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年人社会适应现状及对策

老年人社会适应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部分主要将问卷调查中人际交往适应性维度题目上的分数相加,作为人际交往适应性的指标。其中,现未婚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均值为10.4116,现已婚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均值为10.8458。

老年人社会适应现状及对策

一、社会适应各维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人际交往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社会学角度来看,人的一生一直处于社会化过程当中,老年人在他们的年轻时代不断地掌握人际交往能力,建立社会关系。然而,当步入老年以后,他们的社会交往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在于,他们退休以后工作量减少,社会接触面变窄,人际交往也相对减少。老年人人际交往的减少会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能否适应这一变化,就牵涉其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老年人理应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人际交往,更好地适应社会。有调查(石静,2005)表明,老年人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城市中有28.1%的老年人闲暇时间是待在家里,20.8%的老年人参加早晨或晚上的文体活动,18.1%的老年人看书报,12%的老年人串门聊天,8.1%的老年人养花、养鸟,他们本应该和更多的人进行交流沟通,但事实上,老年人基本上以家庭或围绕家庭内部活动为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加之老年人之前建立的人际圈也在不断地收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单一无味,久而久之,其人际交往适应性受到严重威胁。更有研究者(陈世林,2007)把老年人人际交往总体表现概括为:社会交往面缩小,人际交往的对象趋向狭隘,人际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变得单调等。

然而,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相当大,有很多因素与其人际交往适应性密切相关。本部分主要将问卷调查中人际交往适应性维度题目上的分数相加,作为人际交往适应性的指标。后面几个部分的其他社会适应性维度指标也是以这种方式获得。有必要指出的是,对一些反向计分题(被试给的分数越高表示其在此项上的适应水平越低)的分数全部进行了转换,确保所有社会适应性题项上的得分高低与其社会适应水平的高低相一致。

1.年龄

对年龄与人际交往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与其年龄没有显著相关(r=-0.054,p>0.05)。也就是说,老年人的年龄大小并不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老年人是否与他人交往取决于其个人的交往能力、交往意愿和交往体验。对于老年人来说,低龄老年人并不天然的比中高龄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好,可能某低龄老年人因为身体的不适(如,身体上的残疾)、家庭功能的缺失(丧偶)等,不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很少与他人沟通,所以其人际交往适应性并不比一个健康的中高龄老年人高多少。当然,本研究的问卷主要考察的是被试的人际交往体验和感受而非真正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也可能造成年龄与该维度的相关不显著。这种相关不显著,也提示进入老年的群体,其人际交往的情境并不会因年龄不同而存在大的差异。或许,高龄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活动少,但其对自身人际交往的感受可能更加通达,从而抵消了其交往活动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2.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0.084,p>0.05)。男性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平均得分为10.6709,女性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平均得分为10.6859(总分最高值为15),但是男性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并不显著低于女性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对其的解释是,不同性别的人有其独特的行为模式。男性老年人的交往能力和女性老年人的交往能力并没有很大差异,他们的整体水平相当,只是他们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内容存在差异而已。比如,同样是参与社会活动,男性老年人相互间更多谈论国家时政,而女性老年人则相互间更多谈论家长里短。性别可能影响了交往的各个环节,但交往的总体适应性水平并不存在很大差异,交往的结果(获得人际支持)也是相似的。

3.受教育水平

本研究中,受教育水平主要考察了两方面,一是其学历水平,二是其上学年限(通过询问被试“总共上过几年学”来计算)。老年人被试的学历差异相对较大,其中学历为小学以下的占40.8%,小学的占26.4%,初中的占17.8%,中专(高中)的占10.4%,大专的占3.1%,大学及以上的占1.5%。

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学历)与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r=0.148,p<0.001),学历越高,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就越强,反之其人际交往适应性则越差;而老年人的上学年限与人际交往适应性相关不显著(r=0.072,p>0.05)。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不一致与题目的作答方式设计有关。一般来说,老年人对自己的学历水平更好判断,而对自己的上学年限则无法准确估算。因此,在后面的分析中,也不再将老年人的上学年限作为考量的因素。

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与学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老年人交往的效果受其教育水平的影响很大,学历由低到高其人际交往适应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因为通过教育,一个人可以学到知识,学会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那么在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很容易解决,也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交往范围,不同学历的老年人更愿意接触与其学历水平相近的人群。不同的教育背景下,老年人的一些观念存在差异,当认为自己的学历可以为自己提供交往的筹码时,他们更愿意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更有自信面对交流中遇到的困境,因而其人际交往适应性也相对较强。

4.健康状况

通过相关分析可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74,p<0.001),健康水平影响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的发挥。当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好时,其人际交往适应性则高;反之,则差。这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决定了其行动能力,故而身体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参与各类活动。

5.婚姻状况

以老年人当前婚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未婚老年人与已婚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t=-2.320,p<0.05),即婚姻是影响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的因素之一。其中,现未婚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均值为10.4116,现已婚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均值为10.8458。在本研究中,将从未结过婚、丧偶且未再婚和离婚且未再婚的老年人归于未婚人群,而将已婚(包括再婚)的老年人归于已婚人群。美满的婚姻可以使人获得情感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的抚慰,而且夫妻双方可以相互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所以婚姻在老年人群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他人支持,个体可能会放弃某些行为,因而就会出现低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利于其社会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

现已婚的老年人可以得到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包括倾听、诉说、交谈、咨询、关心、安慰、同理等,这种情感上的支持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支柱。特别是遇到烦恼时,老年人会向配偶和子女倾诉。姚远(2005)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倾诉对象依次是老同事(老朋友)、配偶、子女和邻居。陈奇娟(2005)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心里话诉说的对象依次是配偶、女儿和儿子,三项合计超过了九成,我们不难看出家庭婚姻状况在老年人晚年人际交往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经济水平

将经济水平(全家人均月收入)与人际交往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可知经济水平与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22,p<0.001)。家庭经济水平高的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较高,经济水平低的老年人人际交往适应性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包含一定的离退休金(城市居多)、子女的金钱和实物帮助、社会资助救助等,家庭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的经济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

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从总体上看,收入因素仍然是制约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键因素,而且收入高可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当参与某项活动需要开展活动的资金时,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则老年人会处于消极状态,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条件。

(二)角色转换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人们步入老年阶段,将经历离退休的变化,这是人生中较大的角色变化,可能会由昔日的领导者、员工、家庭经济的支撑者变为离退休人员、家庭服务接受者,成为家庭中普通的一员;或者,他们将从身体状况良好者向身体状况偏弱者的角色转化。当然,一个最根本的角色变化就是由中年人变为老年人。

有研究(王艳芳和冯志涛,2009)指出,老年人的这种角色转换及影响表现为:(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2)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3)工具角色转换为感情角色;(4)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老年人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许多不良心态(抱怨、固执、孤独等)会影响其生活状况。有些老年人在退休后社会地位下降,感到反差很大,加上收入水平的减少,一时难以进入新的社会角色,容易产生困惑、抱怨和对社会的不满;还有些离退休老年人自我满足,固执己见,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接收新信息,从而难以扮演好理想的老年社会角色。

那么,具体而言,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和哪些因素相关,其相关的情形又怎样呢?

1.年龄

对年龄与角色转换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角色转换适应性有显著的负相关(r=-0.112,p<0.01)。可见,对于不同年龄的老年人来说,角色转换适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角色转换适应性呈下降趋势,高龄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低于低龄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这可能是年纪越大的老年人,越会因自己不受到重视而不满,更不愿意接受自己是老年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以前的事实。

2.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547,p<0.001),其中,男性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得分均值为36.0423,女性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得分均值为34.6696(总分最高值为55),男性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显著高于女性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角色适应性维度上的11个题项中,有8个题项男性老年人的得分高于女性老年人,只有3个题项女性老年人得分高于男性老年人。具体来说,男性老年人在接受不再受人重视的现实、合理打发时间、不对做事感到厌烦或单调、会采取办法减轻身体状况的下降、乐意参加社区(或村里)工作、想再为社会做点事、喜欢学习、觉得对社会还有用等方面不输于或优于女性老年人,而女性老年人在接受不在岗位的现实、习惯别人将自己当成老年人以及接受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的现实方面不输于或优于男性老年人。

3.受教育水平

对受教育水平与角色转换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5,p<0.001)。也就是说,受教育水平(学历)越高,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也越强。

学历较高的人,其知识、技能和经验更多,他们会寻求不同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态;而学历较低的人没有更多的知识来完善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多注重的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因而当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往往不能理性地思考,不能很好地转变观念。

4.健康状况

对自评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83,p<0.001)。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得知,F(4,876)=19.230,p<0.05,表明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就越高,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就越低。表7-1更明确地反映了身体状况与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的关系,即随着健康状况的提升,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分数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这种分数的明显差异,还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角色转换适应性维度上有两个题目直接关系到对身体状况变化的接受程度和应对情况,自然而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更易接受身体状况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办法。

表7-1 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数值的比较

5.婚姻状况

以老年人当前婚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未婚老年人与已婚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t=-5.776,p<0.001)。现未婚的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平均得分为33.8644,现已婚的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平均得分为36.0985。可见,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不应忽视。人到老年后,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已婚老年人与配偶可以在生活上互相照顾、经济上互相扶持、精神上有所依托,这样可解决诸多心理或生理问题,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老年角色与老年社会。

6.经济水平

相关分析表明,经济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老年人的角色转换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8,p<0.001)。经济水平高的老年人角色转换适应性也较高。步入老年意味着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从劳动角色转变为供养角色,而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相对较少,主要靠子女的经济支持。子女的收入水平影响了老年人的消费水准,一旦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觉得自己没有多余的金钱供其支配,就会觉得无助,消极地应对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使其社会适应水平停滞不前。相对来说,经济水平高的个体一般不像经济水平低的个体那样觉得进入老年期或退休、离职之后有非常大的生活反差,因而容易从中年人或工作者的角色转为老年人或离退休者的角色。经济水平高可为老年期生活得更加丰富多样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就是可为老年人适应角色的变化带来更多的支持。

(三)生活自理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有研究(如,Freedman等,2002)表明,无论中低龄老年人还是高龄老年人,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残障或失能的比例自1980年以来正在逐年下降。目前,一个中国男性老年人在65岁时其余寿中将有8%的时间处在失能状态,在80岁时这一比例上升为20%;女性老年人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2%和26%(曾毅,2005)。2004年人口变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整体较好,91.1%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8.9%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这一结果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均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较高。杜鹏和武超(2006)认为这一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乐观的角度看,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上都不需要依赖他人,年老并不一定意味着成为别人的照料负担;从悲观的角度看,虽然我国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比例很低,只占不到9%,但如果以此推算中国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总量,那么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总数已经超过1200万,政府和社会需要对老年照料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自此可见,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关系到老年人照料及社会养老等重大问题。进一步考察生活自理适应性的相关因素可为人们认识与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一定的参考。

1.年龄

通过对年龄与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年龄与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r=-0.285,p<0.001),年龄越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就越差;反之,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就越好。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会下降。

老年人群的年龄跨度很大,而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在身体状况、生活能力、家庭环境等方面都不相同,从而形成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龄差异。低年龄老年人和高年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差别,低年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最强,而年龄越高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也越高。

有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2005)显示,从全国老年人总体看,60~64岁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的比例高达96.8%,只有3.2%的老年人不能自理,65~69岁的老年人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也只有5.1%,因此70岁以下低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并不突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老年人身体条件变化等原因,70岁以上的高年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不断提高,80~84岁组的老年人有25%生活不能自理,9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已经达到50%。因此,高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最为突出。

2.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678,p<0.01),男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得分均值为32.4890,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得分均值为31.3376(总分最高值为40),男性的生活自理适应性显著高于女性的生活自理适应性。Fillenbaum(1985)研究认为,由于男性和女性对于完成家务活动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使得男性报告自己从事家务活动的能力高于女性的报告,并且男性报告自己在购物和交通方面的能力也高于女性的报告,而在打电话、吃药和理财等任务上则未出现性别差异。本研究的进一步分析则显示,女性老年人在报告自己做家务的能力上要显著高于男性,但是男性老年人在报告自己使用电话、银行储蓄和分辨方向的能力上要显著高于女性,其他项目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也就是,自我报告中男性老年人强于女性老年人的项目数是3项,女性老年人强于男性老年人的项目数仅1项,从而导致生活自理适应性维度上的性别差异。

3.受教育水平

通过相关分析,得知受教育水平与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r=0.343,p<0.001),即受教育水平越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就越好。受教育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影响很大,高龄老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普遍低于低龄老人,他们在年幼时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因此教育对于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也就越单薄(尹德挺,2007)。受教育水平可能是通过各种因素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教育程度高更可能获得较好的工作,进而影响生活水平;同时教育也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更可能学到并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王德文等,2004),在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时,能够更合理有效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4.健康状况(www.xing528.com)

相关分析显示,自评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18,p<0.001)。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较高。老年人的健康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身体状况的好坏决定其是否有能力实施某项行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其是否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还表明,老年人自我报告的视力听力和肢体灵活性与生活自理适应性相关显著(所有相关系数的p值均小于0.001)。从身体机能方面看,老年人的视力、听力、肢体活动力等基本躯体功能都在衰减,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视力、听力好的老年人,其生活完全自理能力明显地好于视力、听力差的老年人。特别是对于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如中风糖尿病支气管炎老年痴呆症等都是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他们无法独自完成事件,生活上的问题不能自行解决,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生活自理适应性较低。

5.经济状况

相关分析表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其生活自理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04,p<0.001)。经济状况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经济状况好的老年人其生活自理适应性也较高。

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经济状况一部分取决于年轻时所从事的职业。因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们继续劳动,所以经济状况主要看能否享有退休金、子女赡养状况等,这就使得老年人经济自立状况不尽相同。老年人生活自理适应性受其生活的经济来源影响较大,经济上越独立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其中,依靠自己劳动或工作养活自己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最强,这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只有自理能力强的老人才能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谋生。有调查(楚军红,2001)显示,60岁以前从事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职业的老年人的经济自立程度最好,高龄老年人中有61.0%的生活能够基本自理;从事家务劳动的老年人的经济自立性最差,高龄老年人中只有2.1%的能够生活自理;从事农业劳动的老年人的经济自立性也较差,高龄老年人能够生活自理者不足5%。

6.婚姻状况

以老年人当前婚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未婚与已婚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异(t=-6.816,p<0.001)。

现未婚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平均分值为29.8232,现已婚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平均分值为32.8553,现已婚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显著高于现未婚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夫妻双方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的积极效应。婚姻是影响其生活自理适应性的重要方面。有研究(王德文等,2004)指出,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随着从未结过婚、已婚与老伴住在一起、已婚但不与老伴住一起、离婚和丧偶的变化依次增高。本研究的进一步数据分析则显示,已婚(包括再婚)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得分高于从未结过婚、丧偶且未再婚、离婚且未再婚的老年人。

(四)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个体对社会整体如何评价,如何看待社会变化,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老年人对社会整体评价主要是基于其人生阅历的丰富积淀。不同特征的人有不同的人生阅历,也就有不同的经验积累。这些关系到老年人评价社会整体、看待社会变化的特征因素也就是本部分所要分析的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1.年龄

对年龄与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相关不显著(r=-0.056,p>0.05)。可见,年龄并不会使老年人对评价社会整体、看待社会变化造成某种倾向。这可能是由于调查研究的对象均为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阅历皆异常丰富。漫长的60年或60年以上的经历足够让老年人对社会的评价、看法形成相对稳定的倾向,这些评价、看法不太可能会随着60岁以后的年龄增长产生什么可以测定的变化。

2.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140,p>0.05)。也就是说,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对社会整体的评价并无明显不同。本研究考察的是老年人对社会变化、社会政策、社会观点接受的难易程度以及关于社会变化对自己有利无利程度的判断,而这种程度性的判断一般来自个体感受,不太可能受性别的影响,或者说无论在男性老年人中还是在女性老年人中,此类程度性的判断都有较大的随机性,而不存在与性别相关的倾向性。

3.受教育水平

相关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与老年人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20,p<0.001),即受教育水平(学历)高的老年人对社会整体评价也较高。受教育水平会影响老年人对社会评价,高学历的老年人对社会变化的接受能力较强,更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社会的变化;而低学历的老年人对社会变化的接受能力较弱,较难适应社会的变化,不太能够及时对社会状况做出恰当反应。最为关键的是,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越能够理性、深刻和全面地评价社会整体和看待社会变化。这也提示人们,要使老年人能够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强化老年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

4.健康状况

相关分析表明,自评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1,p<0.001),即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对社会的评价也较高。老年人对社会的评价是主观的,是由其感受到的情形来判断的。如果其身体状况不好,就无法参加一些活动,也就不能准确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因而就会觉得社会变幻无常,很难适应。相对来说,身体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对社会的态度会更加积极,看待社会的眼光也更加正面,进而使得其对社会整体的评价优于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

5.婚姻状况

以老年人当前婚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未婚老年人与已婚老年人的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1.140,p>0.05)。也就是说,老年人当前婚否不会影响其对社会的整体评价。仔细分析可知,此t检验中的未婚包括三种人群,即从未结过婚的、丧偶且未再婚的和离婚且未再婚的,这三种人之间对社会整体评价可能差异颇大,使得合并在一起的分数相互抵消而不能表现出某一相对明显的倾向。因此,进一步以四种婚姻状况(上述三种加上“现已婚”)作为自变量,以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3,930)=3.034,p<0.05,婚姻状况会对社会整体评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再进一步以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仅仅体现在丧偶且未再婚的老年人显著低于已婚(包括再婚)的老年人的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而其他婚姻状况的老年人之间在该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说明从未结过婚或离婚且未再婚尚不足以影响老年人对社会的整体评价。丧偶(特别是丧偶之后还未再婚)对个体来说是重大的人生创伤,这种创伤经历可能会泛化到个体对社会的整体评价之中,或者说会更容易使个体用悲观、消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及其变化。

6.经济水平

对经济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老年人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41,p<0.001),即经济水平越高其对社会的整体评价适应性也越好。相对而言,经济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对社会的整体感觉也越好,也更容易偏向于认为社会在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因此,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生活,也是使老年人适应社会变化,认同社会新观点、新政策的重要基础。

(五)社会变革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此处的社会变革适应性强调的是对社会某个局部领域变化上的适应性而非在社会整体上的适应性。这些局部领域具体涉及婚姻观念(限于老年人对再婚的态度)、衣着时尚、新的信息以及对自身旧有习惯是否需要改变的态度等。它比社会整体评价适应性的内容更加明晰,更加能够被老年人所认知。老年人对社会一些具体领域变革的态度,可折射出其在日常生活里对处于不断变换中的具体社会生活情境的适应取向,即面对变革是接受还是否定,是改变自我的旧有习性还是坚持自身已有的做事方式。然而,此类适应取向往往与多种因素相互关联,考察该维度的相关因素也就是为了展示这些相互关联的具体形态。

1.年龄

对年龄与社会变革适应性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社会变革适应性有显著负相关(r=-0.104,p<0.01),年龄越大的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越弱。当然,因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是很大(p只是小于0.01而非小于0.001),二者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年龄大的老年人可能在接受新事物(如,时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新观念)上相对年龄小的老年人更为困难,从而使其社会变革适应性略显不足。

2.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社会变革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114,p<0.01),其中,男性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得分均值为20.6077,女性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得分均值为19.9224(总分最高值为35),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更能接受社会的变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显著的性别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老年人再婚问题,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更倾向于接受;另一个是主动获取新信息的问题,男性老年人认为自己比女性老年人更为主动。这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女性老年人的束缚要大于对男性老年人的束缚。

3.受教育水平

相关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与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270,p<0.001),即受教育水平(学历)高的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也较高。相比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对新事物越容易接受,更容易具备现代的观念,对社会的一些变革也更容易以理性、发展、灵活的视角去看待。另外,受教育水平高的老年人受传统的束缚相对较少,例如,在对待再婚等问题上,能更顺畅地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4.健康状况

相关分析表明,自评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59,p<0.001),即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也较高。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一般也更有心气去接受新鲜事物,更能以积极的姿态对自身的观念或习性进行调整。

5.婚姻状况

以老年人当前婚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未婚老年人与已婚老年人的社会变革适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异(t=-3.660,p<0.001),现未婚老年人的社会变革适应性显著低于现已婚(包括再婚)老年人的社会变革适应性。其中,现未婚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得分均值为19.6832,现已婚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得分均值为20.5321。因为本研究中已婚的老年人已包含了再婚的老年人,所以此群体接受再婚等观念显然要易于未婚群体(包括丧偶且未再婚、离婚且未再婚)。具有变革行动的人自然更容易接受变革的观念,从另外角度上说,容易接受变革观念的人自然也更容易具有变革的行动。此外,相对来说,现已婚老年人群总体的社会心态要较现未婚老年人群(包括丧偶且未再婚、离婚且未再婚)总体更加积极,也就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顺应社会的变革。

6.经济水平

对经济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老年人社会变革适应性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41,p<0.001),即经济水平越高其对社会变革的适应也越好。相比而言,经济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对社会的满意度越高,也越有条件去接受新的事物或改变自身的旧貌(如,赶时髦、再婚)。反过来,能够顺应社会变革的老年人获得的经济收入(或经济生活水平)也越高。

(六)行为方式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行为方式适应性主要考察的是个体处于困境或不利局面时在行为方式上的积极与主动程度。人至老年,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如面对受到权益损害或其他不如意的事情。在这种情势下,老年人是积极、主动地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还是选择默默忍受,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诸多背景因素。各种背景因素能否或怎样对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适应性产生一定的作用,这是此处的数据分析所要解答的问题。

1.年龄

对年龄与行为方式适应性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与行为方式适应性有一定的负相关(r=-0.077,p<0.05),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越弱。当然,因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较小(且p只是小于0.05而非小于0.001),所以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进一步对各年龄段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的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为F(4,952)=2.230,p>0.05,说明各年龄段之间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上述相关显著性有一定的随机成分。不过,在有限的程度上,也不排除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在行为方式方面存在越不够积极、主动的可能性。

2.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行为方式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808,p<0.01),男性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得分均值为9.6280,女性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得分均值为9.0844(总分最高值为15),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在行为方式上更积极主动。或者说,在面临困境时,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更偏向于主动出击,采取行动,而不是默默忍受,消极等待。这可能与传统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不同有一定关联。此种性别角色期待就是内隐或外显的社会观念认为男人要偏主动,女人要偏被动。

3.受教育水平

相关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与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291,p<0.001),即受教育水平(学历)高的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也较高。相比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越有能力和知识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的种种困境。

4.健康状况

相关分析表明,自评健康状况与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191,p<0.001),即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也较高。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一般也更有气力、信心和条件(身体与心理)去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或争取自身的权益。

5.婚姻状况

以老年人当前婚否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未婚老年人与已婚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适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异(t=-4.707,p<0.001)。现未婚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得分均值为8.8956,现已婚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得分均值为9.5965,现未婚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适应性显著低于现已婚(包括再婚)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适应性。婚姻状况好的老年人,夫妻之间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因而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促进其在困境中偏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

6.经济水平

对经济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老年人行为方式适应性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35,p<0.001),即经济水平越高其行为方式适应性也越好。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是个体能够采取积极、主动应对方式的重要支撑。比如,当老年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经济条件好的人才更有底气或更有办法去向政府或有关部门争取自己的权益;经济条件好的人,在有困难时也更无必要被动地等待政府或他人的援助。当然,反过来说,行为方式越积极、越主动的人,其获得更高经济收入的可能性也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