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慈溪国药业:明清至现代的发端

慈溪国药业:明清至现代的发端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四祖父乐达聪最有开拓精神,他是乐家第一个考虑开设分店的人。据相关史料记载,宏济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创始人为乐镜宇,系当时同仁堂掌门人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产品在国内畅销,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慈溪国药业:明清至现代的发端

1.济南最大药铺宏济堂

宏济堂是北京同仁堂的分支企业,也是祖籍慈溪的乐氏创建的。

据北京同仁堂后人乐民成所著《国药世家三百年》一书记载:

乐达聪率先突破京师门槛,开设济南宏济堂。我的四祖父乐达聪(大排行第四,又名乐铎,号敬宇)最有开拓精神,他是乐家第一个考虑开设分店的人。他破例在宣统年间于山东济南开设药店及胶厂。遵照家训,药店没有使用同仁堂的字号,药店取名宏济堂。这是在同仁堂以外的第一个乐家药铺的分店。四祖父有二子,长子乐铁蓭,管理宏济堂业务。长孙乐芝田曾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研究明史有年,后来赴济南经营宏济堂药店。

据相关史料记载,宏济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始人为乐镜宇,系当时同仁堂掌门人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电视剧《大宅门》里的少东家白景琦就是以乐镜宇为原型的。

乐镜宇本人在北京没有参与同仁堂的经营活动,当时是其父辈参与经营,他只是少东而已,终日无所事事,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与一位叫杨士骧的交往较密。乐镜宇同辈四房兄弟共10多人,乐镜宇是其中最不受父辈喜欢的一个。但为了他的前途,光绪二十七年,乐家还是出资给他“捐”了一个山东候补道的位置,想借此将他支开。机缘凑巧,不久杨士骧被清政府放任到山东任巡抚,杨便告知乐镜宇,要他到山东开爿药店。于是,30岁的乐镜宇便自京城来到济南“候补”。因当时乐镜宇并未当家主事,没有掌管钱财,杨就动用府库官银两千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让其担任总办,又派一位经理沈锡五。1904年,杨士骧被山东御史上本参奏,其中一条即为动用府库银两官办私商,而被免职并被调离山东,后府库官银如数收回,官药局倒闭。1907年,乐镜宇将官银两千两缴还后,又斥巨资取得官药局的所有权,并在院前街(原址即现在的泉城路170号)租一门面开办药店,更名为“宏济堂”,经理仍用沈锡五(后为北京来的刘瀛洲所取代)。和当时的许多商家经营模式一样,宏济堂也是前店后厂。

当时济南的分布着万生堂、永安堂、济生堂等上百家中药店,各家竞争异常激烈,但宏济堂却很快成为济南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商号,这与宏济堂始终坚持的正气经营密不可分。

据介绍,当年凡是在宏济堂工作的店员,均要熟背《药性赋》、《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以提高技艺、修养品行,强调不仅要学做买卖养家,还要学做人、学仁术。宏济堂有著名的“五不要”: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实朋友者不要,对人无礼者不要,不讲信誉者不要,不讲仁义者不要。因此,在宏济堂做事的店员和学徒都是品德、技艺双高,宏济堂的名医辈出。

在宏济堂堂厅上曾悬挂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的匾牌。主柜之上,一年四季悬挂着5把颜色不同的锡壶,喻义“悬壶济世”,壶中是宏济堂配制的时令药,根据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专为穷苦百姓准备的成药。每个用药者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随意向无人看管的钱柜中投钱,无钱者可以免费取药。

宏济堂秉承祖训造好药为药店根本,除重金聘请同仁堂资深药剂师和店员来店工作外,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家传规矩,膏丹丸散精选细制,连包装纸和说明书都沿用老号样式印刷。用户抓药后分包、分号,由老店员核验、盖章放行。

乐镜宇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另辟蹊径。1909年,斥资2 500元在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因此当时所产阿胶都带有驴皮腥秽气味,为此乐镜宇亲考文献,并与名医研究出独家配方,精选附加地道药料,加入当归等滋补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熬制时间为9天9夜(原来阿胶熬制时间一般为3昼夜),故称为九天贡胶。用这种“九昼夜提制法”生产的阿胶,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所产阿胶清香甜润。东阿阿胶也成为宏济堂的名品,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5 000公斤。

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产品在国内畅销,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同时,还远销日本。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有文史资料记载,抗战前每斤阿胶售价24元,而当时的面粉才六七元一袋。到了1934年,宏济堂产品销量已是北京同仁堂的2/3,成为乐家的重要财源。当时宏济堂收益最大的产品即阿胶。阿胶的利润较高,一般小胶厂毛利率均在40%以上,宏济堂货真质好,有金奖产品,又有参茸、海龙海马、龟板、鳖甲等多品种、高档贵重胶,故而利润更比其他厂家高两至三成,甚至有翻倍的产品。至解放前,宏济堂阿胶行销上海、广州、浙江、福建及日本、东南亚各国,阿胶市场几为宏济堂所独占。这时的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北方三大名堂”。

因各种原因,宏济堂在发展中屡次迁址,并增开分号。宏济堂老店店址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1915年军阀混战时,该店被烧毁,遂在济南府东大街租另一店面开业,迁到了济南院东大街县西街巷口。当时的宏济堂是三进院落,两座二层楼,前店后坊。店前东西两照壁瓷砖上有金字隶书阿胶广告,门面效仿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老店形式,厅堂高大,上部周边有以各种名贵中药材为题材的镂空木雕。墙壁两侧各有犀角和梅花鹿头,墙面正中央,宏济堂阿胶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的“福、禄、寿、财、禧”黄金刻字熠熠生辉。由于泉城路扩建,1996年宏济堂拆迁搬家时,高大的黑漆实木柜台40多人都抬不动。

榜棚街宏济堂药栈是乐镜宇在院东宏济堂建立不久,为适应业务拓展需要于1912年建立的,主要生产压片、颗粒、蜜丸等,这里也就成了负责销售宏济堂产品的第一支店。不久他根据药店发展实际,又先后在济南最繁华的商埠区经二路开了两个分店,一个在纬一路东(宏济堂第二支店),一个在纬五路东(宏济堂第三支店,又称宏济堂西号,也就是为保护而平移的那座老建筑),建筑虽不及老店精美,但形制相近,让人一看就知是宏济堂分号。这两座古老的建筑历经近百年沧桑而犹存。

解放后,乐镜宇的孙子乐芝田成了宏济堂的接班人。1955年公私合营,宏济堂改称宏济堂药厂;1957年,政府提出保护山东地方名牌,宏济堂阿胶被分流到东阿和平阴等。1960年3月,艮一堂、永昌制药厂和济南阿胶厂等30多家药厂共同纳入宏济堂,合并为济南公私合营宏济堂制药厂。60年代中期,宏济堂制药厂有职工400人,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为当时济南唯一的中药厂。1995年,宏济堂被国内贸易部评为首批中华老字号,其影响可见一斑。目前,宏济堂归属济南药业集团,在全市有20多个连锁店,并在香港也成立有分店。

在民国时期,宏济堂不仅是济南规模最大的国药店,并且也是山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盛的国药号。

2.青岛主要药铺宏仁堂

青岛宏仁堂是祖籍慈溪的同仁堂乐氏所创办的。

据《青岛市志·医药志》载,青岛地区中成药生产的历史较长。至清末,青岛市区的万年春等药店,以生产中成药著称。辛亥革命后,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乐氏家族,于1915年、1935年先后在青岛开设了达仁堂和宏仁堂之后,青岛中成药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宏仁堂生产的中成药门类之全、品种之多、产量之大,为山东省中药店的前茅。

宏仁堂掌握中成药配本达170余种,经常交替生产的200余种。永乐堂掌握原达仁堂中成药配本,经常生产的百余种。其他药店生产几种到几十种不等,产品主要自销。

《青岛市志·医药志》还载:

药材 新中国成立前均由零售药店经营。宏仁堂、长春堂、保和堂、同义堂、胶东药房、遵古药房、生生堂、胶州德全堂、鉴古堂、即墨祥堂药庄等,系青岛地区较大的药店。经营品种以宏仁堂为最,达800种;远东药房、永寿药店、泰和堂、鲁东药房等中药店经营三四百种;同济药房、宏济药房等小药店,因资金微薄,经营200种左右。

中成药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地区大中型药店均自产自销中成药,经营品种最多的首推宏仁堂。其北京总店自制中成药1 000余种,青岛宏仁堂经常经营的有五六百种。永乐堂经常生产经营的有二三百种。胶东药房、长春堂、生生堂等自制中成药三五十种。小药店主要经营上海、广州、青岛等地的中成药,一般为50~100种左右。

20世纪30~40年代,青岛中成药生产以北京、广东、浙江、烟台、胶州等地方传统品种为主。北京宏仁堂青岛分号的主要品种有安宫牛黄丸、银翘解毒丸、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紫雪散、苏合香丸、局方至宝丹、牛黄清心丸、女金丹、参茸卫生丸等。

从以上资料可知,民国时期青岛规模最大的国药店为北京同仁堂老铺乐氏家族开设的宏仁堂分号。

1935年(一说1931年)乐家老铺宏仁堂在青岛中山路开业,泥金招牌“乐家老铺宏仁堂”,前店后场,设有坐堂大夫。宏仁堂遵循乐家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选用地道药材,配伍重量不可一钱有错。

宏仁堂因祖上是内廷供奉,为宫里供药,因而掌有宫廷御医秘方,这是其他药店不具备的条件。青岛宏仁堂从总店进药,自己也生产成药,其中有虎骨酒、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参茸卫生丸、苏和香丸、再造丸、紫雪散、活络丹、女金丹等495种均来自宫廷秘方。宏仁堂的中草药品种齐全,加工细微,成药配方合理,用料讲究,炮制一丝不苟,在青岛中药店中有很高声誉。因此《青岛市志·医药志》载:“青岛宏仁堂生产的中成药,规模之大,品种之全,质量之优居青岛市之冠。”

因中药讲求产地,宏仁堂使用来自最佳产地的“地道药材”,因其“诚信为本”,即使该店价格稍高,顾客也来宏仁堂购药。百姓们的说法是:“认乐家老铺这块牌子。”宏仁堂还聘请有声望的名中医坐堂,开的处方并不要求非在本店抓药。解放后,公私合营时,青岛宏仁堂这块老字号保留了下来。此时,各地宏仁堂之间没有了关系,分别归各自所在城市管理,供应的中成药也是各地药材批发站统一供应,并且也销售西药。

3.广州主要药铺敬修堂

广州敬修堂是慈溪药商钱树田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创办的,是与广州主要药店陈李济齐名的两大国药铺。

(1)建厂。清乾隆年间,广州是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贸易活跃,经济繁荣,吸引了不少内外客商。浙江慈溪商人钱树田,经常从杭州贩运丝绸到广州。因为他又是儒医,在贩运丝绸途中常以自制丸散膏丹,对沿途病患者施医赠药。他医术虽不甚高明,但也治好了一些奇难杂症,因此渐有医名。

有一年,广州有一巨商的儿子患了重疾,久治无效,奄奄一息,全家忧心如焚,到处寻访名医高手而不可得。有人建议请钱树田医治。因此,钱树田贩货一到广州,就受到了巨商的厚礼邀请。不得已,他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居然治好了那孩子的病。巨商感激钱树田救子之恩,以厚金酬谢,钱树田执意不肯收受。钱的品行令巨商感叹不已,当他得知钱树田有意开办药厂而缺乏资金时,便慨然出资相助。于是,1790年敬修堂在广州城南门口挂牌营业。据说字号也是这位巨商赐予的。

(2)生产规模及特色。敬修堂的生产是小手工作业,明火炉灶煮,人力推磨磨粉,像当时大多数药铺一样前店后厂。主要经营产品以回春丹、如意膏为主,乌鸡白凤丸为辅,其他丸散只占全部产品的三成。道光年间,随着业务的扩大,敬修堂兴建了三个门面和三层砖木结构的生产厂房,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也日渐改进。这时,它已发展为中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成药厂。

敬修堂的制药,历来以质量上乘、货真价实、疗效明显为标榜。现存于厂内的石碑中,以祖训合契形式,对厂业,分利等多项立碑论据。其中有一条明文规定:本堂存心济世,精置药料,一切进货务须格外精细,选择地道,恪遵遗方,虔诚修制。其上品细料归督理监兑,亲自研碎方交司事饬伙照合,以绝弊窦,其方簿归督理经管存照。一来防止偷工减料,二来可以做到配方保密。在选料上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应用中药阴枝的不用阳枝,应用根茎的不用其叶。严格遵循药材炮制加工规范,选料,情愿多出价钱,也要选上乘的,真可谓是“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例如,在制作如意膏时,工序考究。为避广东人普遍害怕的“热气”(上火),做好后用瓦钵盛起,在水中浸上3个月左右,半年才真正成药;生产时又是隔水炮制,使药料不易渗漏、挥发。

广州敬修堂药说

敬修堂的药品质量上乘,疗效显著,所以十分畅销。儿科成药回春丹,尤其受到城农广大用药者的信任。其销售范围在国内以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为主销区,还远销到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地。解放前,在上海、宁波等地的大金铺都设有专柜零售回春丹。这表明它的身份与金银同价,像金银一样靠得住。

(3)经营管理。到解放时,敬修堂的钱家子弟仍是经营商业为主,辅以生产膏、丹、丸、散。敬修堂的主人也许为了避免子孙辈们坐享其成及为产业而争权夺利,一开始就规定子孙不能直接参与药厂的经营。它实行类似股份制的经营方式,只聘经理、司库各一人,从事药厂的管理。他们多从上海、江浙一带聘来,不能是钱家三代以内的直属亲戚。子孙可以从药厂分红中得到提成,而习惯上,提成多数是拿去资助读书,作为教育经费。所以钱家的后人多为读书人,没有成为药铺的店主,这是敬修堂的经营特点,也是长处所在。广州陈李济药厂,就曾在1917年,因陈李两族族人竞相“挖企业墙脚”,无休止地在厂内滥用浮支,以致大大超过实际盈利,加上两姓子孙不视药厂为己业,不讲生财、用财、聚财之道,致使企业一度负债累累。

在实行股东制,聘任经理、司库的同时,对他们成绩的考察及经济收支的监督,采取一年一度由上海派董事到穗查账。

工人由经理录用。当时,工人主要是广州当地人,部分来自佛山等地。为了节省开支,防止滥用厂里的钱财,敬修堂明文告示:无论是经理还是工人的亲戚,到厂来探亲访友,一律只能招待一宿二餐。敬修堂还规定进厂满50年的工人,年老离厂可拿一定的津贴,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退休金。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企业中是少见的,也是先进的。

(4)解放后的发展。1956年,全国开展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以敬修堂钱树田中药厂为基点,并入万灵堂中药厂、张安昌中药厂,邓可安佐寿堂药店、邬福至药店、黄贞庵药局、梁天民药店、济春堂药店等8家私营企业和邓俊庭、岐芝堂等14家个体药业,组成了颇具规模的公私合营敬修堂联合制药厂。统一在“圆田牌”商标下的产品济济一堂,名牌产品有:乌鸡白凤丸、理中丸、保和丸、活络丸、回春丹、红毛坠金膏、太乙膏、疮科膏等。生产设备也在逐步改善,添置了磨粉机、铡药机、舂药机、上金机等小型机械。总的来说,机械化程度仍是很低的,收晒药仍是靠天吃饭。

1966年,敬修堂更名为广州中药六厂,被调整为执行广州中药总厂计划,专门生产外用中成药和兽药的一个分厂,“圆田牌”商标也被取消。在六七十年代,最负盛名的是万花油。产品原是以近百种药料浸渍提取而成,后慢慢改进为以植物油为基质,加入84种药材,经过23天浸泡后提取而成,它具有消炎、止痛、生肌润肤、去瘀活血等功效。人们一般只知道它是跌打刀伤的救护神,其实它的用途还在被重新认识和开发中。不久前,有人利用它治疗痔疮,配合正骨推拿等都有奇妙的作用,非一般外用药油可比。万花油1989年获国家银质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敬修堂这颗百年老树绽发新枝,十年间产值增长6倍,税利增长10倍,发展成为广州市医药行业唯一一家能生产中西成药、兽药和滋补营养品的药厂。

敬修堂一向以生产儿科药著称,厂领导及科技人员积极攻关,相继制成小儿退热栓、羚黄宝儿丸、天王猴枣散、小儿奇应丸、治虫栓、小儿珍贝散等一系列儿童药品,特别是小儿退热栓最受家长们的欢迎。栓剂是从肛门给药,通过直肠粘膜吸收,针对儿童怕打针、怕吃药的特点,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剂型,该产品已被列为省优质产品和最佳儿童用药。

栓剂是一种独特的新剂型,在西欧制药工业中有重要的位置,而在70年代我国尚无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栓剂产品。1977年,敬修堂药厂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协作,半合成椰油脂基质,从而炮制了氨哮素栓和消炎痛栓两个新产品,并同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播发消息,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黑龙江有位濒临死亡的哮喘病患者,其家人抱着侥幸的心理打电报到敬修堂购得氨哮素栓试用,结果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氨哮素名声大振,引起不少厂家仿制。(www.xing528.com)

经历漫长200年的历史,敬修堂励精图治,在改革开放十年中,年年被评为广州市医药行业先进集体,1989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4.太原最大药铺乐仁堂

民国时期,祖籍慈溪的北京同仁堂乐氏来到北方主要经济城市太原开设乐仁堂药店,后成为山西境内规模最大、收入最高的国药店。

据王子然在《太原文史资料1》书中所撰的《信誉卓著的乐仁堂药店》一文中指出,在太原中药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乐仁堂药铺,是天津乐仁堂老药铺的分店。

天津乐仁堂的前身是北京乐寿堂,是1923年担任同仁堂经理的乐佑申,与其弟乐西园、乐笃固、乐益卿四昆仲(堂号诩佶堂)和其叔乐均士(堂号北官别墅),以其两个堂号的名义各出资15 000元,在北京宣武门内西单牌楼迤北路西开设的,乐佑申为经理。后又于1930年在天津估衣街中间路北开设乐仁堂药店,不久便将乐仁堂药店总管理处移设至天津,称京都乐仁堂。

乐佑申将总管理处设在天津的原因:一是北京乐家药店设立太多,不易再发展;二是津埠为水陆码头交通方便,购货亦得,并且乐佑申第三夫人也住在天津。

1931年,乐佑申其友人白莲丞在太原筹设分店,因白是天津礼和洋行太原分行的经理,所以租赁地址均由其一手承办。铺址设在柳巷街北口路东门牌33号。乐佑申也亲临太原指导。在筹备期间门前预告牌上大书“北京同仁堂乐家老药铺分此”,并书:“我乐氏自清康熙壬午于北京开设同仁堂以来,所售各种丸散膏丹,胶露药酒均系家传秘方,与众有不同……”。因此,遭到当地同行业各家的愤慨。尤其是有几家大药店都代销同仁堂各种丸药,乐仁堂来太原开分店,业务无疑受到影响。这些大户同行家,利用药行公会名义,将乐仁堂门前预告牌上文字拍下照片,连同他们反映的情况一并寄至北平同仁堂征询意见。北平同仁堂复信答称:“除首都南京有分店外,其他各地并无分号。”据此,药行公会在报纸上大肆攻击乐仁堂是借同仁堂乐家老铺名义欺骗群众,并将复信登载报端。乐仁堂亦不示弱,有乐佑申朋友原《山西日报》总编辑张慎之,拟报发表声明,加以反击。双方大打笔墨官司。药行公会后来将此事反映给阎锡山,阎说我不能限制人家来山西做买卖。这样,风波才逐渐平息下来。经过这场斗争,反而给乐仁堂在宣传上帮了大忙,闹得三晋人士人人皆知。实际说来,乐仁堂资东虽亦是同仁堂股东,但开乐仁堂太原分店不应用“同仁堂分此”的字样。经过这番波折后,随将预告牌上的“同仁堂分此”的字样删去,改为京都乐仁堂老药铺分店。

乐仁堂太原分店的筹备,仅家具设备和修理门面等就花去了六七千元之多。这在太原是很讲究排场的了。

1932年1月1日筹备就绪乐仁堂正式开业。开业时门前高搭松枝彩牌楼,彩灯安装了200来盏,真是五彩缤纷。乐佑申经理又亲临开幕典礼,大设酒席,招待亲朋好友,共同庆贺。真是人山人海,顾客盈门。太原侦缉队长王华甫派有特工人员两人,暗中保护以防意外。

乐仁堂太原分店计有门面房6间,南门匾是“北平分此”,系吴念诒书,柳公权体;中门上方匾是“乐家老铺”;两旁配匾为“灵兰秘授”和“琼藻新裁”。这三块匾额是自北平同仁堂前拓来制作的,皆系一人所书。字迹写得很好,传说是满洲旗人所书。另两块配匾为“丸散膏丹”、“人参鹿茸”,是清朝官员祝椿年书。正式“乐仁堂”三字的匾,挂在正门内柜台上方。这三个字是在清朝做过翰林的冯恕所书。字迹苍老遒劲,颜字体。为写这三个字,据说就送了100多元的笔资礼。

太原分店开店业期间,各种药品大减价九扣优惠一月。每日售货金额达四五百元之多,占全市同行业四五十家总收入的30%以上。

据王子然文章介绍,乐仁堂之所以在国药市场上有较大的声誉,一是购料讲求地道;二是制作精细合理,效果显著;三是服务态度好;四是注意宣传,如把印有品名、主治、价目表放在柜台两头任人所取;在新年期间购药满3元者送精致日历牌一份,满5元者奉送药目一部;五是有乐家老药铺这块招牌及雄厚的资金做后盾。劣货不购,好货决不放过。记得民国十九年,天津乐仁堂开业后,在柜台收购一块土茄南沉香,约10斤上下,每斤400银圆左右,其价之高,斯时比羚羊还贵一倍。但是质量之佳、油性之大、气味之好,实是不多见之珍品。后定零售价每两(十六两制)100元,零星在柜台上出售。但这种货销路甚小,两三年不易售出。这说明,乐仁堂见到好货,敢花大价,不怕积压资金,购买其他药品亦同。

关于乐仁堂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王子然在《信誉卓著的乐仁堂药店》一文中有具体介绍:

总店经理乐佑申,其人精通业务,对药物鉴别尤为特长。他的经营方针是以货真价实,突出效果,讲求信誉来作为生财之道。他平常待人亲切,关怀备至,知则必用,用则不疑,但从不给人实职权力。乐佑申非常自信,所以他所制定的管理经营办法和铺规,不论哪个分店或个人都只能照办,不得另搞一套。

太原乐仁堂设立后,购货,加工,炮炙和年终决算,职工的工资升降、人员任免均由总店统一办理。业务经营方针,价格涨落亦由总店指导。分店只是一个营业场所,设有查柜(等于现在商店经理)二至三人。对店内业务经营,人员管理和思想情况,及一般日常事务皆由查柜负责。这些作“查柜”的人,每日除解决一般事务外,还要在柜台照料业务和检查药方。分店账房(会计,乐仁堂称账房),年终不做决算,只是记日常零星支出和营业收入,余款隔三五日汇天津总店,记载总店来货,每日用信向总店汇报业务情况,及营业收入和开支单据、售货员提成零钱表报、要货单据等。账房计有二至三人。这些人都有兼职,负责人兼查柜,其余都兼售货员。

为了讲求气派,招引顾客,太原乐仁堂开业时,营业柜售货员计有十人之多,都是经过挑选台风好,个头整齐,精神充沛,谈吐流利,业务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当。根据进店年限,分别派定每日下门前做营业前的准备工作,如核对戥秤有无换锤,戥和秤绳有无磨损,戥和秤盘是否清洁,该修该擦,每日皆须检查核对一番。丸药说明订挂,包药门票和包装用纸,以及饮片说明、小药票装添等工作均由售货员分别管理,各负各责。营业前必须做好这些工作。根据业务员进店年限,排列为甲、乙、丙、丁、戊等,有秩序地轮流售药。甲接待一个顾客,乙再接待一个,再轮丙、丁、戊顺序接待。不准争抢做买卖,避免造成不团结。但营业忙时,谁手快谁多做买卖是可以的。售货员每抓完一副汤药,不管业务多忙,事情多乱,都须经查柜将药方和抓好之药详细检查核对。该捣、该炙无误后,再把先煎、后下、研面冲服等注意事项按药方要求向买主交待清楚,在处方上加盖检查章,售货员才包好,算药价、收款。这项制度在乐仁堂是严格执行的。售货员每做完一笔生意,不管金额多少,都复写传票一式三份,一联随款交收款处,一联交成药保管员销货。每日业务终了闭门后,根据存根结出总金额,填表交收款处,核对一日总金额是否相符,作为售货员提取提成零钱之凭证。业务员每年轮流探亲期间,或营业忙柜台人员少时,查柜随时抽调成药组保管员、账房记账员和饮片草药组人员到前柜充当售货员。所做之生意,提取提成零钱金额和售货员一样。乐仁堂这种做法对业务有好处,这也称为分工合作。每日晚间停业闭门后,售货员轮流值夜班,不管何时叫门,随叫随开,随时售药,便利患者需要。乐仁堂营业规定,言无二价,概不抹零,但夜间急病患者购药时买主欠多少钱,都让将药拿走。乐仁堂这项夜间售药业务多年如一日,得到顾主称赞。

细料柜(成药贵重药品保管组,乐仁堂称细料柜)管理各种丸散膏丹、胶露药酒以及人参鹿茸等贵重药品。每日早晨上班即打扫本范围内卫生,装填各种货物,以保证前柜供应;根据进货单据进账,凭售货员销货传票销货,给售货员结算提成零钱,填表交账房转总店汇总结算等项工作。这部分人员除本职工作外,负责人兼查柜,一般人员兼售货员。

斗房,是乐仁堂的饮片草药组,专门负责管理总店的来货。对来货该筛的过筛,该过箩的过箩,该簸、该挑、该拣均要按规定整理好装箱入库。对生药中须根据需要,加工炮制,保证质量合格。这就要求斗房有计划,按规定,一丝不苟,依法炮制,既避免积压变质又不能出现脱销。对饮片草药的装斗,每日晚间闭门前,斗房人员到前柜右手持毛掸将药斗逐个拉出检查,用毛掸将斗脸、斗帮打扫一番。斗内药品应否装填和有无串斗现象,及不清洁等,均用水牌记录下来,翌日上班即根据水牌记录进行工作。这也是一项制度,日日如此,以保证药品质量和清洁卫生,以免营业中途脱销,影响调剂工作。

一个药店抓不齐一个处方,让顾客东找西配,那是最大耻辱,群众也会说你不成个摊子。乐仁堂药铺非常注意品种的齐全,而又不忽视质量,特别讲求地道货。所以,除临时缺短品种随时在当地批发商补充一些,大部药材都是到祁州、上海、营口等地去买。祁州每年春冬二季举行庙会,各地药商云集此地。当地有跑合的专为买卖双方挂勾成交,谁家有什么货,几等货他都了如指掌。乐仁堂到任何商埠买货,都认真选购地道药材。如买人参就要到营口,白酒皆用香河县刘宋镇“聚川涌”的产品。一次庙会往往买几十万元的货。所以说,它门前冲天牌上所书“本堂发兑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也确不是欺人之言。

对于有贵重药品的丸散膏丹,皆由总店制药厂加工做好给分店发运成品。一般成药和膏滋及膏药,则大部发运半成品由分店当地加工。贵重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十宝丹、羚壳解毒丸等丸药外部皆有蜡皮包装。只要蜡皮包装不破裂,就不会变质发霉或变硬。个别中成药药名,也有走厄运的时候,如清宁丸、二母宁嗽丸、宁嗽化痰丸中的“宁”字,因冒犯清朝道光皇帝旻宁中的“宁”字,所以为避“圣讳”的旨令,乐家药铺的清宁丸改称清麟丸、二母宁嗽丸改称二母安嗽丸、宁嗽化痰丸改称安嗽化痰丸。这样一改名称、群众竟会疑惑一个时期。

乐仁堂一般成药在分店加工,但都能保证质量。在分店有计划地加工成药可以避免生虫、发霉、变质。况且山西每年春季枣花和荆条花蜂蜜产量很丰。这两种花的蜂蜜质量最佳,水分小、油性大、甜香、无异味,做药用也最适宜。夏季生产之杂花蜜和荞麦花蜜山西产量虽然很大,但质量差,水分大、油性小、有异味,做丸药易变质。考虑到在当地收购蜂蜜比北京、天津价格便宜,既能节省运费和降低成本,还能保证药品质量,因此太原乐仁堂每年春季皆收购一定数量枣花、荆条花蜂蜜,以满足一年之需要。

太原分店的从业人员皆是在总店工作过多年,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老药工。他们根据销售情况和季节,加工丸药之多,竟达五六百种,并都遵守乐家传统炮制加工方法制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实非他家所比。丸药房只有四五人,要经管五六百种成药。他们每日早晨上班前,即根据门市需要备齐品种,送至门市,不得有误,这也是一项制度。其余时间,丸药房的人仍然按计划安排进行工作,皆能将工作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5.汉口主要药铺达仁堂

汉口达仁堂是天津达仁堂总店的分店,天津达仁堂创始人乐达仁,祖籍宁波慈溪。据《武汉中药行业志》载:

汉口达仁堂分店,创立于1920年,地址在汉口黄陂街瞿家巷对面,占地面积60平方。汉口达仁堂药店,从铺面到店内装饰皆仿效天津达仁堂总店格局,宽敞明亮,店内高悬“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字样,是汉口唯一安装四扇玻璃转门的店面。以销售天津总店的成药为主,辅售自制饮片,品种有:牛黄清心丸、小儿回春丹、狗皮膏药、大活络丸、虎骨酒、参桂鹿茸丸等。营业额每日达400余元,有时甚至达1 000元,可谓盛况空前。1934年,又设分店于汉口五族街,旋即迁到汉口中山大道交通路对面。1939年在汉口半边街(现统一街)租屋开业。因抗战爆发,交通阻隔,天津总店不能供应货源,汉口达仁堂分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利用总店的药方,自制成药销售,艰难维持。抗战胜利后,迁回中山大道原址经营,直至解放后。汉口达仁堂药店在经营管理上坚持天津总店“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祖训,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自律,实行经理负责制,制订严格的店规店纪。尤其是在企监接班人上更是规定明确:凡是担任本药铺行政和业务核心的人,必须在达仁堂的全体“本门徒弟”中选拔,系达仁堂职工的后代,这种规定保证了药店业务的连续性。考察汉口达仁堂药店的成功之路,那就是以诚取信、以质取胜。

汉口达仁堂分店是民国时期与武汉叶开太齐名的两大药铺,据《武汉中药行业志》在“药铺”章节中载:

(武汉药铺)有前店后厂雇员数十百人的大店……专营成药的有历时数百年,驰名中外,自制名产品参桂鹿茸丸、虎骨追风酒、八宝光明散以及其他成药的叶开太;有设分店于本市销售总店名成药的京都达仁堂。

汉口达仁堂分店投资规模较大,故很快成为与叶开太齐名的大药铺,据《武汉中药行业志》记载:“当时武汉各国药店营业时间一般为上午6时至下午9时,大店中午可轮班休息,深夜也有人当班,大门上开一小孔,以备急病配药。而大店如叶开太、达仁堂等夜间还有人打更,正副经理必须有人在店住宿。”可见管理非常严格,服务相当到位,足见大店之风范和实力。

达仁堂作为武汉规模最大的国药店,1935年以后,其经理吴洪曾任汉口国药业同业公会理事长。

6.石家庄第一药铺乐仁堂

石家庄乐仁堂创始于1935年,为祖籍宁波慈溪的北京同仁堂乐氏十三世孙乐佑申创建的。

乐佑申是同仁堂第十代传人乐印川的曾孙。1935年3月4日,他在石家庄大桥街路南146号(今新华集贸中心一带)创立乐仁堂,是石家庄历史上创办最早的中药店,经营各种丸散膏丹汤剂饮片,配方独特、工艺精湛,许多品种为供奉朝廷之御用药品。后发展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国药号之一。

乐仁堂采取“前店后厂”式的经营方式,所售药剂均为自己加工制作。制作上牢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祖训,以“真材实料,加工精良、配方独特、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保持乐家老铺的信誉。

在经营方式上,乐仁堂取同仁、达仁两家之长(具体见“北京著名药铺乐仁堂”条目),而在经营管理、药材使用和雇佣人等各方面又有独特的创举。

石家庄乐仁堂特色药品有茵陈酒、催生兔脑丸、阳合解凝膏等。特别是阳合解凝膏,如身染有红肿疙瘩,疼痛难忍,若无脓贴上此药可化解病毒,甚为灵验。

石家庄乐仁堂开业后,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据说每日营业额达三四百元,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在河北一地处于领先水平。

1956年,经公私合营,石家庄乐仁堂改造成立石家庄市药材公司;1987年,石家庄市药材公司恢复老字号石家庄乐仁堂;2002年,石家庄医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石家庄乐仁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集团公司,更名为石家庄乐仁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医药集团是河北省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批零兼营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集团。2008年全国医药商业百强排名第15位,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同行业首位。

【注释】

[1]《首都医药》2012年第17期。

[2]慈水镇代指慈溪县,慈溪县与镇海县同为宁波府所属,乐氏祖地乐家畈正处于慈溪县与镇海县交界之处,一半属慈溪县,一半属镇海县(乐家畈堰头乐氏属镇海县境),而大部分则属慈溪县,故乐氏祖籍常有两种写法,一为宁波府慈水镇,一为宁波府镇海县慈水镇,实乐家畈一地明清时期主要属宁波府慈溪县鸣鹤乡,今为慈溪市掌起镇鹤凤村乐家畈。

[3]早年的北京以前门作界,分为内城和外城,内永安即永安堂,外同仁即同仁堂。

[4]《杭州工商史料》第2辑。

[5]《杭州医药史》,第2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