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能性原则:基本解读与优化

功能性原则:基本解读与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功能性”及“非功能性”的概念贯穿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三个领域。本书重点关注商标法领域中的功能性原则。考虑到功能性要素不能获得商标授权,从商标保护要件的角度来看,“非功能性原则”的表述或许更为恰当,但为行文的简洁、方便,笔者仍沿用“功能性原则”这一术语。本章探讨功能性原则的内涵、分类、适用对象,政策目标等,并尝试从经济学、哲学、符号学等角度对之作出解读。

功能性原则:基本解读与优化

“功能性”及“非功能性”的概念贯穿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三个领域。在专利法中,根据所讨论的对象是实用专利还是外观设计专利,功能性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而言,功能性是指作为专利申请要件的“实用性”,要获得专利授权,除了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外,技术方案还需具备某种实用的功能;而外观设计必须是“装饰性”,即“非功能性”的。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法都规定,由商品性质所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要的商品形状,以及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能获得商标保护,这些情形被概括为“功能性”特征。版权法则要求实用艺术品美学要素与实用要素必须是物理上或观念上可分的,其中实用要素,也即功能性要素不受版权保护。本书重点关注商标法领域中的功能性原则。

美国学者将功能性特征不能受到商标保护的情形表述为“功能性原则”,英文为“Functionality Doctrine”。考虑到功能性要素不能获得商标授权,从商标保护要件的角度来看,“非功能性原则”的表述或许更为恰当,但为行文的简洁、方便,笔者仍沿用“功能性原则”这一术语。本章探讨功能性原则的内涵、分类、适用对象,政策目标等,并尝试从经济学哲学符号学等角度对之作出解读。(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