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心灵:科学规律的指引

探索心灵:科学规律的指引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是理性因素,它是人的大脑的功能,大脑会思维,会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的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是通过大脑认识的。在人生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方向,把好舵,驶好船,不偏离大的方向,按照科学的人生规律做人办事。一个社会要正常地运转,必须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

探索心灵:科学规律的指引

二、科学规律

1.生活规律

生活规律天天在运行,发挥作用,人人离不开。究竟什么是生活规律,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三种因素是基本的,一是生理因素,二是情感因素,三是理性因素。有人称这三种因素为“三条线”,“生命钟”就是按照这“三条线”内在的联系而运行着。首先是生理因素,即人体的物质结构,决定着人的物质生命,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需要物质条件来满足它。其次是情感因素,它是由外部世界对人体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喜怒哀乐等情感就产生了。最后是理性因素,它是人的大脑(过去认为是“心”)的功能,大脑会思维,会认识自然、社会人类的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是通过大脑认识的。这“三条线”相互作用,谁也离不开谁,有规律地运行,身心就健康,人就有精神或朝气。否则,就会萎靡不振、意志消退和生病不起或没有劲的感觉。身体有毛病,情绪不会高,理性思维率低;情绪低落,身体会不舒服,会干扰理性思维;缺乏理性思维,身体就会活力不足,情感不能健康发挥。因此,只有“三条线”和谐地运行发展,生活就有规律了。因此,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使身体、情感、理性有节奏地运行。这样做了,即便是遇到特殊的情况,如生病、挫折等情况,也调整得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除了按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外,平时还要注意调整“三条线”的关系,身体有点毛病,情绪上就要乐观一点,也要现实一些,该吃药就要吃药,不能硬撑着。情绪低落了,就要按理智办事,从大处长处着眼。理性思维迟钝了,就要注意,调整身心,养好神,养好性,养好心,休息休息,按生活规律办事。

2.人生规律

人生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以学习生活为主,中青时期是以事业生活为主,老年时期是以身心健康为主。儒家早就认为,吾十有五学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阶段的人生哲学。人生表现的类型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思想事业型”,基本上是“先立思想”,“再立语言”,“后立行动”,或者是“先立行动,后立思想,再立语言”,特点是注重思想和事业。“立思想”就是懂得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立语言”,即会表述思想,会说话,会交流。“立行动”即言行一致,在实践中说到做到,按思想行动。或者先行动实践,再总结学习人生经验,会说话做人,成就一番事业。二是“自由”选择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立身立命,社会上提倡什么,就做什么,随居而安,不拘形式,以自然快活为原则,不去影响别人,别人也不影响自己,和平相处自由自在。三是“宗教型”,即信教群众,按教义教规生活,求得“神”的保佑和庇护。其实,不同的社会制度制约着不同的人生,社会主义社会主张人生要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党多做贡献,活着是为了别人,不光是为了自己。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做事做人。还有在人的旅途中,人是会改变看法,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会一成不变,但基本的人生态度不会大变,除非有特殊事变发生。不管怎么说,人生时间很短,要珍惜时间,多做些事情,不枉走一生。在人生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方向,把好舵,驶好船,不偏离大的方向,按照科学的人生规律做人办事。

3.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就能发展生产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生活的质量,这已经被我们的经验教训所证明。首先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一个社会要正常地运转,必须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尽量减少生产、流通成本,提供优质的产品、商品,供消费者消费,分配必须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按照岗位贡献的大小,取得应得的报酬。在外需不旺的情况下,就要扩大内需(包括基础性建设和城乡有质量的消费)。第二,要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生产方式,不断地发展经济,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调整所有制结构,“三大产业”的结构,产品结构等。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各种经济成分,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三大产业”中,要逐步扩大金融、服务业的比重,加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第二产业(工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第三,各级政府都要学会宏观调控的本领,熟练地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工作,尤其是利用金融杠杆(如税率、利率、准备金率、汇率等),调控经济的正常高效地运行,在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掌握主动权。第四,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广泛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合理开采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合理保护自然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提倡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方气、一块煤。第五,要学会理财,合理地消费、储蓄、保险,谨慎地参与股市股指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的交易。第六,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创性地工作,掌握与经济规律相关的工作创新规律,如自己的工资、奖金以及其他合法的收入。第七,要学好经济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调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济工作规律,提高执行的自觉性。(www.xing528.com)

4.党史规律

历史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结晶,要总结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为了今天的现实服务,为人类的文明服务,为国家的利益服务,为党的事业服务。中共党史是中国现代史的主体内容,总结党史规律,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需要,是实现理想、宗旨的需要,也是上述“服务”的需要。第一,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教训证明,革命建设改革都要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不能成为左右自己道路的主要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克服了斯大林共产国际的干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历史证明陈独秀的右和王明的“左”,一切听从共产国际苏联的指点,一切按它们的“城市中心”的路走,都吃了大亏,付出了大的代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了这个教训,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不能用民主革命时期发动群众搞革命运动的办法搞建设,也不能照搬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搞建设。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的沉重代价,犯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是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了毛泽东的教训,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认为毛泽东“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第二,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要抓住基本矛盾。要抓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要抓特殊矛盾,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三,要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的经验建设,用发展的办法不断改革不适宜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四,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这个“一元化”思想体系指导“多元”有序、有度、有价值的思想;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坚持文化教育的方针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各学科学术繁荣的方针;坚持正确的宗教方针等。第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方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坚持“一国两制”大统一的方针,坚持正确的对外政策、华侨政策,坚持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方针。

5.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有新发明、新创造的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低,人们使用木棒、石器等工具打猎抓鱼维持生存。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但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像使唤牲口那样使用奴隶,自由地买卖奴隶。在封建主义社会,使用铁器生产,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财产被地主完全占有,农民处在只有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有了人身自由,但仍处在被压迫地位,由于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产品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仍贫困。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人民所有,人民有了民主的权力,不再受压迫,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生产和消费。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觉悟极大提高,按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生产消费,“人的解放”可以逐步实现。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如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它们现在是经济发展大国,社会相对稳定(是两头小,中间大,中产阶级占多数),主要原因是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注意发展科学技术,注意福利政策的调整,注意广泛吸收别国人才等。但财产私有化和大生产的矛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2009年至今由二次房贷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说明这一点。再如,中国曾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鸦片战争以来,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尝试过挽救中国的办法,但都失败了,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解放发展的道路。由于我们国家的人口多,底子薄,虽然经济有了大的发展,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开始过上小康生活,但和发达国家比,差距仍然很大,我们需要继续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教育规律

发达国家和我们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人才是科技兴国的主要因素,教育又是出人才的主渠道,也是培养美好心灵的基本途径。因此,按照教育规律培养人才是我们的国策。第一,培养目标为德才兼备,德为先。培养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无论是中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还是各种培训教育都要遵循这一根本目标。第二,要优化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要以德智体美劳为目标,开好文史德、数理化、音体美等课程。大学要设好各类、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人生基础等课程。研究生教育要设好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岗位培训要设好各类岗位培训课程。第三,要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在教学科研的全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教师—教材—学生;教师—科研—学员;教师—思想—学生;教师—实验(或实践)—学生等教研或教学结构的思路,双向交流,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第四,充分发挥教师、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的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支思想理论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一支觉悟高、懂管理、会管理的党政管理队伍,一支默默奉献、服务社会、服务教研的后勤队伍。第五,要有一个好班子,好校长,好党委书记学校要办成省内、国内、世界一流小学、中学、大学,带头人必须是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各类专家学者,必须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战略型管理人才,这种管理人才必须素质全面,有政治头脑,又有学术头脑,又有学术民主的复合型人才。第六,要改革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体制,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服务管理社会化。坚持必要的学位制度,建立聘用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的选才机制。科研水平要站在省内、国内、国际学术的前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