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油脂、食品成分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一类食品添加剂。比旧的标准增加了抗氧化剂的种类、扩大了适用范围。比色法适用于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油脂、食品成分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一类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①抗氧化剂自身氧化,消耗油脂中的氧,油脂中没有氧,自然也就不氧化;②抗氧化剂给出电子氢原子,阻断油脂分子自动氧化的链式反应;③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而使油脂不被氧化。

在于2017年6月23日实施的国家安全标准(GB 5009.32-2016)中规定了食品中九种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包括:没食子酸丙酯(PG)、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4-羟甲基苯酚(Ionox 100)、没食子酸辛酯(OG)、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没食子酸十二酯(DG)。比旧的标准增加了抗氧化剂的种类、扩大了适用范围。新标准中规定了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法五种检测方法。

比色法适用于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PG)的测定。

1.测定原理

试样经石油醚溶解,用乙酸铵水溶液提取后,没食子酸丙酯(PG)与亚铁酒石酸盐起颜色反应,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2.试剂和溶液

①石油醚:沸程30~60℃、乙酸铵(CH3COONH4)、硫酸亚铁(FeSO4·7H2O)、酒石酸钾钠(NaKC4H4O4·4H2O)。

②乙酸铵溶液(100g/L):称取10g乙酸铵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③乙酸铵溶液(16.7g/L):称取16.7g乙酸铵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④显色剂:称取0.1g硫酸亚铁和0.5g酒石酸钾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临用前配制。

⑤PG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100g PG溶于水中,移入2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50.0μg PG。

3.仪器和设备

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

分光光度计

4.测定步骤

(1)样品制备 称取10.00g试样,用100mL石油醚溶解,移入250mL分液漏斗中,加20mL乙酸铵溶液(16.7g/L),振摇2min,静置分层,将水层放入125mL分液漏斗中(如乳化,连同乳化层一起放下),石油醚层再用20mL乙酸铵溶液(16.7g/L)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水层。石油醚层用水振摇洗涤两次,每次15mL,水洗涤并入同一个125mL分液漏斗中,振摇静置。将水层通过干燥滤纸滤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滤纸,加水至刻度,摇匀。将此溶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的20mL。收集滤液供比色测定用。同时做空白试验。

(2)样品测定 移取20.0mL上述处理后的样品提取液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mL显色剂,加4mL水,摇匀。另准确吸取0、1.0、2.0、4.0、6.0、8.0、10.0mL PG标准溶液(相当于0、50、100、200、300、400、500μg PG),分别置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加入2.5mL乙酸铵溶液(100g/L),加入水至约23mL,加入1mL显色剂,再准确加水定容至25mL,摇匀。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5.结果计算

式中 X——试样中PG含量,mg/kg;

m1——样液中PG的质量,μg;

m2——称取的试样质量,g;

V2——测定用吸取样液的体积,mL;

V1——提取后样液总体积,mL。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食品中没食子酸丙酯(PG)、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2,6-二叔丁基4-羟甲基苯酚(Ionox 100)、没食子酸辛酯(OG)、没食子酸十二酯(DG)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

1.测定原理

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2.试剂和溶液

甲酸(HCOOH)、乙腈(CH3CN)、甲醇(CH3OH)、正己烷(C6H14,分析纯,重蒸)、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环己烷(C6H12)、氯化钠(NaCl,分析纯)。

②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650℃灼烧4h,贮存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③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正己烷中加入乙腈至饱和。

④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乙腈中加入正己烷至饱和。

⑤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1):取50mL乙酸乙酯和50mL环己烷混匀。

⑥乙腈和甲醇混合溶液(2+1):取100mL乙腈和50mL甲醇混合。

⑦饱和氯化钠溶液:水中加入氯化钠至饱和。

⑧甲酸溶液(0.1+99.9):取0.1mL甲酸移入10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

⑨抗氧化剂标准混合储备液: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1mg)上述9种抗氧化剂的标准品(纯度均≥98%),用乙腈溶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混合储备液,0~4℃避光保存。

⑩抗氧化剂混合标准使用液:移取适量体积的浓度为1000mg/L的抗氧化剂标准混合储备液分别稀释至浓度为20、50、100、200、400m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3.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离心机(转速≥3000r/min);旋转蒸发仪、涡旋振荡器;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C18固相萃取柱:2000mg/12mL;有机系滤膜:孔径0.22μm。

4.测定步骤

(1)取样和处理

①取样: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粉碎混匀,然后用对角线法取四分之二或六分之二,或根据试样情况取有代表性试样,密封保存;液体样品混合均匀,取有代表性试样,密封保存。

②提取:固体类样品:称取1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涡旋1min充分混匀,浸泡10min。加入5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5m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涡旋2min,3000r/min离心5min,收集乙腈层于试管中,再重复使用5m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液,加0.1%甲酸溶液调节pH4,待净化。同时做空白试验。

油类样品:称取1g(精确至0.001g)试样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溶解样品,涡旋1min,静置10min,用5m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涡旋提取2min,3000r/min离心5min,收集乙腈层于试管中,再重复使用5m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液,待净化。同时做空白试验。

③净化:在C18固相萃取柱中装入约2g的无水硫酸钠,用5mL甲醇活化萃取柱,再以5mL乙腈平衡萃取柱,弃去流出液。将所有提取液倾入柱中,弃去流出液,再以5mL乙腈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洗脱,收集所有洗脱液于试管中,40℃下旋转蒸发至干,加2mL乙腈定容,过0.22μm有机系滤膜,待测。

④凝胶渗透色谱法处理:如果是纯油类样品可以选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样品处理。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1g)于100mL容量瓶中,以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刻度,作为母液;取5mL母液于10mL容量瓶中以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刻度,待净化。

取10mL待测液加入凝胶渗透色谱(GPC)进样管中,使用GPC净化,收集流出液,40℃下旋转蒸发至干,加2mL乙腈定容,过0.22μm有机系滤膜,供液相色谱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GPC净化条件:凝胶渗透色谱柱用300mm×20mm玻璃柱,BioBeads(S-X3),40~75μm;柱分离度,玉米油与九种抗氧化剂的分离度>85%;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环己烷=1∶1(体积比);流速为5mL/min;进样量为2mL;流出液收集时间为7~17.5min;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80nm。

(2)色谱参考条件

①色谱柱:C18柱,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或等效色谱柱。

②流动相A:0.5%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洗脱梯度:按表3-5进行。

表3-5 液相色谱洗脱梯度

③柱温:3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80nm。

(3)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系列浓度的标准工作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相应的抗氧化剂,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响应值(峰面积、峰高、吸收值等)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得到相应色谱峰的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剂的浓度。

5.结果计算

式中 X——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mg/kg;

ρ——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μg/mL;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mL;

m——称取的试样质量,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食品中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

1.测定原理

样品中的抗氧化剂用有机溶剂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后,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2.试剂和溶液

①石油醚:沸程30~60℃(重蒸)、乙腈(CH3CN)、丙酮(CH3COCH3)。

②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1):量取50mL乙酸乙酯和50mL环己烷混匀。

③BHA、BHT、TBHQ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BHA(纯度≥99.0%)、BHT(纯度≥99.3%)、TBHQ(纯度≥99.0%)标准品各50mg(精确至0.1mg),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50mL,配制成1mg/mL的储备液,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④BHA、BHT、TBHQ标准使用液:分别吸取标准储备液0.1、0.5、1.0、2.0、3.0、4.0、5.0mL于7个1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此标准系列的浓度为0.01、0.05、0.1、0.2、0.3、0.4、0.5mg/mL,现用现配。

3.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仪(GC):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或可进行脱脂的等效分离装置;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旋转蒸发仪、涡旋振荡器、粉碎机;有机系滤膜:孔径0.45μm。

4.测定步骤

(1)样品制备和处理

①样品制备: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粉碎混匀,然后用对角线法取四分之二或六分之二,或根据试样情况取有代表性试样,密封保存;液体样品混合均匀,取有代表性试样,密封保存。

②样品处理:油脂样品:混合均匀的油脂样品,过0.45μm滤膜后,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1mg),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准确定容至10.0mL,混合均匀待净化。

油脂含量较高或中等的样品(油脂含量15%以上的样品):根据样品中油脂的实际含量,称取5g混合均匀的样品,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石油醚,使样品完全浸没,放置过夜,用快速滤纸过滤后,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到的油脂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准确定容至10.0mL,混合均匀待净化。

油脂含量少的试样(油脂含量15%以下的样品)和不含油脂的样品(如口香糖等):称取1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涡旋1min充分混匀,浸泡10min。加入5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5m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涡旋2min,3000r/min离心5min,收集乙腈层于试管中,再重复使用5m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液,加0.1%甲酸溶液调节pH至4,待净化。

③净化:上述处理后的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净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条件同“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步骤的“④凝胶渗透色谱法处理”,收集流出液蒸发浓缩至近干,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2mL,进气相色谱仪分析。不同试样的前处理需要同时做试样空白试验。

(2)色谱参考条件

①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或等效色谱柱。

②进样口温度:230℃。

③升温程序:初始柱温80℃,保持1min,以10℃/min升温至250℃,保持5min。

④检测器温度:250℃;进样量:1μL;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⑤载气:氮气,纯度≥99.999%,流速1mL/min。

(3)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定相应的抗氧化剂,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响应值(峰面积、峰高、吸收值等)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溶液的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得到相应抗氧化剂的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相应抗氧化剂的浓度。

5.结果计算

式中 X——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mg/kg;

ρ——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μg/mL;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mL;

m——称取的试样质量,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食品中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辛酯(OG)、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没食子酸十二酯(DG)。

1.测定原理

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2.试剂和溶液

①甲酸(HCOOH)、乙腈(CH3CN)、甲醇(CH3OH)、正己烷(C6H14,分析纯,重蒸)、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环己烷(C6H12)、氯化钠(NaCl,分析纯)。

②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650℃灼烧4h,贮存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③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正己烷中加入乙腈至饱和。

④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乙腈中加入正己烷至饱和。

⑤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1):取50mL乙酸乙酯和50mL环己烷混匀。

⑥乙腈和甲醇混合溶液(2+1):取100mL乙腈和50mL甲醇混合。

⑦饱和氯化钠溶液:水中加入氯化钠至饱和。

⑧甲酸溶液(0.1+99.9):取0.1mL甲酸移入10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

⑨标准物质储备液: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1mg)固体抗氧化剂标准物质,用乙腈溶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0~4℃避光保存。

⑩标准物质中间液:移取标准物质储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配制成浓度为10mg/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0~4℃避光保存。

⑪标准物质使用液:移取适量体积的标准物质中间液分别稀释至浓度为0.01、0.02、0.05、0.1、0.2、0.5、1、2m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3.仪器和设备(www.xing528.com)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离心机:转速≥3000r/min;旋转蒸发仪、涡旋振荡器;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

4.测定步骤

(1)取样和处理 同液相色谱法。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参考条件

①色谱柱:C18键合硅胶色谱柱,柱长50mm,内径2.0mm,粒径1.8μm,或等效色谱柱。

②流动相A:水,流动相B:乙腈;流速:0.2mL/min;洗脱梯度:洗脱条件如表3-6所示。

表3-6 液相色谱质谱法洗脱条件

③柱温:35℃,进样量:2μL。

④电离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喷雾流速:3L/min;干燥气流速:15L/min;离子喷雾电压:3500V。

⑤监测离子对、碰撞能量、驻留时间和保留时间:见表3-7。

表3-7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监测离子对、碰撞能量、驻留时间和保留时间

(3)定性测定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一致,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比与标准样品相一致(相对丰度>50%,允许±20%偏差;相对丰度>20%~50%,允许±25%偏差;相对丰度>10%~20%,允许±30%偏差;相对丰度≤10%,允许±50%偏差),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抗氧化剂。

(4)标准曲线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5)样品测定 将样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剂的浓度。

5.结果计算

式中 X——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mg/kg;

ρ——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μg/mL;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mL;

m——称取的试样质量,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气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食品中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2,6-二叔丁基4-羟甲基苯酚(Ionox 100)的测定。

1.测定原理

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2.试剂和溶液

①标准物质储备液: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1mg)上述四种固体抗氧化剂标准品(纯度均≥98%),用乙腈溶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0~4℃避光保存。

②标准混合使用液:移取适量体积的浓度为1000mg/L的抗氧化剂标准储备液混合后,分别稀释至浓度为1、2、5、10、20、50、100、200m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③其他试剂和溶液:同高效液相色谱法。

3.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凝胶渗透色谱仪;旋转蒸发仪;离心机(转速≥3000r/min);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涡旋振荡器。

4.测定步骤

(1)样品制备及处理 同高效液相色谱法。

(2)色谱质谱参考条件

①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或等效色谱柱。

②色谱柱升温程序:70℃保持1min,然后以10℃/min程序升温至200℃保持4min,再以10℃/min升温至280℃保持4min。

③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mL/min。

④进样口温度:230℃,进样量:1μL;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1min后打开阀。

⑤电子轰击源:70eV;离子源温度:230℃;GC-MS接口温度:280℃;溶剂延迟:8min。

⑥选择离子监测:每种化合物分别选择一个定量离子,2~3个定性离子。每组所有需要检测离子按照出峰顺序,分时段分别检测。每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定性离子、驻留时间见表3-8。

表3-8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定性离子及丰度比值和驻留时间

(3)定性测定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一致,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比与标准样品相一致(相对丰度>50%,允许±20%偏差;相对丰度>20%~50%,允许±25%偏差;相对丰度>10%~20%,允许±30%偏差;相对丰度≤10%,允许±50%偏差),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抗氧化剂。

(4)标准曲线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以定量离子峰面积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5)样品溶液测定 将样品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得到相应色谱峰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剂的浓度。

5.结果计算

式中 X——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mg/kg;

ρ——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μg/mL;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mL;

m——称取的试样质量,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1.食品添加剂的ADI和最大使用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测定镉柱的还原效率?若镉柱的还原效率低于90%时是否应弃去重新制备?

3.在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测定中,样品酸化时pH的变化对检测结果有何影响?

4.国标中规定了三种甜蜜素的测定方法,三种方法各适用于哪些食品?为什么不同食品最适测定方法不同?

5.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原理是什么?

6.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抗氧化剂的原理是什么?二者有何异同?

1.食品添加剂检测对象主要有( )。

A.酸度调节剂、营养增加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等23类

B.酸度调节剂、护色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等23类

C.酸度调节剂、护色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等22类

D.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涂膜剂等22类

2.在进行合成着色剂含量测定时,样品中若有( )需要除去。

A.二氧化碳

B.乙醇

C.天然色素

D.二氧化硫

3.在GB 5009.33-2016中规定了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方法,分别为( )。

A.离子色谱法

B.离子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C.分光光度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4.利用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在紫外区219nm处具有等吸收波长的特性,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 )含量。

A.硝酸盐

B.亚硝酸盐

C.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D.亚硝酸盐×1.37

5.按照GB/T 500928-2016的规定,食品中( )可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A.糖精钠

B.苯甲酸和山梨酸

C.安赛蜜

D.甜蜜素

6.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甜蜜素不适用于( )中该化合物的测定。

A.饮料类

B.带壳及脱壳熟制坚果类

C.水果罐头果酱

D.白酒

7.现行标准对于白酒、葡萄酒等酒中甜蜜素的测定采用( )。

A.液相色谱法-质谱/质谱法

B.质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8.GB 5009.31-2016规定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这类防腐剂包括( )。

A.对羟基苯甲酸酯

B.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C.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D.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时,要进行( )处理。

A.脱二氧化硫

B.脱脂及去色素

C.去蛋白

D.脱脂

10.2017年6月23日实施的GB 5009.32-2016中规定了食品中抗氧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可用于( )等抗氧化剂的测定。

A.PG、THBP

B.TBHQ、NDGA、BHA

C.BHT、Ionox 100

D.OG、DG

[1]郝利平.食品添加剂(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网. http://www.cnspbzw.com.

[3]GB/T 5009.140-2003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S]. 2003.

[4]GB/T 22325-2008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S]. 2008.

[5]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