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信用分析:银行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及其应用探究

企业信用分析:银行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及其应用探究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银行业在信用分析的实践中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很多,可以分为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杠杆比率和流动性比率四类。④成本费用利润率企业的成本费用总额是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总和。不过,银行还要结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和更新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明显过慢,可能是应收账款被拖欠或无法收回所致,银行应察看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表。

企业信用分析:银行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及其应用探究

银行在评估企业的借款申请时,遵循的传统审贷原则是5C原则:品格(character),企业是否具有责任感且诚实守信;能力(capacity),企业是否具有创造超额收入以偿付债务的能力;资本(capital),企业的资本规模能否为自身营造经营的物质基础,同时为银行债权提供一定保障;担保(collateral),企业能否提供价值充分、稳定且具有可销性的抵押或质押品作为还款保证;经营状况(conditions),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是否稳定,企业对环境条件变化是否敏感。此外,在5C原则基础上,银行界还提出了6C原则,增加了事业连续性(continuity),即企业能否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上述原则为银行的信用评估构建了基本框架

(一)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判断潜在借款人信用状况最为通用也是最经典的技术。银行通过解读和阐释企业的财务资料,对企业的既往业绩、目前状况以及未来前景做出评价和预测。

银行进行财务分析的原始资料主要是借款企业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和财务报表附注。为避免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存在虚构成分,银行一般要求企业提供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银行自身也需对财务报告予以审查和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银行还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纳税申报单、内部管理报告、经营计划等材料,以便获取更为详细的补充信息。

在确保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基础上,银行着手进行财务分析。银行首先应对财务报表作初步的全面概览,把握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然后对财务数据进行更加透彻的考察,追寻决定财务数据水平高低的因素和导致其变化的根源,并预测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财务分析的重要技术是财务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1.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将财务报表中各相关科目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所得到的比值。财务比率能揭示单项科目难以表达的经济含义,突出主要问题。银行应该通过比较借款企业同一财务比率的历史变动趋势(纵向比较),以及比较企业当期财务比率与同行业类似企业当期财务比率的差异(横向比较),以获得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银行业在信用分析的实践中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很多,可以分为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杠杆比率和流动性比率四类。

(1)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反映借款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使用的比率有: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和营业收入之比,主要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两种形式。

销售毛利等于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单位销售收入中销售成本占比越低,企业生产活动和销售活动的盈利水平越高。净利润等于毛利加上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扣减其他费用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和企业所得税。销售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总体盈利能力的常用指标,体现着企业主营产品的定价策略、生产效率及附营业务的收入水平、投资获利水平和控制管理成本和费用支出的能力。

②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是利润量与企业资产规模存量均值的比率,表示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利润,从而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资产利润率的高低与企业利润额、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资产运用效率等密切相关。

③权益报酬率

权益报酬率显示企业利用所有者权益创造利润的效率,同时也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收益水平。不过,该比率的水平与企业资本结构有关,后者反映企业对财务杠杆的把握能力或运用策略。

成本费用利润率

企业的成本费用总额是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总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单位成本费用支出所能带来的利润。

(2)营运能力比率

营运能力比率衡量企业有效利用各类资产的能力,进而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营运能力比率主要是测算企业各资产项目的周转速率。

①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表示企业总资产在计算期(可取年、季、月等)内周转的次数,用于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以全部资产实现的销售收入越多,利用效率越高。

②固定资产周转率

若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较高,一般表明其固定资产利用程度较高。不过,银行还要结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和更新的情况进行分析。周转率过高可能暗含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周转率过低既可能是企业固定资产存在闲置,也可能是由于企业添置大量固定资产所致。

③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表示企业从购入原材料到售出产成品之间的时间耗费。存货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一定时期内销售出去的产品越多,库存占用资金少,经营效率高。若存货周转速度慢,说明企业可能采购量过大或存货积压过多。

④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收入的速度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各行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差异较大,因而该比率在不同行业间通常不具备可比性。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明显过慢,可能是应收账款被拖欠或无法收回所致,银行应察看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表。

(3)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简称杠率,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的债务与股本结构以及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较高的杠杆比率意味着企业较多地通过举债来经营,也即试图更多地利用财务杠杆。不过,财务杠杆的效应具有两面性,若企业经营报酬高于负债成本,负债经营会使所有者收益增加,反之,则使所有者收益减少。随着杠杆比率的提高,企业所有者因负债经营而导致的收益波动性也将加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随之上升。因此,银行在信用分析中的倾向性观点是,在结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策略的前提下,企业的杠杆比率不宜过高。杠率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资产负债率

企业资产是由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形成的,资产负债率表明债权人的资金对企业全部资产的支撑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企业投资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如果负债率很高,说明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企业经营风险主要由债权人承担,一旦企业破产清算,股东权益远远不能抵偿债务,债权人可能遭受严重损失。不过,负债率也并非愈低愈好,业绩良好、资金周转稳定的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通过适当的负债提高股东回报率。银行应结合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情况、发展前景,判定企业负债率是否适度。

②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该比率是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补充,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高,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低。(www.xing528.com)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所赚取的纳税付息前的利润与当期付息额之比,表明借款企业以其收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该倍数越高,贷款利息越可能得到及时支付,相反,说明企业负债过多或盈利能力较差,无法保障利息按期足额支付[2]。一般认为,企业的收益至少应该能够覆盖其负债利息,并有一定富余。

(4)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指标衡量借款企业对外及时支付的能力,包括企业偿还对银行短期负债的能力。银行通常用以下几个指标衡量企业的流动性状况: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较高,表明借款企业有较多流动资产作为流动负债的偿还保证。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也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在财务分析上,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维持在2∶1为宜,不过这个标准并不绝对,银行在实践中还需考虑各行业的经营性质和经营周期的特点加以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比率本身不显示流动资产的质量。因此,银行还需结合流动资产结构、周转情况等因素分析借款企业的流动性。

②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是指能够迅速变现的流动资产。存货需经过销售和收回账款两个环节方能转化为现金,有的存货可能不具备适销性而无法变现,故速动资产将存货排除在外。较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精确地衡量了借款企业的流动性。在财务分析中,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较为合适。速动比率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资金闲置,企业可能因此失去有利的投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也应根据各行业资产循环周期的不同特点看待企业速动比率所体现的含义。

③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速动比率补充说明指标。应收账款中可能隐藏着大量逾期的款项和部分未冲销的坏账,现金类资产仅包括高流动性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因而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对外支付能力和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同理,企业应持有适当规模的现金资产,否则会导致机会成本损失。

上述四类指标并非完全独立和彼此割裂,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银行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时,需要在不同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寻找个别指标异常的原因,准确判断企业总体经营状况。

2.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是企业偿还债务本息最可靠的基础,因此现金流量分析也是判断借款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损益表中,企业盈亏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企业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等项目与实际的现金流入流出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一些计入利润核算的项目当期并未发生现金流入,譬如未到账的应收账款并不能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企业的账面盈利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当期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原则,反映企业一定期限内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的动态报表,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对债务的实际偿付能力

现金流量表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归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别反映企业当期各种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和劳务所得现金、收到的租金、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等,现金流出主要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所付现金、因经营租赁而支付的租金、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支付的增值税款和所得税款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收回投资所得现金、获得股利或债券利息所得现金、处置资产而收回的现金等,现金流出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权益性与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吸收权益性投资所得现金、发行债券所得现金、借款所得现金等,现金流出主要包括偿债所付现金、分配股利或偿付利息所付现金、融资租赁所付租金等。上述三类活动各自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之差为其净流量,将之加总即得到企业的净现金流量总额。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格式有多种,有非常细致的,也有比较简略的,但它们的基本分析逻辑是一样的。下面给出许多银行常用的现金流量分析表一般范式(见表7-1)。

表7-1 借款企业现金流量分析表一般范式*

*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只有当最后一列“现金增量”与所比较的两期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项目”的差额完全一致时,现金流量分析的计算才是正确的。

银行可以根据测算出的净现金流量,对企业支付能力进行直觉判断。如果净现金流量为正值,意味着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企业目前的净现金状态还具有支付能力。但是,如果净现金流量与往年相比是持续下降的,则应对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保持高度警惕,这往往是财务陷入困境的一个危险信号。如果净现金流量为负值,意味着现金流入总量小于现金流出总量,但是企业能否偿债还需作具体分析。

实际上,现金流量分析更为关键的是进一步分析企业净现金流量的组成元素、形成过程及其增减变化的原因。因此,银行在总量分析之后,还需要对现金流量进行结构分析。银行可以在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编制现金流入结构表、现金流出结构表和净现金流量结构表。现金流入结构表列明现金流入各组成部分占现金流入总量的百分比,现金流出结构表列示现金流出各项目占流出总量的百分比,净现金流量结构表则列示三种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占现金总体净流量百分比。银行首先应分别对三张报表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以判别企业现金流量构成是否合理。

(1)银行认为偿还贷款本息的最可靠来源是借款企业的经营性现金利润,所以,在现金流入构成中,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利润部分占比越高越好。银行往往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作为判定借款企业还款能力的指标。

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利润÷本期到期长期和短期债务≥1

该公式表明,借款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利润如果能够抵补本期应该偿还的所有到期的长期和短期债务,则该企业经营基本正常,所提出的对新项目的借款要求或扩大生产的借款要求的偿还能力可信度高。

(2)在现金流出构成中,用于非经营活动的部分越低越好;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首先要用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若剩余部分不足以还款,企业就要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此时的还款来源就只能是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

银行还可以编制企业现金流量变化表,对借款企业连续数期的现金流量进行纵向比较。银行可以采用某一时期的数据为基数,将各期数据与之对比,观察现金净流量及构成现金净流量各项目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趋势及其原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现金流量的特点各有差异,银行应对此有清楚的了解,以便确定分析重点。

由于企业内外部经营条件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比较理想的现金流分析是银行不仅观察企业现金流量的历史数据,还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作出动态变化的判断。首先,银行应确定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调整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其次,银行要区分哪些是短期因素,哪些是长期因素,哪些因素为企业可控,哪些不可控;最后,在此基础上,预测这些因素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力度,得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结构与总量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将来企业偿还贷款的可能性。

现金流量分析与财务比率分析有内在联系,银行应对两种分析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相互比照使它们相互补充。

(二)非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有效定量分析工具,但它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财务报表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不能量化的经营环境信息;第二,企业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这可能使财务数据产生较大差别;第三,借款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包括国家宏观经济与行业变化等。因而,银行不能简单地依赖财务分析,还需对企业作全面的非财务分析,以便拓宽视野,并增加分析深度。

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借款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其经营活动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银行需要把握企业外部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向,识别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遇和对企业构成威胁的因素。

企业的外部环境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微观环境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客户、竞争者、合作者、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税务部门、主管部门、所在社区等要素。银行的分析重点是企业所在市场的竞争格局、客户特征和需求变化、采购渠道和销售网络、社会公共关系等。中观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地理环境,前者指行业性质、现状和发展趋势,后者则是指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条件、人口分布、交通通信文化教育、自然地貌等。行业分析是信贷人员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每个企业都处在特定行业当中,而每一行业都有其固有的风险、发展规律和趋势。银行应当着重考察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业绩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与其他相关行业间的依赖性与替代性等因素,以便判断行业整体形势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国家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外交策略和国际关系、相关法律法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及发展动向等,都会从不同角度对借款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信用状况对此十分敏感,银行需密切关注。

2.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分析

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取决于多种要素的综合,银行需要对此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1)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关系企业经营成败和贷款能否顺利收回的重要因素之一。品德与才能是体现管理者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主要决策者,应该诚实守信、克己奉公,方能在员工中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并且有诚意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富于实干,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敢于承担责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于接受挑战的气魄。同时,企业管理者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银行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管理层的人才结构、工作资历、信用记录等,对其整体素质进行评判。

(2)企业经营管理是对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为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水平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银行需要建立完备的、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逐一考察:第一,物资管理。企业能否合理地组织物资的采购、供应、保管和使用,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第二,生产管理。企业是否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生产计划,能否控制生产进度、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科学地组织生产,以尽量少的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第三,产品管理。企业产品组合策略能否使产品组合具有合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性产品结构能否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第四,质量管理。企业是否确立质量意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对质量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第五,销售管理。产品销售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环节,企业有无畅通的销售渠道、适当的销售策略和营销手段,最终都通过企业销售合同执行情况、产品销售完成情况、产品市场占有率情况等得以反映。第六,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稳健运行的基础在于健全的内部控制,故银行还需要考察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也是借款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是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企业这个复杂系统得以高效运转的根本支撑。银行可考察企业的人才规划、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的判断的准确性。

非财务分析涉及范围很广,银行应建立专门的调研机构或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各方面相关信息,建立包括重要经济政策、法规、国民经济指标、行业状况等的信息库,以备信贷分析人员检索。非财务分析量化程度低,要准确判断各种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影响程度有相当难度,要求分析人员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敏锐的识别力、洞察力、逻辑能力和预见力,可以把握其中最为关键和最有价值的影响因素。

(三)企业资信等级的综合评定

任何一项分析指标都只能反映借款企业某方面的信息,银行需要将信用分析过程中获取的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综合,对企业整体资信状况作出明确直观的评价。

现代银行普遍采用借款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系统。银行首先确定能够反映借款企业信用品质的核心特征,并用各种指标加以描述,其中既有财务指标,也有非财务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评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银行得出借款人的资信评级,作为银行信贷决策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