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宏观性问题及对策

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宏观性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指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京津冀协同创新之关键问题在于提供足够的、强有力的、规范实施度高的法治保障。同时将成效与国家战略目标做了对比,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如京津冀三地政策落差明显,存在梯度差异。[8]王慧娟,兰宗敏等.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8。[26]鄢波,杜军等.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9。

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宏观性问题及对策

宏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指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虽然无法直接作用于协同创新的具体内容,但是却能够起到方法论的作用。

潘春苗深入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统筹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在创新资源整合、区域创新政策一体化以及空间布局上尚未明确具体化方案。二是河北省的企业创新和研发的需求和意愿并不强烈,影响创新合作。三是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协同创新的需要等。[69]

张红的研究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区域内资源分布过于集中、行政限制导致的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共享机制不完善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协同创新之现实基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切实推进。并且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70]

孙昊哲和尹少成认为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实践都需要有法律的支撑,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法治的保障作用。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内相关法治建设进行分析,得出: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法治化水平低,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法律保障缺位,缺少均衡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法律规制手段,缺少区域内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法制推动力以及对于决策公开和民主的法律约束力有待加强等问题。目前,京津冀协同创新之关键问题在于提供足够的、强有力的、规范实施度高的法治保障。[71]

王秀玲等从政府、产业、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等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的建设成效。同时将成效与国家战略目标做了对比,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如京津冀三地政策落差明显,存在梯度差异。三地在人才资源流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及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难以衔接。另外,中央政府和三地联动的推动机制不完善,京津冀三地在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便更好地推动区域协同创新。[72]

【注释】

[1]姜亦华.对外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J].学海,1996(3)。

[2]晓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4(12)。

[3]苟兴朝,杨继瑞.从“区域均衡”到“区域协同”: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

[4]蒋清海.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学术论坛,1993(3)。

[5]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

[6]王力年,滕福星.论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推进原则[J].工业技术经济,2012(2)。

[7]王得新.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5)。

[8]王慧娟,兰宗敏等.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8(59)。

[9]危怀安,平霰.区域协同视角下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产出效率时空分异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4)。

[10]魏丽华.城市群经济联系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8(4)。

[11]刘静娴,沈文星.对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8(12)。

[12]云宇龙.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

[13]肖芬蓉,王维平.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差异与区域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14]何淑英,马蓝.跨境电商情境下“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8)。

[15]高建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科技协同、人才互动与制度创新[J].开发研究,2016(8)。

[16]郭爱君,陶银海等.协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趋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

[17]刘勇,李仙.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4(5)。

[18]马骁.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9年5月。

[19]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4(9)。

[20]郑玉雯,薛伟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J].中国软科学,2019(3)。

[21]张珩,朱英明.从协同创新理念到协同创新实践:国内基于高校的协同创新研究动态[J].华东经济管理,2014(7)。

[22]Abend,C.Joshua.Innovation Management:The Missing Link in Productivity.Management Review,Jun79。

[23]Dubberly H.Toward a model of innovation,2008,15。

[24]Porter,P.A.Groupwork,interlanguage talk,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esol Quarterly,1985。

[25]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6]鄢波,杜军等.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9(1)。

[27]王帮俊,吴艳芳.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8(1)。

[28]李美娟,魏寅坤等.基于灰靶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J].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8)。

[29]郭斌.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绩效体系重构——基于文献编码的复杂网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6)。

[30]崔志新,陈耀.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效率测度及其演变特征研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8(12)。

[31]祝尔娟,何晶彦.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32]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2013年6月。

[33]齐绍平,张婧.区域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求索,2013(2)。

[34]顾祎睨.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理论探讨,2013(5)。(www.xing528.com)

[35]王庆金,马伟.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7(12)。

[36]杨秋月.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江淮论坛,2017(3)。

[37]吴卫红等.基于双轮驱动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18(8)。

[38]胡树华.我国区域创新主体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2013年5月。

[39]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

[40]景朝阳,孙晓婷.京津冀区域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

[41]刘宾.京津冀金融资源配置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益[J].企业经济,2015(11)。

[42]万科.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D].南昌大学(博士),2018年6月。

[43]关士华.中部六省区域协同创新要素比较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6(10)。

[44]陈浩,项杨雪等.基于知识三角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探索与实践——以欧洲创新工学院KICs模式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

[45]孙丽文,张蝶,李少帅.京津冀协同创新能力测度及评价[J].经济与管理,2018(6)。

[46]茶洪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要注意破解“虹吸效应”[N].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7月24日。

[47]窦丽琛,程桂荣.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5(11)。

[48]张英杰,王成刚.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5)。

[49]张贵,徐杨杨.京津冀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6(10)。

[50]毕娟.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

[51]崔志新,陈耀.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效率测度及其演变特征研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8(12)。

[52]鲁继通.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

[53]孙丽文,张蝶.京津冀协同创新能力测度及评价[J].经济与管理,2018(5)。

[54]张淑莲,胡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12)。

[55]吴卫红,李娜娜等.京津冀省市间创新能力相似性、耦合性及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4)。

[56]张子旭,赵子辰等.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12)。

[57]郭斌.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绩效体系重构——基于文献编码的复杂网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6)。

[58]刘宾.京津冀金融资源配置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益[J].企业经济,2015(11)。

[59]李京文,李剑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5(3)。

[60]景朝阳,孙晓婷.京津冀区域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

[61]赵燕霞.京津冀协同创新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国情力,2017(9)。

[62]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0)。

[63]李素峰,罗锡莲等.大数据背景下京津冀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8(3)。

[64]李国平.加快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6(2)。

[65]魏进平,刘鑫洋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66]刘伟.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产业承接力研究[J].吉林大学,2016年5月1日。

[67]张贵,李佳钰等.创新生态系统、高技术产业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基于我国三大区域行业数据的比较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68]王延杰,冉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成因及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7月。

[69]潘春苗.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进展、面临问题与建议[J].今日科苑,2018(9)。

[70]张红.京津冀科技资源协同与创新发展研究[J].“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智慧科技发展情报服务先行”论坛论文集,2018年11月。

[71]孙昊哲,尹少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困境与应对[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3)。

[72]王秀玲,王亚苗.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J].经济与管理,201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