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应具有的社会职能的分析

高校图书馆应具有的社会职能的分析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图书馆职能”则是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所具有的承担并完成一定社会工作、履行相应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的能力。而图书馆职能则是针对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而言的。没有图书馆功能便不可能有图书馆社会功能和图书馆职能的存在。从高校图书馆职能看,其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和传递科学情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育。显然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能。

高校图书馆应具有的社会职能的分析

二、社会职能

本文在探讨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图书馆社会职能,而没有使用图书馆的功能,是因为在理论上图书馆的功能和社会职能具有一定差异性。“图书馆社会功能”是图书馆功能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具有一定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而“图书馆职能”则是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所具有的承担并完成一定社会工作、履行相应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的能力。图书馆的功能是针对图书馆的社会环境而言的。而图书馆职能则是针对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而言的。图书馆功能是图书馆社会功能和图书馆职能的现实基础和能力基础。没有图书馆功能便不可能有图书馆社会功能和图书馆职能的存在。图书馆功能的存在是一种理论性存在,而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存在则是一种在社会现实中的存在。就是说,我们一提到“图书馆功能”就意味着这一讨论是一种理论性的探讨。一提到“图书馆社会功能”便意味着这是一种在社会实践层次上对图书馆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现实性的考察。而一提到“图书馆职能”则意味着对图书馆这一社会文化机构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强调[22]

古代社会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是收集、整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兴起,要求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开放,社会教育成了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图书馆又被社会赋予了开发智力、传递科学情报信息的职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它以基本职能为基础,是基本职能在一定社会的表现形式[23]。1975年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在关于图书馆职能学术讨论会上,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等职能。目前,从国内外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研究来看,有的研究试图挖掘图书馆社会全部功能,有的研究则重点强调其社会职能的某些方面。从强调某种社会功能角度看,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S.Sutton提出图书馆应加强“信息化功能”;2002年卢秀茹撰文强调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信息功能”;2003年桑晓东认为应加强图书馆“教育功能”;2006年马力认为应大力发挥图书馆的“传播功能”; 2005年赵佩纯强调图书馆的“文化娱乐功能”。从综合分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角度看,2001年刘毅把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概括为知识功能、信息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和社区功能六种;2004年周晓红提出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信息资源、开发智力资源、情报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促进社会和谐五项社会功能;王雅坤同志提出图书馆应具备信息与知识的资源功能、文化功能、社会教育功能等[24]。不过有人认为上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都是传统社会职能,在新历史时期,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应该得到拓展,并提出了拓展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主要方向:导向性功能创造需求功能、享受性功能和消费性功能[25]。但是,我们认为不管图书馆发展如何,其社会职能怎么变化,其主要社会职能还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综合图书馆社会职能来分析,高校图书馆应该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社会职能:

(一)教育职能

我国图书馆起源于周代史官的收藏。它主要是起到保存文化的作用,但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它的社会职能逐步由保存文化向保存和传播文化并重的方向发展,因此,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知识界的重视。古代的图书馆就有着教育职能,由于其范围小,社会职能不很明显。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要求工人有比较高的科学技术知识,社会需要图书馆担负起工人接受再教育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逐渐对社会开放,广大读者涌进图书馆寻求知识,接受教育,使图书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1975年国际图书馆联合会的里昂会议,确定开展社会教育是现代图书馆具备四项社会职能的重要职能。从高校图书馆职能看,其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和传递科学情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育。显然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能。图书情报学界学者P·威尔逊说:“图书馆的真正重要职能是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新知识的产生。”1987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为上海普陀区图书馆新馆的题词中就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2002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26]。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活跃文化生活,使人们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能力,增长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图书馆又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源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自学及更新知识的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跨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信息需求急剧增长,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承担起收集、保存图书的社会职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各种类型的文献为依托,向社会大众提供阅读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能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能责任。

(二)服务职能

前面我们提到高校图书馆的本质是一个学术性的服务机构,服务性是高校图书馆的本质特征。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性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实践中,承担着为高校自身和社会教育服务的社会职能。从高校图书馆为高校自身服务来看,高校图书馆需要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服务,为它们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自己的学术研究也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这个方面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所遇到的新问题。从高校图书馆的设立和服务对象来看,高校图书馆主要是服务高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很少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图书馆学界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在新的信息条件下,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积极服务社会。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这个信息时代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1.文献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大量的纸质文献资料,而且还拥有大量电子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涉及到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还包含着尖端科学和交叉学科等成就。2.人才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而且拥有一批既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懂信息开发的知识结构较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不仅能担当校内的信息服务工作,同时也可承担社会的服务工作。3.技术资源优势。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缩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声像技术等进入高校图书馆,极大地改进了高校的技术服务手段,促进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资源共享、远程文献传递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7]

(三)文化传播职能

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因其收藏人类的文明成果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机构。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几乎汇集了所有人类的文化成果。它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序化管理,包括加工、整理等,使图书馆具有突出的文化传播优势。首先图书馆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馆藏资源,这是其他文化传播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其次图书馆已对馆藏资源进行过行之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使图书资源合理地使用和配置,进而方便文化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再次图书馆利用所有的设备和人力资源,能够对多种形式的文化信息进行多途径和多方式的传播,为文化传播交流创造了优势条件。最后,图书馆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每年图书馆读者到馆次数和图书馆主页的点击次数巨大,说明图书读者对图书馆无比青睐。通过图书馆的文化传播,高雅文化和进步文化在社会上得到了最广泛接受。它既普及了文化知识,又推动了社会进步。这也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的实现[28]。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播过程,主要有两各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各种文化资源相互交流、渗透,创造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另一方面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科学文献资料、汇集了最新的科技成就,成为了组织和利用科学文献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通过馆藏文化的传播,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将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创造的知识、研究的成果,借助于图书馆这种中介性的组织,使馆藏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和交流,从而为科研人员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馆藏文化的收集和传播,实现学科内部和学科间的交流,为科学交叉和知识转移创造条件;通过传播馆藏文化,建构新的有用的知识体系,进而为科学创新积累资料,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更大发展。

(四)休闲职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他们的休闲需求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需要。1999年第12期美国《时代》杂志预测,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人们生存压力比较大,生活高度紧张,追求休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发展中国家也将随后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心灵自由和精神愉悦,它使人在心灵的自由中经历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给人们一种文化底蕴,支撑人们的精神。从一定程度上讲,休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的、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一种觉悟,具有较高的人文性、社会性、创造性,它使我们的情感、理智、意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心灵的自由、精神的愉悦中得到强化”[29]。由于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知识的集散地,它具有优雅的社会环境、高雅的格调、闲适的气氛,非常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休闲的职能的发挥。适当地发挥高校图书馆休闲娱乐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使图书馆在提供优质的休闲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对读者产生亲和力和吸引力,使得人们愿意花闲暇时间走进图书馆,从而扩大了高校图书馆职能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图书馆还可以向人们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有利于读者陶冶情操,加强德、智、美修养。这将有助于人们在从事真正的科学文化创造时发挥其潜力,间接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思想教化、传承知识的作用。

【注释】

[1]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1期,第2页。

[3]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4]傅正:《现代图书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5]那春光:《论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1994年第3期,第17页。

[6]于鸣镝:《中介性不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图书馆界》,2003年第1期,第10页。

[7]潘德利:《“服务性学术机构”与“学术性服务机构”辨析——关于高校图书馆属性的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12页。

[8]转引梁立凤:《论阮氏五定律与图书馆服务五原则的相应关系》,《图书馆工作于研究》,2005年第6期,第2页。

[9]韦仕江:《高校图书馆机构属性初探》,《情报杂志》,2005年第7期,第136页。(www.xing528.com)

[10]潘德利:《“服务性学术机构”与“学术性服务机构”辨析——关于高校图书馆属性的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13页。

[11]潘德利:《“服务性学术机构”与“学术性服务机构”辨析——关于高校图书馆属性的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12页。

[12]于鸣镝:《中介性不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图书馆界》,2003年第1期,第10页。

[13]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4]周芹:《试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属性》,《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160页。

[15]张永玉:《论图书馆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与社会公平》,《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期,第19页。

[16]罗剑丽、吴昌南:《高校图书馆公共产品属性分析》,《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25页。

[17]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18]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9]蒋复聪编著:《图书馆》,正中书局,1942年版,第5页。

[20]杨文祥:《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重庆图情研究》,2008年第3期,第3页。

[21]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22]杨文祥:《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重庆图情研究》,2008年第3期,第2页。

[23]周庆平等编著:《图书馆工作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24]王玉晶:《新时期图书馆社会功能拓展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2期,第24页。

[25]王玉晶:《新时期图书馆社会功能拓展研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2期,第25-26页。

[26]原宏盛:《标志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试论江泽民视察北京图书馆的历史意义》,《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第6-9页。

[27]史天华、许斌:《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探讨》,《兰台世界》,2008年第10期,第75页。

[28]王以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增值效应》,《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71-572页。

[29]刘昆雄:《论图书馆的休闲功能》,《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年第2期,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