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古斯都:秩序维护与和平

奥古斯都:秩序维护与和平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古斯都主张元老院每月1日和15日开会,会期一天。议会召集的次数虽已减少,但仍旧召开。候选人必须提出保证金以防将来受贿的办法,阻止了贪污。为了进一步保证他所要求的秩序和维护他的权力,他严重地违反常规,安置6个团队驻守在罗马近郊,3个驻守在城内,这9个团队以后成为他的禁卫军——保护大元帅大本营。两件几乎同时发生的不幸事件,把扩张领土的狂热变成了和平政策。

奥古斯都:秩序维护与和平

历史上,这种元首政治不失为精明的政治成就,所以这里有详加申述的必要。

以前,他的权柄是立法、行政和司法:他可向议会提出法案,然后运用、实行并解释;他还可以增加违法者的罪名。苏埃托尼乌斯说奥古斯都正襟危坐,俨如法官,每至日暮,“当他感觉不适时,就摆一张便床在旁边……他光明正大又极宽厚”。他因身兼多项要职,便组织一个非正式的内阁,其中有梅塞纳斯等为顾问,有阿格里帕等为执行长,有提比略等为武官,并设一个低级行政机构,主要由自由人及奴隶组成。

梅塞纳斯是一个富商,他倾注了半生精力,在平时及战时辅佐奥古斯都处理内政与外交,最后,虽然出于勉强——帮助他恋爱。他建筑在埃斯奎利诺山上的公馆素以花园及温泉泳池闻名。他的敌人形容他是脂粉气的享乐者,因为他既爱锦绣与珠宝,又能品尝罗马的各式佳肴。他酷爱文学艺术,并慷慨赞助,不但归还了维吉尔的田园,还赠送一份财产给贺拉斯。他激发了田园诗与抒情诗,他本可为官,但他不屑为之。那么多年来他对内政与外交方针的制订不遗余力,当奥古斯都犯了严重的错误时,他敢教训他,所以奥古斯都对他的辞世(公元前8年)哀悼逾恒,如失左右手。

大概是由他的建议,中产阶层出身的奥古斯都不但不鄙视经商,还擢拔了若干商人担任高职,甚至委以省政重任。某元老对这种改变极为不满,奥古斯都乃授予元老们例外的权限,并召集约20位元老组成首席会议(Concilium Princip-is)以示亲密,以示道歉。原先这个组织的决策须经元老院的同意,可是元老院逐渐衰微,这个组织的权力与作用则与日俱增。奥古斯都对元老院极尽礼貌,使之成为高级傀儡。他曾以罗马都察官身份4次修改其组织;他能够,并且曾经将其中不称职或不修道德的人革职;新进元老大半由他提名;主计官、役政官、执政官任满之后进入元老院,都要经过他的选择和同意。意大利的殷商全部罗致在元老院中,使这两个阶级实施西塞罗所倡导的和衷共济。财富抑制了出身的傲慢与特权,世袭的贵族政治制止了财富的浪费。

奥古斯都主张元老院每月1日和15日开会,会期一天。院会既由他主持,一切方案须经他同意之后才能提出。事实上,一切方案都是由他助手或他亲自草拟。元老院司的法和行政作用已大于其立法作用,它成了高等法院,经过委员会来管制意大利,指挥各项公共建设的执行,并管理那些无须大量军队控制的地方。不过,外交大权目前仍在奥古斯都手中。元老院的古老权力被如此削减,以致对有限的任务也不热心,便把更多的责任推给皇帝跟他的幕僚。

议会召集的次数虽已减少,但仍旧召开。议会中仍旧投票,不过只投给皇帝所批准的法案或所指定的候选人。公元前18年,奥古斯都制定法律,规定财产须在40万塞斯特斯以上的人才能为官。奥古斯都曾13次竞选执政官,跟别人一样去拉选票,这真是高雅的让步和戏剧性技巧的配合。候选人必须提出保证金以防将来受贿的办法,阻止了贪污。可是奥古斯都曾经送给自己一党的投票人每人1 000塞斯特斯,以保证投他的票。直到5世纪,保民官和执政官都由选举产生,不过他们的大权落入皇帝手中以后,他们的机关就变成事务性质而无决策权力,最后只剩下空架子。奥古斯都把罗马政府交给领薪的地方公务员手中,设置一个3 000“警察”的武力,受市“警察局局长”指挥。为了进一步保证他所要求的秩序和维护他的权力,他严重地违反常规,安置6个团队(每团队由1 000士兵组成)驻守在罗马近郊,3个驻守在城内,这9个团队以后成为他的禁卫军——保护大元帅大本营。公元41年,就是这个团体拥护克劳狄乌斯为帝,政府开始屈居军队指挥之下。(www.xing528.com)

奥古斯都的政务从罗马传到意大利和各属地,凡是参与埃及战争的意大利社区,他都给予罗马公民资格或有限的“罗马参政权”。他用赠品帮助他们,用新的建筑美化他们,并为他们设计一种邮寄投票的办法。他把属地分成需要军事保护和不需要军事保护两种,后者(西西里、巴埃蒂卡[Baetica]、纳尔邦南西斯高卢、马其顿、阿哈伊亚、小亚细亚、比希尼亚、本都、塞浦路斯、克里特、昔兰尼及北非)交元老院管治,其余的——“皇家属地”——由他的副将、收税官或司令官管理。这种得意的安排使他牢牢抓住对军队的控制,军队大部是驻在“受威胁”的属地之内。这种安排使他从埃及得来大量税收,使他通过他所派的收税官监视属地总督,每个总督都发给固定薪俸,减少他们榨取百姓的企图。此外,他还设置一个文官机构,办理日常事务,防范首长的不法行为。他对属地的小王们十分礼貌,以取得他们的效忠。他让他们把儿子送来宫内居住,并接受罗马教育。经过这样“慷慨”的安排,这些青年都成了人质,当他们回去继承父业,不知不觉中都成了罗马化的工具。

奥古斯都在亚克兴岬海战胜利的余波中,拥有强大的陆海军,他显然要把帝国伸张到大西洋撒哈拉、幼发拉底、黑海、多瑙河和易北河。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不是用消极的防卫来维持,而是用向外侵略的政策来维持。皇帝亲自完成征服西班牙,大力地改组高卢政府,使它平静了近百年。对于安息(帕提亚),能收回从克拉苏手下失去的军旗和战俘,他也就满意了。对亚美尼亚,他使一个倾向罗马的提格兰(Tigranes)恢复王位。他派军远征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从公元前19到前9年间,他的义子提比略和德鲁苏斯(Drusus)征服了伊利里亚(Il-lyria)、潘诺尼亚(Pannonia)和瑞提亚(Raetia)。德意志侵入高卢使他大为震怒,他命德鲁苏斯渡过莱茵河。这个才气横溢的青年一直打到易北河,使他大为高兴。但德鲁苏斯因从高处跌落,体内受伤,艰难地熬了3天,终于死亡。提比略与德鲁苏斯手足情深,抱着他垂死的兄弟,骑马从高卢到德意志走了400余里的路,然后转运到罗马,一路他都走在行列的前面(公元前9年)。提比略又回到德国,经两次战斗(公元前8—前7年、公元4—5年),把易北河和莱茵河之间的部落尽数征服。

两件几乎同时发生的不幸事件,把扩张领土的狂热变成了和平政策。公元6年,最后征服的属地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Dalmatia)叛变,屠杀了境内罗马人,组成20万大军,声言侵袭意大利。提比略立即与德国部落言和,领着他的疲军进入潘诺尼亚。他采取忍与狠的战略,掠取或毁坏了敌军的庄稼,同时用游击战防止他们重新播种,但他很注意保护自己军队的食物。不管国内对他如何批评,他坚持这种策略达3年之久,终于,他看见饥饿的叛军解体,看见罗马势力重建。就在当年(9年),阿米尼乌斯(Arminius)又在德国组成叛军,引诱罗马总督瓦鲁斯(Quintilius Varus)的3个军团中计,除了像瓦鲁斯自刎的之外,余者全被杀绝。苏埃托尼乌斯说:“奥古斯都闻之大痛,以致3个月不修面,也不理发,有时以头撞门,喊着‘昆蒂留斯·瓦鲁斯,还我的军团来!’”提比略赶紧去德国,重整军队,奉命将罗马边界退到莱茵河。

这项决定,对皇帝的自尊心是一次打击,但对他的判断来说,则是一种收获。德国投降了“野蛮”——低级文化——以便有机会武装它那日益增长的人口来对抗罗马。不过也有人说,要想征服德国,就必须先征服西徐亚、南俄罗斯,帝国扩张须有止境。莱茵河是乌拉河(Urals)以西最好的边界。奥古斯都兼并了南北西班牙、瑞提亚、诺里库姆(Noricum)、潘诺尼亚、莫西亚(Moe-sia)、加拉提亚、吕西亚和潘菲利亚(Pamphylia)之后,他想他已足够赢得“威望日隆的神祇”(the increasing god)的尊称。在他死时,帝国版图为3 340万平方里,大于美国本土,比与布匿战争以前的罗马面积增长了近百倍。奥古斯都认为他的继任人对这历史罕见的帝国应该满足,他希望继承人能在内部加强团结而不必向外扩张,他对“亚历山大重视争取帝国,而没有把得到的帝国内部建设大业加以重视”一点表示惊奇。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时期已经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