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015考研政治教程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015考研政治教程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产生于100多年前的思想理论体系,并没有远离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015考研政治教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产生于100多年前的思想理论体系,并没有远离当代。相反,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仍然是人类思想关注的焦点,并且在与当代人类实践的结合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单选、多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要从总体上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把握。

1.从创立主体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后继者所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主要内容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5.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恩格斯对此作了说明,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6.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由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其次是列宁对它的继承和发展,并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接着就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它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属于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开辟了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分不开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并非源于其创始人的头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根源在于历史本身,在于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提供了经济社会根源(一般了解)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经济根源

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浪潮在席卷英国之后,开始在西欧大陆扩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机器生产的大工业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因而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惊人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的兴起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无情地摧毁了封建势力的最后抵抗,但也破坏了以往的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社会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如同《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渐渐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一次惊人的外部表现,在危机中,机器停转,工厂关门,景况悲惨万分,忍饥挨饿的失业工人走投无路,以致爆发公开的暴动。自此以后,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社会受到一次次强烈的震动。这种状况启示人们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道德现象,注意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这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表明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二)无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一般了解)

1.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

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而且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阶级。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不仅使无产阶级数量迅速扩大,而且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发展,不仅没有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相反,却使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等手段,压榨工人的血汗。工人们不甘心这种境遇,他们以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进行反抗。但破坏机器的运动只能遭到政府和资本家的镇压,而且带来的后果是机器更加广泛的采用。斗争的实践使工人进而采取罢工的形式,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而展开经济斗争。但这种斗争在初期也只是零散的和自发的。

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首要的社会矛盾

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重大转折。一方面,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充分暴露,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首要的社会矛盾。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从19世纪30年代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3.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要求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www.xing528.com)

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继承和创新是思想渊源(一般了解)

1.理论创新的时代条件(一般了解)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但时代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任何理论。理论思维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以已往的思想成果为出发点,而时代条件则不断为这个过程提供素材,转换课题,使之内容常新,富有生命力。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当时,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提出了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其对时代课题的提炼正是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及理论创新而完成的。

2.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条件(一般了解)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始人,是因为他们不仅有着非凡的智慧,坚卓的意志,付出了毕生的劳作,而且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斗争相结合。他们的理论创造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始终同人民群众命运与共。他们有为人类谋幸福、为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第二,始终与革命实践紧密结合。他们的全部科学研究都是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他们不仅是伟大的理论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兼有战士和学者的品格。第三,始终不渝、坚忍不拔地为人类的未来辛勤劳作。他们投入了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逆境和磨难,进行人类前所未有的理论创新,取得了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3.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选择题命制重点)

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领域描述为联系和发展的整体,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但他又唯心主义地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费尔巴哈颠覆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提出了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观念,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仅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又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创立了劳动价值论,但又掩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未能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必然性;他们预见并详尽地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和美好图景,但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程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理论来源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据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斗争的时代需要,在总结当时最新的科学成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艰巨的理论总结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一般了解)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逐步完成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问题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学说。

(一)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使竞争更加尖锐,使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当时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帝国主义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新现象和新变化,论证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列宁论证了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得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结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且,只要具备了适当的条件,帝国主义的链条就会在它最薄弱的环节被突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据此果断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对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