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设计的劣势分析:技术、市场与文化的融合

工业设计的劣势分析:技术、市场与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技术、市场与文化三者的融合方面,工业设计则能够发挥自身“技术市场化”的优势,将产品生产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

工业设计的劣势分析:技术、市场与文化的融合

8.2.2.1 生产结构的劣势

1.缺少应用工业设计的核心技术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此加以认识:

(1)欠缺完善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机制 工业设计产业的形成源于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一类典型的知识与智力密集型产业,工业设计的价值原型产生于设计师的脑海,而非某种可供简单复制的技术性结构,其知识属性侧重于“意会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范畴,与相对利于传授和整理的“描述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存在很大区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信息的高度透明化、扁平化和共享化特征使得企业需要借助完善和体系化的设计知识管理能力,才能够维持高效而持久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意大利的Alessi、美国的IDEO等设计公司的成功都与设计知识的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其使得公司的设计能够及时掌握领域动态并快速学习设计的技术融合方法,大大提升了设计方案的可实现性。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经由OEM、ODM、OBM(OSM)的制造模式升级过程中,如何对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资源与信息进行有效统筹,从而带动与生产过程高效融合的文化性、社会性创新,将是建立企业综合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2)欠缺原理性的技术创新作为实施工业设计的支撑 工业设计面向制造业企业发挥“资源价值化”与“技术市场化”作用,将企业的技术语言转化为产品语言,因而设计成果实现突破的程度将与技术的原始性高度相关。从实施过程上看,深层次的工业设计,如原型设计、产品生态系统设计等相当于一个“资源组织架构”,将企业的生产资源依据设计规则进行以价值构建为中心的整合创新,如果企业在自身的原始技术能力上无法保障这样的深度整合过程,则真正优质的工业设计成果也难以成型。以国内平地机的工业设计为例,虽然产品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与国际领先产品没有根本性差异,但由于核心技术大量引进,因此只能依靠二次开发进行新品设计,造成设计的同质化问题十分普遍,缺乏对于全新功能与使用操作方式的设计开发,导致产品的竞争力始终停留在较低层面。从这一领域性的侧面也可以看出,不少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结构由于长期以来的技术引进模式已变得相对固化,使得工业设计的创新空间已然变得十分有限。

2.企业管理者尚缺少工业设计的应用意识,普遍避免主动的工业设计创新

由于工业设计对应企业的产品专用资产,因而若不进行生产资源的重新调配,使新旧资源结构得以更迭,就难以造就创造性、突破性的设计产品,加之过程中缺乏市场机制与针对性政策环境的保障,使得国内绝大部分长期依靠模仿代工作为生存模式的制造业企业普遍回避工业设计上的主动创新。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手段与思维方式使得其在面对工业设计创新时往往变得裹足不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侧面对此加以了解:

(1)对模仿性设计高度依赖 虽然国内工业设计行业促进机构近年来不断增强对企业进行设计创新的推广与宣传,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仍尚未形成对工业设计的基本认识。长期在设计、创意等环节实施低成本的模仿、抄袭思路已使得企业管理者对此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这种业已固化的思维惯性通过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仅看重产品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指标间接体现出来,工业设计因此迟迟无法纳入产品开发的成本结构。不可否认,模仿性的生产制造观念能够帮助企业维持生存期与成长期的高速增长,然而在实施国际化的战略升级与自主创新转型方面,仿制设计终究将是无法立足的。随着WTO规则的持续植入,国内制造业企业若希望参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产品的设计创新将变得愈发不可或缺。此外,由于国内尚未对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进行资质等级评定,加之市场机制建设的滞后性所导致的恶性价格竞争也使得各类设计仿制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加工型为主的制造业体系多年来强调的“引进、消化”思路令设计环节成为肆意仿制与简单改良的温床。产品原型、产品服务系统等深层次的工业设计创新往往只存在于极少部分设计师的个人追求之中(见图8.1),在广义的产业内部十分少见。

978-7-111-46406-8-Chapter08-2.jpg

图8.1 在原型层面实施工业设计的办公椅方案

(资料来源:石振宇,等.解读工业设计密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2)“技术创新”与“市场反馈” 主导企业产品战略高新技术创新与快速市场反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了国内以制造业企业为代表的产品形成思路,但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意识到,这一思路的效果实际上与特定的消费结构形态高度相关。当必需品消费、用品消费等基础消费形态主导市场时,技术与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产品销量增长中的主要矛盾。然而随着服务型消费与体验型消费的日趋深入,单纯的技术指标与销售数据将愈发难以契合用户需求,也进而愈发难以把控市场的走势。在技术、市场与文化三者的融合方面,工业设计则能够发挥自身“技术市场化”的优势,将产品生产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愈加成熟,设计规则与相应领域产业标准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紧密。目前,国内制造业及相关领域的企业普遍仅重视市场与技术的变动而轻视或忽视设计的作用,这种单向度的产品管理模式与战略定位极有可能造成未来持续性的资源内耗,从而无法获得真正能够持久与国外领军企业同类产品相抗衡的综合性市场竞争力。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上海时曾经指出,上海产品与国际市场优秀产品的最大差距就是设计不行。这其中,产品设计能力的提升绝不仅仅在于提升设计师个人具体的设计技能,而更加取决于企业资源结构对于设计过程的系统支持。

(3)缺少品牌领军企业的标杆作用 品牌价值含量对于当今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而言,已变得举足轻重,工业设计通过在产品生产机制中融入文化认同得以建立并强化企业的品牌内涵,然而国内制造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积累却普遍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原型设计、产品服务系统等类型的工业设计创新无从开展,仅依靠产品的形式差异或价格优势对于企业品牌的贡献已十分有限,并逐渐使这些企业失去了在全球市场中的游走空间。

中国目前还缺少类似苹果(Apple)、索尼(Sony)、三星(Samsung)这类借助工业设计制胜的制造品牌,对于整个国内制造业群体而言,尚缺少品牌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与辐射力,产品的附加值含量也总体不甚理想。以钟表制造业为例,我国仅深圳市的钟表产量就已占到全球钟表总产量的70%,然而国内钟表业的产值却不足世界总产值的10%。2011年,福建省出口海外的钟表平均一块为2美元,同期瑞士出口的钟表平均一块却达到537美元,相当于前者的270倍。为改变这一局面,福建钟表协会负责人决心在自身经营的企业中建设24000m2的工业设计研发平台,筹建全国乃至全球钟表行业的“工业设计与创意研发中心”,逐步将自身打造成为钟表领域的品牌引领性企业。从国际经验看,工业设计之所以在今天的企业品牌体系中变得如此重要,在于其通过对产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刻画,匹配了人们更加主体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诉求,使企业的产品和定位不仅有明确的功能性,还具有深层次的魅力和感染力。品牌领军型企业能够对此在领域内的企业群体间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因而在产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韩国工业设计产业及其产品体系的强势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索尼、夏普、三星、LG等品牌龙头企业对于整个产业具有明显的驱动能力,我国政府部门在对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的促进工作中应当对此给予充分重视。(www.xing528.com)

8.2.2.2 市场领域的劣势

1.缺少基本的市场竞争秩序

工业设计产业因其知识经济与消费选择的特征,在性质上属于中高级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因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个相对健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人才资质评定等市场配套机制方面需要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障。从产业内部的服务市场来看,工业设计的价值产生于设计师主体针对工业生产资源构建文化传达形态的综合过程,如果产业内部的市场体系与机制建设不能有效地保护这种价值在市场中的运行与增值过程,则相应的阶段性价值成果载体将很容易被不同的企业进行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模仿与抄袭,从而使整个产业陷入恶性的低层次竞争模式之中。以国内涉及工业设计的知识产权类型为例,在样式设计、功能设计、原型设计到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所组成的工业设计成果体系中,分别包括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等基本类别,但实际的评定过程却明显反映出上述专利在条款的设置上仍有大量保护性缺口可供仿制、抄袭等行为加以利用。

2.民众的设计消费意识不足

从产业外部的终端消费市场来看,在涉及民众的文化消费意识、理性生活方式以及促进设计价值的广泛认知等方面,政府及领域相关机构的宣传、推广与普及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总体发展正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社会转型阶段,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也相应比较多元化,其中既有大量的必需品、功能类产品消费,又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产品、体验产品及奢侈品消费,这种复杂的消费现状使得工业设计往往难以为企业的产品快速带来稳定的销售业绩,因此也就容易使得企业经营者和政府管理人员错判或误读其价值。鉴于生产规则主导市场的领域在国内仍然十分普遍,加之固有消费观念的束缚,使得针对文化性消费的培育,特别是对于新兴、理性生活方式的倡导与宣传,都将对改善工业设计产业的内需结构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工业化体系在我国经济形态中还未深入扎根,也使得作为新兴业态的工业设计在与整个社会的协作性产出方面面临层层阻力。这些都是政府、企业与相关职能机构亟待突破的难题。

8.2.2.3 政策领域的劣势

1.计划经济思维的牵绊

工业设计产业的增长因其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属性,在根本上将取决于“用户选择”,而非“生产选择”,其内在的逻辑特征也是一种以对于各类选择进行传达性匹配与整合为中心的思维结构。因此,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建设是工业设计产业取得良性、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升级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依靠计划经济思路进行技术与生产线的批量化引进,使得劳动力规模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集聚性的发展模式也使得差异化生产资源得到互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供求严重失衡的产能性矛盾,也使得社会工业化深入程度不足导致的分工性缺失这一短板并未凸显。然而,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的工具性、功能性供给的消费形态已与当今服务经济、体验经济主导的消费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市场决定权随着功能层面消费需求的日趋饱和已经逐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作为中高级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工业设计兼顾生产与文化关怀的用户式价值模式创造能够在更高级别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显著的比较优势,但这一切都需要在市场化意识与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在体制与市场的长期博弈下并未得到稳定而持续的体制机制建设,加之对于旧有工业发展思路的经验性依赖,致使长时间以来形成的计划性思维方式在驱动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尚存在大量忽视市场规律与竞争规则搭建的计划经济思路,使得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因市场体系建设的薄弱而困难重重。

2.政策促进尚未深入企业主体

根据我们此前对于应用生产结构的分析,当前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的生产主体应以“技术驱动型制造业企业”为核心,以“设计驱动型制造业企业”与“加工驱动型制造业企业”为补充进行总体生产布局,然而这三类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需求实则还未被充分激活,对于工业设计的导入也大量停留在较浅层面。上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职能部门还普遍缺乏切实有效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政策与布局规划,使得产业从整体到局部仍处于战略导向不明、市场化扶持不利的艰难发展阶段。尽管国家部委以及省市地方相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然而其中的具体条款设置对产业内部实际供需关系的触动却十分有限,政策内容大多还处于不计资源投入成本的愿景设想阶段,能够真正落地实施的操作性路径还比较少。此外,很多政策部署的制定片面追求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没有认清工业设计产业的职能与特性,也因此难以真正惠及企业主体。政策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地是当前政府在工业设计产业推进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3.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优惠不到位

工业设计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智力性的投入类型,目的在于创造产品兼顾功能实效与文化认同的综合性价值,因而相比较资源性、技术性的投入方式在收益的保障方面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从国内应用工业设计较为普遍的制造业领域来看,中小企业的比重仍占据绝大多数,在这些企业运用工业设计手段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通常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成熟产品的原材料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甚至现有的生产制造流程,其中涉及的研究开发成本与风险抵御能力建设通常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不愿触及或难以支撑的。另一方面,以职业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的工业设计服务类企业同样普遍由中小型及微型企业构成,缺乏必要的资金规模使其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加之工业设计市场结构建设不完善导致的投融资渠道缺失,致使很多职业工业设计公司的发展仅能依靠单一性的产品业务积累,实施体系性、战略性扩张的速度十分缓慢。此外,由于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对于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含量要求较高,特别是强调创意能力与具体生产方式的匹配性,因此在涉及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建设、相关技术资源配置等内容的投入方面,相关政策也亟需给予中小企业必要且实质性的扶持,使之能够降低政策使用成本,融入社会性的领域共建,从战略与可持续角度推进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的整体搭建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