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制造业:现状与未来任务

中国制造业:现状与未来任务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至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达28%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截至2019年9月初,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50多个5G商用合同,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创新成果。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位列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排在世界第三阵列,如表1-1所示。

中国制造业:现状与未来任务

1949年,我国制造业的产出仅占全球的0.3%;1990年,我国制造业的产出占全球的2.7%,居世界第九;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制造业的产出占全球的20.8%。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制造业企业占56家。2016年,我国制造业的产出占全球的25%,而且还在上升。2016至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达28%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目前,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两个依据:一是制造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二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已达到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美国智库数据创新中心报告显示,在数据和商业化应用方面,中国有32%的企业应用人工智能,而美国和欧盟分别为22%和18%。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这一规模将达到119亿美元。目前,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铁列车系统,它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列车技术的结合,可以每秒处理数十万业务量,每小时处理数百万客流量的数据。

中国是全球最早将5G商用服务落地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通信行业引领着全球的5G技术趋势。截至2019年9月初,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50多个5G商用合同,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创新成果。5G带来的不仅是更快的速度和海量的数据,它还是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力引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离不开5G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总体来说,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位列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排在世界第三阵列(又称第三梯队),如表1-1所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白皮书指出,虽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2010年起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产业结构也在优化,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工业等产业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集成电路进口依赖占比为80%,大型优质铸锻件的进口占比为90%,高档液压件、密封件的进口占比接近100%。此外,产业链稳定风险在加大,芯片功率元器件的国际供应仍然紧张。

表1-1 2019年各制造强国发展指数

我国纺织服装、钢铁、电解铝电器水泥等行业的产能和产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汽车造船、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产能和产量也已经接近世界首位。虽然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值得欣慰,但要维系这个制造系统的运行,需要保证原料和能源的供应,需要保有并拓宽市场渠道。目前,我国面临的危机是:国际供应的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连年上涨,国外市场非关税壁垒日益严重。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很多都掌握在外资手里,制造出了产品,但利润的大部分给外资拿去,我们只是做些加工贸易的装配工作。我国有些制造业技术还比较粗放,典型的特征是:高耗能、低附加值。我国的企业规模不大,需要形成很多像华为那样强有力的在世界上有足够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我国应该统一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内需产品要形成统一的市场。

我国要想独立发展壮大自己的制造业,就要在与外资合作的同时,积极学习吸收,抓紧研发创新。政府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要有长远的规划与准备。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把满足于制造升级为乐于创造。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勤于学习,自主创新!这只是观念和原则,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下:(www.xing528.com)

(1)要鼓励技术研发部门积极与企业合作,尽快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使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更有希望。

(2)要给勇于创新的企业支持和鼓励,如在一些重点工程和国有企业采购项目中对国内创新技术予以优先采用或减免税收待遇等。

(3)要把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做好,使企业的创新成果不被侵害。有了创新技术,企业就有了发展前景,制造业自然也就有了辉煌的明天。

政府应增加节能环保产业投入,企业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研发环保节能产品,使节约渗入每一项产品的制造过程。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激励是指人们做一项活动时所附带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即边际收益,而惩罚即边际成本。对激励做出反应,是指当激励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由于人们通过权衡某一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策,因此当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发生变化时,人们的决策也会发生变化。当政府增加投入,减少该方面的税收,企业采取激励政策,就是对高新技术的支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目前,中国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已经确立,但是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竞争优势,一方面必须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建立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加强优势产业的技术含量,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优势产业结构自身的升级。将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鼓励技术创新,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高效化。

集群内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之间高度的分工协作,使整体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市场需求巨大交易能力增强,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的经济效应。人们在做出理性选择时会权衡成本和收益,但此成本和收益并非总成本和总收益,而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所谓边际量,是指增量。因此,边际成本是指增加1单位活动所导致的成本,而边际收益是增加1单位活动所带来的收益。集群化使得边际成本不增反减。集群化发展的现实理由是对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的追求,产业集群内众多的媒介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在集群内,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效应表现在共享公共资源、技术管理方法快速扩散、市场集聚和辐射作用方面。中小企业也可以从集群的庞大销售网络中分享中间品和最终消费品,提升在营销方面的外部经济效应。这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集群形成后通过树立“区位品牌”,在消费者中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扩大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的优势选择产品差异化战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站在十字路口中国企业必须走价值提升之路,唯有加快结构转型才能冲破瓶颈。相比于在中国开设旗舰店的部分国外产品(如芭比娃娃、Apple电子产品等)可以发现,中国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并不是世界级工厂。中国的产品形象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中小企业并非依靠技术创新,而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和数量竞争,缺少全球式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国际视野,推出制造资本的国际化路线图,同时亟待推进钻、精、深、细的发展,提升企业品牌。低成本、价格战恶性竞争是中国制造业这些年走来的主要路径,但是长远来看,压缩成本不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最具前景的一条路,相反,价值创新(即考虑投入更多的成本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才是明智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将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延续目前高速、高质量发展形势。世界制造业市场是广阔的,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把握机会,明确自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并根据国情加以改进,为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包括加快发展国计民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且对工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技术装备及基础零部件;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先进适用的装备;重点开发符合安全、节能、清洁排放的汽车;尽快提高数控机床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扭转我国高速、高效、高精度数控机床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加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敏捷制造技术和应用软件,增加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机电产品品种。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该规划提到“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