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时刻:选择现在或永不拖延

投资时刻:选择现在或永不拖延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懂得许多理财的道理,但是依然没有开始投资。投资者通过银行购买基金,只需要办理银行卡,然后携带银行卡前往银行柜台线下购买,或者在银行官网/App线上购买,后者更为便捷,且手续办理不受工作时间限制。但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需要更加谨慎,注意平台是否拿到基金代销牌照,谨防被违规经营的平台侵害权利。《华尔街日报》2015年10月的一篇报道采访了一些巴菲特的投资者。

投资时刻:选择现在或永不拖延

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吗?懂得许多理财的道理,但是依然没有开始投资

笔者认识一个朋友,手持AFP和CFP证书,[16]日常工作和理财投资相关度极高,也认同理财投资的价值。然而问起来,这10余年竟然尚未做过一笔个人投资。

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好奇地问了半天,大概知道了缘由。确实,投资的不确定性容易让人畏步不前,关键还是在于做足功课后迈出的第一步。理财需要行动,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开始。

刚起步的时候,可以选简单的“入门款”投资品种:现金理财类货币基金。以50万元资金为例,如果投货币型基金,不仅随时可以方便地拿回现金,而且收益也较为可观——以2018年1月全市场货币型基金区间每日万份单位收益均值1.15元计算,[17]50万元每日收益达58元,基本可以满足家庭日常买菜花费。

当然,对于有些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希望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而言,50万元资金作为买菜基金的“聚宝盆”还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了,货币型基金更多是用于现金管理,而不适用于中长期投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升级版”的投资规划:根据实际需求构建投资组合。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那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基金产品之间构建投资组合呢?

第一步,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具体方法,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一章详细阐述。在投资市场上,你所期望的收益往往是所承受风险的对价。所以投资者在想自己能赚多少钱之前,先要考虑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第二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投资目标。

由于年龄、生活、工作的影响,每个人的资金流动性、个人风险偏好和理财目标都会不同,了解自己的生活计划才能做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甚至更积极的投资规划。

第三步,根据投资类型构建不同比例的投资组合。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建议以不同的投资目标构建投资组合,将资金以不同的比例分别投入不同类型的产品中。

第四步,寻求优质的基金产品构建投资组合。

构建投资组合的最后一步是选择具体的基金产品,我们将在第二和第三章中详细阐述如何选择基金产品。

我们先介绍一下购买基金的渠道和流程,正如我们所强调的,真的很简单。

直销:投资者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官网/手机App上进行购买,也可以前往基金公司柜台线下购买。优点是费率相对优惠,缺点是只能购买该公司发行的产品。

银行渠道:银行是比较传统的基金代销渠道。由于代销的基金数量有限,所以各家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是存在差异的。另外,银行旗下如果成立了基金子公司,该银行就会更多为子公司的产品提供代销服务。比如工商银行与工银瑞信、兴业银行与兴业基金、中国银行与中银基金、交通银行与交银施罗德等。目前市场上比较大的基金代销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投资者通过银行购买基金,只需要办理银行卡,然后携带银行卡前往银行柜台线下购买,或者在银行官网/App线上购买,后者更为便捷,且手续办理不受工作时间限制。

证券公司渠道:证券公司也是传统的基金代销渠道。投资者需要先在该证券公司开立股票/基金账户以及资金账户,随后就可以在证券公司柜台线下购买基金,或在证券公司官网/App线上购买。这里需要注意区分的是,场外申购基金要到专门的“基金”栏目下购买,“股票”栏目下一般也有“基金”可买,但都是场内基金,是在二级市场交易。同样,各证券公司提供的基金产品是存在差异的,如果证券公司旗下成立了基金子公司,该证券公司就会更多为子公司的产品提供代销服务。目前市场上比较大的基金代销证券公司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银河证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等。

期货公司渠道:部分期货公司也代销基金产品,但不是很常见。同样,投资者需要先在期货公司开立期货账户,随后可以在期货公司柜台线下购买其代销的基金产品,或通过期货公司官网/App线上购买。目前市场上比较大的基金代销期货公司有:中信期货、中信建投期货、兴证期货等。

第三方销售机构:这类机构不属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是代销基金的新兴势力,主要包括一些互联网消费平台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比如蚂蚁财富、理财通、天天基金、陆金所、爱基金等。因为这些平台的用户流量较大,因此成为越来越多基金公司选择的代销渠道。但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需要更加谨慎,注意平台是否拿到基金代销牌照,谨防被违规经营的平台侵害权利。

拓展阅读

那些“雇用”巴菲特的投资者怎么样了?

毫无疑问,伯克希尔的每一位长期股东都是幸运儿,他们只是在正确的时刻做了一笔正确的投资,就可以在巴菲特半个多世纪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享受财富增长的喜悦,其中不乏亿万富翁。人们不禁羡慕且好奇地问:这些幸运儿将怎样享受这些巨额财富?

在“成为亿万富翁后如何生活”方面,巴菲特做了一些示范,早在2006年,巴菲特已承诺将陆续捐出99%的财产用于公益事业,这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笔善款;而其本人的常住之地——1958年以31500美元买下的一所老房子早已成为投资者前往奥马哈的必游之地。

巴菲特的老友及搭档,92岁高龄的查理·芒格,毫无疑问站在他这一边。“我又不是神仙,我即将去的地方不会需要钱。”芒格如是说。2000年,他还持有15911股的伯克希尔股份,随后持续不断地捐款,这其中包括向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捐赠2亿美元用于建设高水平的学生公寓、给密歇根大学捐赠1.1亿美元用于建设一个学院住宅社区等,如今其在万得资讯(Wind)上可查的持仓已降至4900股,市价约10.6亿美元。

令人感动的是,有些伯克希尔的股东同样跟随了巴菲特和芒格的脚步。《华尔街日报》2015年10月的一篇报道采访了一些巴菲特的投资者。作为巴菲特20世纪60年代的合伙公司的第一位雇员,斯科特(Scott)先生在伯克希尔公司度过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这也为他积累了巨额个人财富。“实际上,我们打算把钱都捐出去。”斯科特夫妇在写给巴菲特的信中说,“就像我们农场一位叫露丝的姑娘说的,‘钱堆’就好比‘粪堆’,如果不播撒出去,两者都是一文不值的!”(www.xing528.com)

奥马哈社区基金会,一家非营利机构的总经理萨拉·博伊德则称,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倾向于将他们膨胀的财富视为一个“快乐事故”,值得额外感恩,也因而更愿意捐赠。尽管在她的基金会捐赠者中,伯克希尔股东们只占5%,但金额却占到20%,超过3亿美元。事实上,伯克希尔早期股东们主要是内布拉斯加人,因而巴菲特的故乡成为伯克希尔相关慈善事业最大的受益方。巴菲特曾说过,很难统计被捐出的伯克希尔股票总额,不过奥马哈的股东们已经成为当地社区的重要支持者,为内布拉斯加当地的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机构的捐赠总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

更早期的报道,1998年8月16日《奥马哈世界先驱报》(Omaha World-Herald)中,作者吉姆这样描述这些巴菲特的早期投资者:“至少在奥马哈,巴菲特合伙人中的大多数仍居住在相对普通的房子里,开着普通的汽车,在他们身上几乎没有任何超级富人的外在迹象。”

慷慨的捐赠来自感恩的心。在自己的捐赠宣言中,巴菲特从未将成功完全归功于个人能力。他幽默地表示,他赢得了“卵巢彩票”,才能幸运地作为白人男性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他认为社会才是个人财富积累真正的幕后功臣,取之于社会,也必须要回报于社会。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18](Jeff Bezos)曾说过:“聪明是天赋,而善意却是一种选择,选择比天赋更重要,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世人尊称巴菲特为“奥马哈的神谕”,不仅因为其是一个赚钱的天才,还因为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惠及他人,并感召更多他的追随者加入这一行列。笔者认为,正因巴菲特以其传奇人生所展现的财富观,每年一度的奥马哈股东大会才真的多了一点儿“朝圣”的意味。

【注释】

[1]加里·布林森:毕业于西雅图大学,曾在华盛顿州立大学任教,1970年加入旅行者保险公司,1981年创办第一芝加哥投资咨询公司。他的才能在于能够跨越学术和实践两大领域,建立全球资产配置战略,1995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资产配置之父”。

[2]“婴儿潮”一代:指1946年年初至1964年年底出生的人。

[3]资料来源:万得资讯,选自1961年至2017年2月共674个样本动态测算。

[4]资料来源:万得资讯,1961年1月至2017年1月。

[5]资料来源:万得资讯,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

[6]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全市场,1年期。

[7]资料来源:万得资讯,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

[8]资料来源:银河证券。

[9]资料来源:银河证券。

[10]伯顿·马尔基尔: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理事会会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代表作品《漫步华尔街》。

[11]迈尔·斯塔特曼:行为经济学家、加州圣塔克拉拉大学金融学教授。

[12]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著有《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等。

[13]这里的股票型基金只包含主动管理型基金,不包含指数型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下同。

[14]彼得·林奇: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美国著名股票投资家和基金经理,曾任富达公司副主席。他管理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年复合收益率达29%,著有《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等书。

[15]查理·芒格:美国投资家,股神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

[16]AFP是金融理财师,CFP是国际金融理财师。

[17]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

[18]杰夫·贝佐斯:创办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1999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2013年8月,贝佐斯以个人名义花费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荣登福布斯2018富豪榜首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