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合型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

复合型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

时间:2024-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复合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G258.91 文献标识码:A“复合图书馆”是在近几年才在图书情报专业词汇中出现的。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设计历来是被学校所重视。2 智能化复合型图书馆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复合型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复合型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

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杜  

[摘  要] 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复合型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现代化改造已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人为本、智能化和绿色环保三方面入手,探索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复合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258.91     

文献标识码:A

“复合图书馆”是在近几年才在图书情报专业词汇中出现的。简单地说,复合图书馆就是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用户可在电子和印刷型资源并存的复合环境下查询信息。随着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图书馆的建筑形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设计历来是被学校所重视。它不仅在整体形式上要富于时代性和文化性,还要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为该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新时代下,复合型图书馆的出现,也对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以人为本

随着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其建筑设计也应与之相适应,以“读者至上”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信条,将为读者建设优雅、安静、舒适的空间环境放在核心位置,创建更加宜人的阅读环境。

1.1 快捷方便

复合型图书馆同时拥有电子与纸制文献,与老式的图书馆相比馆藏布局、服务方式都有很大变化,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体现一种“新的空间意识”,在图书馆选址、设计与空间处理上都要遵循节约读者时间和提高服务效率的原则。为了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和获取文献,应注重空间实用性,流线直接,采用集约化的设计方法;要有易于识别的标识系统,以导引读者的行动,规范读者行为;要突出表现 “借藏阅”和“人机书”的一体化,从而改变图书馆传统的运作模式。在具体布局上,平面设计的“矩阵”模式、功能空间安排的“道林法则”和“车轮模式”是新时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典型模式。

1.2  安全舒适

复合型图书馆一般采用的是全开架、一门制的借阅方式,工作人员一般也从单纯的借还书工作解脱出来,不论是读者还是工作人员都比以前更加的灵活,因此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可以向多元化发展,提高图书馆内外的环境质量,重视视觉、听觉、触觉及心理感觉,对声音、光线、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有科学、合理的设定,依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来设计家具和设备,为读者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环境。

1.3 保护隐私

伴随着全开架的管理方式,遍布全馆的定点监控方式使读者无处藏身,如何既保护馆内的财产不受损失又尊重读者与工作人员的公共空间隐私,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又一课题,其关键在于提高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私密性。可以通过各种物质元素的利用、空间分割和管理规则做到读者的信息不被他人所知晓,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扰和影响。

2 智能化

复合型图书馆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是建筑艺术与电子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智能化图书馆中采用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一体化集成等高新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对用户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使整个建筑物的设施配备具有安全、舒适、便利和灵活的特点,为信息时代的教学、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2.1 智能化系统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智能化要从整体出发,既考虑图书馆内部各业务功能的数字化,又考虑图书馆建筑物本身管理的智能化,形成一种高度集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业务中有机结合在一起。图书馆建筑智能化主要包含以下3个子系统:

2.1.1 楼宇自动化系统

图书馆楼宇自动化系统是以网络和软件界面等多种集成为基础,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在统一的界面环境下,实现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其中包括:消防自动化系统(FAS)、空调系统(HVAS)、安放自动化系统(SAS,防盗报警、闭路电视、门禁管制、巡视管理)、电视广播系统、能源系统(变配电系统及照明控制系统)、给排水管理系统、电梯管理等。该系统具有节能管理、设备监测与控制三大功能。

2.1.2 图书馆业务网络系统

图书馆业务网络化实质上是一个专业的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具体包括:多媒体导读子系统(图书馆简介、使用与查询),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采、编、流、典、联合目录、缩微平片、磁记录信息光盘库、数据仓库互联网等),信息服务子系统(馆藏信息检索、联机公共存取目录、联机服务、光盘检索与网上数据服务、公共信息发布等)和读者管理子系统(图书借阅、预约、过期催还、逾期罚款、遗失或损坏赔偿等)。

2.1.3 通信自动化系统(www.xing528.com)

图书馆通信自动化系统包括:网络集成控制系统、程控交换机、多媒体通信系统、可视会议管理系统、互联网络服务、馆际互借、微波与卫星传送、可靠与保密通信业务等:传输和处理的数据包括字符、图像、音频、视频等。

2.2 自动化设备

高校对于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这不光体现在对基本文献资料的购买上,同时要跟进时代脉搏,对于图书馆的软硬件投资也是非常重视的。其中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包括微机小型机和便携机等),网络及其附件(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数字网、电讯网等),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扫描仪器设备、多媒体设备、高清晰度大屏幕终端等),语音处理设备(包括电话、语音转换设备、语音邮件系统、电话会议系统等),和其他各类自动化的办公设备。软件软件设备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公用支撑软件、工程应用软件等。

2.3 设计原则

图书馆建筑设计智能化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要遵循国家和国际的标准及规范,保证图书馆设备的安全性,在非理想环境下设备工作的有效性及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保证每天24小时连续正常的工作状态,便于馆内外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同时要适应图书馆技术与业务不断向前发展要求,系统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扩容、增线、换线等应灵活方便,在考虑其先进性与超前性的同时,适当地考虑经济性,以系统的实用性为首要原则。在系统、设备的维护上应操作简单、界面清晰、节省时间。

3 绿色理念

环境设计是图书馆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重要保障,尤其在现代高校图书馆中,大空间的馆藏布局,宽松的借阅环境,更多的阅览座位吸引了众多读者来图书馆学习研究。如何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良好环境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课题。

3.1 外部环境设计

首先从生态环境入手,强调选址的重要意义,做到图书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同时注重图书馆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的实施,着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图书馆建筑产生大自然一样的亲和力。

可以在主楼前后的读者活动场所,铺设草皮绿地,还可采用精美的地面铺砖装饰;建造亭台楼阁、石凳石桌供读者在室外阅读学习,静坐小憩;点缀鹅卵石小路弯延曲折,读者在此闲庭信步,身心可以得到极大的放松。另外在图书馆的室外及庭院里,可以配置一些观赏性植物,将它们可分散地种植在山石中、绿树旁、草地上。还可用多种花卉布置成花带、花坛,以自然式风格交错,使读者在室内紧张的学习间隙中,到户外获得多姿多彩的色调,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3.2 内部环境设计

内部环境是读者的主要活动场所,内部设计主要是通过色彩搭配、室内布置等来实现。馆内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室内的辐射、灰尘大幅增加,利用自然的绿色生物气候来调节馆内的小气候,可以形成安静、有趣、充满生机的小环境。盆栽是图书馆室内最普通、最常见的装饰形式。其优点是植物可在室内随意调整位置,使室内空间的层次结构变化自然,为空间布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可以设置室内庭园。将室外庭园引入室内,利用建筑物巧妙地布局围合成空间院落,不仅可以在闹中求得一块幽静的小天地,而且还能使得图书馆各部分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创造出建筑与庭院相互渗透、融合的整体空间环境。

4 结语

复合型图书馆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在文献信息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设计也应同步跟进,不仅仅注重建筑设计的美学功能,还要使之与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技术发展相适应。同时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绿色环保为主题,为读者提供一个借阅、学习、休闲、社交、交流的舒适空间。

参考文献:

[1] 聂江城,石聪,王璐璐.浅谈图书馆绿色环境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34-35.

[2] 邓扬阳.浅谈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105-106.

[3] 徐革.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新理念与新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6(2):141-144.

[4] 姜曼莉.“数字化生存”时代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5):74-76.

[5] 郑建程,戴利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 (6):16-21.

作者简介:

1981年8月,女,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资料,已发表论文数篇。

通讯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新华西道46号河北联合大学校本部图书馆  电话:150975173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