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探析两课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西部人文论丛

探析两课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西部人文论丛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课”教学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根据本人在校内外的走访调查,当前在“两课”教学中尚存在着不少需要重视与改进的问题,特别在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方面的改革,已关系到“两课”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体现了“两课”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实践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对于不重视“两课”学习的学生要持之以恒说服教育。

探析两课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西部人文论丛

“两课”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探析

赵 青

(西安工业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了“两课”教育的重要性及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效果的具体途径,特别强调了关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具体途径。

关键词:“两课”教学 方法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通常称为“两课”,这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它对塑造学生灵魂,提高学生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学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根据本人在校内外的走访调查,当前在“两课”教学中尚存在着不少需要重视与改进的问题,特别在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方面的改革,已关系到“两课”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在相应的教学时间内,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与分析,严谨的逻辑表述,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从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必须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应始终坚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讲就是:

(一)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对所授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如:全面熟悉教材内容,检索相关资料;设计授课程序,构思讲授逻辑结构;选择合适的例子以引出抽象概念;明确难点、热点问题,突出重点;认真写出讲稿,提炼授课纲要。在授课前能按上述环节操作则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避免授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重视理论创新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具有社会公认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当我们站在庄严的讲台上时,就应用心教学,在每节课中应当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语言表述准确、生动,分析透彻深刻,信息容量充分。始终保持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把传道、解惑、塑人当做自己的天职,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中求知识,在思考中长智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两课”教学必须坚持这一准则,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时,不能简单地说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讲明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同时还要进一步阐明必须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及其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并对照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说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这样做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而是升华到具体详实的理解中,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就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两课”教学中始终应当坚持的一个重要准则,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反映,如果“两课”教师的授课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说教或在“满堂灌”的程式中运作,其效果最为不佳。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应重视不回避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多有疑惑的问题。例如:如何看待社会治安中尚存的问题?如何看待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如何看待已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如何认识中国就业的形势?如何看待西方的“民主”?如何评价社会道德问题?如何理解宪法中规定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如何认识现阶段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什么要对国企实行公司制改造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只要我们教师站稳立场,采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有说服力的比较分析,必然会做到言之有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两课”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实践性和生动性的特点。

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具体方法上还应做到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用生动或幽默的语言进行设问,可以用手势助说话,可以随机提问,从而营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

除此而外,还应根据“两课”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学、讨论、观看相关的电教片。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只要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两课”教学就必然迎得学生的欢迎。

二、必须坚持学生是主体的原则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学生应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也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挖苦讽刺、训斥学生,而应做到对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具体来讲就是:(www.xing528.com)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以势压人、欺人、辱人;爱护学生,就是对学生长处要善于肯定,对不足之处要善于指出鼓励其前进;关心学生,就是不仅关心其学习,而且要学会关心其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面临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如就业、挫折、经济贫寒、失恋、心理封闭等现象,都必须做好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对于不重视“两课”学习的学生要持之以恒说服教育。

(二)搞好组织教学,坚持主体到位

课堂组织教学是开讲前及开讲后,课堂教学过程中又一重要环节,没有良好的组织教学,便不会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环境,也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学生必须按时到课,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旷课,学生到课后,不能做与本课无关之事。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抽查的方式随时掌握学生到课率情况,并应将这一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察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大学扩招,合班上课普遍存在,更要重视组织教学这一环节。

(三)虚心听取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所接受教学情况的反馈,这一点对教师而言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教师发扬授课的长处,又可尽快改进不足,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听取学生意见的方式可以是座谈会、个别交谈、书面访问、无记名调查等。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能置学生的建议予不顾,继续我行我素,相反应努力克服不足之处。例如学生曾反映一些教师讲课气氛沉闷,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互动,讲课没有激情,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只要任课教师虚心接受上述批评,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改正,这就是对自己服务对象的负责,是对学生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两课”教学充分显示出它的活力,才能更好地起到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

(四)重视教学实践是深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理,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与现代文明行为规范及国内外优秀文化遗产相结合,从而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不仅学会做事而且首先学会做人,成为变革中国社会前进的生力军。那么,开展“两课”教学的实践就尤显得十分迫切。它不仅可以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中国社会在改革中不断变化的现实,从而发自内心地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使看到落后的生产状况及一部分仍生活在温饱线以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会激发其社会责任心和爱国心。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实事求是地把真实的中国告诉给青年学生,使他们不仅了解中国的过去,而且要知道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加强“两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尤显重要,它实际上是深化“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说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实践才可能创作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那么,使大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从而又将其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对于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会更深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接班人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调查与实践,笔者认为,其具体的实践环节应包括以下方面:

(1)按照讲课内容,由教师确定社会实践的专题,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如:关于国企改革的问题,关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关于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问题,关于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障问题,关于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等等。

(2)要积极支持“两课”教师参加相关教学研讨会及学术会议,不断获取本学科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新的观点及前沿信息。各高校均应对此项关系到提高教学水平的活动在经费上予以保证。

(3)选好实践的地点,如农村、工厂改革开放的典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同时可逐渐建立“两课”固定的实践基地。

(4)科学安排实践时间。上课期间可利用双休日进行短途实践、调研,假期可安排较远距离的调研实践,凡是组织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师均应以出差对待。同时,应计适当的教学工作量,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5)做好实践成果的认定。学生实践的成果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论文、调查报告等。返校后应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评定,其成绩占本课成绩的20%~30%,并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6)保证必要的实践经费。经费保障是是否能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条件,各校每年应划拨给“两课”实践的专项经费,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有序的进行。

在“两课”教学中只要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及实践环节的工作,“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必然会不断增强,其教学质量也必然会有显著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理论概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李廉水著 21世纪经济诞生沉浮 海天出版社 199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