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4年全国经济形势展望分析

2014年全国经济形势展望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价格将继续温和上涨。根据对国际宏观外部环境、国内宏观政策、产业发展态势的综合分析,参考主要机构研究成果,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结果见表2.8。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内。

2014年全国经济形势展望分析

1.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2014年国际环境总体将有所好转,全球经济有望在发达经济体带动下保持温和复苏,经济结构也将加快调整,但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发达经济体仍处在深度调整中,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这些都会给我国带来挑战。同时,我国经济稳中趋好的基础尚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源环境约束等也会给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带来挑战。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较为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企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意识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政策仍有回旋余地,特别是随着各项重大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会进一步增强。2014年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价格将继续温和上涨。

根据对国际宏观外部环境、国内宏观政策、产业发展态势的综合分析,参考主要机构研究成果,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结果见表2.8。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内。

表2.8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结果 %

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经济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政策导向下,新一轮经济周期或进入“微波化”的新阶段。2014年中国将继续完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体系,同时受制于潜在经济增长下移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加上政府将调整经济结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4年中国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预计2014年GDP增长7.5%,增幅比2013年下降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名义增速为1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3.1%左右;全年出口增长9.0%,进口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0%。

2.宏观经济政策

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行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年,也将是20年来政治、社会、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虽然在名义上将与2013年保持一致,但大改革却使201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大改革的开启要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按照新机制来实施,以摆脱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困境,使2008年到现在所实施的各项反周期政策回归常态;另一方面,大改革的顺利推行又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调控部门必须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对冲大改革带来的各项震荡,以避免经济的过度波动。这两方面将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偏离2013年的定位,出现相机抉择较强、变动幅度较大等特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1)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4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注重短期和中长期效果的结合,既要稳增长,又要兼顾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优化投资方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更为稳健和均衡的增长。

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结合税制改革,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支持。加快“营改增”的普及范围,减少重复征税,着力解决部分行业税负加重的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加速释放改革红利,让更多行业受益。加快取消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对过桥过路费的清理整顿;同时,实施好科技创新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先进设备投入。

保持财政赤字率基本稳定,优化债务结构。2014年考虑结构性减税的效应,财政收入增幅预计将保持稳定,但由于财政支出的刚性以及要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2014年可在财政赤字率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小幅扩大财政赤字规模,适当增加国债规模;在结构上,要优化债务结构,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合理分配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债务的规模,控制财务风险,适当增加地方债的发行。

用好增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用好财政增量资金,微调财政投资方向,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加强对部分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着力“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有效防控地方债务风险。要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性债务融资的长效机制,从税收制度改革方面根本上解决地方财政资金不足问题。

(2)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但未来制约因素很多,综合考虑我国货币存量超过100万亿元,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9万亿,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等因素,2014年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平稳增长。

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发挥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2012年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余额)居世界第一,M2与GDP之比达到1.88,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依靠大规模信贷投放来刺激经济增长,不仅会对资产价格带来较大压力,且会埋下严重的金融风险隐患。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流动性

完善融资制度,优化信贷结构。在关注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同时,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民间融资情况的分析监测,特别关注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小微企业影响。推动“影子银行”阳光化,完善信贷风险抵补机制,鼓励信贷支持小微企业、“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促进外贸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和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和灵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优化金融市场化发展环境,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改变当前政府兜底的局面,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关注融资成本和金融市场化利率的变化情况,引导管理好社会预期,保障金融市场化平稳运行。根据利率市场化发展程度,逐步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完善数量、价格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宏观调控模式。

(3)其他相关政策。(www.xing528.com)

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农业“休养生息”,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支持精准扶持。

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因地制宜地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规划;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完善相关财税支持,并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完善税收制度。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消除重复性征税问题。调整消费税制度征收范围、环节、税率,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价功能。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清费利税。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资源环境保护费改税,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14年将加快制定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扩大退牧还草范围。加快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和城区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全面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

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关键在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推动实现稳定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014年扩大消费的重点在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3.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在外部环境的轻度改善与稳增长政策效应的作用下,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出“前弱后稳”的态势,全年GDP增速达到7.7%。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外部环境轻度改善、内部大改革全面展开、宏观经济政策“相机抉择”等多重力量作用下,GDP增速将呈现“底部波动”“轻度回暖” 的态势。

(1)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较快发展。2013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0%。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预计2014年第一产业发展的亮点有三:一是“大农户”的初步形成,国家明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业部门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扶持一些种粮大户;二是工商资本在第一产业崭露头角,国家提出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三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保障土地流转和经营权,国家指出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护将来土地流转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二产业增速低位运行。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国际形势严峻,出口拉动效应减弱,加之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断凸显,中国第二产业增速放缓。从本质上讲,中国产能结构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质量不高、企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2014年第二产业增速基本维持2013年水平。

第三产业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已经连续两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4年,我国将围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围绕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破解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新兴服务业态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2)投资。

在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疲软的作用下,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出“小幅持续回落”的态势。2014年在大改革的冲击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将对政府类投资产生强烈的下行压力,民间投资空间的释放以及土地市场的改革虽然有利于相应投资板块的提升,但改革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并难以弥补政府类投资下降以及资金收紧带来的缺口。201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略低于2013年。

(3)物价水平

产能过剩、生产资料价格低迷和输入性通货紧缩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货币供应增速上扬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在翘尾因素、食品价格上扬、改革带来的价格释放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CPI将有所上扬,预计2014年全国CPI将达到3.2%,GDP平减指数达到3.0%。全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但不严重,核心CPI相对稳定。

(4)消费。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处于“绿灯区”的中部,增速适度。在经济增长速度止降趋稳的背景下,由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四风整顿”等政治活动将常态化,居民收入增速将持续低迷,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的红利难以在短期显化,而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会显示较大潜力,严格公务消费对抑制餐饮等消费的滞后影响基本消失。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将和2013年基本持平。

(5)进出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达3.6%,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来自先进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相对疲软。2012年、2013年全球连续出现贸易增速慢于经济增速现象,2014年世界经济略好于2013年。

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改善与新兴市场经济深度回落的双重力量作用下,2013年中国出口增速呈现“前低后稳”的态势,总体状态依然低迷,全年增速为7.9%。2014年是世界贸易的恢复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较大幅度改善带来的进口需求将有明显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新兴经济体进口需求的下滑。2014年我国贸易顺差增加趋势将引发更多的对外贸易摩擦、加快地方债务清理和管理偿还、人民币升值、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因素,将不利于出口贸易增长。

预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需求都将稳步提升,对外贸易总额将达到45440亿美元,增长8.8%;其中,外贸出口增长9.0%,外贸进口增长8.5%;贸易顺差达2900亿美元,增长12.8%。外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难以转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