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要素与路径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要素与路径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要素与路径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问题,必须先弄清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基础和要素。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突破现状、大胆创新的第一步就在于了解和明晰其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以及实施原则与路径。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要素与路径

第二章 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要素与路径

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问题,必须先弄清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基础和要素。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突破现状、大胆创新的第一步就在于了解和明晰其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以及实施原则与路径。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明晰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对我们认清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部结构和联系,探索和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必然以《意见》所明确的上述内容为指导思想。

随后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结合《意见》的要求,更具针对性地明确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思想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来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局势,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

二、基本任务

1988年5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中,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认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

1996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明确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随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发展以及形势与政策的发展变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有所改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规定,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提出的新问题而不断地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以及基本纲领的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以及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以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第二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

理论基础与学科支撑是决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和因素,在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是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研究的必要条件,是弥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薄弱环节的需要,是强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保障机制的需要。

一、创新的理论基础

要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基础,首先要对“理论基础”这个概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总的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应包括两种情况:其一,它能够为相应的学科体系整体架构提供根本理论、观点或立场。既然是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就必须具备能为这门学科的构架提供起根本支撑性的观点或理论的作用,一旦缺失了这个理论基础,则整个学科就将成为“空中楼阁”,一旦这个理论基础发生动摇,则整个学科也将发生动摇乃至崩溃。其二,“理论基础”应具备为相应学科的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知识体系的能力,以促成该学科的构建。只有那些提供了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对学科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才能作为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形势与政策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是当代思想品德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的活动中,主体通过实践变革客体而显现客体的性质,并通过知觉途径获得感性经验主义,通过实践活动本身来将非知觉途径内化于自身的思维,从而形成主体的认识结构,并不断对客体进行选择、过滤、组合。客体又推动着主体认识结构的变化,使主体的认识结构不断重建。由此,认识过程中反映和构建在实践中达到了统一。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在对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局势等现实准确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缤纷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发现其中的规律,把握其中的真谛,从而进一步指导他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使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反映和建构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即“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将当前千变万化的形势与政策内化为大学生的变动思维,才能使之转化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实现自身理想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阐明了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他把人的需要具体的划分为四个层次,并总结出人的精神需要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制约性和不平衡性等基本特点。随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愈发显示出了它的学术价值和生命力,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成熟发展期,具有广泛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他们的需要既具有需要的一般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属于思想的范畴,故而全面而透彻地把握大学生的需要,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是大学生内心价值观形成、嬗变的基础和依据,因此,从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着手,以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为基础依据,综合大学生精神需要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以及人的需要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种教育不仅是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能对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是创新和完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生命线”理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旨在为大学生服务的一门学科,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学科,其最终目的就在于促成大学生全面发展。党中央在21世纪的新阶段明确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刻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代内涵的同时也凸显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推进这一根本目标实现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列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基础,就为确立和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服务和推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为高校形势与政策创新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的理论成果,它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所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理论基础。

(五)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其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必然预示着形势与政策的变化方向与轨迹。所以,以形势和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正确把握形势和政策的方向和实质。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在教育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创新的影响因素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彰显其存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在于其功能能否发挥或完全发挥,而其功能的发挥总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不仅包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部因素,还包括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外部环境,在内外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决定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际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因素专门进行探讨和研究,这对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内部教育因素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贯穿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全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指人们在自己的思维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的预测,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要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开展确定基本方向,还要为整个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作提供基本依据,也要为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检验其实效性的标准和尺度。如果我们能预测高校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所能获得的效果,我们就能比较两种乃至更多的价值走向,这样就便于我们判断和衡量何种措施更为可取,使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的明确性和实效性就成为直接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所应秉承的教育目的是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对大学生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既满足个体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的双重适应性。

然而,现实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比较强调和凸现社会维度,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同时,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目标的设定上还过于理想化。教育既定目标过高,会使学生感到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与实际生活差距甚远,如果教育目的制定得缺乏人文关怀,过于绝对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教育对象接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性,继而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2.教学内容

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传授给教育对象的时代观、政策观以及形势观,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桥梁,是构成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教育内容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意义重大,对教育对象能否形成在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上的预期效果影响重大。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以及基本纲领的教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以及发展成就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以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等几个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必须按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及时更新,否则,就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接受心理甚至是排斥心理。同时高校形势与政策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还要注意尽量避免过分偏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全部内容,从而缺乏对大学生个体道德素养的雕琢。

3.教学方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是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并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活动中扮演着纽带和中介的角色。它具体是指在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渠道,它不仅包括了教学与管理,还包括了社会实践等环节。

近年来,教育者对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方法做了很多改进,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狭窄或者传统渠道的收效甚微,成为制约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成效又一瓶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覆盖面更广、承载思想信息更多、操作更便捷的方式和渠道。

4.教育对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才会获得好的效果。反之,教育对象身心的变化会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正如前面说到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及时、更迅速、更新颖的信息,他们喜欢追求和了解新生事物,并且易于接纳新生事物。这不仅意味着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信息的获得有了更为广阔的渠道,而且他们对形势与政策会形成自己的判断,甚至可能固化自己的判断。然而,这种判断并非绝对正确,因为新生事物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才能获得真正正确的评价。所以,在教育对象的如此变化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保证教育的实际效果。

5.师资队伍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按照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的活动,其目标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来实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也要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注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法律意识和审时度势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其队伍的构建和素质水平也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必备条件,也是关系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创新,也要重视师资队伍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一是需要摆脱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队伍存在的专业化、职业化不足等问题;二是要自我定位准确,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否则教育者自我定位的失当也会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6.教育机制

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机制是指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排列而形成的机理和运行方式,就其实质来说,就是通过对各个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使系统向着最优目标运转,以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职能和价值。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机制包括由教育者、教育媒介以及受教育者等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建起来的工作体制、运转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若干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性,否则就不能确保政策、形势的解释和分析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从而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功能和效用。

因此,教育机制也属于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运行效果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要想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就必须合理构建其教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系统有序、有效、稳健地运行。

(二)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施以某种影响的客观存在。所谓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外部环境,是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凡是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有关的并能对其发生具体影响的外部因素,都包括在外部影响因素的范畴之内。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所以人在接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们把制约和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分为宏观环境因素、中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三类。

1.宏观环境因素

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运作的宏观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首先,宏观环境因素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接受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下进行,社会系统有其价值导向和价值选择,这些价值借助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力量,形成强大的作用场,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者接受能力的形成。(www.xing528.com)

宏观外部环境因素中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对教育活动还具有硬约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活动的输入和输出的影响上。而社会文化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软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是指社会文化作为环境参与或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最后,社会心理的影响也贯穿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通过社会心理的强力辐射,感染力可以从一个学生蔓延到另一个学生个体,从而造成群体行为,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中观环境因素

中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学校环境是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关联最为密切的中观环境因素,受教育者在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并形成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是在学校度过的。大学生们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政治价值观。而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对象最先受到影响的地方。家庭环境不仅会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其基础性作用是社会和社区等外部环境因素所不能替代的,对日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接受能力产生基础性的形成作用。

3.微观环境因素

课堂情境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微观环境因素。所谓课堂情境,就是指形势与政策教育发生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条件以及对教育主客体的客观要求和规定性。课堂情境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限制作用。它将会确定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具体关系,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产生交流和互动,从而使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效果显现化、具体化。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课堂情境、课堂气氛等微观环境因素直接限定了大学生们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相关信息的获取范围、时间以及接受的程度。

综上,明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对指导改革和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意义匪浅。

第三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实施原则与路径

一、创新的实施原则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担负着对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宣传和普及的任务,又肩负为广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双重使命,它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必须秉承正确的实施原则,不能任意为之。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提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目的在于强调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反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建设过程中的一切偏离实际、“假大空”的态度和做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其基本内涵是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将理论运用于具体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不断地充实和创新理论,使理论更加趋近于实际。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理论联系实际作出过精辟的概括:不仅要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还要进一步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保持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必要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增强理论对于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增强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比肩发展,最终实现增强实效性的效果。

当然,强调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非要削弱理论的基础性地位,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脱离理论的实践,必然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马克思主义也历来重视实践在改造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但也同时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列宁曾指出:工人阶级本来是不可能具备社会民主主义意识,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斯大林也指出,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因此,在强调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出台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幻,及时梳理和更新教材和教育信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使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原则

所谓积极引导原则,即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通过深入、细致、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大学生们不断地根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时代和社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和赋予他们的责任,来不断地加强和改进自己的一项基本原则。正面引导原则既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一个目标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性质要求。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具有社会主义先进觉悟、富有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方式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采用正面引导、科学教育的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坚持积极引导原则,一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正面启发、正面教育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区分美丑和善恶树立良好品德;另一方面,要注重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榜样模范的作用,以现实中所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为典例,以榜样的形象引导和激励学生,以更好地规范其言行,明确其目标。

积极有效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规范和调控大学生们的积极性,规范和调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塑造良好的人格,推动其全面发展。

大学生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大学生容易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自我,迷失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来设定课程教学目标,并通过对大学生们的正面引导,帮助其对社会现实进行甄别、筛选,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他们对社会不良现象和问题的甄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来逐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使其正确理解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关系,并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勇于创新原则

所谓勇于创新原则,就是指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敢想、敢干,拒绝墨守陈规,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探究教学新路径的基本准则。开拓创新的原则既是遵循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从教学内容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充实和更新,从教学方法上必须遵循时代发生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的大学生。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速率必须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内容上和方法上必须不断有新的发展。[3]”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宣传阵地,理所应当地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走改革创新之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品德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必须在教学的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首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创新的思路上,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地突出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力求多样,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结合。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应富于针对性和感召力并能反映时代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一些成绩上,而是紧跟国际国内社会发展趋势和党和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四)强调实效原则

强调实效原则,是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坚持实事求是,将理论运用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转变学生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达到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原则。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和转化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活动,它不应局限在简单的说教上,也不是只需遵循教条,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怎样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这才是其实效性所在。

1.端正思想,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前提

只有在“战略”上重视,才能在“战术”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高校党委、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老师和学生各方端正思想和态度,认清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流于形式,虚与委蛇,只做表面文章。

2.转变观念,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紧紧扣住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脉搏。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实现其实效性,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和转变观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的思想禁锢,变灌输式教学为诱导启发式,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这对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得力,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保证

要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落到实处、常抓不懈。例如,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由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老师或者相关课题研究者对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进行严密精确的论证并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部署教学任务等。此外,为了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实效性,就有必要逐步确立和完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使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更为科学化、规范化,有效避免在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争取扶持,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后盾

随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赢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要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全社会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挖掘和利用有利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的各种有效资源和理论来支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这门学科的形象意识和品牌意识,以提高社会可信度,赢得社会各界以及各级领导的广泛支持和通力配合,从而获得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坚实后盾。

二、创新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全国高校的紧抓落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社会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自身具有的时效性强的特性,使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矛盾,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以构建学科体系为核心,深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随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怎样构建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已成为谋求创新之路的焦点,由于这门课程的体系建设本身缺乏统一的规划,内涵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内容也未成系统,所以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践仍呈现自主选择和自主把握的态势。这种课程体系建设的长期滞后,成为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的唯一依据为教育部社政司每年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全国仍未通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这样就容易造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主题与内容的随意性较大,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观性较强等问题,最后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难以形成规范化的课程体系以及严格的教学尺度。

所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想获得突破和创新,首要路径就应选择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层次,建立起符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体系。然而,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科体系要着力进行理论研究。诸如“形势”与“政策”是两个不同内涵却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形势”是指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要分析和判断形势,就要抓住国内外最凸出的矛盾和根本的变化,弄清楚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主题。“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自己的路线、方针而规定的行为纲领和行为准则,是政党或政府体现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领导的具体措施。以此来审视“形势”与“政策”,就是党和国家围绕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未来走势为实现特定的任务所规定的行动纲领和行动对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大学生形势观和政策观的教育和灌输。当前,在校大学生一方面出于知识体系建构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社会的认识以及政策纲领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容易产生困惑甚至偏激,而且这一基本矛盾将贯穿整个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的始终,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为解决此基本矛盾而进行的。因此,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协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诸要素,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形势与政策学科体系,充分满足教育对象认知现实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这一创新路径将为今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实践指明新的前进方向。

(二)以强化薄弱环节为基点,加强教学长效机制问题的研究

高效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具体包括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筛选、备课的组织、教学的实施、成绩的考核以及学生的反馈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创新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突破: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力支撑。由于缺乏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学科体系,在高校中大多是兼职教师为主体来组织和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大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专职教师、辅导员以及学工团委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构成。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涉及诸多学科的专业范畴,具有“新、专、深、泛”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大多由教研室委托给教师备课,大多数教师不参与备课,只用现成的大纲、教案进行宣讲,然而不同教学人员对于教案和大纲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非专职教师,由于其工作的特性,对于教案的准备往往不太充分,致使其无法深度地理解和掌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精髓,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针对上述现象,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创新应采取的有效途径应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业、成熟、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健发展。第二,加大培训和督促力度,使其他授课教师参与备课、教案、课件的分析和准备工作,以提高他们对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的认识和掌握。

(2)强化教案准备环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虽然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并非不具备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讲解难度的课程。其实际具有的理论性与现实性交织、实践性与可控性交相辉映等内在属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深度理解和把握教学主题和内容,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难点鲜明、深入浅出。从教学效果来看,教案的准备和安排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其中,能否在组织和安排教案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又成为能否备好课的关键。

(3)建设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这是一项持续和长久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任教老师进行广泛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集中相关研究人员和教师围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监控体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深入探讨,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科学发展和实质突破,切实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之真正实现创新目标,达到创新效果。

(三)深化教学过程改革,着力重点问题研究

从现实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主题的选定。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题主要还是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印发的教育教学要点来制定。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党建等方方面面。如何在众多主题中筛选出几个要点来进行专题讲解和重点学习,就成为了一个智仁各见的问题。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素来存在各种分歧和异议。此外,还有一些重大问题在每年的教育教学要点重复出现,对于是否需要进行重点讲解和反复学习也存在一些疑惑。这些分歧和意见的存在,容易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主题的选定上过于分散、凌乱,给组织备课和教案的编写增添了更多障碍。

(2)教学教案的安排。确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题,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组织备课的问题。究竟是由专职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实施,还是委托给其他部门的老师来组成备课小组实施,成为一个颇难处理的问题。若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专职教师负责全程备课和组织,虽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案的深度和广度,但仍略显群体智慧不足。若由组成的备课小组负责,虽有利于集中各方意见和建议,但会产生有效整合和融合的问题,而导致教案松散、集中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案的组织和安排应该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力量,尽量做到取各家之所长而避其短,以期获得新突破。

(3)教材的选用。当前制约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统一指定的教材。如何根据教育部社政司确定的教学主题来合理地编写、选用教材以有效地开展组织备课和课堂教学,成为眼下十分突出的问题。在组织备课和撰写教案的过程中,不同的任课教师可能根据自己对教学主题和内容的不同理解而选取不同的参考资料,来源丰富多样、五花八门,这样在统一课件和教案时就会出现内容庞杂、数据不一、观点各异等各种问题,给教师理解和把握课件、教案造成困惑和疑虑,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途径,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获得新的突破,就必须推陈出新。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网络教学不失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依托网络平台,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将网上选课、课堂讲授、师生互动、成绩考评与效果反馈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新教学新途径的实施,来提升和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学手段是任课教师借助必要外在教学工具而将理论知识以最浅显的方式表示于外使其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所以教学手段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得以丰富和完善,是时代对高校形势与政策创新提出的要求,为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对教师的素质、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其实现是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应用软件来辅助完成的。所以,在购买图书、音像制品、更新设备、制作课件等方面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才能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手段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自身综合质素和教学能力的运用和发挥,将其抽象的理论通过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讲解示范较为直观地表现出来,以增强学生们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所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设置综合考评机制

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考核问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何科学而合理地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察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就当前高校较为普遍采取的考核方式来看,撰写论文是最为常见的考核形势——学生根据教学主题和内容,按照老师规定的题目和范围等要求来撰写论文。这种考核方式具有优劣二重性。首先,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易于评析、时间灵活;其缺点在于有的学生敷衍了事,从网络复制、拼凑的现象较为严重,无法准确而全面地考察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实际程度。

(2)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从筛选教学主题到组织备课、制作教案到课堂讲授都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能否实现其预期目标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严谨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于未形成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体系,使得教学要点经常变化,导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存在多层次、多指标、量化指标、非量化指标混杂多元的复合型问题。

(3)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问题。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既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求。未解决上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一些高校也在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促进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目前仍未有权威性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主要问题。

综上,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应主要从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着手,即在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明确的前提下,评价教育教学的实施、运行的程序和效果与既定要求的相符程度,并以此来建立一系列具体指标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一是任课教师参与教学的比率,具体是指教师参与教学的实际人数、参与教学环节、参与方式、参与主动性等指标。二是大学生实际受教育过程的比率,具体包括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实际人数、参与教学过程的次数、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可程度等指标。三是建立教育教学监控系统,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教案的讲授与运用,学生上课的反响和评价、学生课后作业和论文的撰写以及教师的评分情况。教师对所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评议和反馈的情况,等等。将上述指标进行整理并综合分析之后,确定各项的比率与权重,通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注释】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普通高校思想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