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师德教育:注重人本师德观

高校师德教育:注重人本师德观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教育中的人本师德观邓长江杨晓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既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又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师德教育已经上升到了法治的高度。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人格素质。

高校师德教育:注重人本师德观

师德教育中的人本师德观

长江(1) 杨晓玲(2)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既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又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这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不平等竞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与教师内心应当遵从的操守之间往往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导致部分教师的思想状态发生变化,不良行为也频频发生,形成师德建设的种种困境,给师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和严峻挑战。面对这些困境和挑战,高校师德建设应该从何着手就成为我们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师德困境

(一)观念困境

近年来,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师德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师德教育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可以说,师德教育已经上升到了法治的高度。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教师队伍的数量、年龄、知识结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业务培养等,而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不够,致使教师队伍建设中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一些学校,甚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往往只注意行为管理,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师德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应景”之事。这些认识暴露出在观念上存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严重问题。

(二)制度困境

高校的教师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尚不完善,使得师德建设未能落到实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倾向;在青年教师的管理上,发现问题不敢真抓、动硬;在师德评价上,缺乏量化的指标。

从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来看,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在涉及制订教师聘任、选拔、考核和奖惩的各项政策中,真正听取和采纳教师的意见和呼声的还不是很多,形成的文件规定往往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带有很强的价值倾向,特别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学校管理视经济第一,唯学术是举,相比之下师德建设被大大冷落和忽视;在考核中,思想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易量化,在职称评定时,主要看论文、著作的多少,不看思想工作的多少和成效。其结果是长期以来关于师德行为的督导一直没有完善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师德建设流于形式。

(三)素质困境

教师本身对师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我们对教师做过的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在回答自己最喜欢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时,出现比例最高的是有责任心,能关心、理解、尊重学生,上课风趣、幽默等非专业知识方面的素质,其次是专业知识、能力等;在回答自己作为教师最缺乏的素质时,选择比例最高的却是专业素质,其次是心理素质,再次是身体素质,最后才是道德素质。

在教育实践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教师的职责。教书只是途径,而育人才是目的。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人格素质。可是,高校中一部分教师只能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却不能“传道”,其言行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他们并非认识不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并非故意重教学轻育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非不为也,是不能也”。长期以来,高校中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思想道德、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而仅仅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声筒,将为人师的行为看作个体行为,缺乏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放松自身修养,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非常有限。教师自己缺乏良好的人品道德修养,如何去影响和塑造学生呢?古人云:“得法乎上,取法乎中,得乎其中,取法乎下。”一个人品、修养在其中或者其下的老师,学生能够取法或效仿的就实在有限之极了。

(四)精神困境

当前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贫困问题,即教育经济问题。第二,与就学困难形成对立的是就业困难。第三,教育思想的落后。这三个问题追根溯源可以归结为教育资源的问题。种种资源问题导致教师精神的迷茫和困惑,降低了精神的追求,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是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即“教育事业”首先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谋生之道,然后才是“为了下一代”,或者说,它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然后才是一个文化问题;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部分教师在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很难跟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对教育的经济目标和文化目标不能正确区别。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为高校师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潮。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理所当然要求教师待遇的同步改善与提高,而现实却是教师待遇的改善和提高跟不上经济前进的步伐,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心理的失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社会对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有神化的倾向,要求教师是崇高的化身,他们注定就应该无私奉献、蜡炬成灰,注定就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忽略了教师首先是一个社会的、活生生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时代在发展,而人们还往往以过去几十年前匮乏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要求我们的老师。当然,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过去在教师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在一些教师中出现了“个人中心”意识增强、等价交换原则滥用和牺牲精神滑坡等现象。有的教师开始以新的社会坐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取向,奉行实用主义,刻意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以上种种因素的交织,使部分教师陷入了一种精神的迷惘。

二、在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和谐发展视野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后,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为我们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康庄大道,也为高校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就是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以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通过促进教师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培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人本师德观。以人为本、全面和谐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同时期人本主义的内涵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师德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要始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要把为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因此提倡以人为本、全面和谐的师德,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提倡重新回归到人的教育。

(一)建立促进教师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本师德观(www.xing528.com)

在一般意义上说,今天我们强调的师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应该看作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包含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深刻内涵。

首先,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承载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修养、卓越的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与根本价值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其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就必须全面发展。这里所说的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是在学科、知识上求全求多,而是在人品、知识、能力、修养、心理等各方面的协调和谐发展,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可能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

其次,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要注重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邓小平同志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应当承认教师的待遇、地位与教师的素质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运用经济手段来衡量教师的贡献,待遇、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必须认识到,“为人师表”并不是一定要“甘于清贫”,较好的条件和待遇才能促使优秀人才不断加入和留在教师队伍中。

再次,要进一步改善管理方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组织氛围。学校应当加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以教师为中心,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成就感,给教师较大的自主权和学术活动空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价值,实现对事业的理性追求。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尽量实行柔性管理,在统一要求下注重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尊重教师的自尊心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学校还应培育和保持协作、求真、务实的团队精神,使教师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能够不断激发创新灵感,增强教师的活力和学校的凝聚力。

(二)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考查教师的全面素质

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严格把好入口关。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才能+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教师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选拔机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约束性。学校的内部管理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专家型人才,对于师德差、业务水平低、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就请他们下岗和转岗。要逐步实行双向选择,学校按建设和发展需要招聘教师,教师按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使学校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创造性。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为高校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高校在吸收、招纳高学位的新教师时,不仅仅要重点考核他们的业务能力,还要考察他们的道德水平。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仅有高学位是远远不够的,高学位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仅仅是当好教师的基本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在招聘考核新教师时,除了看他们的学历、能力和业务知识以外,还要重点考核他们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

(三)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修养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修养。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施行依法执教。

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应建立健全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让每个教师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理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重要性,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罗元.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和推进师德建设.教育与职业,2004(3)

[2]刘文华.师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田秀云,李朝辉.师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04(4)

[4]敬枫蓉,戴丽红.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刘艳妮.刍议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6(1)

[6]杨慧清.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注释】

(1)邓长江,男,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2)杨晓玲,女,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