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出现心包炎和心内膜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多变性和易变性,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心脏病。因此,运用护理程序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是小儿科护士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介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出现心包炎和心内膜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多变性和易变性,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心脏病。根据临床表现与病程大致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迁延期和慢性期。多数预后良好,重者可因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猝死。

任何病毒感染均可能累及心脏,以柯萨奇病毒乙组(1~6型)最常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病毒及其毒素早期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另外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亦可能与发病有关。

因此,运用护理程序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是小儿科护士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病人基本情况介绍】

患儿,女,12岁。因不规则发热1周,呕吐伴呼吸困难2天入院。

入院时情况:患儿呈急性病容,精神差,体温38.6℃,食欲差,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约20ml,呼吸32/min,安静状态下可见喘息,无发憋症状。查体示:第一心音强弱不一,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入院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的评估

患儿,女,12岁,汉族,山西省××市人。

医疗费负担形式:自费。

文化程度:学龄儿童。

家庭住址:(略);邮政编码:(略);电话:(略)。

联系人:××;与患儿关系:母女;联系人单位(住址):(略);电话:(略)。

患儿于××××年××月××日入院,××××年××月× ×日采集病史,由患儿及其母亲陈述病史,可靠。

入院医疗诊断:①小儿病毒性心肌炎;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主治医师:××  责任护士:××

2.健康史

(1)目前健康史

主诉:发热1周,呕吐伴呼吸困难2天。

目前健康状况(发病史):因不规则发热1周,呕吐伴呼吸困难2天收入院。病前1个月曾咳嗽、流涕、发热2天,自服抗感冒药而愈。入院前1周患儿突起发热,体温在37.9~39℃,伴单声干咳,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阿米卡星静脉输液治疗3天,体温降至正常,2天前突发呕吐,为胃内容物,伴呼吸困难。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自感疲乏、头昏、不思饮食

(2)既往健康史:既往身体健康,出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无肝炎、咳嗽、伤寒、白喉等疾病史。按规定完成预防接种

(3)生长发育史:生长发育正常,同同龄儿童。

(4)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5)日常生活形态及自理能力

①饮食形态:患儿平素以普通饮食为主,食欲好,每日3餐,每日约300g,饮食清淡。爱喝白开水。每日饮水约1800ml。发病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入院时皮肤黏膜无破损。

②排泄形态:患儿平时大便1/d,黄褐色成形便,约200g,无排便困难及使用药物。每日排7~8次小便,夜尿1次,淡黄色、清亮、约1600ml,无排尿困难及伴随症状和尿失禁。发病以来大、小便略少,但无排便、排尿困难。

③休息与睡眠:患儿自述平日睡眠好,无午睡习惯。患病后夜间由于发热,易醒,晨起精神差。增加午睡补充睡眠。

④自理能力及日常活动:进食、沐浴、穿衣、如厕能自理。

⑤嗜好:无特殊嗜好。

3.心理评估

(1)认知-感知形态:患儿不了解有关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知识,但能复述在当地医院就诊时的治疗及用药情况。

(2)自我感知-自我概念形态:患儿目前考虑最多的是:我什么时候能上学,害怕拉下太多课程。患儿表示能积极配合治疗,对住院环境适应,喜欢与同病室的病友交谈。

(3)角色-关系形态:患儿家庭成员间关系和睦,每日有家属来探视,对患儿健康关心。

(4)应对-应激耐受形态:患儿平日性格随和,遇事常常与父母商量,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5)价值-信念形态:未有明显异常。

4.社会评估

(1)家庭关系:父母健在;患儿与家庭成员间关系融洽。家属对患儿的主观感受及预后很关心,并积极向医护人员咨询,寻求帮助患儿的方法。

(2)经济状况:无经济负担,本次住院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无大影响。

5.身体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体温38.5℃,脉搏50/min,呼吸20/min,血压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欠佳,面色较苍白,自动体位,四肢皮肤发凉,无皮疹及出血点,咽部充血不明显,颈软,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情况见专科情况。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膝反射存在,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巴宾斯基征均阴性。

(2)专科情况评估 第一心音强弱不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率50/min,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9,单核细胞0.01,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20g/L。

血生化:磷酸激酶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增高。

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各按其自身节律出现,P-P间期及R-R间期匀齐,P波与QRS波互不相关,心房率136/min,心室率50/min,QRS波无畸形。

【医疗诊断及主要诊治过程】

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诊疗过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充分休息,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

出院时情况:患儿体温正常,食欲好,面色红润,四肢温暖,心电图正常。

【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

根据该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出如下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

1.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有关疾病危险因素和预防疾病的正确认识。

2.护理目标

(1)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措施后患儿体温逐渐控制在正常范围。

(2)患儿主诉舒适感增加,在卧床休息期间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

(3)护士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处理。

(4)家属和患儿愿意遵守为促进健康而制定治疗和保健计划。

【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

1.体温过高

(1)评估患儿的体温、热型及伴随症状。

(2)每4~6小时测体温并记录,实施退热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3)发热期间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4)正确及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理降温和抗生素治疗。

(5)鼓励患儿多饮白开水,每日保持饮水量在2000ml/d。

(6)出汗后及时给患儿擦汗,更换衣服,保持床单位干净。

(7)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8)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每日通风2~3次,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避免对流,注意保暖。

2.活动无耐力

(1)进行心电和氧饱和度监测,评估患儿活动前的心率、呼吸次数和缺氧状况。

(2)采取鼻导管法给氧2~3L/min。

(3)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心电图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4)协助患儿进行生活护理,将患儿常用的物品放置其伸手可及处。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处理个人卫生等活动。(www.xing528.com)

(5)指导患儿活动,避免情绪紧张和激烈的活动。

(6)活动时由家属和护士陪伴,如有胸闷及时休息并吸氧

(7)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3.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1)严密观察心率、呼吸及缺氧表现,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

(2)合理安排探视,避免不良刺激,保持病室环境安静。

(3)急性期卧床休息,根据情况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4)进行心电监测加氧饱和度监测,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5)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在30滴/min以内。

(6)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开塞露辅助排便。

4.知识缺乏 与家属和患儿缺乏病毒性心肌炎预防、预后和保健相关知识等有关。

(1)针对患儿或家长的顾虑给予解释或指导。

(2)讨论可能与心肌炎有关的危险因素,并逐条进行宣教。

(3)指导患儿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劳累。

(4)给予饮食指导,与家长共同制定患儿的饮食方案,嘱患儿少量多餐。

(5)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6)恢复期适当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

【护理效果评价】

患儿经过卧床休息、吸氧、抗感染、保护心肌、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护理措施,已解决的护理问题:①体温异常;②活动无耐力;③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④患儿及家长缺乏有关疾病危险因素的正确认识等问题。

护理目标实现的有:体温恢复正常,患儿主诉舒适感增加,在卧床休息期间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未发生心力衰竭并发症,家属和患儿愿意执行为促进健康而制定的治疗和保健措施。

【查房重点】

1.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前驱表现:多数患儿病前有轻重不等的呼吸系统和胃肠道前驱症状,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与年龄和感染的急慢性呈相关性。主要为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呼吸道感染、肌肉酸痛、腹泻等。某些感染性疾患,如麻疹、腮腺炎等,可呈现出特异的临床表现。

心脏受累表现:轻型患儿一般无自觉症状,心电图可见期前收缩或T波降低等改变。心肌受累明显时,患儿常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晕及乏力等。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心电图多表现为频发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力衰竭和晕厥等。重症患儿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四肢湿冷和末梢发绀等,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如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则心脏明显扩大,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或栓塞等,预后很差,在数天内死亡。

根据临床表现与病程分为如下4期。

(1)急性期:症状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

(2)恢复期: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变等逐渐好转,但尚未治愈,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3)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心电图与X线改变迁延不愈,实验室检查有病情活动表现,病程在1年以上。

(4)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或反复心力衰竭,病程在1年以上。

2.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可结合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下列治疗措施。

(1)休息: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退热后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一般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6个月,随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激素治疗:可提高心肌糖原含量,促进心肌中酶的活力,改善心肌功能,同时可减轻心肌的炎性反应,并有抗休克作用。一般用于较重的急性病例,轻症病例多不主张应用。常用泼尼松,日服剂量为1~1.5mg/kg,共2~3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对急症抢救病例可应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每日0.2~0.4mg/kg,或氢化可的松15~20mg/kg。

(3)控制心力衰竭:常用地高辛或毛花苷C(西地兰)等。由于心肌炎时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故剂量应偏小,一般用有效剂量的2/3即可。重症加用利尿药,但需警惕电解质紊乱而引起心律失常。烦躁不安者宜给予苯巴比妥、地西泮等镇静药。

(4)提供心肌能量,促进心肌细胞修复:1,6-二磷酸果糖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有效的心肌代谢酶活性药,有益于缺血缺氧状态下细胞的能量代谢葡萄糖利用,防止白细胞产生有毒的氧自由基和增加红细胞韧性,减少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剂量100~250mg/(kg·d),每日1次,静脉注射,5~10天为1个疗程。

维生素C能清除自由基,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有助于心肌炎的恢复。可用维生素C100~200mg/kg静脉注射,5~10分钟注射完毕,每日1次。伴有心源性休克者,可每2~12小时1次,连续应用数次。急性期每日1次,疗程1个月。能量合剂有加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常用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胰岛素4~6U及10%氯化钾8ml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

(5)抢救心源性休克:加速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常可获得较好效果。及时应用调节血管紧张度药物,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拉明等加强心肌收缩能力,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近年来应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取得良好疗效,常用剂量5~1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开始按每分钟0.2μg/kg,直到获得疗效或血压降低。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分钟4~5μg/kg。不良反应有疲乏、出汗、恶心、头痛、肌痉挛等,停药后即消失。亦可应用酚妥拉明,剂量为每分钟1~20μg/kg,主要扩张小动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3.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不仅能减轻心肌炎症反应,而且能明显改善左心功能。常见药物剂型和不良反应如下。

泼尼松:剂型,片剂,5mg。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易出现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并发和加重感染,诱发和加重消化性溃疡;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诱发精神症状。

(3)引起糖尿病,抑制生长发育,可致骨质疏松。

(4)一般外科患者不宜应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而长期应用的患者,在术后3~4天内须增加剂量,以防出现皮质功能不全。

(5)与抗菌药物并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应在抗菌药物之后应用,而停药则在停用抗菌药之前。

(6)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7)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药物与本品合用可增加诱发溃疡的可能性。

(8)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药物可加速本品灭活而降低疗效。

(9)与洋地黄强心苷、利尿药应用时,应注意补钾。

(10)本品用于结核患者时,应同时应用抗结核药,以免病灶扩散;用于糖尿病患者时,应加大降血糖药的剂量。

(11)本品在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储存,故低蛋白血症患者,在使用前应适量补充白蛋白

(12)本品能抑制免疫反应,故不宜与疫苗同用。

(13)本品可增强升压药对血管的敏感性。

(14)本品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可引起出血,加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

【查房讨论】

1.住院学龄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患儿,女,12岁,已进入学校学习,每天的生活以学习为主,接触的范围较广,能更好地控制自己,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老师和同学在她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入院后的焦虑和不安主要来自与学校分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担心与学校及同学分离,怕耽误学习,感到孤独。

(2)对疾病缺乏了解,忧虑自己会残疾或死亡。

(3)因怕羞而不愿配合体格检查。

(4)担心因自己住院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而感到内疚。

针对以上问题护理要点如下:

与患儿交谈,介绍有关病情、治疗和住院目的,解除患儿的忧虑,取得患儿的信任。关心患儿,注意听取患儿的意见,关心她的要求,并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耐心解释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鼓励她从事适当的自我护理。

帮助患儿保持与学校的联系,鼓励患儿给同学写信、打电话等,了解学校及学习情况,根据病情鼓励患儿每天定时坚持学习。

在护理中应对患儿简要讲解治疗过程及特殊检查,使之确信不会受到伤害,争取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2.关于并发症——心力衰竭 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力衰竭,请重点关注,严密观察。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乏力、劳累后气急、食欲减退、腹痛和咳嗽。安静时心率增快,呼吸浅速,颈静脉怒张,肝增大,有压痛,肝颈脉反流试验阳性。病情较重者尚有端坐呼吸,肺底部可听到湿啰音,并出现水肿,尿量明显减少。

3.关于出院指导

(1)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及护理要点。

(2)讲解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少数可转为慢性,但如果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心脏明显扩大、严重心律失常或栓塞者预后差。使患儿与家长减少焦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强调患儿休息的重要性,讲解预防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常识

(4)教会家长观察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先兆,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心律失常患儿,应了解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时间及不良反应,指导他们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6)强调流行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查房评价】

通过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查房,我们对该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护理重点,并且以往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如并发症的观察、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等,在该患者的护理诊断中都得以体现。我们应该明确:针对一名患者所制定的护理诊断一定要有针对性,并有充分的诊断依据,护理措施一定是切实可行的。以该患者为例,关于患者是卧床休息还是加强锻炼,需要根据病情不断修正护理计划。心肌炎患者如果发生并发症对于预后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在护理诊断上专门列出并发症的护理诊断,护士对于病情观察给予特别关注,对疾病的痊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俊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