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成都乡村生态旅游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成都乡村生态旅游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四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任务一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任务导读本任务着眼于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现存问题探讨,使学生掌握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及旅游产品发展的引导方式。任务目标◆了解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要针对成都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我们就必须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几种产品类型。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成都乡村生态旅游

项目四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

任务一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

任务导读

本任务着眼于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现存问题探讨,使学生掌握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及旅游产品发展的引导方式。

任务目标

◆了解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了解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及旅游产品发展方向。

任务内容

一、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成都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历经了二十多年,成效显著,已经成为成都地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对乡村生态旅游需求总量的剧增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现有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一些地方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自身特色、经营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缺乏特色和文化品位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研究与挖掘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不断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品质,必须对其进行优化与升级。

要针对成都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我们就必须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几种产品类型。按照旅游主题进行划分,成都市乡村生态旅游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游览观光体验系列

该系列是所有类型旅游产品的基础,但往往许多旅游区的旅游开发也仅仅局限于此。观光类旅游产品在开发上应注意“两个结合”:自然观光与文化品位紧密结合,观光与参与休闲活动项目紧密结合。

知识链接

石象湖风景

石象湖地处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边缘的结合部,因湖边有一个纪念三国名将严颜的石象寺而得名。石象湖风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面积的生态园区成为动物植物共生共存的天堂,更是现代都市人寻觅的一片净土。景区湖面如镜、秀木叠翠,800亩湖面港湾甚多,曲折幽深,有九沟十八岔,岔岔十八沟,神秘莫测,韵味独特。游人荡舟去,多不识归途,恰似一个天然的“水上迷宫”。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优级,其绝佳的自然生态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成都平原上。石象湖万花成海,种类繁多,色彩绚丽,漫山遍野,不计其数。杜鹃花、木兰花茶花、油茶花、四照花、龙虾花、野百合、中国旌节花、木荷花、灯台花、玉叶金花等数百种常见野生花卉生长在山间岩畔,林下水边,奇香扑鼻,造型独特,一年四季,千姿百态,楚楚动人,风韵翩翩

石象湖风景区内四个百亩大草原上生长着从丹麦进口高羊茅草,终年翠绿厚甸,游人可自由进入,随意接触,和美可亲。石象湖自2002年开园以来,每年从荷兰等欧美国家引进上万株世界各类品种繁多的名贵花卉,种植在树林中和花海赛艳的草坪上。每年春天和夏天还会分别举办“郁金香节”和“百合花旅游节”,届时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每年的5月至6月是石象湖象山上玫瑰盛开的时节,每到此时百亩玫瑰园中的玫瑰争相吐艳,香气浓郁,极具浪漫情怀,吸引无数游人前来闻香赏花

几年来,去过石象湖的人视角不同,感触各异:有的讲石象湖是“鲜花的海洋,视界的天堂”,有的说石象湖是“东方小瑞士,亚洲小荷兰,中国达沃斯,成都御花园”,还有人将石象湖美誉为“梦幻之地、安逸之乡、人居天堂”。来此地游玩者无一不赞不绝口。(图4-1)

(二)休闲度假系列

现代旅游的特点是人们更多地强调旅游经历和自我参与,因此休闲康乐旅游产品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这种大趋势,度假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可以开发各种度假休闲系列产品,满足各种类型度假休闲的需要。本系列产品可以包括周末节日度假、家庭度假游、集体度假游、疗养度假游和学生活夏令营,等等。

图4-1 石象湖风景区

知识链接

成都·秀丽东方

成都·秀丽东方位于成都市锦江大道湿地路,以“自然、秀美、野趣、宁静”为主题,总占地1250亩,现有超过500亩稀有生态园林,集观光、旅游、演艺、婚庆、休闲、娱乐、会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园区拥有千余种鲜花名木,其中东梅花园是西部最大的梅花园,园中栽种有上千株共几十个品种的梅花。而榴花恋岑湾的石榴林则是珍贵的清代古树,秀色山川中则栽种着上千成片的桃树,形态各异,自成风格。除去这些成片成林的木本花,园内每年还有上万株各色四季花卉依时令栽种,以营造四季花卉盛景。每一年的不同花时,梅花、桃花杏花石榴花樱花向日葵等等,渐次开放,姹紫嫣红,引人入胜。除去百花争艳,园区秀丽景观自成一格,既有丘陵登高,又有山谷能怡情,或花隐鱼跃,或幽谷寻香,更有水雾袅袅,丽曲花溪水流蜿蜒于园区中,宛如仙境,是成都近郊生态环境最优质区域。(图4-2)

图4-2 成都·秀丽东方

园区创新地以“园林综合体”为风格,以“文化产业平台”为功能进行打造;既可满足个人游客休憩、康体、运动、娱乐等休闲需求,又可满足团体文演、培训等娱乐需求。是成都首个既能承载万人文化演出、户外活动,又具备天然户外景观的博览园。

(三)生活体验系列

质朴的田园生活对久居都市的居民有强烈的吸引力。生活体验系列类型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强调的是参与性、体验性和趣味性,他们享受的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乡村体验旅游开发的关键在于确实让人可以忘我地体验和回味旅游产品与创意。如今比较流行的体验旅游产品包括风情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童趣追忆体验游、亲子温馨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心理调节体验游、贫困苦难体验游,等等。

知识链接

休闲生活体验

炎炎夏日里,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个休闲避暑的好地方,在距成都不足50分钟车程的蒲江,芳草萋萋,色彩斑斓。那里有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很火红的朝阳湖、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石象湖、唐代的摩崖石刻飞仙阁,更有让人称妙的山、水、树相融合的西来古镇……而蒲江县成佳镇的茶马古道则别有一番风味,茶马古道现在保留的全长一公里左右、近两米长的条石一条条地铺向远方。由于它早已隐匿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很少有人通行,所以整个路面都显得苔痕斑斑。在道路旁边,一座两三米高的石碑高高地耸立,刻着“上通名(山)雅(安),下达新(津)彭(山),仕宦商贾上下往来必经之路”等字样。字迹模糊的石碑,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久远岁月中商帮打马走过的足音。

除了觅古看田园美景外,游客还可以当一回悠闲茶农,星罗棋布的马尾松林下掩映着一垄垄连绵起伏的茶园,而山沟里却是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溪水淙淙、藤蔓缠绕,依托茶园美景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更是集品茶、赏茶、采茶、制茶、茶艺表演、茶膳美食于一体,是目前最流行的农业体验游之一,坐在林间茶园里,泡一杯“蒲江雀舌”慢慢品味,是都市朋友深度体验现代田园生活,感受茶文化真谛的旅游胜地。

(四)康体保健系列

康体保健旅游是指能够使旅游者身体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的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游客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与旅游方式的异质化,人们的休闲功能由原来的放松休息、娱乐消遣转变为个人发展与改善社会和环境关系上,并且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去获得身心康乐。康体保健旅游一般包括体育旅游和保健旅游。该系列主要包括森林浴、日光浴、划船捉鱼、溪边垂钓、骑马、散步、远足、租赁农业等,使游客通过乡村生态旅游达到锻炼身体、凝气安神、消除疲劳以及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

知识链接

花水湾度假小镇

花水湾度假小镇是由中国中铁二局整体打造的成都首个纯度假性质的小镇,以“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设计原则进行产业分布和整体建设,为成都市重点旅游工程,也是全国旅游开发的示范点,与西岭雪山一同构成中国南方雪山温泉国际休闲度假区。距离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89公里,约75分钟车程,全程经过成温邛高速公路(44公里)及大邑旅游快速通道(38公里),周边聚集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佛教圣地雾中山、中国庄园博物馆群落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等旅游资源。

花水湾温泉形成于远古四川盆地海陆变迁时期,发掘于地下约2800多米处,水温高达68摄氏度,富含硫黄、碘、锂、偏硅酸及氧化钙等珍稀矿物质,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花水湾温泉高矿化水体中各种矿物质结晶析出时,会由无色透明渐渐变幻出淡绿、绿、深绿、灰绿、黄、乳白等色彩,曾被誉为“天府奇汤”。其中硫含量较高,温泉中的硫化氢可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健医疗作用。(图4-3)

图4-3 花水湾度假小镇

花水湾温泉水会是度假小镇集中享受高等级温泉洗浴的大型生态温泉中心,一改过去在花水湾各家酒店简单的洗浴方式。由中国中铁二局温泉酒店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国内著名温泉设计公司HAISEN机构按最先进的温泉洗浴理念设计兴建的。水会占地面积近70亩,花水湾河贯穿室外温泉区,将温泉楼、市内SPA水疗馆、室外温泉区、动感水上运动区、森林温泉、VIP温泉岛这六大部分与自然元素融合,提供现代先进的水疗设备、自然融合的温泉汤池、活力动感的水上运动、完全放松的森林淋浴,在沐浴后还可享受SPA、香薰健身影视等多项服务。中国花水湾温泉水会日接待能力达4000人次。

花水湾度假村将康疗、水疗、商务、会务、运动、体验、休闲、旅居、家庭度假等多种旅游元素有机结合,创造“雪山下、温泉上、高尔夫旁、纯度假”的高档次生态、健康、度假、商务四大旅游主题度假区。

(五)修学科考系列

乡村拥有丰富的乡土旅游资源和科普教育题材,可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是城市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城市教育重视素质培养的表现。通过乡村考察实习,可以让学生们热爱自然、热爱家园;认识劳动,珍惜资源,学会做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农业产品,营造出千奇百怪的农业自然景观。利用现代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农业发展史、农业自然灾害等进行讲解以及演示,可以大大增加乡村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对生长在城市中的居民和青少年有较强的吸引力。本系列产品包括青少年自然科考实习、青少年环境保护游、社会科考游、农业生产科考游、大自然生态写生游,等等。

知识链接

都江堰市现代都市农业高科技园

都江堰市现代都市农业高科技园位于都江堰市崇义镇双土、界牌、海云、大桥社区(核心区域占地2000亩),规划区域10000亩。园区紧邻彭青快速通道,距成灌高速崇义收费站仅1公里。都江堰市现代都市农业高科技园是都江堰政府全力打造的农业休闲旅游园,专业从事有机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生产种植和育苗、加工、冷藏项目,是都江堰继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后的第三张名片,是按国家4A级景区规划建设的。景区集观光、体验、娱乐、休闲于一体,游客可体验高端农业生态田园的观光旅游、农耕、农收、农事活动的体验旅游,以及健康食疗养生的休闲旅游。其经营项目包括:亲情互动园、飘香体验屋、生态有机餐厅、欧式田园咖啡厅、绿色环保观光车、生态自行车、田园采摘园、家庭周末农场、儿童天地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图4-4)

(六)专题旅游

专题旅游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季节组织安排不同系列的专题活动,丰富旅游产品,满足各种人群的旅游需求。

图4-4 都江堰市现代都市农业高科技园

知识链接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遗址,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是世界上同时期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遗址之一,是中国同时期出土金器、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成都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分布约4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三星堆,再现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文化的辉煌。

2007年一座承载着成都三千年建城史的博物馆在金沙遗址原址上拔地而起。这是一座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的标识性景观。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遗迹馆和陈列馆,分别位于摸底河的南北两岸,一方一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成为成都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遗迹馆位于博物馆东部,摸底河以南,是一座呈斜坡状的半圆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为7588平方米。遗迹馆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活动场所的发掘地,游客置身遗迹馆将目睹众多珍贵文物的出土原址。陈列馆位于摸底河北岸,是一座呈斜坡状的方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主题陈列《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等5个展厅组成,以重要遗迹、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从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灿烂与辉煌。陈列馆建有四维特效影院,定时播放4D电影《梦回金沙》,借助最新视听技术,让观众穿越3000年时空,领略杜宇王朝至开明王朝的古蜀风采。陈列馆还设有新闻发布厅、学术报告厅、金沙特色纪念品商店等服务设施。(图4-5)

图4-5 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不断进行园林景区景观建设、摸底河沿线自然景观优化升级,逐步实现了“自然之美,草野之趣”的设计理念,绿化覆盖率高达80%以上,现有苗木、乔木5万余株,灌木7万多株,竹林占地20余亩,形成了以银杏、水杉、桢楠等为主的植物林地。园林区华侨品种繁多,春有樱花、桃花、梨花、李花、海棠争奇斗艳,夏来栀子、白兰花清香四溢,秋有芙蓉花满枝,丹桂香满园,冬来蜡梅芬芳馥郁,红梅独占枝头,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园林区,一年四季随处可见繁花似锦的景象。园林区的乌木林、玉石之路等休闲文化景观则让游客切身感受到脚下这片热土几千年来的沧海桑田以及先民们精雕细凿的艰辛历程。

位于博物馆西北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建筑风格肃静清幽,是对金沙遗址以及古蜀文明其他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进行抢救、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有机会为博物馆展览提供更多、更新、更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延伸。

2011年12月,中国文化遗产标识———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鸟”金饰图案被确定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的核心图案。如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不仅是代表成都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更成为成都市不可缺少的古蜀文化展示与研究中心、青少年社会教育基地以及游客参观休憩的重要场所。自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00万余人次,“让更多人走进金沙,让金沙走向世界”的理想正在实现。

二、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

纵观成都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反映出许多景区的旅游产品类型过于单一,基本就是“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缺乏本土特色,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通过对成都地区的旅游市场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

(一)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化

1.结合当地文化特色

成都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美食文化、川剧文化、驿站文化和古镇文化都是可以依托来进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通过整理、挖掘景区文化资源,达到传承、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目的,提高景区知名度和核心旅游吸引力,以独特、原真的文化内涵塑造景区旅游形象,形成旅游市场的文化唯一性品牌,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完善项目功能,形成产品系列,满足游客的文化审美需求。

2.旅游项目创新

原有的吃农家饭、农园观光、赏花采果、棋牌、钓鱼等简单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已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体验需求。通过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得知,游客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更倾向于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的体验类旅游目的,譬如撒网捕鱼、纺线织布、磨豆腐、打糍粑等结合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乡村节庆、农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活动的旅游项目。旅游体验产品开发要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让旅游者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给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才能增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旅游产品开发深度化

以往的旅游产品开发往往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扩大生产,缺乏对产品的深度挖掘,导致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不足,附加值较低,综合经济效益低。针对这一现象,产品的深度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产业链条

传统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销售仅局限于产品的初步开发,产品的附加值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导致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不如人意。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在产品已有的市场需求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市场价值。以都江堰青城红阳猕猴桃基地为例,在原有的果实采摘和园区游览的简单旅游项目基础上,以“都江堰”为品牌的猕猴桃这一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生产以猕猴桃为主的副产品,如果汁、果酱、果脯等系列的产品,能够有效地开发其附加价值,扩大市场收益,形成“生产种植—采摘浏览—收购加工—宣传销售”这样完整的产业链条。

2.产品整合营销

1999年法国昂热大学副教授艾柴纬亚对于法国南方巴斯克北部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进行跟踪调研,评估乡村生态旅游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他的结论是,旅游的多样化是农庄现代化后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出路,是欧洲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他在调研中发现,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后,法国农业展现其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生产高度集中的现象。早期的巴斯克地区的农民也曾顾虑重重,怕丢弃土地,从此不伦不类,但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兼营旅游,从此巴斯克地区农村发展迅速。事实证明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发展不是竞争对象,对农业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图4-6)

图4-6 法国巴斯克地区风景

借鉴法国巴斯克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该地区多数以农庄为单位的经营者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往往会采取联营合作的方式。这是以平等为前提,互利为目的的一种关系,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相互进行推销,例如相互交换宣传资料为度假的旅客提供额外的信息,同时让对手参观自己的景点也有助于他们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向游客进行介绍。

成都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经营大部分都是各自为政,独立经营,很少存在联营或合作的关系,这对发展该地区的整体旅游业很不利。从法国巴斯克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经验中我们了解到,竞争是必然存在的,但如果把竞争对手转化成合作伙伴,通力合作,互利互惠这一方法则是在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生存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互惠合作,把竞争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对我们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整体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产品开发系统化

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系统包括主题选择、形象设计、项目策划、服务系统和辅助设施等五大方面,囊括了吃、住、行、游、购、娱、信息、环境等所有旅游产品开发要素。而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不停变化,不同时期的产品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对旅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提升改造的需求。若在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做到主题独特、形象鲜明、项目诱人、服务完善、设施达标,就可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激发游客的出游动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的总体消费,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主题选择

主题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和品牌运作的基础。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主题应该着重挖掘当地民俗,以当地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为切入点,以乡村背景和当地民俗文化为依托,科学地进行旅游化包装与乡土文化的提炼和提升,使其具有主题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形成以“农产、乡风、民情、生态”为主题卖点,充分展现农耕文化、乡土特色、民俗风情。

2.形象设计

与传统景区的形象要求一样,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也要重视形象设计。在遵循地脉、文化、市场感应以及竞争替代四个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风味的旅游产品,切忌盲目跟风,千篇一律。(图4-7)

图4-7 乡村风情

3.项目策划

项目是旅游活动的载体,也是旅游产品中重要的一环。从市场调查的统计中我们可以得知,游客对于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产品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也决定了我们要以此为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不断挖掘和创新乡村生态旅游游憩项目来充实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并进行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景观设计。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应从多角度、深层次进行策划与设计,追求农味乡韵,展现出独有的乡村气息。

4.服务系统

在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同时,景区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类项目包括吃、住、行、游、娱、购、信息、环境等所有旅游活动中的要素都属于乡村生态旅游中的服务类产品。服务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决定着一个景区的市场命脉,做到人性化、细致化的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游客的游玩兴致和对景区的整体印象。改善景区住宿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信息,消费环境透明化和售后服务完整化等措施是提升景区的服务系统的有效措施。

5.辅助设施(www.xing528.com)

辅助设施的建设是景区的整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国家在旅游景区分级标准细则中也对此专门进行了相关规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一个景区的市场形象很大程度上决定在其景区辅助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在旅游产品的开发系统中,辅助设施的建设是对主题选择、形象设计、项目策划的实体呈现所存在的,也是服务类产品能否达到游客预期值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辅助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与主题相呼应,形象贴合设计,辅助旅游项目体现人文关怀,做到为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起到相对应的辅助作用,但不可喧宾夺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简单务实。

知识链接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人均花费偏低

据《2013年成都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成都乡村游客人均花费仅167.01元。导致低廉的人均花费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乡村生态旅游消费结构太单一,除餐饮、品茗、棋牌活动之外,其他消费项目十分缺乏;二是缺乏有效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家庭农户为主的个体户,他们沿袭了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并且无序竞争,相互恶意杀价,最终导致乡村生态旅游行业整体利润下降甚至是保本经营。

二、产品结构单一

成都各主要乡村生态旅游地的主要旅游产品大多雷同,旅游项目不外乎赏花摘果、生态园林观光、乡村民俗风情、宗教朝拜等,休闲娱乐亦不过打麻将、棋牌活动、浴足、保健和卡拉OK等活动,这些产品自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初沿袭至今,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各地差不多,千人一面。而能够体现乡村生态旅游特色的农事体验型、乡村康体健身型的旅游产品十分缺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对成都各乡村生态旅游地主要旅游产品统计见表4-1。

表4-1 成都主要乡村生态旅游地主要产品概况

注:●赏花,◎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宗教崇拜,◆摘果、种菜、钓鱼,◣滑雪,◢水上运动,◤溜索、蹦极,★旅游购物,☆麻将、棋牌,▽足浴、保健,▲卡拉OK

三、旅游时间分配不均衡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的季节性较强,旺季过旺,导致客源过于集中,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旅游环境不堪重负而遭到破坏;淡季又过淡,大量旅游接待设施闲置,有许多“农家乐”甚至不得不在淡季时停业,与旺季时产生鲜明对比。例如龙泉驿区每年3月桃花盛开的20多天里,平均每天的游客接待量达6万~8万人次,周末每天达12万~15万人次,最高峰甚至达20多万人次/天。游客密度过大不仅降低了景点的观赏质量,同时对环境破坏也较为严重。而花期一过,游客寥寥,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闲置。季节性太强使得“农家乐”以及其他旅游企业如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辆、旅游餐厅等效益也难以提高,不利于吸引资金进行再投入,限制了乡村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

四、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质量有待提升

成都市在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果。2004年5月发布实施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地方标准。依据这两个标准,2006年9月又颁布实施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试行)》。2007年10月发布了《成都市〈四川省旅游条例〉实施办法(草案)》,该《草案》在全国率先对农家乐的管理提出原则性的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保证。这些地方法规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成都市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但成都市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仍然任重道远。据统计,成都市2013年评定的星级农家乐有167家,星级乡村酒店96家,其中五星级仅3家,四星级也只有20家。另外,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点)的解说系统、标示系统、急救服务、金融服务系统不规范和不完善,没有多语种解译,安全提示标志和残疾人服务设施十分缺乏。服务礼仪和文明用语尚需要大力培训。

五、市场营销渠道十分狭窄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主体是以农户为主体的个体经营者,具有市场意识淡薄、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掌握不足的特点,加之乡村生态旅游旅游经营的季节性、小规模性,导致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还处于等客上门阶段,几乎没有主动出击开拓市场的专业经营行为。游客到乡村生态旅游餐饮娱乐点消费主要靠口碑宣传和一些经营户散发的宣传资料。近两年成都也建设有农家乐信息网(www.njl88.com)和成都休闲网(www.cdxx.cn)以会员方式推介成都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但大部分经营户并未加入这些营销网络。

任务测试

1.按照旅游主题进行划分,成都乡村生态旅游包含哪几种产品类型?

2.为什么生活体验型的乡村生态旅游对都市居民有强烈的吸引力?

3.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旅游区,谈谈你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

4.如果你是一位旅游者,你更喜欢哪种乡村生态旅游度假模式?

任务二 成都乡村生态旅游线路

任务导读

本任务着眼于成都乡村生态旅游经典旅游线路,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成都村生态旅游的著名景点及各景点适宜旅游的季节,系统化梳理成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任务目标

◆掌握成都乡村生态旅游经典旅游线路。

◆能够依据游客不同需求推荐合适的旅游线路。

任务内容

一、乡村体验游线路

成都周边有许多经典的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线路,这些乡村游线路均为从成都出发,到以三圣花乡、龙泉万亩观光果园、郫县农科村、青城山猕猴桃·绿茶基地、邛崃平乐花楸村等“大五朵金花”为中心的周边乡村景区进行一、二日游。具体可分为乡村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线路、乡村古镇旅游线路、乡村风情旅游线路四部分,每部分均有富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前往这些景点旅游的费用大多为人均一两百左右。

(一)乡村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市区→锦江区三圣乡(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花乡农居)→市区

特色体验:赏乡村四季鲜花,看新农村风貌,品农家特色餐饮,购乡村特色商品,体验乡村民俗风情。

(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线路

(1)市区→龙泉桃花故里→市区

特色体验:赏万亩桃花胜景,感受桃花故里文化,品味农家特色餐饮,体验乡村休闲生活。

(2)市区→郫县农科村→市区

特色体验:赏农家园林、盆景艺术,感受农家乐发展历程,品农家特色餐饮,购乡村特色商品,体验乡村民俗风情。

(3)市区→都江堰青城山镇红阳猕猴桃基地→长寿村

特色体验:观红阳猕猴桃基地·绿茶基地,游长寿村,品长寿菜,感受长寿文化。

(三)乡村古镇旅游线路

(1)市区→龙泉洛带古镇→市区

特色体验:观古镇历史风貌,感受会馆文化,品客家特色餐饮,购乡村特色商品,体验客家文化。

(2)市区→都江堰泰安古镇→市区

特色体验:观魅力山乡,感受古镇历史文化,品农家特色餐饮,购乡村特色商品。

(3)市区→大邑安仁古镇→市区

特色体验:观古镇历史风貌,赏刘氏庄园,感受建川博物馆聚落,体味民间馆藏文化。

(4)市区→黄龙溪古镇→市区

特色体验:感受古镇火龙节的源远流长,以及其热闹场面、民俗歌舞、南狮艺术。它还是《芙蓉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等150余部影视剧的拍摄地,被誉为影视古镇,体味其浓浓古味,秀美山川。

(四)乡村风情旅游线路

(1)市区→温江花博会→春江花韵→市区

特色体验:观花博会,赏花卉园林艺术,品农家特色餐饮,体味乡村民俗风情。

(2)市区→蒲江石象湖→市区

特色体验:观荷兰郁金香,赏异国名花名草,游石象湖,品“绿昌茗”极品春茶,感受天然氧吧休闲生态环境。

(3)市区→邛崃平乐花楸村→市区

特色体验:观千亩茶园,赏千年茶树,品天下第一圃贡茶,感受茶文化历史,体味农家客栈特色餐饮。

(4)市区→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市区

特色体验:观西岭千秋雪,探万古阴阳界、森林佛光、日照金山之神秘,感受温泉疗养保健,体验滑雪、滑草运动休闲。

(5)成都→崇州九龙沟→市区

特色体验:赏森林、草甸、瀑布自然生态景观,感受避暑休闲特色,体味农家特色餐饮。

(6)成都→都江堰虹口乡(红色村、高原村)→市区

特色体验:赏万亩猕猴桃基地、三木药材、三文鱼特种养殖,品农家特色餐饮,体验漂流运动休闲,感受自然生态环境。

二、果园采摘线路

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截至2013年底,全市水果面积107.8万亩,产量122.6万吨。热门水果采摘旅游路线如下。

(一)草莓采摘

双流彭镇艺隆有机草莓博览园:双流县草莓的采摘期从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当地,人们一般把春节前出产的草莓称为冬草莓,春节后出产的草莓叫春草莓。双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采摘期长等特点,饮誉北方市场,成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双流县常年种植冬草莓面积5万亩以上,总产量6500万公斤,亩产值6000元/亩,年总产值3.5亿元以上。主栽品种为丰香、日本96,占栽培总面积的98%以上。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已成为全国三大草莓基地县之一,全国最大的冬草莓基地,是双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成功的一项产业,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双流大力拓展冬草莓生产新区,草莓生产区域从双流丘区逐步向双流平坝拓展,种植方式也实现了散户种植到生产企业和合作社种植转变。目前集中在成新蒲示范线双流段、双黄线的14家草莓基地,共计1500亩。双流冬草莓已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百强产品,品牌价值从2009年4.75亿元飙升至12.6亿元。

除了双流县的草莓基地外,成都还有另外三大草莓基地,分别是永安镇草莓基地、青白江姚渡草莓基地以及龙泉黄土镇三村村惠民草莓基地。

(二)樱桃采摘

(1)蒲江光明乡樱桃沟。蒲江享有“成都花园·绿色蒲江”之美誉。而位于蒲江县城南部的光明乡因具有上百年种植樱桃历史,加之此地山峰林立,所以又有“樱桃山”之美称。

春赏樱花尝樱桃、夏纳清凉、秋赏彩林品鲜果、冬品羊肉汤登山健身———以樱桃山风景区为核心的蒲江县光明乡旅游产业带已经初具雏形,一个新型的四季旅游景地正在成都后花园蒲江悄然绽放。每年四月初樱桃陆续成熟,光明乡满山遍野都是缀满枝头的樱桃。红得像玛瑙似的樱桃,水灵欲滴,惹人怜爱。每年4月,蒲江还会举办樱桃节,樱桃节前夜,政府将会在蒲江县城广场会举办盛大的活动,邀请明星前来演出,为樱桃节助兴。

(2)简阳樱桃沟。樱桃沟位于成渝公路旁的贾家镇和老君井乡境内,景区规划总面积72平方公里,距成都30余公里,交通十分便捷,享有川内“春来赏樱花、吃樱桃第一去处”之美誉。景区樱桃种植历史悠久,尚存百年以上樱桃树近百株,樱桃种植规模大,面积数万亩,景区有百年樱桃林、樱桃山、怪石滩、樱桃泉、樱桃园、大山顶等景点。每年3 至5月,置身在这龙泉山阳面山地胜景中,观樱花、赏桃花、品樱桃、登山踏青、品茗休闲,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旅游区内樱桃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达万亩,如今樱花竞相开放,形成了70多平方公里花的海洋。樱桃沟内近70家农家乐,拥有的良好山地生态景观、特色水果及特色餐饮文化,具备踏青、赏花、采摘、休闲的良好条件。围绕“简阳红樱桃———春来第一果”主题,开展“观樱花、赏桃花、品樱桃”系列活动,并参与承办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主要活动包括有樱桃节开幕式、“樱桃乐”文艺演出、记者采风、万亩樱桃采摘、迎奥运·徒步穿越百年樱桃林、吃樱桃有奖比赛、贾家镇樱桃节名小吃展销等。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游客参与性强,将带给游客采摘品尝时令水果的无限乐趣。

(3)崇州樱桃沟。崇州樱桃沟位于地处无根山的道明镇天水村,距崇州市区8公里,该区域樱桃种植历史悠久,成片规模种植面积1000余亩。每年3月,樱桃沟樱桃花、油菜花,黄白相映,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在樱桃沟,满山遍野,田间小道,路旁渠边,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到处是樱桃的身姿,翠绿丛中“烈焰”横生,放眼望去,火红得耀眼夺目的樱桃已如满天的红霞布满山野村落和院舍。在山脚,在公路边,在山路间的宽阔地带,特别是才竣工的四宝路旁,零星坐落的一座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小洋楼”,一座座富涵川西民风的青瓦白墙四合院也被绿树红樱簇拥得优雅素洁,也更因樱桃的映衬而格外亮丽。

(4)洛带金龙樱桃湾。洛带镇金龙村临近著名的“樱桃湾”,拥有种植樱桃的悠久历史。目前,全村共有樱桃100余亩,1000多户村民中,有80%村民家中种植着樱桃树,成片的樱桃不但成为游客们品果的绝佳之地,并且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法宝。

(三)枇杷采摘

在20世纪30年代,龙泉驿区就开始试种、选育有“枇杷之王”称号的大五星枇杷,是龙泉驿实生选育出来的枇杷品种(2002年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以其独特的品质特色获得消费者青睐和行业认同,揽获了世界植物博览金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多项大奖,山泉镇美满村的“枇杷沟”被农业界和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公认为大五星枇杷的母本“源”产地。

龙泉驿枇杷,主要品种有龙泉大五星枇杷、龙泉1号等。产品从4月下旬上市,到6月下旬结束,产品供应期60余天。龙泉驿区作为四川省枇杷栽培的发源地,先后选育了龙泉大五星、龙泉1号、美满、金钟等4个优良品种,果品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爽口味甜、耐贮运。荣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枇杷品种)、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名优果称号。

(四)红提、葡萄采摘

(1)永安白果村葡萄采摘基地。到永安,首先要品尝的当然就是这里的红提。在永安,除了最为知名的红提,这里还有蜀葡一号、美人指、永安黑葡萄、紫提、青提等品种,能满足各种口味游客的需求。找一家农家乐,和家人、朋友围坐在院子里的木桌前,头顶着一片茂密的红提藤,上面还挂着一串串甜美的红提葡萄,伸手摘下一两颗来放进口中,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或是亲自拿着剪刀和果篮走进茂密的红提园里,自己动手采摘,别有一番乐趣。

(2)萄醉天下。该项目区位于成德大道新民段,以葡萄种植为主,葡萄基地主要有茗铂农业和滨江农业。其中,茗铂农业占地1200亩,园区内种植大棚葡萄400亩,嘉宝果200亩。嘉宝果因果实似葡萄,故又称树葡萄,一年四季都可开花、结果。成熟后的果实具有山竹、香芭乐、释迦、凤梨等多种水果的果味,被称为水果中的钻石。滨江农业占地348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120亩,主要品种有金手指、美人指、红提、青提、贵妃玫瑰,又以贵妃玫瑰为主。采摘时间从7月底到8月底。周边餐饮有沁彩农业生态园、张鲢鱼庄等;观光有高祖社区新农村综合体、锐杰·科教体验基地等。

(3)成都市伏季水果示范区。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太平镇、白沙镇,示范区内葡萄种植面积1.5万亩,主要品种有巨峰、克瑞森、美人指、紫地球、红提、巨玫瑰、夏黑、脆红特早等20余个,已有5家企业和合作社获得有机葡萄认证。其中,川心村葡萄基地有机认证面积400亩,按有机标准进行生产3000余亩,产量4500吨;梅家村、团山村葡萄基地有机认证面积200亩,按有机标准进行生产5000余亩,产量7500吨;前进村葡萄基地有机认证面积1000亩,按有机标准进行生产4000余亩,产量6000吨;白马村葡萄基地有机认证面积200亩,按有机标准进行生产3000余亩,产量4500吨。采摘时间从7月到9月。园区内有集工业、农业、观光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紫颐天堂香薰山谷旅游区,集有机蓝莓种植、采摘、品赏体验为一体的凉水井基地。

(五)荔枝采摘

合江荔枝主要分布在合江、密溪、虎头等乡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荔枝就是合江进贡的。合江以其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成就了全国独有的晚熟荔枝之乡。合江荔枝具有皮薄艳丽、个头大核细小、肉厚汁多、细腻化渣的独特风味。每年7月下旬起,当岭南荔枝退市时,合江荔枝便闪亮登场。新鲜诱人的大红袍是主角,而带绿、陀缇、妃子笑等10多个品种号称“十二金钗”,各具风味。目前全县6万亩荔枝年产量在数百万公斤以上。此外,在合江,还能品尝到“合江三绝”之一———青果,而合江烤鱼、豆花饭也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还可逛下国家级的佛宝森林公园、四川十大古镇———佛宝古镇等,触摸合江别样的自然风情和历史文化。

(六)猕猴桃采摘

(1)陶然农业基地。蒲江县复兴乡种植猕猴桃已经有10多年历史,目前,当地已有85%以上的农户种植猕猴桃,结合本地种植技术,发展至今,复兴已经成为中国优质猕猴桃的核心产区,主产高端的红阳和金艳等品种,复兴猕猴桃已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远销新西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蒲江县是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茶叶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全球三大黄肉型猕猴桃种植地之一,并且是世界上少有、成都唯一的红、黄、绿“三色齐聚”的猕猴桃产地。不仅如此,红、黄、绿三色猕猴桃分别在8月底、9月底和10月底成熟,与每年5月成熟的新西兰猕猴桃形成错季销售,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蒲江县2012年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2012年投产面积4万亩,产量4.8万吨,预计产值10亿元,全县有从事猕猴桃产业化经营的企业5家,专合组织5家。

(2)彭州市小石村佳惟他蟠龙谷果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郊的彭州市磁峰镇,地处成都龙门山脉一带,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基地园区占地5000余亩,除生态林、生态水景2000亩外,种植有机猕猴桃3000余亩,盛果期年产2000吨优质有机猕猴桃。果园的基地建设积极走有机猕猴桃基地建设“环境生态化、果园标准化、设施现代化、栽培科学化、产品国际化”之路,公司在生产管理上配备多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并且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资源所、成都市猕猴桃协会密切合作,为基地的产品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任务测试

1.什么地区被称为“赏樱花、吃樱桃”的第一去处?

2.什么地区是全球三大黄肉型猕猴桃种植地之一?

3.请为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设计一条乡村生态旅游线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