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做好这项工作,人文关怀在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第二节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对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人的思想品德不是人的头脑所固有的,而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外部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的,环境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成长基地。而依据在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人文生态环境大致分为社会、学校两种,社会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学校环境如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等,这些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渗透和影响作用,如一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影响良好师德的形成,一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人文环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人文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人文关怀的本质

“人文关怀”主要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还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做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关怀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的内涵包括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诸如道德、信仰、理想、审美、情感等内容,它具有一个核心的支点,就是对真实个人生活的关怀和个性尊重。人文关怀之所以与物质关怀一样重要,就是在于人性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追求以外,还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欲望。有弘扬崇高情操、正直人格的道德感,有向往和创造美好未来的历史感。人文关怀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文态度,关系到民族的兴盛,历史的进步、文明的发达。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文关怀在高校中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在高校中开始极力呼吁和倡导对高校教师的人文关怀,要关切人的内心,关注人的成长与完善,引导并帮助高校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二、对高校教师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是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途径。进行高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其中,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引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系中来,通过更多地关爱教师,激发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活力,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进程以及道德教育发展的进程,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现阶段高校人文关怀问题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解决新时期师生冲突问题的必然要求,是由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奠基和催生的,是时代的崭新课题。

(一)当前高校师资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者,是名师荟萃之地也。一所一流的大学必须具备一个核心的指标,即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何谓大师?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对学术多元性的包容,以及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是其基本标准。高校的师资管理应努力创造环境,为大师的诞生提供合适的土壤。为做好这项工作,人文关怀在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师资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却成为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一大障碍。这对于构建良好的师德环境的进程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高校教师只有在一个非常有人文关怀气息中,投入教学科研实践才更积极,践行高尚的师德才更具有自觉性、主动性。

而当前高校师资管理制度明显僵化,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我国高校师资管理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权力泛化的影响,强调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管束、控制等,制度上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最终也不利于构建高校师德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在具体管理中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首先,管理者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高校的改革进程整体性落后。这也造成高校的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与现实脱节。在这种观念下,师资管理重在强调管理与服从,忽视个性的内在要求,把教师单纯当做被管理的对象,忽视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得师资管理必然会淡化教师在高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利于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某些师资管理者混淆“人文关怀”和“领导关怀”,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关怀备至云云,这无疑是对人文关怀的曲解。人文关怀应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是一个平等互动的过程。每个人既可以是人文关怀的主体,也可以成为关怀的客体。人文关怀应该时时处处发挥作用,而不应成为只有需要时才拿出来装饰的花瓶。人文关怀被部分管理者简单的异化成物质关怀。而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人,知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实现自我,对精神上的满足远远超出物质需求。

其次,师资管理不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可以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踏实、严谨的学术氛围外,最重要的是营造宽松、自由、个性化的人文环境。师资管理在营造学校人文环境过程中,责无旁贷。

在现阶段师资管理过程中,受制度的缺陷和滞后的观念影响,管理工作者没有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为教师服务意识淡薄,对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的漠视,导致严重缺乏平等、自由、开放的人文环境。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显示,在11种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运输人员,位居第3位,倦怠指数高达50.34%。究其成因,社会因素首当其冲,其次便是来自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双重压力,学校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以及教师个体心理状态等都使得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在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应对高校教师予以人文关怀,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和个体生存状态,使我们广大的高校教师在辛苦着的同时也能幸福着,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三)高校教师角色转变带来冲突

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任何一种社会职业都存在角色冲突,而其中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表现得最为明显。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中呈现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指标化的趋势以及社会上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使得高校教师剥离了其传统的神圣光环,逐渐世俗化。在与学校关系上,教师由原来的主人翁转变成了被雇佣的劳动者,使得广大教师严重缺乏安全感;在与学生关系上,教师由“尊师”变成了朴实无华的服务者,甚至出现了“学生是上帝”之说;在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上,教师由被服务者转变为被管理者,情感上处于压抑状态;在与社会的关系上,教师由原先的引领者逐渐转变为被动适应者,表现出无奈和不自信。种种现象说明,角色转变给高校教师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突和困惑。因此,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适应新角色刻不容缓。

(四)部分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缺失(www.xing528.com)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许多令人不耻的现象,轻则如理想迷失、责任淡漠,重则如学术腐败、权钱交易、戕害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一度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可否认,一些人将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教师受其不良影响,导致师德败坏,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使得某些教师追名逐利,责任意识淡薄,这些都是导致师德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高校教师这种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想法归根究底还是因为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实践证明,这种有悖于师德的想法是遗患无穷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其人文精神的缺失必然严重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受部分高校教师的消极影响,学生也表现出了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情感冷漠、缺乏诚信等问题,着实令人忧心。要想做到对症下药,从本质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培养和弘扬其人文精神,否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

三、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高校要建立职业倦怠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来逐渐缓解并最终消除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外因上,首先要提倡全社会关心、支持、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干劲,将教学视为一项积极追求的事业。其次,高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组织文化,着眼于保障教职工有序的民主参与,推进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形成,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促进校务公开,推进学校办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认真做好教代会提案工作,真诚倾听教师的呼声,真实反映教师的愿望,真情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使教师在学校的人文关怀中感受幸福。据某报报道,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倡导民主、和谐的文化,定期组织各项集体活动,极大地激发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进教师彼此之间的了解,使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下畅所欲言,为院系的发展献计献策。此外,各院系对教师出外参加会议、调研或向友校学习等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感恩于学校的关心和爱护,用全心全意地工作来回报学校。这样,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和学校的发展就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在内因上,首先要引导和帮助教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核心,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表现,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鼓励教师打破传统、专制、权威、单一取向的师生关系,建立以人文价值为追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获得职业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其次要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最渴望获得同事的安慰与建议,这不仅会帮助教师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还能让教师消除孤单感,重新获得自信、斗志和力量。最后,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心态调整中感受幸福,正视自己,调整期望值;加强学习意识,关注自身专业发展;保持热情,关注工作的兴奋点等。

(二)引导高校教师调适角色冲突

引导教师辩证地看待教师职能中存在的矛盾与统一,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新角色,如在与学校的关系上,在明确自己高校教育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要明白以聘任制为代表的教师与学校的合同关系是时代之必须,也是激发教师主体性之必须;在与学生的关系上,要顺应时代发展,以服务者的心态来重塑教育者的形象,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自身的发展来树立教师的新型权威,争取建立一种师生共和、互动、互谅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与行政职能机关的关系上,坚持平等尊重的态度,自觉配合行政人员的工作;在与社会的关系上,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只要正确定位自己,抱有一颗谦虚平和的心,就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变迁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三)加强高校教师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综合的、全方位的,同时也是巨大的、无所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最大的影响力就是他独特的、具有感召力人格魅力,其核心就是良好的师德素养。精神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沃土,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具有深刻意义。具体而言,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并鼓励其在透彻理解后将这些理念贯穿到自己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大力提倡教师学习人文科学,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更好地发掘生命的意义,不过分受物质的驱使,对人类始终怀有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引导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树立“终极关怀”意识,即在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四)寻求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视与支持

社会教育系统作为每个高校建设的大环境,理应为高校开展人文关怀提供物质基础与精神保障。社会给予的关怀应从改善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入手,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首先,加大社会的物质支持力度,改善贫困教师的物质需求,提高困难职工的经济地位。因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只有当低层次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社会应当通过社会分配与再分配,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提高待遇,满足贫困教师和困难职工基本的物质需求,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让他们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如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使教师成为受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

其次,为师生创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后,学生的能力一直受到社会的质疑,下岗、失业、教育无用论,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这些都影响了高校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地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宽松的精神环境,对教育改革中出现个别问题持客观的态度,不能以偏概全,搞一刀切。

(五)对高校教师进行差异性人文关怀

差异性人文关怀就是尊重群体、个体的人格、权利和需求,有差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教育和管理,使不同主体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对高校来说,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教职员工的人格、权利,关怀高校教师的生活,关注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让高校教师的生命自由生长,让学校成为教职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和谐校园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学校园作为教育基地,必然要肩负起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建设一个“师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方面关系得到协调发展”的和谐校园是和谐校园理念的内在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还存在着忽视差异性人文关怀的现象,所以对高校教师进行差异性人文关怀的改革势在必行

差异性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要求。第一,差异性人文关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的诸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高校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和主导者,是促进校园和谐的主要力量,离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校园的建构也就无从谈起。差异性人文关怀,从人的个性差异出发,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容易形成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之间、教师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第二,差异性人文关怀有利于全体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硬件投入的增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全体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差异性人文关怀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差别,有差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教育和管理,这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全体教师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丰富多彩的和谐氛围中敬业、乐业,为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第三,差异性人文关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大师是高校的目标之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差异性人文关怀。差异性人文关怀能使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受到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承认和发挥,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从而使得个性化服务、教育和管理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试金石。

总之,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知识结构的人才必定要有高素质的导师,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健康的人文生态环境建设。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建设,重在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建好主人之家,维护广大教师的民主政治权利,增强广大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二是建好发展之家,在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健康发展,增强教师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三是建好健康之家,促进教师身心健康,使广大教职工对教书育人工作保有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四是建好爱心之家,关注民生,共建和谐,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工作给予关怀和保障,增强教师的安全感、温暖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校园,才有可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