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转换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转换原理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理论方面1.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方面首先意味着一种理论的觉醒和独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的深刻反思。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面临的重要理论语境问题。作为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范围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转换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理论方面

1.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方面首先意味着一种理论的觉醒和独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的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化过程中产生的教条主义几乎是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其生命力十分顽强。从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一直延续到当今世界,教条主义总是与马克思主义形影不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因而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质,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等奠定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历史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观,认识到真正直接、具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树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理论体系中的独立的理论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前长期主宰党和理论界的,仍然是教条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发展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语境。这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主导下的中国化实践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西方世界包括各国共产党的认可、理解和接受,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态视为异端或修正主义,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如日本共产党等仍然处在教条主义的理论统治之下。[5]因此,我党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实际上站在了各国共产党的前列,真正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种新的理论境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21世纪的基本理论语境之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确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法地位,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多样性成为事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将自觉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作为理论支撑,使彻底地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成为现实的可能。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面临的重要理论语境问题。虽然当今世界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形态仍然处在逐渐成形和发展之中,并没有出现异彩纷呈的理论多样性局面,西方世界也普遍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各种民族化形态,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成功实践作为客观的历史事实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各民族形态合法性的唯一标准,这是任何偏见、误解和教条主义所不能否认的事实。各民族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证明了毛泽东的看法即“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6]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将极大延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拓展了全新的社会空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以简单阐释和注解经典作家的学术视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形态、多领域、多学科的分工和融合的研究格局,突破了原来教条主义的僵化理论局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形成了理论内部相互观照的辩证图景,突破了先前抽象地强调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做法。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这种运用一方面缺乏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中间逻辑环节,因而十分抽象,造成理解和接受的困难,使所谓的“运用”很容易滑向教条主义;另一方面不容易掌握群众并转化为他们的正确的实践观念,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转化为既持久又强大的物质力量,这是我们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时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问题。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原则,但是在具体的中国化实践中能够真正起实质性作用并被实际运用的只能是本民族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表明,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化的实践中不能被直接简单照搬地运用,这种运用必然使马克思主义陷入抽象的形而上学,形成教条主义。没有中国本民族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这既是一个基本事实也是基本共识。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一方面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直接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以全新的开放性的社会实践不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成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术的研究也应该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和哲学化,并直接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化生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坚实的基础和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它在民族文化中生根,这种状态将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最终融合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在性品质,升华为中国人民的普遍心理定势,并作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积淀被不断传承下去;这种状态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原则将真正十分自然、十分自觉地不需要借助任何中间环节就能够转化为中国人民的实践观念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将成为我们自觉的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www.xing528.com)

有人认为,佛教中国化历经了八百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将历经更为漫长的时间,不能看几十年,要看一千年。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文化生根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不完善和不彻底但已经是一个基本事实,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在于它是科学,它将伴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发展战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加速其中国化进程,虽然作为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但决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整体联动的中国化和实践的总体性历史过程,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基本原理的中国化割裂开来。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中国化还是初步的,很不完善,很不平衡,也不够彻底,这个过程所形成的实践的历史总体性也是初步的,还不完善、不彻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根战略主要是靠主导意识形态来支撑的,并且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的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作为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范围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文化问题,将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

【注释】

[1]范洪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分析与深层探索[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2).

[2]李锦.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18.

[3]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4]高金钿.国家安全问题为什么空前突出[J].新华文摘,2006(23).

[5]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曲折历程[J].广东党史,1998(5).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石家庄:晋察冀日报社,1944:2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