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文人饮茶文化及《煎茶水记》

唐代文人饮茶文化及《煎茶水记》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唐文人稍著名者无不饮茶,可谓茶意文思两相称。《唐才子传》卷六言他“喜嗜茶,恨在陆羽后,自著《煎茶水记》一卷”。此书大约著于唐穆宗长庆五年前后,比陆羽的《茶经》晚出40余年。唐宫茶具崇金贵银,法门寺地宫的“五哥茶具”就是适例,但苏廙认为金银茶具最佳就不科学了,也与《茶经》的见解相悖,不足取。

唐代文人饮茶文化及《煎茶水记》

第三节 唐代士子茶星

一、文化界十大茶星

文人饮茶集团队伍庞大,层次很高。茶神陆羽不算,茶星有卢仝、白居易、皮日休、李郢等辈。大唐文人稍著名者无不饮茶,可谓茶意文思两相称。

张又新

张又新,字孔昭,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当初,他应试博学宏辞科名列第一,又考中京兆府解头。元和九年(814)状元及第,故时号“张三头”。应征召任广陵府从事,又入朝任补阙之职。李逢吉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时,表奏张又新为司马,坐田伾事贬为汀州刺史。李逢吉之子李训专政,张又新重新被重用,归朝任刑部郎中,又坐事贬为申州刺史,后迁温州刺史。《唐才子传》卷六言他“喜嗜茶,恨在陆羽后,自著《煎茶水记》一卷”。此书大约著于唐穆宗长庆五年(825)前后,比陆羽的《茶经》晚出40余年。

该书内容包括:

①列举刘伯刍的“名水榜”,该刘把各地之水列为七等,以扬子江南零水第一至淮水第七;

②列举陆羽的“名水榜”,陆羽把各地之水列为二十品,以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至雪水第二十;

③发表个人见解:认为浙江也有好水,如桐庐严子滩溪水和永嘉的仙岩瀑布水,均不比南零水差。并自述游历桐庐严子陵钓台,说此地“溪色至清,水味甚冷”,用来煎茶,即便“以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实则为严子滩溪水鸣不平,要定其为水状元;

④张又新讲了一个陆羽为李季卿鉴定真假南零水的故事。

《煎茶水记》影响较大,原因有如下数端:这是继《茶经》之后一部专论水的茶著,敢于非议陆羽,似乎有意挑起一场茶学界的百家争鸣,这种气魄已令人瞩目。围绕金山中泠泉是否“天下第一泉”,引起了一场历时千年之久的名泉之争,迨至宋代并形成品水两派:“美恶派”和“等次派”。这桩“品水公案”直到清代,由乾隆皇帝用“称水法”一锤定音,确认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并亲撰《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由《煎茶水记》不难看出,陆羽在茶学界的巨大影响,事实上早在唐代茶学已成“陆学”,后世茶人只是诠释《茶经》,或作些补充发挥,如同士子对于儒学,只有注经、说经的份,谁还能越雷池一步超越四书五经?当然,陆羽还不能与孔夫子相提并论,孔子究天人之际,学海无边,而陆羽还只是“茶学”一个方面的泰斗。

苏 廙

苏廙,生卒不详。所著《十六汤品》原卷为其《仙芽传》第九卷中一篇短文。《仙芽传》早佚。此文见于公元970年成书的《清异录》卷四《茗荈部》,著者陶谷。估计《十六汤品》成文于公元900年,即唐王朝寿终正寝之时。

《十六汤品》主旨是论述煮水、冲泡、盛器、燃料茶汤品质的关系,对《茶经》中的“茶艺”部分发表了作者的见解。

苏廙将茶汤分为若干品级,认为:

1.煎茶汤的时间要适中,根据开水滚沸情况可分三品。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讲“三沸判定”法时亦强调“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苏廙对此有新的见解以补充《茶经》。这三品是:“第一,得一汤: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秤上鱼,高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不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第二,婴汤:薪火方交,水釜才炽,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孩,欲责以壮夫之事,难矣哉。第三,百寿汤:人过百息,水逾十沸,或以话阻,或以事废,始取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鬓苍颜之大老,还可执弓抹矢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万远乎?”

2.冲泡缓急不当以致影响茶汤汤品发坏的也有三品,即:“第四,中汤: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失妙,亦见磨墨者也,力合中则失浓;声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汤之中,臂任其责。第五,断脉汤: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亸,唯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是犹人之百脉,气血断续,欲寿奚可,恶毙宜逃。第六,大壮汤: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者,伤于粗也。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

3.燃料优劣以致影响茶汤汤品好坏的有五品,即:“第十二,法律汤: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唯沃茶之汤,非炭不可,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熏,犯律逾法,汤乖则茶殆矣。第十三,一面汤:或柴中之麸火,或焚余之虚炭,木体虽尽而性且浮,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炭则不然,实汤之友。第十四,宵人汤:茶本灵草,触之则败。粪火虽热,恶性未尽,作汤泛茶,减耗香味。第十五,贼汤,一名贱汤:竹筱树梢风日干之,燃鼎附瓶,颇甚快意,然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为茶之残贼也。第十六,魔汤: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恶烟。燃柴一枝,浓烟蔽室,又安有汤耶?苟用此汤,又安有茶耶?所以为大魔。”

此外,茶汤盛器对茶汤品质也有影响,苏廙认为金银最佳,但昂贵,不能广用,铜铁铅锡腥苦且涩,以瓷瓶盛茶为佳。据此分为五品:金银茶具叫“富贵汤”,用石料茶具叫“碧玉汤”,用瓷茶具叫“压一汤”,用铜锡茶具叫“缠口汤”,用陶茶具叫“减价汤”。

在《茶经·四之器》中对饮茶器有较详细的论述,陆羽主张用瓷碗盛茶,且以越瓷为上,文中云:“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唐宫茶具崇金贵银,法门寺地宫的“五哥茶具”就是适例,但苏廙认为金银茶具最佳就不科学了,也与《茶经》的见解相悖,不足取。

苏廙的《十六汤品》是学习《茶经》的得心之作,对煮水老嫩、注汤缓急、茶具选择、燃料选择的论述有一定学术价值,值得茶学家参考借鉴。

刘贞亮

刘贞亮,唐末人。生平不详。于茶事有独立见解,提出“茶有十德说”,内容是:①以茶散闷气;②以茶驱睡气;③以茶养生气;④以茶除疠气;⑤以茶利礼仁;⑥以茶表敬意;⑦以茶尝滋味;⑧以茶养身体;⑨以茶可雅心;⑩以茶可行道。

这十德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茶功,包括悦志、不寐、止渴、生津、疗病、养生,即1、2、3、4、7、8、9等七项;二是茶礼,即5、6两项;三是茶道,即第十项。

刘贞亮所言的“道”非指茶道本体,而是以茶事传播“道”。“道”有大小之别,大而言之,“道”只一个,即终极真理,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小而言之,有孔孟之道,老庄之道,杨墨之道,佛家之道……刘贞亮讲得很宽泛,言其各家各派皆可以茶各行其道。

刘贞亮的“茶有十德说”丰富和发展了陆羽的茶德观点。陆羽在《茶经》中笼统地提了一下“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重点是讲饮茶效果,而不是专论茶德。或许陆羽对此已有较为成熟的见解,但在《茶经》中无相应的文字作系统地阐述,我们只能说陆羽已涉及“茶德”这一命题,而不应夸大其辞说陆羽有“茶德学说”。就是刘贞亮的“十德说”也有很大随意性,算不上严谨的理论创造

但刘贞亮“茶有十德说”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日本茶道的创立者明惠上人(1173—1232)大约受其影响亦有“十德说”,内容是:①请佛保护;②五脏调和;③孝敬父母;④烦恼消除;⑤寿命延长;⑥睡眠自除;⑦息灾延命;⑧无神随心;⑨请天保护;⑩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明显受了大唐“三教合一”的影响,出世、入世、延生、孝悌、贵生、神、佛、天……无一不涉及。较之刘贞亮的“十德说”有所发展,高了一个层次,使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具体化,有章可循。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诗人。字飞卿,旧名岐,并州(州治普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宰相温彦博之孙。少聪颖,有奇才,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善写秾艳词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唐才子传》卷六载:温庭筠“才情绮丽,尤工律赋。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吟一咏而已,场中曰‘温八吟’。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然仕途不顺,官终国子助教。著作甚丰,但多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60余首,在唐词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

温庭筠涉足茶学,于宣宗大中十四年(860)著《采茶录》一文,约失传于北宋,仅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记事文字不足400字,内容是:

辨:叙述陆羽辨别南零水;

嗜:讲陆龟蒙嗜茶,写品茶诗一首;

易:讲刘禹锡与白乐天易茶醒酒;

苦:叙述士大夫苦于王濛请喝茶,“遭水厄”即言其事;

致:刘琨与弟群书要真茶;

一则:讲煎茶要活火(有焰之火),烹茶有三沸,始、中、终之沸,可用“声辨”之法确定。

这段文字涉及茶艺之“精茶、真水、活火”及茶功,内容未脱《茶经》范围,虽为正宗“茶文”,但无创见,不过辑录了作者的一些见闻。

温庭筠对大唐茶文化的另一贡献是写了《西陵道士茶歌》,诗云:“……仙翁白扇双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诗中写了道士烹茶伴读的情景,反映了茶与道教的关系。说明道士们是喜欢茶的,茶驱睡魔,伴他们山堂夜读;茶的甘香余味给他们美好的感受;茶更是修心养性的助力,导引“鹤心通杳冥”。这首“茶歌”存了史,是茶文化与道教文化结合的证言,这种结合在唐代之前已有先例,而尤以唐代为盛。全国1900余座道观又该有多少处植茶种茶,全国15000个道士、女冠又该有多少茶人?而且道家茶不同于佛家茶,佛门饮茶为参禅,道家饮茶为养生和修心养性。

皮日休

皮日休(约834—883),唐诗人。学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咸通进士,任太常博士和翰林学士。曾参加黄巢起义。著有《皮子文薮》。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世以“皮陆”并称。皮日休值得称道之处有四:其一是对陆羽的正确评价,《茶中杂咏·序》曰:“……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病,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这段话介绍了《茶经》的内容和价值,评价了茶之功效;其二是编了一本茶书专集,《茶中杂咏》又云:“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潟之各补茶事十余节,并存于方册。茶之事由周至于今,竟无纤遗。”想必录文很全,并传递了一个信息:陆羽曾作《顾渚山记》二篇,可佐证陆羽以顾渚山为其科研基地的史实;其三是自造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陆龟蒙有诗奉和;其四是写《茶中杂咏》,“序”中云:“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余缺然于怀者谓有其具而不形于诗,亦季疵之余恨也。遂为《十咏》寄天随子。”诗一题十咏,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这十首小诗咏了“袭美茶具”,释了《茶经》某些章节,对于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亦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封 演

封演,天宝末进士,任御史台幕僚。著《封氏闻见记》十卷。《饮茶》一节不过700字,然已成研究唐代茶学的珍贵史料。文虽简,内容却很丰富,涉及茶史、茶功、茶禅、茶俗、茶店、茶贸、茶事(六则),对唐代饮茶时尚形成的原因、经过和现状叙述尤详。其文对陆羽作了全面介绍,包括他的《茶经》、茶具及茶艺表演。文中出现“茶道”一词,文曰:“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由此说明,唐代“茶道”在中唐渐见雏形。《封氏闻见记》是笔记体,实事实录,史料翔实,茶学家对此深信不疑。封演之鼎鼎大名便频繁出现在各种茶书中。凡研究唐代茶学几乎是“言必称封演”。

李 约

李约,唐代诗人、茶人。字存博。自称萧斋。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汧公李勉之子。元和中任兵部员外郎。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云:

(李约)性清洁寡欲,一生不近粉黛,博古探奇。初,汧公海内名臣,多蓄古今玩器。约愈好之,所居轩屏几案,必置古铜怪石,法书名画,皆历代所宝。坐间悉雅士,清谈终日,弹琴煮茗,心略不及尘事。尝使江南,于海门山得又峰石,及绿石琴荐,并为好事者传阅。然亦寓意,未尝戛然寡情,豪夺吝与。复嗜茶,与陆羽、张又新论水品特详。曾授客煎茶法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当使汤无妄沸。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畔泉涌,累累然;终则腾波鼓浪,水汽全消:此老汤之法。固须活火,香味俱真矣。”时知音者赏之。有诗集。后弃官终隐。又著《东杓引谱》一卷。今传。

对于煎茶用水亦有研究,出外公干,途中遇上宜茶好水则心喜之。《因话录》载:李约“曾奉使行至陕州硖石县东,爱梁水清流,旬日忘发”。冲着他的茶艺,三朋四友常登门拜,李约则亲执茶器,煎茶待友。这种家庭茶会有很高文化品位,所谓“坐间悉雅士,清谈终日,弹琴煮茗”。

吕 温

吕温,唐代诗人。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历官左拾遗、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均州刺史等职。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友善。吕温留名茶史,因其一篇短文,题为《三月三日茶宴序》,文曰:

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闲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

这篇文章详细描写了唐代文人茶俗。一批文友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以茶会友,品茗吟诗。茶人们“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闲莺近席”、“红蕊拂衣”……表现了对大自然回归。茶境好,客亦雅。茶喝出了兴味,为“尘外之赏”,精神之愉悦、心灵之超然“不言诗”便无从表达。此文反映了中唐时由嗜酒到嗜茶时尚的转变,体现了文人茶的情境和神韵,凡研究唐代文人茶及唐人茶俗的文章多引用吕温的小序。

李 郢

李郢,唐代诗人,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856)进士,官终侍御史。其长诗《茶山贡焙歌》对唐代贡茶制作了全面的描写,包括:①采摘贡茶:“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尽管采茶人“凌烟触露不停探”,但“官家赤印连帖催”。“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则言采茶之艰辛;②贡茶焙制过程:“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动声如雷”,工艺流程合于《茶经》。其规模不小,官办茶场的气派非一般茶农家庭制作可比;③贡茶仪规:“茶成箸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场面壮观、气氛隆重。据他人诗文载:采茶前还有祭金沙泉仪式。如此复杂如此庄重,旨在显示帝王的威严,这也符合贵族茶道的特点:毕其仪,美其器。由皇帝下诏、官家下帖、州官监制到采前祭祀、茶成拜表、万人相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④递传过程:“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这是一条“贡茶路”;⑤贡茶用途:“到时须及清明宴”,“急程茶”之设就为了唐宫一年一度的清明茶宴。此诗反映了唐代宫廷茶文化的一个侧面,诗中所言“清明宴”激起了后世茶学家浓厚的研究兴趣,史海钩沉,希望能一睹唐宫茶宴的风采。然迄今为止仍不晓庐山面目,若非李郢诗中提及,谁又知大唐天子会有如此高的雅兴如此大的气派又如此地奢侈;⑥抨击茶政之弊,指责急程茶苛民之苦,表达了诗人对茶农遭遇的同情。李郢的贡献就在此,他用诗的语言对唐代贡茶制作做了生动的介绍。

常伯熊

常伯熊,生平不详,中唐茶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言:“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他的贡献是宣传和推广陆羽的茶艺,成效显著,加快了唐代饮茶时尚的形成。他是煎茶高手,李季卿宣慰江南慕名请他表演茶艺,“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看来他不仅精于茶艺,还有一定表演才能,善于使用服装和道具,边操作边解说配合恰当,颇能征服茶客,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二、宗教界五大茶星

茶与宗教的关系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中已涉及,但学禅务于不寐,以茶驱睡魔,这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因素是佛寺、道观多占名山,而名山出名茶,僧道于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唐前后,全国有僧尼30万左右,道士女冠15000之数,这是一个庞大的饮茶集团。尤其是一些高僧和诗僧,投身于茶事后受益匪浅,自身也有出色的表现。

智 积

智积(?—768),复州竟陵龙盖寺住持,他以慈悲为怀收养了弃儿陆羽,时年陆羽仅三岁。这位禅师以《易》卜筮,得“蹇”之“渐”,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氏,名而字之。陆羽九岁时,智积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并亲授煮茶技艺。陆羽无论诗文或茶艺,皆启蒙于龙盖寺,智积于他恩重如山。这位高僧想让陆羽皈依佛门,便“示以佛学出世之业”,而陆羽“执儒典不屈”。智积便“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30头)”,以磨其心志。陆羽仍不就范。智积许其十二时中“一时外学”。陆羽对智积很尊重,称他“积公”。大历三年(768),积公奉代宗诏进宫,陆羽亦奉诏进宫为积公烹出可口的“渐儿茶”。同年积公圆寂,陆羽作《六羡歌》以示缅怀。智积的贡献在于:是他收养并抚育了未来的茶神陆羽,并培养他成为出色的茶人。

齐 己

齐己(863—937),唐代诗僧。长沙人。俗姓胡,名得生。早年即丧父母,寄居大沩山寺为司牧。幼聪颖,七岁时能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后入佛门为僧,此后“风度日改,声价益隆。游江海名,登岳阳,望洞庭,时秋高水落,君山如黛,唯湘川一条而已。欲吟杳不可得,徘徊久之。来长安数载,遍览终南、条、华之胜。归,过豫章,时陈陶近仙去,已留题有云:‘夜过修竹寺,醉打老僧门。’至宜春,投诗郑都官云:‘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性放逸不滞,土木形骸,颇任琴樽之好”(《唐才子传》卷九)。撰有《玄机分别要览》一卷、《诗格》一卷,有《白莲集》10卷传世。并以写茶诗、发展僧家茶文化著称于世。以“茶”为题的诗作有《尝茶》、《谢img136湖茶》、《谢人惠扇人及茶》等。诗中不乏广为引用的名句,如“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尝茶》)、“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等。论及茶艺亦多援引其诗。最有分量的茶诗是《咏茶十二韵》,诗云: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www.xing528.com)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惊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性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惊泉时,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全诗24句,极写茶之功、茶之采、茶之造、茶之贡、茶之味,表现了茶与禅之间的关系及对茶神陆羽的崇敬心情,也证明了道家诗人吕岩“僧家造法极功夫”(《大云寺茶诗》)的称誉僧人当之无愧。

怀 海

怀海(720—814),唐代高僧。俗姓王,福州长乐人。少时,拜潮阳西山慧照为师,出家学佛。成年时,在衡山法朗那里受具足戒。后在禅宗大师马祖道一处参学,侍奉六年。马祖道一入寂后,怀海一度住在石门(今江西省靖安)弘法,后转入新呈(今江西省奉新县)住大雄山,此山高达千尺,俗称百丈山,后人便称他为“百丈怀海”。马祖创建丛林,开禅众修持的方便之门,怀海参考折中大小乘戒律,制订《禅门规式》,又名《百丈清规》,以规范禅僧起居及行为。怀海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谓之“农禅”。《百丈清规》将僧人种庄稼制度化,农禅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寺院种茶,随之而来的是提高造茶技艺和培植名茶,部分嗜茶的佛家弟子亦可堂而皇之地做起“茶僧”来,这对于中国茶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百丈清规》还将“茶供三宝”纳入佛门仪规,如圣节、千秋节、国忌日、佛降诞日、佛成道日、涅槃、帝师涅槃日等,都有茶汤供养。佛降诞,住持上堂祝香后趺坐云:“四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令辰,率众比丘,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可伸供养。”上香三拜后亲点茶。茶汤供养进而扩大到达摩忌、百丈忌日、比丘圆寂。茶汤会普及到寺院的一般集会和社交活动中。《百丈清规》的制定使禅宗茶道渐见雏形,也大大加快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从 谂

从谂(?—898),大唐著名禅僧,俗姓郝,曹州人。南泉普愿弟子。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常住赵州(今属河北省)观音寺,又称“赵州古佛”。从谂嗜茶,是著名茶僧。《五灯会元》记载了赵州和尚一段禅语:

师(赵州从谂)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赵州和尚所答非所问,并连说三个“吃茶去”,这不能仅仅看做是“口头禅”、一种无深意的语言习惯,这是一种暗藏机锋的非逻辑性语言。这位禅师惯操这类语言,如有和尚问他:“承闻亲见南泉,是否?”他不满意弟子偏执于传闻,便回答:“镇州出大萝卜头。”将对方的话挡了回去,促其省悟自心。此类例子还可举出一些。所以说这“吃茶去”三字不应看做漫不经心地毫无意义地重复,从谂借此表达的含义是:①平常心是道,你要悟道么?快吃茶去,边吃边悟;②区区茶中亦有道。另一则禅话,他甚至说粪中有道;茶比粪高洁,能无道?我们不能把赵州和尚垂名茶史看做是偶然的机遇,一种侥幸。他是学问僧,于禅学于茶学有很高造诣。如果说是怀海和尚为“茶禅”提供了制度的保证,那么是赵州和尚创立了“茶禅”的规范。

吕 岩

吕岩,唐代著名道士、诗人,字洞宾,京兆(治所在今西安)人。系礼部侍郎吕渭之孙。咸通初考中进士,两调县令。辛云房著《唐才子传》称他在黄巢起义时,“浩然发栖隐之志,携家归终南,自放迹江湖。……后往来人间,乘虚上下,竟莫能测”。至宋以后,民间传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教奉为纯阳祖师,尊为吕祖、吕帝。吕岩诗、酒、茶都爱,是较有影响的道家茶人,作有《大云寺茶诗》,诗云: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这首诗有新意:①赞扬了僧人对茶业的贡献,作为道教代表人物的吕岩不存门户不见,于茶艺上对和尚们甘拜下风。道家饮茶以养生延世为目的,远远达不到“茶禅”的文化层次;道士人数又仅为僧人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亦不能与僧人抗衡。②诗中出现茶具“兔毛瓯”,这是宋代茗战常用点茶器,这是否说明晚唐时点茶渐渐取代陆羽的煎茶法,成为新的饮茶习俗?这是否说明茗战游戏渐渐普及民间,成为市井文化的一个“景观”?③诗的最后两句似以茶为喻,自许清高,宁做山人不做朝士,于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本是实实在在的道家诗人,却被定为“传说人物”而载入典籍。吕岩是道教茶的代表人物。

三、政界十大茶星

封演言“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主要指唐代的皇帝、朝臣及出仕的士子,即今之政界人物。大唐茶业的发达与他们的关系极大。如贡茶、贡茶院、榷茶、清明茶宴,以及茶叶的输边、和亲、外贸,皆因他们的决定而设,并成为大唐“茶政”;茶亦因此而成为“国饮”。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唐太宗(599—649)李世民宗室养女,后来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对促进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史料载,文成公主入藏时,除了带去了佛像、珍宝绸缎、经书典籍等,还有多种食物、饮品、宝器、服饰以及蔓菁等农作物种子,其中有茶叶。《旧唐书·吐蕃传》载:

贞观十五年(641),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栢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以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乃遣酋豪子请入国以习诗书。

《藏史》载:藏王松岗布之孙(即松赞干布)时,始自中国输入茶叶,为茶叶输入西藏之始。

在松赞干布之前藏族与茶无缘,是文成公主以茶为嫁奁之物带入西藏,并开始了中原与藏区的茶马交易,唐代名茶大批输入藏区,首先成为吐蕃上层人士的时髦饮品,并以囤积茶叶显示富贵。据《唐国史补》记载,一次唐朝的使者到吐蕃,烹茶帐中,吐蕃的赞普问他煮什么,使者神秘地说,这是“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不以为奇,平静地说:“我亦有此。”才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皮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img137湖者。此后藏族茶叶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按人均今已居全国第一。

按《西藏王统记》里的说法,文成公主不仅为西藏带来了茶叶,而且她还在无意中发明了以奶酪配以酥油的“酥油茶”,而且成为藏区茶俗流传至今。

西藏山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公主带来龙纹杯》的民谣,歌中唱道:“龙纹茶杯啊,是公主带来西藏,看见杯子啊,就想起公主慈祥的模样……”

文成公主开藏区千年茶风功不可没。

唐代宗

唐代宗(728—779),即李豫,又名李俶。李享长子,公元762—779在位。代宗又崇佛又嗜茶,僧家茶人有幸能睹天颜。董逌《陆羽点茶图跋》云:

竟陵大师积公嗜茶久,非渐儿煎奉不向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载,师绝于茶味。代宗召师入内供奉,命宫人善茶者烹以饷,师一啜而罢。帝疑其诈,令人私访,得羽召入。翌日,赐师斋,密令且啜,一举而尽。上使问之,师曰:“此茶有似渐儿所为者。”帝由是叹师知茶,出羽见之。

这段文字说代宗“叹师知茶”,也说明代宗知茶,是及格的宫廷茶人。史载,代宗曾令大德如净等14人于安国寺就《四分律》新、旧疏佥定一本流行,其间诏令尚食局供应斋食,“用茶二十五串”(宋《高僧传·圆照传》)。陆羽一生研究茶学出成果的时期就在代宗时期。代宗之前已有贡茶制度,大历元年(766)常州义兴始贡茶,《元和郡县志》载:“顾渚与义兴接,唐代宗以其岁造数多,遂命长兴均贡。自大历五年始分山析造,岁有定额,爨有禁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史和之。”大历七年(772)湖州刺史颜真卿就是首任监制贡茶的人。代宗始创的贡茶院是中国最早的官办茶场,对于中国茶业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代宗朝制定的贡茶制延续达600年之久。

唐德宗

唐德宗(742—805),即李适,李豫长子,公元779—805年在位。德宗喜饮茶,《李邺侯家传》载:

皇孙奉节王好诗,初煎茶加稣椒之类,遗泌求诗,泌戏赋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稣散出琉璃眼。”奉节王即德宗也。

他未登极时便热心茶事,并向后来任宰相的李泌“赠茶求诗”,一派雅士茶风!登极后,赐同昌公主馔,其茶有绿英、紫英之类名品。德宗时代是唐代茶业大发展时期,贞元九年(793)全国产茶超过200万市担,人均竟达8斤左右(陈椽《茶叶通史》)。按人均数讲,不仅“史无前例”,亦“后无来者”。建中元年(780)陆羽《茶经》付梓,流布全国。德宗对陆羽是很赏识的,采纳颜真卿的荐举,诏命陆羽为太常寺太祝,对于无“文凭”(陆羽无参加科举考试的记载)的陆羽来说,已是破格录用。他视茶为珍贵之物,常以茶赐僧人士子。贞元八年(792),北天竺迦毕试国释智慧等奉旨入西明寺译经,德宗“赐钱千贯、茶三十串”(宋《高僧传·智慧传》)。兴元年间,德宗规定翰林学士每年赐新茗等物。相国窦参获罪,宠妾上清隶配掖庭,后数年得侍德宗左右,上清善煎茶,德宗嗜茶,主仆间以茶结缘而处得和谐,上清于德宗品茶时趁机进言,为窦参申诉鸣冤,德宗欣然采纳,为窦参昭雪。建中四年(783)兵士哗变,攻入京城。变兵拥立朱泚为主,朱泚自称大秦皇帝。德宗仓皇出走,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镇海七度使韩滉知德宗嗜茶,特遣健卒“以夹练囊盛茶末”敬献。德宗最具历史意义的举措是建中元年(780)纳赵赞议。诏征天下茶税,十取其一,是为茶税之始。一方面为唐朝开了财源,另一方面又加重了百姓负担。开始于代宗朝的贡茶制度苛民甚苦,建中二年(781)任湖州刺史的袁高作《茶山诗》抨击茶政,德宗纳谏,减少了茶贡以苏民困。据某些史书记载,德宗在建中四年闻知李冶(李季兰)的诗名,特下诏召她上京晋见。时李治已40多岁,但风韵不减,德宗召幸,次年朱泚叛乱,德宗仓皇出逃,将李治弃于宫,为朱泚所迫,辱节委身。叛乱平息,德宗恼怒李冶不忠,下诏杖杀。李冶是与薛涛、鱼玄机齐名的唐代三大风流女冠之一,陆羽的红颜知己,不幸死于德宗屠刀之下。

唐僖宗

唐僖宗(862—888),即李儇,原名李俨,李漼之子,公元873—888年在位。排行五,小名五哥。懿宗在位时为李儇打造了一套金银茶具,金茶碾的银碢轴和鎏金飞鸿纹银匙上刻画有“五哥”字样。武宗毁佛,制造了“会昌法难”。懿宗迎佛,可未及将佛骨归送法门寺便死去了。咸通十五年正月初四日,僖宗下诏送还佛骨,供养了数量惊人的金银宝器、丝绸衣物等,嗜茶的僖宗奉上一套自用的金银茶具,并按密宗曼荼罗坛场的仪规陈列。《物帐碑》载了一笔:“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七事指茶碾子、茶碢轴、罗身、抽斗、茶罗子盖、银则、长柄勺等。茶具列于僖宗供物项下。除七事外,僖宗还供有三足架摩羯纹银盐台、笼子两枚,还有茶碗、茶托等,并关闭了地宫。这套等级最高、规格最全的唐宫茶具于1113年后的4月3日重见天日,作为唐宫茶文化的证物备受茶学界的重视,僖宗李儇的鼎鼎大名亦载入茶史。

赵 赞

赵赞,唐代人,德宗朝时任户部侍郎。

安史之乱后,国家直接管辖区缩小,税源锐减,而且藩镇割据,截留中央财税,因此,国库财源日益枯竭。而此一时期茶叶生产却得到了大发展,商人业茶致富。建中三年(782),为筹措常平仓本钱,赵赞进言:“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其一,以为常平本钱。”德宗批准,赵赞便于诸交通要道、关口津要置使,税商货,按价值计税,即每贯20文(《旧唐书·文宗本记》)。唐代榷茶的目的是增加国库收入,茶利足以弥补唐王朝巨大军费开支,也为了实行茶马互市和禁榷制度。后因朱泚叛乱,德宗为收买人心,诏罢商货税。贞元九年(793)正月,盐铁使张滂奏:“出茶州县茗山及商人要路,以三等定估,十税其一。自是,岁得钱四十万缗。”茶税收入仅次于盐税,成为唐朝重要财源。因有利可图,朝廷更加倍重视发展茶业。赵赞此举影响很大,史家将其作用与陆羽著《茶经》、卢仝写茶歌相提并论。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唐大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安禄山叛乱,他联络从兄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被派前往劝谕,为希烈缢死。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书作有《多宝塔碑》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大历七年(772)贬往湖州任刺史,任期在顾渚山监制贡茶乃例行公事。他嗜茶又精通书法、诗文,交了一批茶友诗友,如陆羽、皎然、张志和、袁高、李萼、耿湋、皇甫曾等数以十计。频繁举办茶宴、酒宴,或登山泛舟,常相唱和,仅载入《全唐诗》的联句就有20余组。其中点明是“茶会”的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陆羽参与的联句有《登岘山观李左相右尊联句》、《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南楼玩月》、《七言重联句》等。他邀请陆羽参加《韵海镜源》的编纂工作,使陆羽有机会阅读大批典籍,以充实《茶经》,并著成《君臣契》、《南北人物志》等4种53卷。为了感谢陆羽的帮助,颜真卿出资、由陆羽设计的三癸亭在杼山落成,颜在《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一诗中称“欻搆三癸亭,实为陆生故”。陆羽游杼山折挂相赠,颜写《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作答。大历十年(775)又支持陆羽创立青塘别业。大历十二年(777)离京返任,于建中二年(781)荐陆羽为太常寺太祝。有了颜真卿的帮助,陆羽于茶学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袁 高

袁高,进士,德宗建中年间拜京畿观察使,坐累贬韶州刺史,复拜给事中,宪宗时特赠礼部尚书。《全唐诗》录诗一首,题为《茶山诗》。德宗建中二年(781)袁高出任湖州刺史,参与贡茶监制,如诗中所云“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这位父母官深谙民情,对茶农采贡茶、焙制贡茶之苦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不亲历何能如此真实生动!诗中大胆抨击茶政,指斥“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指斥贪官心术不正趁机鱼肉百姓,借茶谋晋升之途,并大声疾呼:“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这首贡茶诗,直抒胸臆,内容厚重,是现实主义力作。《西吴里语》说:“袁高刺郡,进茶三千六百串,并诗一章。”敢当面以诗讥刺朝政,敢于为民请命,足见袁高的耿直豪爽。《石柱民笺释》云:“自袁高以诗进规,遂为贡茶轻省之始。”

李季卿

李季卿,唐代官吏,与陆羽是时代人,茶史常提及此人,对大唐茶业并无多大贡献,因与陆羽有些交往、且关茶事而载名茶史。关乎茶事有二:其一是李季卿任御史大夫宣慰江南时,曾约请茶艺高手常伯熊和茶艺专家陆羽在临淮县馆表演茶艺,对常的表演表示欣赏,而对陆羽“心鄙之”,受了羞辱的陆羽此后愤而作《毁茶论》。此事载于《封氏闻见记》;其二是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曾请陆羽辨别真假南零水的故事。此事载于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据欧阳勋先生考证,陆羽第一次见李季卿并作《毁茶论》,时间是代宗永泰二年(766),陆羽时年34岁,《茶经》初稿已在社会上传抄。第二件事也发生在代宗朝,两事说明陆羽时已名声大噪。而李季卿亦颇热心茶事,并通晓茶事,于煎茶、择水、用器皆是内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他晓茶艺,故对常伯熊的表演表示赞赏。对陆羽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辨水之后激动地说:“处士之鉴,神鉴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封氏文与张氏文亦有相悖之处,封氏所记似有贬陆之词,同一季卿缘何截然相反的态度?于是有人怀疑两文的真实性。其实两文并不矛盾,封氏所记李对陆的态度是“前恭而后倨”,原因在于“鸿渐身被野服”,李季卿认为陆羽虽无一官半职,但亦是“当今名士”,无地位的常伯熊尚且“着黄被衫,乌纱帽”,弄得有头有脸,你缘何打扮成普通平民百姓呢?陆羽本想表演家居茶事,偏遇上李季卿以衣帽取人,于是受了羞辱。在这是是非非中,李季卿被捧成了茶界的知名人物。

王涯

王涯,唐大臣,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大臣梁肃赏识他的才干,向宰相陆贽推荐,又举宏词。历官中书侍郎平章事、节度剑南、御史大夫、户部尚书、监盐铁使,进仆射。

自宰相赵赞建议税天下茶后,贞元九年张滂又创立税茶法,形成定制,太和九年王涯献榷茶之利,皇上以涯为榷茶使。《唐才子传》卷五云:

涯榷盐苛急,百姓怨之。及甘露祸起就诛,悉诟骂,投以与瓦砾,须臾成堆。性啬,不蓄妓妾,家财累巨万,尝布衣蔬食。酷好前古名书名画,充积左右。有不可得,必百计倾陷以取之。及家破,往来人得卷轴,皆剔取奁盒金玉牙锦,余充道途,车马践踏,悉损污矣,惜哉!善为诗,风韵遒然,殊起意表。集十卷,今传。

王涯官运亨通,历仕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文宗太和九年(793),诏淮王涯官办榷场,强力推行国家专管榷茶法,强迫江南茶农将茶树移栽于官办茶场,并将剩余茶叶全部烧光,严重损害了茶农利益,激起民变,斗争锋芒指向王涯。当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宰相李训和凤翔节使郑注等欲铲除宦官集团,他们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仇士良趁乱率兵诛杀李训、王涯等朝臣,文宗皇帝被宦官监视,愁郁而死。史称“甘露之变”。当时卢仝在王涯家中,受连累被诛杀。

李德裕

李德裕(787—850),唐大臣。字文晓,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唐大臣李吉甫之子。出身世家,主张大臣应用公卿子弟。武宗时居相位。著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李德裕嗜茶,精于茶艺,于茶事追求贵族气派,茶必精,水必名。有位官员出任舒州牧,李德裕知舒州天柱峰系名品,便托此人寄三小袋天柱峰茶,那位官员一下子搞得数十斤献上,李德裕爱茶亦珍惜自己的名声,恐授人以柄,便拒收茶礼。次年,那个舒州牧刻意搜求几小袋天柱峰茶献上,李德裕笑纳,并对众人做茶功表演,取一银盒内盛肉食,用茶汤饫之。次日开视,肉化为水矣(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李德裕对水品颇有研究,《中朝故事》载:有位亲友奉使京口,李德裕云:“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零水,与取一壶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泛舟止石城下,方忆及,及汲一瓶于江中,归京献之。李德裕饮后叹息道:“江表水味有异于顷岁矣,此水颇似建业石城下水。”亲友谢罪,坦诚相告。这则故事与陆羽为李季卿辨南零水有相似之处。他尤爱以惠泉水煎茶,便命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其友僧允云:“辇载惠山泉数千里,不问其费耗”,“无乃劳乎?”李德裕反唇相讥:“和尚又不许饮水,无乃虐乎!”宰相为煎茶之水兴师动众,千里递传,劳民伤财,皇上累民之酷又可想而知。皮日休将其与杨贵妃“荔路”相提并论,愤然作诗相讥:“丞相常思煮茗时,群侯催发只嫌迟;吴国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一僧人相劝:惠山泉水虽甘美,但千里之外递送京师,水已走味,现在长安内有一眼井,与惠山泉脉相连,完全可以代替惠山泉水。李德裕斥为荒唐言,和尚从容相告:此井就在吴天观内。李德裕不信和尚有此奇能,能与当朝宰相讨论品水学问,便欲考考他,于是命人备水十瓶,内一瓶是惠山泉水,一瓶是常住库后边的井水,八瓶普通水,和尚一一尝过,取出惠山泉水和常住库后边的水,云:“这两瓶水味相同,其余八瓶是普通水。”李德裕惊叹不已,于是采纳和尚的建议,停止“水递”,于是“人不告劳,浮汶乃弭”。以上故事见于唐佚名《玉泉子》、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及《唐语林》、《文苑英华》等书,多系名人掌故,不可作信史看,但李德裕属茶界名人毫无疑义。《全唐诗》载其茶诗二首:《故人寄茶》、《忆茗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