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增长与波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风险分析

经济增长与波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风险分析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方面各种比例关系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表现是供不应求,这是供需失衡的第一种表现形式。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速下降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经济增长带来的主要风险。

经济增长与波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风险分析

第二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风险分析

一、总供给、总需求变动的理论分析

根据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 ,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总供给(AS)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包括进口。总供给不仅取决于企业能够获得的价格水平,而且也取决于该经济的生产能力或潜在产出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和将这些投入组合在一起的管理和技术效率

总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包括出口。总需求是消费者、企业、政府支出的总和,它既取决于价格水平,也取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

国民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由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如图2-1所示。

图2-1中,横坐标为产量,纵坐标为价格。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假定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数量。价格越高,企业愿意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大。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代表经济中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假定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将要购买的数量。价格越低,消费者等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大。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正是所有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所有企业所愿生产和出售的数量,这时宏观经济达到均衡点E,其对应的产出是实际GDP,对应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图2-1 

研究宏观经济问题需要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是一年生产出多少财富,总需求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对比就决定了宏观经济的态势,如果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供过于求),图2-1中的总供给曲线AS右移,物价会往下降,就会导致紧缩状态,也就是通货紧缩。如果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供不应求),图2-1中的总需求曲线AD右移,大量的货币购买力追逐少量的商品,物价就会上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就是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方面各种比例关系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通过对社会总供需的总量测算和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描述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主要联系,描述社会再生产条件下实现经济循环的过程和结果,为研究经济发展,制定和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二、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下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分析

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久的。正是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分析清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风险,有助于趋利避害,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表现是供不应求,这是供需失衡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占主导的时期主要就是这种表现形式,以短缺经济为主要特征。需求旺盛表现为,各行各业都呈现扩张冲动,抢投资、抢工程,项目纷纷上马,投资增长迅猛,煤、电、油、运紧张, “瓶颈”部门凸显,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萝卜快吃不洗泥”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此时,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由供给能力所决定,有多大的生产能力就有多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极易造成经济过热,随之带来高通货膨胀。一开始是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原材料、燃料等上游产品,接着是其他商品搭车涨价,总体来说,这时是由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上游产品普遍涨价后,导致下游产品的成本上升,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上涨,这时是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涨价和成本推动的涨价交织在一起,表面上看整体经济欣欣向荣,其实是“发高烧” 。经济过热阶段,资源配置很难做到合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高速增长期投资形成的产能很容易成为过剩的产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其后必定要以调整为代价,这是“大起”为以后的“大落”埋下的祸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经济增长带来的主要风险,除了由于高增长带来高通胀外,还破坏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

需求不足是供需失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了少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仍由国家统一定价外,极大部分产品(90%以上)已不再是供不应求,价格完全放开,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此时,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主要不是取决于生产供给能力,而是取决于市场需求。企业以销定产,当需求不足时,企业因订单不足而导致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出现闲置,盈利能力下降,投资跟着下降。企业为节省开支而解雇工人,失业率上升,居民的收入增长放慢,甚至下降,消费增长跟着放慢或下降,整体经济表现为增长速度放慢。有些商家为保有、扩大市场份额而不惜打价格战,削价竞争,随之就是全面通货紧缩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大幅下降,加之内需不足,形成了连续数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速放慢。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速下降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经济增长带来的主要风险。由于经济列车具有巨大的惯性,一旦列车速度放慢,再要重新启动加速就很不容易。

三、近年来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情况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走上高速增长的轨道,特别是2003年以后,GDP增长率连年保持在两位数(10%以上),2003~2007年分别为10.0%、10.1%、10.4%、11.6%、11.9%。经济出现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强劲的需求拉动。表2-1列出了2000~2007年的GDP、消费、资本形成(投资)、净出口,此统计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统计摘要2008》 。表2-1给人的印象是,强劲的需求似乎来自投资。从2000年以来,消费的比重急速下降,资本形成(投资)的比重急速上升,表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需要注意的是,表2-1中看不出出口需求在总需求中的作用,因为表2-1中的外贸是净出口,它是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总量减去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总量,是外贸差额,并不是出口需求。由于表2-1中数据不能反映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不能全面反映各种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解决此问题,对相关数据重新进行了整理。

表2-1 2000~2007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和构成(按当年价计算)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中国统计摘要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净出口率是笔者所加。

根据总需求的定义,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重新整理得到表2-2。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以来,组成我国总需求的各成分:消费、投资、出口在总需求中的变化情况。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51.5%下降到2007年的37.6%,平均每年下降1.9个百分点;投资的比重从29.2%稍稍上升到32.3%,平均每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出口的比重从19.4%上升到30.2%,平均每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在总需求中,消费的比重下降,投资和出口的比重上升,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很简单,是消费、投资、出口的年增长率各有不同。如表2-2所示,总需求的年均名义增长率是16.2%,其中消费、投资、出口的年均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1.1%、17.9%、24.1%。消费的年均增长率远低于投资和出口的年均增长率。进一步考察消费、投资、出口的增长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消费、投资、出口增量分别占总需求增量的比重),2001~2007年,平均说来,消费增长的贡献为30.9%,投资增长的贡献为35.3%,出口增长的贡献为33.7%,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对总需求的贡献都高于消费的贡献。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出口的拉动。我们经常说“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是消费、投资和出口” 。然而,在这三大动力中,消费的拉动力越来越小,投资和出口的拉动力却越来越大。这种变化趋势能否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否隐藏着风险,是很令人担忧的。

表2-2 2000~2007年我国总需求

(www.xing528.com)

注:货物与服务出口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保证消费品生产增长的需要来看,投资必须保持相应的增长率,以保证消费品生产能力的增长要求。然而,实际上投资的增长率远高于消费的增长率(平均为1.8倍),实在是远远超出了扩大消费品生产能力的需要。投资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出口的名义年均增长率为24.1%,远远大于消费的名义年均增长率11.1%,由投资增长而形成的新生产能力,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更多的部分是用于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能力。这样看来,投资虽然属于内需,但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受到了强劲的出口需求的拉动。这就是说(以2007年为例),从表面上看,内需(消费和投资)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是69.9% (37.6% + 32.3%),外需(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是30.2%,由于投资需求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仍是由出口需求所拉动,故外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肯定要远远大于30.2%。根据笔者的测算,在2003~2006年间,在GDP的增量中,由国内产品出口增长拉动的比重大约为44%,相应地,国内消费品和投资品增长的拉动比重分别为20%和36%。这就充分说明了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见沈利生: 《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

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的位次迅速上升,尽管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仍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但对外贸易却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中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然而,拉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大国经济的动力,如果主要不是依靠国内的消费,而是依靠向国外市场的出口,那将会使我国经济冒极大的风险,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一旦出现风吹草动,使我国的出口增长受阻,就必定会影响到国内经济,使增长速度减慢,为生产出口产品不断增加投资而形成的巨大产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不再是理论层面上争论的问题,而是现实问题了,由此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出口企业的生产下降将直接导致失业增加。

2003~2007年,在外需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高增长低通胀” ,形势一片大好,由此也掩盖了总需求结构中的严重问题:外需在总需求中的比例节节上升,一旦外需(出口)下降,内需(消费、投资)能否补上?当出口受阻时,出口产品能够靠内销来消化吗?如果不能,总需求就会下降,经济增长立刻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就在2008年出现了,由于出口增长的急速下降导致的供需失衡矛盾已十分突出。珠三角地区数以万计的外向型企业(如玩具生产厂家)先后倒闭,大批外来工无工可做,尚未到年底即纷纷返乡。世界经济形势的走低引起国际商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原油从最高点的每桶140美元以上跌落到不足40美元;钢材需求量下降导致钢铁企业订单减少,钢铁产量下降引起铁矿石的现货价格下降。一系列国际商品价格的走低给国内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原先在高价位上进口的铁矿石库存给钢铁企业带来了以十亿元计的巨额浮亏。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国际经济走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下面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的总供给。总供给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加上进口产品,根据相应统计数据整理如表2-3所示。

表2-3 2000~2007年我国的总供给

续表

注:货物与服务进口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括号内数字是生产法GDP实际增长率。

2000~2007年,在我国的总供给中,国内提供的供给从82.6%下降到76.7%,平均每年下降0.8个百分点;进口提供的供给从17.4%上升到23.3%,平均每年上升0.8个百分点。这是由2002~2004年间进口快速上升所致。2005年以后进口名义增长率接近或略低于GDP名义增长率,使进口在总供给中的比重趋于稳定。我国的总供给中有将近四分之一需要国外市场提供,说明我国这个“世界工厂”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原油,2006年我国生产原油18477万吨,进口原油14518万吨,进口原油占总供给量的44%,目前这个比例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成品油进口。由此不难想象,当国际油价迅速攀升时必定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还有一些原料如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也是大量依赖进口,近年来这些原料的国际价格成倍上涨,造成了我国相应企业,如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必定会对总供给形势产生相应的影响,去年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持续上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影响的结果。近期某些进口商品的价格又出现了走低趋势。进口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肯定要对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冲击,不利于总体经济的平衡发展。如果进口商品占总供给的比例再进一步加大,就更会使我国经济的波动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传染” 。

此外,对比表2-2和表2-3可知,这些年来我国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进口增长速度,外贸年年出现巨额顺差,虽然我国外汇储备相应迅速增加,增强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

四、外贸快速增长的利与弊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扩大外贸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可以使各国之间互通有无,互相补充,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各国都有好处,全球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福利。这是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贸易量的增长一直快于世界GDP的增长。然而,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仍然是利弊并存的。

从有利的方面来讲,出口快速增长可以使传统出口部门发挥优势,得到更快的发展,闲置的生产能力得以发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严重的就业压力,有利于人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不利的方面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优势主要不是体现在技术水平上,附加值高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并不大,主要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如轻纺产品(服装鞋帽、玩具、打火机)、低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冰箱彩电)等。中国的出口商品能占领世界市场,靠的是价格优势,来源于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可是,传统产品的出口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很可能会妨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总体生产技术长期处于低水平(技术上的不足靠低成本劳动力弥补)。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工资成本也会跟着提高,低劳动力成本不可能无限维持下去,不在提升技术水平上预作打算,若干年以后就会追悔莫及。

千万不能沾沾自喜于“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因为它可能只有暂时的好处,于长期发展并不有利。低端产品消耗的各种资源如原材料、燃料等较多,附加值却低,远不如高端产品的附加值高。这种暂时的好处以大强度消耗本国并不富有的资源为代价,还有可能造成环境的破坏,是不可持续的。对比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如大型客机、高速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信息技术和软件产品等,消耗的资源极少,附加值却极高,那才是中国出口的努力方向。

以出口量的大小论成绩很可能会掩盖出口产品中的不合理成分。不能认为只要产品能出口就是好的,就是在“创汇” 。出口产品的构成是相当有讲究的,上游的初级产品属资源性产品,应严格控制。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计长远利益,因为那不啻于“杀鸡取卵” ,对长期经济发展带来隐患。例如,中国的能源不足,需要进口,出口高耗能产品就不合算,即使世界市场的价格高于国内价格也不宜。制定区别性出口退税率可以体现国家的出口政策,不鼓励出口的产品不给予退税优惠。

进口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进口国内需要的紧缺资源,解决国内资源不足的问题,或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补充“瓶颈”部门的供给能力,使其他部门的闲置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二是通过进口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国内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或者通过与外方合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支出法核算恒等式中,GDP =消费+投资+出口-进口,其中进口是负项,似乎总是在抵消GDP。此恒等式并不能真正反映进口产品在经济系统中的去向和作用,所以,不能根据该式来判断进口对GDP的贡献。只要进口产品合适,其对经济增长是起正向作用的。

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不利方面是,进口产品有可能取代国内产品而冲击国内市场,使国内企业难以生存。大量进口廉价消费品虽有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却可能置国内企业于死地;国外农产品的大量入侵更有可能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存。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往往通过设置各种贸易壁垒,例如关税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给农业以补贴等,以抬高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门槛。中国在持续降低关税的大环境下,应对不同进口产品的进口税率作不同的降低,保护国内的相关市场。当然,这样做也有副作用,保护国内市场有可能会出现缺少竞争而变成保护落后。保护国内市场不能过度,把握好适当的度是关键。非竞争性的产品可以放开进口,竞争性产品则要适当控制。

此外,在国际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之时,进口也可能会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例如,一度出现的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和粮食价格上涨,也是引起我国自2007年以来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本章执笔人:沈利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