领袖人才,并发展跨领域的研究特色,回馈社会及造福人类。”规划对学校的教学品质学术研究、学生事务、推广服务、校务行政、校园环境再造、国际化、校友社会资源开发这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任务和实现目标,详细说明了完成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发展策略,还列出了每项任务和发展策略的经费需求以及指标分年增长值,保障了经费的有效集中投入和规划的稳步实施。[38]最后,成功大学为推动相关工作,达到激励的效果,要求各个学院与研究中心对于所属的专业领域,均依据自身情况与发展目标选定相应的标杆学校,并设定未来所要达成的目标。[39]成功大学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将标杆对象由日本名古屋大学调整为京都大学

成功大学还依托“迈向顶尖大学计划”,采取多种举措加快研究资源整合和重点建设,突出研究优势,促进交叉研究。如表7—4所示,成功大学根据已有的优势专业,成立了心血管疾病中心等八个顶尖研究中心,并将这八个中心组建成三大研究群组,以整体提高学校的研究实力和竞争力,积极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接轨。成功大学还建立了全校共用仪器总中心(Joint Shared Facility Center),以充分发挥校内仪器资源的效能。[40]其次,成功大学以一系多所、系所整并为改革原则,积极增聘优秀师资,整并研究领域相近的系所,裁撤掉未达到期望或整并不成的系所,以突出研究重点和优势,促进跨领域课程和交叉研究的发展。[41]最后,成功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创新卓越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Innovations and Advanced Studies),以积极延揽或协助延揽国际顶尖学者,协助建立校内尖端研究计划团队,争取并执行跨领域研究计划,整合各院系相关教学及研究资源,设计并推动跨领域、跨机构的课程及相关活动等。[42]例如,为促进医学和工程学的跨领域研究整合,以及尖端医疗科技的创新发明,中心与医学院、工学院联合主办了每月一次的“创新医疗科技论坛”。

表7—4 台湾成功大学的三大研究群组构成(www.xing528.com)

img198

资料来源:http://score.ncku.edu.tw/top/top_web/center.php.

在积极推进“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和整合研究资源的基础上,成功大学还通过延揽国际顶尖人才、加强教师考核与培训、为教师提供多种资助奖励项目等方式积极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高水平科研产出。首先,成功大学以各种形式成功延揽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高引用科学家和各国或地区院士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例如,学校的创新卓越研究中心邀请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奥利佛·密斯教授(Oliver Smithies)、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科恩—坦诺奇教授(Cohen-tannoudji)等多位顶尖专家学者做客“诺贝尔论坛”和“研发论坛”。[43]再如,学校成功引进了邱成财和赖明诏这两位高引用科学家以及“中央研究院”院士周元燊、环境伦理学之父霍姆斯·尔斯顿(Holmes Rolston)、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百敦(Britton Chance)、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毕尔功(Manfred H.Pilkuhn)等顶尖人才。[44]其次,成功大学采取多种举措加大了对教师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的支持,以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例如,学校分别在2007年、2008年制定了“标杆创新与新进学者计划”补助要点和“整合型标杆创新计划”补助要点,以此来聚焦顶尖目标,产生拔尖作用。作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配套政策,两项计划鼓励校内团队从事创新标杆性教学、研究及国际合作,提出有助于提升学校进入世界前百名大学的计划。至2009年,学校共补助了133项小型计划、13项大型整合跨领域计划及13项人文社科领域计划,补助金额达4亿元新台币,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研究水平。再如,学校还设置了讲座及特聘教授的奖励要点和奖励办法、学术研究鼓励要点、奖励学术研讨会经费补助要点、补助优秀新进教师学术研究计划要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津贴补助要点等其他多项补助项目,为学校的科研创新活动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提供了有力支撑。[45]最后,在延揽人才和设立资助奖励项目的基础上,成功大学还建立了教师评定和奖励淘汰机制以及弹性薪资制度,专任教师均要接受综合教学、研究、服务等方面的客观评估。

除以上主要举措外,成功大学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举措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以全人教育为核心,依据人文素养、创新与创造能力、国际观及企业家精神这四大育人目标,积极对课程进行创新、精简和整合。学校成立了三创(创意、创新与创业)研发中心,开设和推动创新型课程[46],并首创了核心通识、跨领域通识和融合通识三种类型的通识教育轨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校专业领域课程从2006学年的5805门降至2009学年的5288门,与通识教育相关的课程从2006学年的520门升至2009学年的739门。[47]在人才培养上,学校积极发展精英教育,并通过多种举措吸引和支持优秀学生。学校于2007年开办学士学位课程“菁英班”,每年招收25名学生,采取大一入学不分系,大二再依志愿及规定办法选系,并聘请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或优质人文学院的老师担任这些学生的导师,实行一对一指导。学校还通过改进招生方式,扩大招生渠道,推行“高中生提早入学”方案,鼓励优秀本科学生提前毕业攻博,提供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措施吸引和留住岛内外优秀人才。[48]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立足地方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例如,学校与台湾卫生研究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台湾肿瘤及感染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打造国际一流的肿瘤及感染疾病研究中心,合作内容包括共建联合研究大楼、人员合聘(兼任)、研究生训练等。[49]再如,学校为加强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特制定了《产学合作成果特优教师奖励与遴选办法》,并积极在台南科学园区成立研发中心,推动与高雄科学园区和台南科技工业区的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