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政治法律环境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政治法律环境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重点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这些差异对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影响。2.政治环境稳定性政治环境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政治环境的稳定性。企业的商务活动具有长期性、永续性,客观上要求政治环境的稳定性。通常企业的中长期商务计划比较容易受到政治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政治法律环境

企业的商务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背景下进行的,经济与政治、法律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关系。本节重点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这些差异对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影响。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特征、经济发展战略各不相同,各国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利用国际营销机会,避免失误,国际商务管理人员必须仔细研究其他国家政府管理和干预经济运行的模式。

企业在其他国家从事经济活动时,必然受到该国政治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和性质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政治环境的稳定性;第三,国际经济关系。

1.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政府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由其政治体制决定的。政府介入经济活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参与者,即以经济活动的主体身份出现;另一种是管理者,即通过经济法令的制定来管理和干预经济。

政府以经济活动主体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买主的身份,即集团消费者。在许多国家,政府是商品和劳务最有力的购买者。美国每年编制庞大的政府采购计划,通过招标形式大量购买物资。此外,有的国家还规定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组织对某些商品拥有独家购买权以达到某种目的。二是以卖主的身份,即国有企业。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差别只在多少。很多国家的国有企业不是作为普通的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而是通过政府的排他性措施进行垄断经营,这些国有企业通常集中在公用事业电信金融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一旦政府在这些行业进行垄断性经营,其他企业是很难再进入的。

政府作为管理者管理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克服市场自由竞争的缺陷,即市场失灵。但是,处于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政府对于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政府管理经济的具体管理体制上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异。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们认为政府在经济中的基本职能是制定企业经营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并以法律的手段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依法管理经济是这些国家的重要特征,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预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在具体的管理体制上大多采用自由进入和核准制,即对于那些一般竞争性行业,只要政府没有规定不允许企业自由进入,企业就可以自由进出;而对于一些竞争度相对较低或者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金融、航空,则采取核准制,事先确定一些条件,凡符合政府规定的条件的企业,上报政府备案后都可以经营。

在实行指令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通过直接的计划和审批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法律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很低。在具体的管理体制上大多采用审批制,任何没有经过政府各个相关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活动都是被禁止的。尽管严格意义上的指令经济已经不存在,但是很多国家在经济管理体制上都带有这种倾向。

国家指导经济指国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经济体制类型,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指导私营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通过其他规定指导企业从事符合国家目标的商务活动。指导经济不同于混合经济,国家并不将私有企业收归国有,而是国家对私有企业进行培训和指导,使私有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目标进行投资。

而在实行国家指导经济制度的国家,虽然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接近的,但是由于实行产业政策,政府可以对优先发展的产业提供财政和金融优惠措施,使得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这是因为,由于政府的产业政策措施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也就是说,在某一段时间内实施,因此这些政策很少能够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必须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的工作来实施,这样就使政府在产业政策的目标行业和企业、具体的优惠项目和程度上拥有很大的决定权。为了赢得政府的支持并提供方便,很多大型企业都会积极与政府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在这些国家,政府在直接管理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就比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很多。

而在很多转轨经济国家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很不健全,存在大量法律真空和模糊不清的地方,政府往往较多地介入企业的商务活动。另外,很多国家由于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国内经济活动和涉外经济活动实行分割管理,所有的涉外商务活动必须征得政府的批准,接受严格的监督,给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政治环境稳定性

政治环境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政治环境的稳定性。企业的商务活动具有长期性、永续性,客观上要求政治环境的稳定性。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会影响到经济环境,从而影响到企业商务计划的实现。通常企业的中长期商务计划比较容易受到政治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政治不稳定的指标。对所谓政治不稳定性的衡量并不存在世界公认的标准,以下两种指标经常被用来作为参考。

(1)政权更迭率。政权更迭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现行政治法律制度下正常的更迭,主要是通过选举和政党竞争的方式实现的。这一类更迭对政治不稳定性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不同政党和政治领导人政治理念的差异。如果不同政党和政治领导人的政治理念相差不是很大,政权更迭基本不会带来政治不稳定性。另一类是通过军事或暴力手段实现的政权更迭,最典型的是军事政变。在这一类情况下,新政权在政治理念上往往与旧政权存在很大的差异,上台后会采取大幅度的改革措施,通常都会带来很大的政治不稳定性。(www.xing528.com)

(2)政治对立。政治对立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在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立场不一致甚至相左,从而引发思想或行动上的激烈冲突。能够引起政治对立的原因很多,包括民族或种族冲突、不同政党或社会群体对治理国家理念的差异、贫富分化等。

政府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当地政府政策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政策的持续性,只有在当地政府政策稳定的情况下公司政策才能保持持续性。外国企业主要关心一项政策的实施期限、变化频度和突变可能性。尽管政府政策可能会改变某些市场的发展态势,只要从长远观点衡量政策是稳定的和可预测的,外国公司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当然,政府政策的变动也可能给外国公司提供更好的经营条件,目前席卷全球的市场自由化趋势就是这样。一般来说,政策的变化对国际营销人员既可能是风险,也可能是机遇,关注当地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就是要在分析国际市场政治环境时预测政策变化的趋势,抓住机遇,减小或避免政治风险。

对国际商务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政府经济政策包括没收、征用与国有化,外汇管制,出口控制,进口限制,税收管制,价格管制,劳工管制等。

(1)没收、征用与国有化。没收指政府将外国投资无偿地收归己有。征用指政府将外国投资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国有化指政府通过没收或征用等形式取得企业所有权并由政府直接经营该企业。历史上大范围的国有化运动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亚非拉大批发展中国家在取得独立后,对外国资本进行了国有化,目前已比较少见。

(2)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外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短缺资源,各国政府大多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理。外汇管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汇率制度。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盯住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前者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盯住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固定比率,并随着这种外币汇率的波动而波动。②外汇管制的范围。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外汇管制可以分为贸易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贸易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指企业出口货物所得的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国家指定的银行,进口物资所需的外汇也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以购买;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指在本国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或本国企业如果需要对外投资、汇出利润或退出在本国的投资,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能够购买外汇。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无论在贸易项目下还是在资本项目下都取消了外汇管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同时在贸易和资本项目下实行外汇管制。③外汇管制的程度。外汇管理可以分为严格的外汇管制和宽松的外汇监管。前者指国家规定外汇不可以自由买卖,企业出口货物所得的外汇收入和外国对本国投资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指定的银行,进口物资所需的外汇和对外投资的外汇也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以购买,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主要原因是外汇短缺,因此采取这种政策的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后者指国家规定外汇可以自由买卖,无论用于进口货物还是对外投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取消了严格的外汇管制,目前对外汇的管理,一是为了防止国际“洗钱”,即将非法所得转移为合法收入;二是防止国际游资的无序流动。

(3)出口控制。出口控制指一国政府对企业的出口活动进行限制。出口控制主要又分三种:①出口国别控制,指对出口物资的流向进行限制。此外,对于实行出口配额制的商品,由于申领配额时已经规定了商品进口国,对出口企业来讲也可以视为出口国别控制。②出口产品控制。许多国家基于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考虑往往对战略性、敏感性产品以及高技术和军事技术产品实行限制出口制。③出口价格管制。出口价格管制的原因很多,如防止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来避税、阻止国内企业为了赢得出口市场过度降低商品价格。

(4)进口限制。进口限制指一国政府通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制度、进口押金制度、高额关税制度等制度限制产品的进口。其结果或是限制最高的进口数量,或是提高进口成本,从而达到减少进口的目的。很多国家实行差别对待的进口管制政策,即根据不同商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别制定宽紧不同的进口政策,如我国对一些高档消费品,如高级小汽车、香水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且实行数量限制,对一般家电产品征收10%—20%左右的一般关税,而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类产品征收很低的关税甚至完全不征关税。

(5)税收管制。税收管制指政府利用调整税收的种类和税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施加管制。例如,在外国公司在本国的经营活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取消原来的税收优惠或调高税率,这样会降低外国公司的利润。

(6)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指政府用限价的办法来影响外国投资者的营销活动。价格管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最低限价,一种是最高限价。实行最高限价通常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其对象往往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最高限价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实行最低限价通常是为了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很多国家对农产品都实行最低限价,最低限价会提高以这些产品为原材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7)劳工管制。劳工管制指政府对劳工政策做出强制性规定,如规定最低工资、休假、加班、工作环境、工作福利等。

3.国际经济关系

此处的国际经济关系指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企业的母国的关系。国际商务管理之所以关心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是因为在国外从事商务活动的企业大多在原材料的供需,资金、技术、人员的引进方面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公司的母国发生联系,这些方面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企业与母国政府的关系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将影响到该国在海外的公司的经营活动。国际关系的第二个方面是东道国政府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不局限于东道国与母国,而是要与其他更多的国家发生经贸联系。此时,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