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拒绝负能量,掌控自己

拒绝负能量,掌控自己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掌控自己,别把命运寄托给别人你就是命运的主人平庸的人常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因为成功者总是给他们强有力的刺激。哈默是他们三兄弟中最不听话但又最富于创造精神的一个人。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拥有了一辆车。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业务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多种经营的跨国公司,哈默本人也成为享誉全球的企业巨子。

拒绝负能量,掌控自己

第四章 掌控自己,别把命运寄托给别人

你就是命运的主人

平庸的人常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因为成功者总是给他们强有力的刺激。他们总是希望成功者能够功败垂成,沦为和他们一样的平庸。但是,真正的成功者恰恰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那就是宠辱不惊,镇定、沉着。他们的人生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不轻易地受到与事业无关的事情的干扰,认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寸钢索,没有人能够让他们轻易失足。

数年前,一位举世闻名的走钢索高手,正准备面对自己人生当中一次最重要的挑战——在钢索上横渡尼亚加拉大瀑布

这位走钢索专家,不知道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次的表演,成天忐忑不安,情绪上烦躁异常,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困扰。经过热心朋友的建议,他找到了一位极负盛名的预言家,请预言家为他预测这一次是否得以顺利走完全程。

预言家一开口,就带来最可怕的预测。预言家建议取消这一次的表演,他告诉走钢索专家,他命中注定将会在这一次的表演当中,从钢索上跌落,死于非命。

走钢索专家听了预言家所说的话,全身如坠冰窖。但这次表演的通知,早已发遍全世界,已无法取消。

表演的日期终于来到,走钢索专家在众人的期待中,出现在钢索上,他手持平衡杆,一步一步地走上钢索。预言家所说的那些话,早已随着媒体的报导传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们,都在等候走钢索专家的失足跌落。

果然,在走钢索专家进行到三分之一的距离时,他脚下一个不稳,从钢索上滑了下来;但只见走钢索专家很快地一个回身,双手抓住钢索,尽管平衡杆掉落在湍急的瀑布中。但走钢索专家还是凭着他熟练的技巧,走完全程。

群众爆出了最热烈的喝彩声,只有在一旁的预言家愁眉深锁,不知自己以后该如何去混口饭来吃。

“你就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走钢索专家以他的行动,验证了这句话。

生活中有很多人,过于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说法,久而久之,按着别人的模式生活,这是多大的悲哀啊!

要主动出击,不要坐等机会

都说机会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只要你肯伸出手,就会抓住机会。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只是等待机会的来临,却从不主动地抓住它。并且他们总是怨天尤人,慨叹着命运的不公,疑惑着机会到底在哪里。不过,那些自信并渴望成功的人却不这么想,既使没有机会,他们也要创造出机会,因为创造比等待更重要。

哈默就是一个善于创造机会的人。哈默是他们三兄弟中最不听话但又最富于创造精神的一个人。就在哈默16岁的那年,他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蓬旧车,但标价却高达185美元,这个数字对哈默来说是惊人的。尽管如此,他仍然紧抓住机会不放,向在药店售货的哥哥哈里借款,买下了这辆车,并用它为一家商店运送糖果。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拥有了一辆车。

通过这次事件,使哈默明白了机会的重要,只有行动,才会抓住它,在哈默今后的人生中,他一直牢牢记住这一点,并不断地付诸行动。他从不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机会。

哈默自从1956年接管了经营不善,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加里福尼亚的西方石油公司之后,开始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石油业的风险相当大,到哪里去才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呢?哈默的诀窍不同于常人,甚至有些怪僻,他专门在别人认为找不到油的地方去找油。

当时,有一家叫德士古的石油公司,曾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过天然气,钻头一直钻到5600英尺,仍然见不到天然气的踪影。这个公司的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如果再深钻下去很可能是徒劳无功,难以自拔,便匆匆鸣金收兵,并宣判了此处的“死刑”。哈默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让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哈默以30%的风险系数、70%的成功概率,带着妻子和公司的董事们来到这里,在“死刑”的枯井上又架起了钻机。继续深探,结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钻进3000英尺,果然天然气喷薄而出。

后来,哈默又多次运用创造机会这一原理。他听说举世闻名的埃索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利比亚由于探油未成功而扔下不少废井,便带领大队人马开往非洲,以“愿意从利润中抽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和在国王的家乡寻找水源”的投资条件,租借了两块别人抛弃的土地,很快又打出了九口自喷油井。

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业务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多种经营的跨国公司,哈默本人也成为享誉全球的企业巨子。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这样去做:不要等待你的机会出现,而要创造机会。就像那个牧羊的孩子弗格森用一串串的珠子来计算天上的星星一样为自己创造机会,就像乔治·史蒂芬森在肮脏的煤矿马车旁用粉笔来算数学定律一样去创造机会,就像拿破仑在近百种不可能的情况下为自己创造出了成功一样去创造机会。要像战争或和平时期所有的伟大领导者一样,去创造出非常的机遇,直至达到成功。

对懒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毫无用处,而勤奋向上的人却能将最平凡的机会变为千载难逢的机遇。

成功的秘诀在自我奋斗

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有句名言:“靠自己成功”,这句话影响了每一代美国人,那些原来从英国统治下独立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也在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影响下,迅速把这个国家建设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强国。企业家吉姆·克拉克也给过年轻人忠告:不要凡事都要依靠别人,在这个世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你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你自己。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各种危机中,而要摆脱这些危机,不要老想着依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拯救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埋起来。

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察觉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没有人能救得了那头驴子,只有当它放弃悲观与消极,明白只能依靠自己来进行自我拯救的时候,命运才有可能在山穷水尽之际,给它绝处逢生的惊喜。作为高等动物人类,对于此番自我拯救理论的理解,也不应该逊于动物的求生本能吧?

诚然,人生在世,总要或多或少地依靠来自自身以外的各种帮助——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鼓励……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接受他人给予的种种帮助。然而,许多年轻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靠”,已经远远超出和大大脱离了一个人需要外部力量帮助这种正常之“靠”,而演变成“唯父母和朋友是靠”的依赖心理,把自己立身于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

信奉“在家靠父母”的人,往往是那些生活上不能自理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或者事业上不能自立而离不开父母权力、地位和金钱支撑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显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许多事要做,别人只可能帮你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所以,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并不少,而成功的,却总是不多。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就算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一次聚会上,几个老同学在闲聊,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其中一个同学问:“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事业有成的那位说:“当然有啊。”同学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他没有直接回答同学的问题,但笑着抓起同学的左手,说要先看看他的手相,帮他算算命,然后讲了一些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那位同学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老同学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老同学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

那位同学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这位朋友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但是如果你不靠自己去争取,你连这一点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不管什么时候,牢记这句话:“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所有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自我奋斗!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走自己的路,勿管他人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但丁的这句名言,我们并不陌生。

不过,我们在生活中是否要信奉它、实践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中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

试问: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成功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人要靠自己活着,成功也是要靠自己打拼,只有自己打拼出来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毕加索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在一般人看来,有位名人父亲做靠山,办事情会顺利得多,人生旅途也平坦得多。然而,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不愿意用她父亲的遗产和声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不愿意沾父亲的光。她笑着说:“毕加索的名字确曾使我轻易地克服了各种障碍,办事极为方便。”转而又庄重地说:“实际上,我不认为金钱和声誉能使一个人最终获得成功。我认为,成功,始终应该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达到。”

巴鲁玛18岁时就毅然改了自己的姓名,将“毕加索”的字样抹去,靠自己的本事闯荡人生。经过长期的努力,巴鲁玛终于成了成功的服装、珠宝设计师。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出了《堂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连稿纸也买不起。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资助他,那位富翁却说:“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唯有他的贫穷才能让他和世界富有。”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就是在一贫如洗的时候,还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

犹太人出身的萨尔诺夫,9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由于家庭清贫,读小学时他也不得不利用放学时间及假日做工,挣点钱贴补家用。小学快毕业时,父亲积劳成疾,过早地去世了,他只好辍学去当童工。

他没有抱怨父母给自己带来这么一种人生,而是非常勤恳地工作,把挣的小钱供家里人糊口,并省下几角钱买书自学。

几经周折,他终于在一家邮电局找到一份送电报工作。从此,他誓言要掌握电报技术,以后当电报业老板。在今天看来,电报业已落后了,但在20世纪初却是刚问世的先进科技呢!萨尔诺夫不但有远见,而且有决心和毅力攀登这个高峰。

他坚持了10多年的努力,把工资收入最大限度地节省下来。他白天卖力工作,晚上读电工夜校,获得了老板赏识而逐步得到提升。

1921年,他的老板为了发展业务,分设“美国无线电公司”,萨尔诺夫被委任为总经理。此时他已40岁出头,可大显身手了。最后,他终于成为美国无线电工业巨头,走上发迹轨道。

靠着别人成功的人,永远都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永远都体会不了成功的滋味是怎么样的,也不会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真实人生的风风雨雨,只有靠自己体会、自己感受,才知真味。

莎士比亚出身于英国一个富商家庭,但是,他并不留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要走自立自强的道路。

他13岁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就离开家庭,去独立谋生。他从家乡来到伦敦,身无分文,因为他从小就喜欢戏剧,想当戏剧家,所以就到戏园子里找事情做。人家只需要一个给观众看马的马夫,莎士比亚接受了这份差事,而且做得很好。后来,人们注意到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便让他跑跑龙套或者提提台词。再后来,人们又发现他对舞台动作和念台词方面出的主意都很有道理,就把改编剧本的任务交给他。这一切,莎士比亚都兢兢业业地做完。

此外,莎士比亚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童,做过乡村教师,当过兵,做过律师……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他在独立谋生的闯荡中,丰富了经历,增长了才干,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以饱满的热情,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37部剧,还有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试想如果莎士比亚没有离开富足的家庭,没有四处漂泊,没有去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能够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这样的作品吗?成功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依靠别人,即便是成功了,成功也不属于自己。

学会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于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则要设法避开。在人生的坐标系中,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为此,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自己的一技之长,并加以利用。

不难发现,有的人善于做学问,没有当官的素质,可他非要去从政不可,或不得已被推上某个领导岗位,结果在官场上很不得意,学问也耽误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用劳伦斯·彼得的话说,这叫“迷失自己”。这种人的失败,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丢了自己的长处,而用了自己的短处。

凡成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坚持住既定的方向,而如愿以偿地获得成功的。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可谓名扬四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你的长项。我们的择业原则应是:去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的职业,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展的职业。因为唯有利用你的长处,才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你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

人是复杂的、多面的,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这是成功的人必备的素质。聪明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使自己具有永恒的魅力。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呢?那就不要忘了“尽善尽美”这四个字。马尔腾认为:“事情无大小,每做一件事,总要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的人的一种标记。”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只要懂得并且善于发掘和利用自己的优点,就会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贫穷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认为自己命运贫穷,必须老死于贫穷的这种信念。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前途无望,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黑暗惨淡,那么你应该立刻转过身来,朝向另一面,朝向那希望与期待的阳光,而将黑暗的阴影遗弃掉。把贫穷的思想、疑惧的思想,从你的心中驱走,挂上光明的、愉快的图画。

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曾被贫穷折磨,那么他对财富的欲望和毅力会比别人强,构想也会不断地涌出,并具有超群的行动力。

千昌夫,一位日本歌手,如今也是一位在夏威夷毛伊岛有幢豪华饭店的实业家。他在兄弟三人之中排行老二,小学三年级时父亲病故,全家人以母亲的积蓄勉强维持生计。但因为实在太穷而无力支付电费,常常被停电。没办法,全家人只好靠蜡烛照明。即使是现在,他每当看到蜡烛,眼前就浮现当年贫困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所以,据说他甚至讨厌看到餐桌上的蜡烛。

千昌夫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心里仍旧充满着贫困艰辛的感觉。这种感觉,促使他产生渴望获得成功的雄心。高中二年级春假的一天,他独自一人乘夜间列车离家出走,以做歌手为目标直奔东京。之后,他拜作曲家远藤实宅为师,历经磨难与痛苦,终于成为如今风靡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歌手。

就像这样,逆境、危机感、一贫如洗等,会成为取得财富的最大引爆剂和原动力。

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贫穷是一种反常的状态,因为它是不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它与人类的最高幸福和愿望相背离。富裕、充足,天下众生都应有份。所以假使人们坚决地要求与不断地奋斗去取得这富裕、充足,总有一天你会认识到——人人都能成功!许多人总以为自己已尽其最大的努力同贫穷奋斗。实则他们并没有尽其一切的可能去努力。就事而论,世间许多的贫穷,都是由懒怠所造成的,都是由奢侈浪费及不愿努力、不肯奋斗所造成的。

人类有几种坚强的品质,都是与“贫穷”、“困境”誓不两立、水火不容的。自恃与自立,是坚强品格的基石。我们常能发现,在那些虽则贫穷、虽则不幸,但仍然努力奋斗的人中间,这些品格都非常发达。但是一个因失掉了勇气、失掉了自信,或因懒得去努力奋斗而贫穷的人,却没有这种坚强的品格。同那些在不断去取得财富的努力中锻炼出大量精神、道德的人相比较,这种人只是弱者。

如果你坚定意志,要在世界上显出你的真面目,要一往无前地朝着“成功”、“富裕”之路迈进,而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推翻你的这种决心时,你会发现,从这自尊心与自信心中,你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

其实,最足以损害我们的能力,破坏我们前途的,无过于与目前的不幸环境相妥协,以不幸的环境为理由,而不想去挣脱它。因为自己不能像富裕的人一样的生活,不能享受富裕的人所得的享受,所以贫穷的人往往心灰气短、不想奋斗。他们不想尽其可能地努力,走出困境,摆脱贫穷。大部分贫穷者的毛病是他们没有建立可以脱离贫穷的自信。他们已经同贫穷妥协,以贫穷为他们应有的命运。

人的命运是好还是坏,全因人的思维方式而定:你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大,则大;你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小,则小。千昌夫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即使贫困时期他也依旧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巨大无比。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拥有尽可能远大的理想,并且毫不犹豫地接受各种挑战。

拒绝依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我们一直都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奉为至理名言。确实在如今这样一个相互扶持的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但是我们更需要知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成为我们的依靠,即便是自己的父母。我们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自强自立的生命支点,一味地依赖别人只会让自己成为乞丐。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年轻人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徘徊,抱怨命运让自己平庸;抱怨自己上不了大学;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富翁爸爸;他们抱怨没有关系可靠,找不到渴望的工作,只能处在生活的底层,抱怨着命运不公。但他们不知道有个富爸爸的人是怎么走上成功路的。

“您有两个儿子,我也有两个,您是怎么管理他们的?”在长江商学院组织的30多位内地企业家拜会李嘉诚的活动上,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问李嘉诚。李嘉诚的回答是:“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

李嘉诚确实是这样做的。在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去美国斯坦福读书期间,李嘉诚只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费。或许谁都没有想到,“小巨人”李泽楷,当年还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甚至背高尔夫球棒时弄伤了肩胛骨,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李泽楷的成功,没有依靠自己的富爸爸,而是靠自强自立实现的。

美国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十五岁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公里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向别人借了,再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在学校真正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还不到十二个月。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自强不息,成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总统之一。

无须抱怨自己没有依靠,只有靠自己,才不会像乞丐一样伸手向别人要钱。一个成功人士讲过自己在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因为这样一堂课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在入学的第一堂课上,年近花甲的教授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开学时独自一人到学校报名的同学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

教授接着说:“由父母亲自送到学校接待点的请举手。”大教室里近百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教授笑着摇摇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由于人生地不熟,思乡心切加上生活饮食等诸多的不习惯,入学不久他便病倒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费不够,他的生活甚为窘迫,濒临退学。

虽然给餐馆打工一小时可以挣几美元,他却嫌累不干。几个月下来他从家带来的钱所剩无几,学校放假时他准备退学回家。

回到故乡后在机场迎接他的是他年近花甲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久违的父亲,便兴高采烈地向他跑去。父亲脸上堆满了笑容,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儿子。

可就在儿子将要搂到父亲脖子的那一刹那,这位父亲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孩子扑了个空,摔倒在地。

父亲拉起倒在地上对自己的举动深为不解的儿子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你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那个叫自立、自信、自强的生命支点,一切全靠你自己!”

说完父亲塞给孩子一张返程机票。

这位学生没进家门就直接登上了回美国的航班,返校不久他获得了学院里的最高奖学金,且有数篇论文发表在有国际影响的刊物上。

故事讲完后,当我们急于知道这位父亲是谁时,教授说:“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多少财产、有什么样的父亲、什么样的地位、怎样的亲朋好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人,只要我们能自立、自信、自强,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事。”

无论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多少财产,有什么样父亲,有什么样的地位,有怎样的亲朋好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依赖别人。能够靠自己自强、自立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是真正的成功。

找到适合你的人生位置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我们没有看到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如果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轻易地退出“战场”,半途而废,到头来懊悔的只能是你自己;如果总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丢掉前行的勇气,就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正如歌中所唱的,阳光它总是在风雨之后……

在一家小洗衣店里,菲尔·强森的父亲正在训导他的儿子:“强森,你长大了,要学一点养家糊口的本领了。从现在起,你就学洗衣的工作吧,这样会对你有用些。”

但菲尔不喜欢那些,一个大小伙子整天干那些繁琐的熨帖、折叠工作,他实在提不起精神。于是,他一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的样子,只做些替补应急之类的工作,其他则一概不管。有时候,父亲不在,他就干脆“缺席”了。年事已高的父亲原指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现在看他如此不求上进,觉得自己养了一个没有野心的儿子,在员工面前丢尽了脸。

一天,菲尔告诉父亲,他希望到一家机械厂去工作。“什么?——放着现成的事业不继承,却要做个机械工人,一切从头开始?”父亲十分惊讶,坚决反对。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从事着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但竟然快乐地吹着口哨。因为他喜欢那些。后来,工作之余,他还选修了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之后,他居然制造出了“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

父亲看到儿子取得的成就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菲尔也说:如果自己当年留在洗衣店,最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父亲死后整个洗衣店肯定就毁了;另一种是满足于父亲给他的现成的家业,至多可以成为千千万万个小洗衣店的老板,决不会实现他自己的目标。

菲尔·强森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于是他成功了。1944年,菲尔去世时已位居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

能否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又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这是对自己的一生最负责任的事情。

坚持己见,不迷信权威

失败的道理可以归结出千百条,成功的道理往往却只有一个——坚持。

坚持的含意很广泛:逆境中的坚持、等待中的坚持、前途渺茫的坚持,以及跌倒爬起来重新从零开始的坚持……

人生中逆风,更多的是指人言——公论、定论或者说针对你的行为所发生的舆论。

他们劝你放弃,因为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否则,你必将一败涂地。

你不听,你就是狂妄、偏执,你就是个疯子。但是,当你听了,你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有位哲人曾说:“当别人建议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时,你不要理睬他们。当你遇到挫折时,把它当作一次机会,而不是世界末日。你需要做的,是尽快超越它们。如果一直坚信自己的梦想会实现,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事实的确是这样。

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在1996年登上了《公司》杂志名人排行榜,而且还是排行榜中唯一一个白手起家并且下有两个不同的公司登上《公司》500强排行榜的公司总裁。在她刚刚步入该领域时,许多人都认为她不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任何成绩。

在哥伦比亚,当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只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让她参加了一个电脑学习班。

1973年,她还在美国上大学学习电脑专业的时候,玛丽亚·艾伦娜就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在拉丁美洲销售电脑。虽然在拉丁美洲电脑的标价是10万美元,非常昂贵,但是电脑还是越来越普及了。玛丽亚·艾伦娜想要投入到这种革命性的技术中来。

在当时,美国个人电脑的价格在8000美元左右,而拉丁美洲的个人电脑价格却要昂贵的多。她想:为什么不在拉美销售个人电脑,来开发这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呢?1980年,她将自己的想法和许多主要的电脑公司交流过,并请求给她一个机会,在自己的国家销售他们的电脑。

“他们告诉我不要提这事,”玛丽亚·艾伦娜回忆说,“电脑销售执行经理们说,拉丁美洲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许多国家都十分贫穷,那儿的人们没有钱来买电脑。因此,他们认为拉丁美洲的市场太小了,根本不值得他们去开拓。”

但玛丽亚·艾伦娜并不这么认为。当别人的眼睛里只看到各种局限性时,她却看到了各种市场机会。她认为“即使这个市场只有100多万美元的承受能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能从中挣到钱。而且由于它很小,所以,就不会有什么人去竞争这个市场。”

当时她只有23岁,没有任何销售和市场经验,而且是个女性,这些被她见过的经理们称为对她而言的三个不利因素。但是,她却清楚地知道两件事:一是在美国电脑比较便宜,其二就是拉丁美洲需要便宜的电脑。她满怀希望而又乐观地与一位银行家接触,请求从他那儿得到一笔贷款,银行家提出要看她的商业计划。玛丽亚·艾伦娜从来没有听说过商业计划这类的东西。她接触的第二位银行家要求看她的市场销售计划。同样,她还是不知道市场销售计划究竟是什么。于是,她就试着直接与代理商联系,许多人根本就不想见她,只有两个人带着怀疑地听了她的想法。她问他们:“你们现在在拉丁美洲的销售额是多少?”他们说:“零,一点没有。”玛丽亚·艾伦娜对他们说:“我能每年在拉丁美洲销售你们公司价值1万美元的产品。”

为达到目的,玛丽亚·艾伦娜不得不答应所有订货必须预先付款。就这样,一家电脑公司在没有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给了她9个月的境外代理商资格。

她的第二步就是与旅行社联系。玛丽亚·艾伦娜的要求非常简单:“为我在迈阿密飞往阿根廷的班机上定个座位,在每个我不必支付额外停靠费用的主要城市停靠。”这就是玛丽亚·艾伦娜设计的市场推广计划。说实在的,她自己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她说:“无知有时是值得庆幸的,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碰到些什么。”

由于没有任何的销售推广经验,玛丽亚·艾伦娜所有行动的向导就是坚信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她在哥伦比亚下了飞机,住进了一家宾馆,立即拿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码本,开始给当地的电脑零售商们打电话。“当时我想,广告做得越大的公司,它们的规模和业务量一定也非常大。所以,我打电话时首选那些做广告最大的公司。”

第二天,玛丽亚·艾伦娜被约会塞得满满的,她飞奔着赶往一个个约会。在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思想观念还很落后,许多商人还很不习惯与女人做交易,尤其与一个看上去只有18岁、娇小而年轻的金发女郎。但她用自己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将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全部转化成了自己的优势。玛丽亚·艾伦娜这样描述了她后来的客户当时对她的反应:“他们对一个女人谈论他们不知道的、当时最新的技术和事物非常着迷。他们的反应令人非常满意,因为我有很棒的产品,而且我提供的价格很有优势,将使他们可以和一些大的经销商竞争了。”

在三个星期的行程中,玛丽亚·艾伦娜旋风般地穿行于厄瓜多尔、智利、秘鲁和阿根廷。在每个国家,她都用同样的办法来推销她手上的产品。“我原本计划销售1万美元的产品要一年后才能返回美国,出乎意料的是,我仅仅是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就接到了价值10万美元的定单和预先付款的现金支票。”这对于在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教课每小时挣6美元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渐渐地,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超了百万,甚至是几百万。在其后的五年里,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500万美元。就这样,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国际高科技公司。1987年,在《公司》杂志登载的5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上,玛丽亚·艾伦娜的“国际高科技公司”排在了第55位,1988年,玛丽亚·艾伦娜卖掉了公司,继续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三年后销售额达到7000万美元。

后来,玛丽亚·艾伦娜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开始向非洲销售电脑。市场专家们又一次次告诉她说非洲太穷了,根本就不适合个人电脑销售。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个外国女性在非洲销售电脑就更不可能了。那时的玛丽亚·艾伦娜早已经习惯这些消极的反应了。她认为这些专家们的目光非常短浅,相信自己对未来趋势的预见。1991年,她仅仅带了一份产品目录和一张地图就乘飞机到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她的销售活动。她住进宾馆后,就又拿起电话号码本开始联系当地的经销商。两个星期后,她带着15万美元的定单飞了回来……

非常奇怪的一种现象:玛丽亚·艾伦娜每每要做一件事,总会有专家出面劝阻,诚恳地对她说“那是不可能的”。而每次,她都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成功了一次又一次。因此,千万别相信什么专家的论断!

其实,所谓的专家都是某些定律、公式与逻辑的化身,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任何公式、定律都无法解释的。当他们化身成权威的形象,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的时候,他们就是用所谓的真理来阻止奇迹的产生。如果你能够相信这一点,你就能够逆风而上,创造成功。

立于天地,摆脱对别人的依赖(www.xing528.com)

人立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智慧、是汗水。人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应该学会站起来,离开习惯依靠的座椅。一个事业成功的朋友意味深长地讲过他年少时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学溜冰的时候,父亲来到冰场,看到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滑。他走上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惊惶大哭,脚下不稳,跌了个仰面朝天,哭嚷着要椅子。

父亲在旁边,看我在那里哭嚷却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己站起来。

这时我才发现,真要学会溜冰,非把椅子拿开不可。

“没有人带着椅子滑冰的!”父亲慈祥地说,“不要以为你离开了某人或某种依赖就活不下去了!”

无论我们是否像这样位朋友一样,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能让我们尽早离开依靠的座椅。我们都应该学会自己站起来,学会主动去掉依靠的座椅,让自己得以成长。或许我们听说过这个寓言故事。

小蜗牛看到毛虫、蚯蚓都没有壳,而自己却背着一个笨重的壳,就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又反问道: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笑着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蜗牛背上有壳,我们身上有手。只要有双手,我们就能靠着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就能自己站起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从小就是“在没有依靠的座椅上成长的”。

有一次他父亲赶着马车带他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很快,把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住时,他以为父亲会下来把他扶起来,但父亲坐在车上悠闲地掏出烟吸起来。

他叫道:“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疼了吗?”

“是的,我自己感觉站不起来了。”肯尼迪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持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肯尼迪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艰难地爬了上来。父亲摇着鞭子问:“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肯尼迪摇了摇头。

父亲接着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任何时候都要全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只有自强自立的人,才能独立于世,才能力超群雄,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学会自己做主,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分配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择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如果总是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让别人推着前行,摆脱不了对别人的依赖,就将永远是一个弱者。

法国作家雨果写道:“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只要一个人是活着的,前途就永远取决于自己,成功失败都系在自己的身上,而依赖只能是一种生命的束缚,一种寄生。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认识自己,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成就。”依赖别人,就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意志力就会被消磨掉。离开习惯的依靠,就能挺直腰杆做自己。

不要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一个六神无主、无所适从的人的一生就像风向标,注定会很累,因为它永远在风的控制下忙忙碌碌,摇摆不定。

但是拥有自己志向的人,却有着一个不可动摇的坐标。他们有自己的方向,决不会摇摆不定。

信念守恒的人,始终如一,孜孜不倦,他们从不为潮流所迷惑,而是步步为营,永不停步地照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风向标式的人则很容易被人言所改变或击倒。

某天,有个年轻人来到集市上,买了一只山羊,他牵着羊,走在街上。

几个骗子看见了,其中一个对他说:“你牵着这只狗干什么?”

“别开玩笑,这是一只山羊。”

他牵着没走几步,迎面又过来一个骗子。

“你为什么牵着狗哇?你要这狗干吗?”

“这是山羊!”他冒火了。

不过,他开始动摇了:会不会真是一条狗呢?他低头看看这只长着黑胡子的东西,猜疑:狗?这明摆着一只山羊嘛!不过……

又走了几步,他听见有人在喊:“喂,小心,别让这条狗咬着!”

“天哪,我真糊涂!”这人终于大叫起来:“我怎么会把它当成山羊买来啊!”他信了骗子的话,把山羊扔在大街上了,那几个骗子捉住山羊,吃了一顿烤羊肉。

当然,这是一个故事。不过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你要做一件事,拿到了一个好项目,决定做下去,然而,身边的人一致认为“不保险”、“不可为”。于是,你相信了他们的话,结果是你把一只肥羊当做瘦狗放掉了。

正所谓众智成愚,当你没有自己的主见,而随别人的意见左右摆动时,只能让很多本来可行的事,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不行”。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小学一年级时小小班头儿,中学时的团支部书记,毕业后处长、局长、市长……一路攀升到人生的制高点。

其实他的成长很可能只是源自孩童时老师的一句赞扬。

老师表扬他是:“好样的,全班的带头人!”

大人都夸他:“这孩子将来一定当大官儿!”

他得到一种来自方方面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得更好,将来才能“当大官”。

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而这信念约束着他的言行,也督促着他的上进心,直到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中

在失败与挫折中,很多人寄希望于别人来帮忙度过困境,这是很消极的一种做法。

要知道,曾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曾经达不到的目标并不意味着永远达不到,你只有放弃手中的拐杖,才能大步迈向人生的目标。

穆拉·纳斯鲁汀先生是一位很有灵气的作家,看上去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很惹周围女人们的喜爱。

婚后15年,他终于因爱上一个比自己小许多的姑娘而同妻子离婚,落得个一无所有。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天生是个情种,只在乎爱情,其他一切均不放在心上。他携这位姑娘出外闯荡,在孟买开设一家小公司,是那种经营出版、发行图书刊物的公司。虽然他懂这方面的业务,但他讨厌经营。

于是,他把公司里的一切交给了女友,自己在家写书。几年后,公司有了些发展,女友赚了些钱,而他的作品却没人认可。这时,女友认为他无能,提出分手。他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了那位女友,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经过一番垂死挣扎,他的一位旧友要他去公司帮忙,工资不菲,与此同时,他又有了新的所爱,一位心地善良的公务员。这就像他生命里的一点微光,拯救了他。几番磨难之后,他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这一副“拐杖”了,不然的话,他简直没有办法再活下去。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几乎是在同时丢失了工作和新女友。

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他不止一次对自己说:纳斯鲁汀先生,你无法再活下去了,死吧,去死吧!毕竟,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靠朋友的接济,四处找工作,几乎跑遍了整个孟买,也没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时,纳斯鲁汀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他再也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知名作家了。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应该像个真正男人那样立志发奋。于是,他开始了刻苦努力的创作,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下子签定了几本书的写作合同。

从此,纳斯鲁汀先生再也不相信什么“拐杖”了,他只信奉: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可靠的!

生活中,很多人的遭遇与先前的纳斯鲁汀极为相似,只会依赖拐杖,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双腿应有的功能,离开拐杖,便不会行走了。在这些人的成长的过程中,遭受了外界的批评、打击,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从而导致对失败惶恐不安,甚至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在他们的人生中没有自强自立,只好依赖拐杖度日。

其实没有什么拐杖是你能够永久依赖的,命运要靠自己把握。倒下去必须重新爬起来才能够寻求自立,大步向前。

只有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可靠的,无论对待爱情还是事业。

你的人生你做主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

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乘凉的人笑了:“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在做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显得很忙碌。我们被竞争所挤压着,争着读书,争着工作,争着赚钱,争着出国,在众多的压力下,我们不知不觉中离真正的快乐、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人类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趋同心理,即使是无聊的事,如果是大家一起去做也会显得有意思许多。我们往往不怕自己错了,而是深深地害怕只有自己一个人错了,也就是孤独地错。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时,每个人不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可以走下去。当希特勒站在他的士兵们面前说“为我们的民族而战”的时候,摩拳擦掌的人其实并不是勇士,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说“我不想去”,那么他才是真的勇士——这需要不可估量的勇气。

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与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东西相比,周围的一切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

乔达摩生于公元前历3年,父亲是释迦族国王。国王为了让王位后继有人,就禁止他离开皇宫并以宫廷无尽的奢华和享受诱惑他,极力把他同任何不幸的事物隔开。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皇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车外的景象使他惊呆了——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继续前行,他又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一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乔达摩吃惊地领悟到,每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一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物体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

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被病、老、死牵扰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注视着他,并对他很平静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问。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到了解脱。”

这些新的发现,唤起了乔达摩内心深处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现在受到庇护的特权的厌恶。这些使他越来越感到强烈的不安。

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在他思想深处,有着无法终止的不完美的感觉,有着对不幸人们的不断增长的、难以抗拒的“同体大悲”。

当他认真地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后,他决定离家修行,带着解脱生死的宏愿,为获正果,矢志不渝。就这样,他毅然抛弃了自己熟悉和钟爱的一切,开始了新的求道生活,那年他才29岁。

出家后,乔达摩过着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先后向二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寻求人生的真理。

经过许多年的修行,最后,乔达摩来到一棵菩提树下,修成了正果,进入了高深的境界。自此,乔达摩成为佛陀(觉悟者),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我们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去做出家修行的僧侣,只是建议我们找一个宁静的时刻检视自己的心灵,抛开世俗世界的声音,只倾听自己的心声,听听它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事:一名公司副总裁放弃了3万的月薪而去做了木匠,一个律师辞去了工作去从事写作等等。他们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敢于去要的人。抛开大多数人孜孜以求的名利、地位毕竟需要非凡的勇气。

我们每个人都想感受自我的价值,这是生命的重心,但我们却一直朝错误的方向努力。我们以为自我的价值需要别人认可才行,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人格修修补补。我们时时以别人的标准来审视我们自己,反而忽略了心中真正的渴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并且永久地保有这一准则。我们不应在乎别人认为我们该做什么,但我们应非常在乎我们认为自己该做什么。

我们为人处事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标准,不是人云亦云的标准,而是自己真正所想要的、所想爱的。只要我们自己认为有意义,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所谓最大的成功,也就是: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当你想当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说你想说的话……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实质。

要有独立自主意识

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保持自我清醒的认识,不要被任何人所控制,不管他们的意图是多么的善良,你必须保有你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不要盲目地听命于那些充满善意的人,那些一直在做好事的人,那些经常在劝告你要成为这样、成为那样的人。你所要做的就是听他们讲,然后谢谢他们。他们并不是想造成任何伤害,然而,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别人,因此事实上总会有伤害发生。

相信你自己,听命于你自己的心,那才是你唯一的老师。

有一个牧师,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为讲道词而伤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外面下着雨,他的小儿子又烦躁不安,无事可做。后来他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顺手翻一翻,看到一张色彩鲜丽的巨幅图画,那是一张世界地图。他于是把这一页撕下来,把它撕成小片,丢到客厅地板上说:“儿子,你把它拼起来,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

牧师心想他儿子至少会忙上半天了,谁知不到十分钟,他书房就响起敲门声,他儿子已经拼好了。牧师真是惊讶万分,因为他看到每一片纸头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

“你怎么这么快就拼好啦?”牧师好奇地问道。

他儿子回答说:“这很简单!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画像。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把人的画像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放一张纸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假使人像拼得对,地图也该拼得对才是。”

牧师忍不住笑起来,给了他儿子两毛五分钱,并说:“你把明天讲道的题目也给了我了。假使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是对的。”

这个故事的意义非常深刻: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如果你要力求改变,那么首先应该改变你自己。

人们时常在判断你,如果你没有经过思考就接受了他们的观念,你将为人们的各种判断而受苦,而且你还会将那些判断丢在另外的人身上。

如果你想要独立自主,那么你就要相信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只有你相信并接受自己,你才会有能力相信并接受别人。

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不如全力以赴,亮出最好的自己。

玛丽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她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这不,机会来了,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玛丽热情地去报了名,对此,她的家人都表示了支持。

定角色那天,玛丽回到家后,径直去了自己的卧室,她的脸上没有了以前的笑容,眉头紧锁,嘴唇紧闭。家里人见状很是担心,便都跟了进去。

“你被选上了吗?”哥哥小心翼翼地问。

“是的。”玛丽的声音极细,那两个字简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呢?”父亲问。

“因为我的角色!这部短剧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儿子。”玛丽说。

“你的角色是什么?”父亲接着问。

“他们让我演……演一只狗!”玛丽说完,用被子蒙住了头。家里人只好默默地退出了她的房间。

晚饭后,父亲和玛丽谈了很久,但他们没有透露谈话的内容。

除父亲外,全家人都很奇怪玛丽为什么没有退出排练,因为她们认为演一只狗没什么好排练的。

但是,玛丽却练得很认真,很投入,她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对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痛了。玛丽还告诉家里人,她的动物角色名叫“拉拉”。

演出那天,玛丽的家人早早地到了剧场。当灯光转暗时,演出正式开始了。

最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后,就大声召集家人出来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她优雅地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一脸幸福的“女儿”和“儿子”,他俩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然后把头倚在“父亲”的大腿上,眼睛却看着慈祥的“母亲”……

“这是多么和睦、快乐的一家人啊!”观众们想。

在这一家人热烈的讨论声中,玛丽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然而,这不是简单地爬,“拉拉(玛丽)”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用可爱的小鼻子嗅嗅男主人的脚尖,又抬起前脚朝两位小主人做了一个滑稽的动作,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并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唯妙唯肖。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人讲圣诞节的故事。他刚说到“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

“拉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真的小狗一模一样。舞台下玛丽的哥哥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拉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它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太逼真了!可爱极了!玛丽—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拉拉”。

因为“拉拉”的位置靠后,其他演员又都是面向观众坐着,所以观众可以看见玛丽,其他演员却无法看到她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对话还在继续,玛丽幽默精湛的表演也没有间断,台下的笑声更是此起彼伏。

那晚,玛丽的角色没有—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

后来,玛丽告诉哥哥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不如全力以赴,亮出最好的自己。

敢于尝试,打破现状

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一天,我们都生存在压力与繁琐之中,也许会平庸地度过一生。

生活往往很难都是多姿多彩的,大多数时候每天都一样,生命的疲惫有时候很让人绝望。但是,还是不要恐惧生命、厌恶生活,试试换一个方式来生活、来体味生命,也许你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想法,你的人生也会五彩斑斓起来。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麦克·英泰尔,37岁那年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越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3万多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

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美丽的同居女友,有亲友和快乐,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也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打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孤独,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这个懦弱的37岁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老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强暴。”但他成功了,4000多英里路,78顿餐,仰赖82个陌生人的仁慈。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16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写为“CapeFear”。只是一个失误。

麦克·英泰尔终于明白:“这个名字的不当,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到了一个和自己想像不同的地方,麦克·英泰尔得到了什么?

其实,得到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虽然苦,虽然绝不会想要再来一次,但在回忆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因为他战胜了恐惧更战胜了自己。

我们往往习惯了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怨愤却又安于现状。

其实,打破现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艰难,只要你敢于尝试,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决定:今天就向老板请假,这个周末就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旅行;找个空闲的时间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你的人生就有不一样的色彩。

一言以蔽之,勇于打破现状,勇于尝试,生活就会充满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