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文化探析:风俗题材在文人笔下的华章

唐代文化探析:风俗题材在文人笔下的华章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的文化生活纷繁多样,唐代文人对风俗题材空前垂青,大量的文学作品表述与深化着风俗,成为一幅幅风俗画卷。无论是贬谪还是漫游造成的流徙,客观上的地域的转换,让唐代文人接触到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加强了文人对相异风俗现象、事物的关注和描述,增强了文学作品中的风俗文化色彩。这些与风俗活动密切相关的诗歌,主题内容自然以风俗文化为主。唐代文人对风俗题材的喜爱的原因是多样的,以上只是择其要者而列举一二。

唐代文化探析:风俗题材在文人笔下的华章

唐代的文化生活纷繁多样,唐代文人对风俗题材空前垂青,大量的文学作品表述与深化着风俗,成为一幅幅风俗画卷。唐代出现大量的风俗题材文学作品,大致有以下社会原因:

1.唐代丰富的节日风俗提供了大量创作契机

唐代是一个节日丰富的朝代,元日立春、人日、上元、晦日、中和节、春社、寒食、清明、上巳、端午、七夕、中元、中秋、秋社、重阳、下元、冬至、腊日、除夕等节日带来诗歌创作的繁盛。胡震亨曾描述重阳、晦日、上巳三大节日的繁盛场景,并说明节序带来酬唱诗歌繁盛:“凡此三节,百官游宴,多是长安、万年两县有司供设,或径赐金钱给费,选妓携觞,幄幕云合,绮罗杂沓,车马骈阗,飘香堕翠,盈满于路。朝士词人有赋,翼日即留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64]

节日风俗与其他风俗对文学影响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直接促成创作。大量的节日在欢庆过程中,一是应制之作的大量产生;二是聚饮中的赛诗、和诗;三是节日引起的聚会,往往是诗歌传播的良好场所,诗人相互酬唱之作得到广泛传播而易于作品的流传与保存。此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节日情感性,为这些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力。唐代丰富的节日自是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契机,如白居易的节日诗作即有近百首,整个唐代的节庆诗歌数量庞大。

2.流徙加强文人的风俗意识

唐代近四百年间,几乎所有重要诗歌流派的大家、名家都遭受过贬谪,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诗作数目之多、地域之广、创作成就之高,都是其他任何朝代无法匹敌的。

贬谪多为边远地区,当地奇异民俗风情“待在深闺人未识”,其风俗与中原风俗差异较大,因而文士处于这些远离中原文化之地,这些以往史册文典中很少涉及的角落的特有民风民情,让他们倍感新异与好奇。文化的差异性让他们猛地感受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风俗地域性,从而激发他们的风俗意识和移风易俗之志。在这一过程中,记载当地的风俗民情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创作的主题。他们把这些边远地区作为自己进行文化考察的对象,记载当地的特有风俗,如柳宗元之贬永州刘禹锡之贬朗州。柳宗元《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一诗就表达了此种感受: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华夷图上应初录,风土记中殊未传。

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文人远离中原文化之地,对相异于其先前所经历的风俗圈,好奇心使得他们异而志之,甚至物产、歌谣:“间者以事南游五岭间,常采其民风土俗饮食衣制歌谣哀乐。有异于中夏者,录而志之。至于草木果蔬虫鱼羽毛之类,有瑰形诡状者,亦莫不毕载。非徒止于所闻见而已,又能连类引证,与奇书异说相参验,真所谓博而且信者矣。”[65]

除了贬谪之外,因科举制度的确立,唐代文人因应举而赴京赶考及相关的入幕、投刺、干谒等形成的漫游,也促进文人接触到不同地域的风俗。许多诗人在离开家乡后或到达某地后,诗风一变,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这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这种地域文化的特色,风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因子。

与其他文人不同,杜甫是因为战争等因素而流徙。他曾流落到西北地区甘陇一带,寓居川渝之地,对这些地区的民风习俗有过详细描述。

无论是贬谪还是漫游造成的流徙,客观上的地域的转换,让唐代文人接触到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加强了文人对相异风俗现象、事物的关注和描述,增强了文学作品中的风俗文化色彩。

3.诗歌广泛进入生活领域的推动

无处不可诗,无物不可诗,风俗事物成为吟咏对象,风俗现象成为描绘客体,搭乘着整个朝代的诗唐之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文化成为重要题材,是时代大浪中必然掀起的浪花。

首先,诗歌直接进入风俗活动,如婚姻风俗中的催妆诗。

其次,诗歌与时代风习相迎合,发挥社交、娱乐功能,如投刺、行卷、入乐、赛诗。

这些与风俗活动密切相关的诗歌,主题内容自然以风俗文化为主。因为本书将在第五章对诗歌与风俗文化的关系展开具体论述,在此就不细论。

唐代文人对风俗题材的喜爱的原因是多样的,以上只是择其要者而列举一二。文人们的民俗的视野赋予了题材的广泛多样,他们将笔触伸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山川风物,涉笔成趣;草木虫鱼,皆成文章;衣食住行,亦是主角;民风民情,绘成文中画卷,化物质民俗为生活之艺术,取时代名物显人生之世相,于节日民俗寓斑斓风土人情。

【注释】

[1]郑临川述评:《闻一多古典文学》,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2]冯贽:《云仙杂记》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页。

[3]辛文房:《唐才子传》分卷第五,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1-4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4]尤袤:《全唐诗话》卷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

[5]薛用弱:《集异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6]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〇。

[7]刘昫等编:《旧唐书》卷一九〇。

[8]刘昫等编:《旧唐书》卷一八一。

[9]王仁裕、姚汝能:《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页。

[10]欧阳修:《六一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6页。

[11]董诰等辑:《全唐文》卷六五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4页。

[12]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三一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30页。

[1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487页。

[14]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卷五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

[15]董诰等辑:《全唐文》卷六七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90页。

[16]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一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71页。

[17]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页。

[18]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页。

[19]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3页。

[20]董诰等辑:《全唐文》卷六五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4页。

[2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7页。

[22]钱泳:《履园丛话》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页。

[23]白居易:《唐抚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宏和尚石塔铭(并序)》,《全唐文》卷六七八,第6937页。(www.xing528.com)

[24]王谠:《唐语林》卷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页。

[25]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张耕注评,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26]沈松勤:《唐宋词体的文化功能与运行系统》,《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27]钱易:《南部新书》卷丁,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3页。

[28]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8页。

[29]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30]《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31]王溥:《唐会要》卷二九,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40页。

[32]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页。

[33]刘:《隋唐嘉话》卷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页。

[3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5页。

[35]《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7页。

[36]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页。

[37][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满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7页。

[3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页。

[39][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第5页。

[40]胡戟:《试论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付出了牺牲科学的代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该文对唐代科技滞缓的情况有详细说明。

[41]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岳麓书社1999年,第191—192页。

[42]林庚:《唐诗综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5页。

[43]多洛肯:《唐代诗歌语言研究刍论》,《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4]戴伟华:《边塞战争》,《唐宋诗分类选讲》第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5]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关照》第三章,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4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页。

[47]《荀子》,孙安帮、马银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48]司马迁:《史记》卷二四,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92页。

[49]班固:《汉书》卷一八,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640页。

[50]应劭:《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51]《刘子》卷九,此书作者存在争议,一说为刘勰,一说为北齐的刘昼。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页。

[52]董诰等辑:《全唐文》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页。

[53]董诰等辑:《全唐文》卷二四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78页。

[54]董诰等辑:《全唐文》卷八一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2页。

[55]董诰等辑:《全唐文》卷七五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81页。

[56]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三〇。

[5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大中06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8]《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59]董诰等辑:《全唐文》卷八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35页。

[60]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

[61]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6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八,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129页。

[63]李伟:《贬谪流放文人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贡献》,《河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4]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4-285页。

[65]董诰等辑:《全唐文》卷八一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