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财务状况体检表,提前预防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状况体检表,提前预防财务风险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企业财务状况体检表,对企业财务状况随时进行体检,这是一位财务人员必备的技能,也是董事长的重要工作。此时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量减少坏账的发生,及时收回货款。而负债规模过大的企业财务风险较大,一旦企业业务状况恶化,银行等债权人催债就会导致企业发生严重的偿债风险,造成资金链断裂,甚至引发企业的破产。企业财务最大的风险就是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企业财务状况体检表,提前预防财务风险

掌握企业财务状况体检表,对企业财务状况随时进行体检,这是一位财务人员必备的技能,也是董事长的重要工作。只有对企业财务问题了如指掌,胸中有数,才能科学决策,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更好的做好自己的财务工作。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必须随时掌握以下情况。

(一)资产情况

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在理论上是指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可以变现的资产,需要重点分析的是货币资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存货指标以及应收款项等。

1.货币资金(债权人和投资人关注):

账上有多少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货币资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面对困难时期(偿还到期债务),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最直接的财务资源,当货币资金储备快速下降且长时期保持低位的话,这样的企业很难实现扩张,即便市场有机遇也无法把握住。然而,企业货币资金储备过多,而且长时期保持高位,这很可能意味着企业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未来的成长性难以期待。

货币资金的指标数值:货币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率=6%;货币资金占负债总额的比率=20%。

2.存货(是企业潜在的销售收入来源——原料、半成品可以生产出成品进行销售,产成品可以直接用于销售):

存货的增长率大于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率,需要检查库存商品构成;

①产成品数额增长率大于销售成本增长率。说明企业有可能存在商品销售不畅,存在商品积压,看是否超过保利期限或保本期限,应及时处理,减少库存,进而减少营运资金的占用。

②如果是原材料的增长率大于存货的增长率。说明企业有可能是下游需求旺盛,企业为生产销售而采购和储备大量原材料,未来企业的销售可能会实现快速增长。

存货的指标数值: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30%

3.应收账款(客户尚未支付的货款):

如果应收账款数额较大,说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不是很受欢迎,起码来说不是畅销货;此时企业可能产品销售不畅,存在产品积压,而企业为了减少库存采用赊销的手段,故而产生比较大的应收账款。此时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量减少坏账的发生,及时收回货款。

此时的经营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指标为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必须的现金支付数-稳定的现金流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质量——3年以上的可视为坏账,一年以上的视为40%),未来的销售可能会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企业,其表现为存在预收账款,因为客户为获得该产品往往先预付货款,即使欠款,也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付清账款,其应收账款的数额较低。

应收账款的指标数值: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24%。

(二)负债项目

按负债的期限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就是指在一年以内或一个会计期间内偿还的债务,超过一年或一个会计周期的为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中需要重点分析的是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非流动负债中需要重点分析的是长期借款

1.短期借款: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就是说只可用于短期的生产经营,不能用于长期投资,例如购置设备或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即所谓的短债长用、就可能加大企业的财务压力。因为产品的生产、销售周期较短,回款周期短,产品销售的利润可用于偿付借款利息;而长期投资周期长,回收较慢,产生的收益不能及时偿付借款利息,进而使财务风险加大,偿债压力大,使企业进入困难时期。

2.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数额较大,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动性较强,大量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进行经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但也要注意企业形象,不能长期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以免有损企业的商誉

3.预收账款:客户支付的预付购货款或定金,预收账款数额较大,说明企业未来的销售收入会快速的增长,但要注意已收到货款且货已发出的,应做销售收入,减少预收账款,而人为不做销售收入处理,借以减少利润的做法。

流动负债的指标数值:流动负债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比率=30%。

4.长期借款:主要由于长期投资。

非流动负债的指标数值:非流动负债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比率=10%。

企业的负债项目中最主要的构成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债务,即有息付债,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企业有息负债率不高,企业的财务负担则不重,有利于企业未来的业务扩张。而负债规模过大的企业财务风险较大,一旦企业业务状况恶化,银行等债权人催债就会导致企业发生严重的偿债风险,造成资金链断裂,甚至引发企业的破产。

企业财务最大的风险就是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包括: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

缺点:静态指标,时点指标,因为流动资产中存货、应收账款的计量不能真实反映该资产的现实价值,而且只有在企业清算时才可能出售资产进行偿还债务,实际意义不强。

②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

缺点:静态指标,时点指标,虽然去除了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但应收账款的质量也影响着速动资产的现实数额,因为应收账款超过3年的,应全额计入坏账、超过1年的应视同为40%等,支付到期债务最终是要用现金来支付的,所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实际意义不强。

③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20%。一般只有在清算时才使用,实际意义不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0%(发行债券的公司标准)或60%(AAA企业标准),属于静态指标和时点指标,是考察企业对非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但实际意义不大。

(三)毛利测算

1.从税金角度计算: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销售收入×税率;(www.xing528.com)

进项税=购入材料/固定资产/运费/维修费等支出之和×税率;

企业毛利=(应缴增值税+固定资产购入产生的进项税+运费及维修费产生的进项税)/税率;

2.从利润表角度计算:

毛利=产品销售收入-材料成本;

企业净利润=毛利-人工成本-辅助生产费(含设备折旧)-销售税金(不包括增值税,增值税为价外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

3.从普通人角度理解

①毛利与增值税的关系

企业增值额(毛利)=产品销售收入-材料成本;

企业应缴增值税=企业增值额(毛利)×税率;

企业实缴增值税=企业应缴增值税-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

企业账面毛利=(企业实缴增值税+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税率;

②毛利与所得税的关系

企业应税所得额=企业收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计提费用-企业折旧费用-企业免税额(加计扣除部分、出口退税部分、技术性收入500万元以内免征部分)-弥补过去亏损。(不同税率分别计算)

企业利润(分红利润)=企业缴纳所得税/税率-法定公积金提取。

(四)从财务审计报告税收合理性

财务审计报告也是税务部门发现税收异常的地方。纳税人的财务审计报告等财务报表,看似是张不会说话的纸,但是,当你以专业的眼光读懂了它,它就会向你吐露很多涉税的秘密。

1.从《资产负债表》上发现异常

案例:湘云科技有限公司系生产型企业,企业所得税属于国家税务局管辖,该公司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反映:增值税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已缴纳,生产用房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已足额缴纳,印花税已足额缴纳,全年已申报缴纳营业税0元,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已足额扣缴。某地税局评估人员在对该公司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其2014年12月《资产负债表》的如下几个科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的变化,有可能产生涉税问题: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年初余额9845678.62元,期末余额5322421.26元。②“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年初余额7175394.08元,期末余额5767567.78元。③“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年初余额231521.83元,期末余额6236420元。

针对上述数据,税务专管员作了如下分析: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这个科目期末余额有显著变化,意味着存在股票、债券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

②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该科目核算对外股权投资,其金额减少的原因有股权转让、被投资企业清算致使股权灭失、投资收回等。

该科目核算的股权投资中,有种比较特效的股权,即投资者在股份公司获准上市前取得的股权,被投资企业上市后的一定时期内,该部分股权为没有流通权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限售股转让后,也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

因此,以上两个科目的期末金额减少,均有可能涉及金融商品转让,而该公司已缴营业税为0元,因此可能存在少缴营业税的问题。

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该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科目金额增加较大,可能存在出租房屋等经济业务,而该公司没有按租金缴纳房产税和营业税的记录,因此可能存在少缴房产税和营业税的问题。

针对评审发现的上述疑点,经约谈企业财务人员,证实了评估人员的判断。经评估人员进行纳税辅导后,该企业随即自查补正申报了转让股票(含限售股)应缴的营业税及附加,出租房屋应缴的房产税和营业税及附加。在不对纳税人实施进户检查的情况下,综合采用信息比对分析、数据逻辑分析、业务性质分析等方法,对纳税人报送的纳税资料进行准确性、一致性等审核,找出当事人报送资料中的涉税疑点,并对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做出定性、定量判断,这就要求评估人员除了熟悉税法规定外,还必须充分掌握并准确运用财务会计知识,方能读懂财务报表内蕴含的税收信息。

2.从《财务审计报告》上发现异常

近日,深圳市地税局第五稽查局组织重点税源企业开展纳税自查工作,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发现了某房地产公司存在的涉税风险点,辅导企业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728万元。

据悉,该房地产公司开发了某楼盘项目,于2014年5月开盘预售。稽查人员在自查辅导时,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经营活动特点,着重分析了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是分析《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情况,发现2013年、2014年两个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达3.38亿元;二是分析《资产负债表》中的往来款特别是“预收账款”科目,发现2014年预收账款增加了1.83亿元;三是分析《利润表》中的收入情况,营业收入为零。将上述情况与企业自行申报的营业税计税依据1.5亿元比较,稽查人员初步判定该房地产公司存在收到预收款未及时足额缴纳税款的嫌疑。经与国土网站查询显示的该公司开发项目销售金额3.51亿元印证后,稽查人员随即对该房产地企业开展税务约谈,宣讲相关税收政策,有针对性地辅导企业自查。最终,该公司承认了收到的部分客户订金或预收款项未及时申报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签订销售合同未足额预缴土地增值税的事实,并主动到税务部门补缴了少缴的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及滞纳金合计1728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40号)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8号)第十条规定,纳税人应当自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土地增值税。

按照上述规定,房产地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在预售阶段,取得的预收款应及时足额申报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应按规定申报预缴土地增值税。在此,税务部门提醒广大纳税人,要提高诚信纳税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