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选题创意的标准及来源

如何优化选题创意的标准及来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这些人物生理与心理维度的变量纳入调研者的视野,是确立选题的第一条件。他们死亡的原因各异,其中有相当部分为自杀。选题的可视性涵盖可视觉化及可观赏性,选题必须能够通过某种拍摄方式,呈现为电影化的视听文本产品。纪录片选题的社会化一般涉及三个领域:社会化人群、社会公共话题及社会热点事件。

如何优化选题创意的标准及来源

纪录片兼具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在独立作者纪录片及媒介次作者纪录片两个领域探寻各自的选题方向。一般来说,独立作者纪录片的创作者拥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品位及兴趣指向,轻操作、长时段记录的工作特性决定了他们往往优先考虑选题本身蕴含的文献意义及社会价值;而媒介次作者纪录片受制于资本市场产业运营的商业规律,更看重选题的可视性与市场的潜力。其实,优秀的纪录片往往二者兼具,在历史真实及审美价值上实现收视的奇迹。基于以上两种不同形态的创作模式,纪录片在选题调研阶段,一般从两个维度来策划选题。

纪录片的终极形态只有两大类型,无论是向现实取材,还是向历史叩问,其最终审美价值的形成还是依托于个体的行为和命运,失去具体个案的纯概念性影像无文献意义。纪录片的故事需要强大的人物来驱动,其人本主义情怀最终落实为对人的关注。创作者应致力于将主题对象化、客体化、故事化。为此,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应设法进入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在心灵的相互碰撞中发现其与纪录片主题的结合点,并使之具象化、过程化与影像化。因此,在考量符合纪录片创作的选题标准中,发现能承载社会历史主题的个性人物是关键

所有虚构与非虚构的叙事作品都是由人物、动作及场景三种叙事要素构成的,其中首要因素为人物,只有人物具备独特的性格、标识性的价值观、强大的欲望与行动能力才能引发叙事动作,创建行动场景,在真正意义上构建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编剧总在强调“先有人物,后有故事”的原因。

任何人物都是依据三个坐标维度来定位的,它们分别是人物生理、心理及其社会衍射。人物独特的外表能创建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标识性动作能反映其隐藏的性格,言谈举止能体现其教育程度,衣食住行能体现其社会地位与财产状况,而志向、脾气、态度等心理属性则构建起人物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将这些人物生理与心理维度的变量纳入调研者的视野,是确立选题的第一条件。一般来说,在争夺注意力的媒体时代,在生理与心理上具有新奇元素的人物往往能够夺人眼球。例如:BBC鸿篇巨制《人类星球》,以前所未有的奇观影像集中展示在沙漠、极地、海洋、丛林、山脉、草原、河流中生活的人类,告诉受众他们是如何在自然界的极端不利环境中生存的,以表现人类巨大的生存潜能及人类是如何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寻找这些具备特殊技能与强大人格的个性人物成为创建此类选题的前提条件。

任何人物都具有社会性,在复杂的人际关系背后,往往深藏着某种超越个体的社会人类学价值。当我们观照一个人物的生存外壳及其各种行为时,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也在观照自己。纪录片依托于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其实关注的就是人性的主题: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等。同时,不同主题及受众定位的纪录片,要求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照人生。我们可以从个人的生活状态解读社会的变迁,从个人波折的命运观察现实的发展,这些都是将人物纳入超越生理与心理之外的第三个维度——社会维度来考量的。《南方人物周刊》曾经做过一期社会性报道《黄河捞尸人》,讲述了在黄河小峡水电站边,一位专职打捞河上漂浮垃圾,兼职捞尸的村民老魏的故事。这位常年与逝者打交道的人物,其独有的职业特点、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都充满着某种神秘色彩,这使得纪录片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鲜度与戏剧性。然而,如果一味将焦点聚集于人物这个略带猎奇的职业身份上,影片的立意将停留于普通新闻报道的层面,最终沦为“为亡灵找回尊严”的煽情类作品。其实,在这个选题中,有一个被纸媒忽视的细节: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黄河兰州段这片80公里的水域,每年都有近300具浮尸。他们死亡的原因各异,其中有相当部分为自杀。在老魏家的冰箱里,藏有一本他从事这份职业以来记录下的死者信息,包括死者被发现的地点、现场状况、穿着、身份、家属提供的死亡原因、打捞价格等。这份“死亡名录”可以为人们提供某种社会学思考,对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也许能揭示这个时代的巨变,这才是《黄河捞尸人》承载的社会衍生命题。

纪录片因为真实而独具历史文献价值,是影像书写的社会大历史,但我们还需谨记:纪录片大命题需要寻找小切口,解读大历史需要依托小人物,还原大事件需要挖掘小细节。宏大叙事最终都要落实在具体对象上,每个人物都具有独特性。纪录片选题只有立足于发现并挖掘这些个体背后承载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聚焦于明确的切入点,确立清晰、干净的主线,才能真正从容而深入地将其表现出来,映射出永恒的人性主题。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影视工业面临互联网思维的大转型,胶片技术转换为数码技术、产品导向转化为用户导向、单一的文化娱乐生产方式转换为复杂的整合营销模式,影视行业正在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链条。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形态,纪录片的选题策划面临着更多的市场化、社会化与系列化的考虑。

无论何种纪录片选题,都要符合以下几个市场化需求:

(1)可视性。选题的可视性涵盖可视觉化及可观赏性,选题必须能够通过某种拍摄方式,呈现为电影化的视听文本产品。过于理论性、文学化、静态化的选题不适合纪录片拍摄。同时,这个视觉文本的呈现需要使受众产生审美愉悦,在可观赏的娱乐过程中有效传播知识信息,引发受众的社会性思考。

(2)融资性。用户导向决定选题融资价值,无论是公益文化性质的基金会投资还是商业性质的资本投资,只有做到精准的用户定位,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纪录片既可以追求满足大众趣味的大制作工业产品,如BBC年度巨制《非洲》《人类星球》等,也可以顺应互联网的长尾效应,制作重视精准用户收视体验的轻工业作品,如凤凰卫视的纪录片栏目《社会能见度》《口述历史》等。选题只有明确受众才具备投资价值。

(3)营销性。随着数字媒介边界不断拓展和延伸,纪录片传播形态日益多元化,受众的审美习惯也相应发生转变,这使得纪录片在开拓多样化类型与精细化制作两个维度上不断发展。纪录片选题必须在这两个维度上挖掘出足够的市场卖点,把握好选题的核心价值与品质,选择最恰当的首播渠道,拓展尽可能多的播放平台,使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www.xing528.com)

纪录片选题的社会化一般涉及三个领域:社会化人群、社会公共话题及社会热点事件。社会化人群指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因为所处的历史节点而具有超越“沉默的大多数”的形而上的社会学价值,如关注国企改革阵痛中工人命运的《铁西区》;社会公共话题泛指现实社会中以某种“无物之阵”的潜默力量深深影响大众日常生活的话题,它不属于硬性的、突发的显性事件,而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存在,如讨论美国枪械暴力文化的《哥伦拜恩的保龄》;社会热点事件指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硬性社会事件,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环境、灾难等诸多领域,如“9·11”这类改变全球政治格局的社会新闻大事件,BBC、NHK、美国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都推出了各自的特别制作节目。纪录片在寻找选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寻找当下的社会性选题,也要致力于挖掘选题中与受众心理接近,能引发公众关注的社会性元素,即便是过往的历史选题,也应找到与现实对应的切入点,为选题注入活力。

与电影产业完善的融资渠道、成熟的广告植入与多级平台发行放映、相应的衍生品市场开发等全产业链盈利模式不同,纪录片产业链存在瓶颈,盈利主要依托影片在各级平台播出后产生的单一广告价值来实现。这决定了纪录片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往往会优先寻找那些可预期的、能够连续制作并规模化生产的系列化题材。这些纪录片一旦播出形成收视的矩阵效应,其IP品牌也就应运而生。既可以吸引广告主,又可以将资金反哺给纪录片项目的制片方,以保证投资、生产与盈利的良性循环。例如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连续推出三季,其中第三季的广告招标总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品牌广告市值的纪录。2016年,舌尖系列品牌还推出了跨界衍生品: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开拓了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营销的新思路

纪录片系列化选题的最佳稳定生产形态是栏目化。根据稳定的受众建立起的栏目风格将固定纪录片选题的定位与方向。中国纪录片史上著名的栏目《生活空间》以打造“一部小人物的历史”为核心品牌价值,十年间,连续制作了数千集12分钟体例的现实人物短片。而另一个纪录片栏目《探索·发现》,则改良了美国探索频道的工业制作模式,以每集50分钟的体例关注中国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成功地将长年收看美国探索频道的一大批收视群体转为自己的固定用户。这种成功借鉴的成规模体系的纪录片生产方式,符合影视工业的产业机制与谋利特性。

优秀的纪录片选题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它需要创作者在市场化、社会化与系列化这三个要素下综合考量、精心布局、谋略规划。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发现并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选题。

纪录片选题无外乎源自公共信息传播渠道、私人信息交流渠道、个体经验三种途径。公共信息传播渠道为大众传播媒介上公开发布的新闻、通讯等各类报道体裁,涵盖传统媒体中的报纸、电视、杂志与新媒体中的网站、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另外,也包括各类专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私人信息交流渠道包括传统人际交流的各类场所及私人化的社交媒体上交流传播的各类信息及思想观点。个体经验是创作者独有的、真实可感的认识与体会,从内部视点形成对题材事件的体验和观察,这类选题通常饱含创作者的情感,其关注与表达的初衷较为可贵。

在开发纪录片选题的三种途径中,互联网无疑是视野最广泛、成本最低廉、应用最便利的公共资源,适合启动查找选题的初始信息,但网络媒体碎片化、快消费、低耦合等传播特性决定了选题的关联度与深度还需进一步强化。因此,选题应该尽量通过多元的方式获取。创作者要珍惜来自私人信息交流渠道与个体经验的选题,合理搭建三种信息来源渠道的层次。

一个纪录片的选题或许可以通过三种不同渠道找到,但要为选题进行市场化、社会化与系列化的开发论证则需要展开头脑风暴。看上去有价值的选题,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上立项,而必须依靠创作者对于社会历史文化潮流的把握及自身的知识储备,找到合适的项目启动时机。这个头脑风暴一般要历经触发、挖掘与等待三个阶段。

首先,某些突发的社会性事件往往能够触发创作者的拍摄动机,尤其是当事件本身具有引发主题联想的特征时,纪录片的目标方向就可以基本确立了。然后,选题有了目标方向只是纪录片灵感源泉的开始,关于主题联想的具体事件、人物、动机、细节、背景信息的调研工作需要按部就班地展开。只有记录与戏剧的要素和文献研究资料互相激荡、碰撞,才能进一步认证选题价值。最后,虽说成功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也不能掩盖纪录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靠天吃饭的事实。创作的时机、拍摄的时机、发布的时机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创作者只有耐心等待一个具有戏剧引爆力量的场景事件,才能够具象并外化纪录片选题的思想深度。等待,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经历激烈头脑风暴后的布局谋略。

纪录片属于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在选题开发的过程中,创作机制与创作者同样重要。选题规划既要有计划性,也要尊重创作者的灵感。毕竟,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选题才能激发创作者的激情,使传播价值最大化。例如《生活空间》就是在追求文献意义与艺术个性的双重标准下,磨合出一套卓有成效的选题开发机制。《生活空间》栏目组曾介绍,栏目的选题来源极其广泛,可能是任何一种你能想到的获取方式:来信投稿、媒体报道、成员的人际网络与生活圈、专家策划、过往选题跟踪,等等。无论它们源自何处,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时刻对世界保持敏感与好奇,对现实社会抱有热情和责任。创作者只有无时无刻不在深度参与并思考这个世界的存在逻辑,才能接收各类信息并触发头脑风暴。《生活空间》有一批优秀、善良并关注人性的创作者,他们平时在生活中喜欢与人打交道,广交朋友以保证选题线索的广博与畅通。他们还养成同时运作数个选题的工作习惯,积极阅读各类新鲜材料与观点,手边常备有笔记本以随时记录下各类选题信息及创作灵感,并定期做资料搜集,这些长期细致地保持思考与总结的工作习惯与故事电影的编剧创作方法异曲同工。同时,栏目组每周的选题会也能够保证大家在面对同一选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贡献个人智慧并相互碰撞,以寻找最合适的记录、观察与表述视角。正是有意识的组织结构与自觉的创作个体持续性地保持心灵的敏锐与创作的灵感,才使得《生活空间》团队在有限的预算与话语体系里,在社会人物类短纪录片领域完成了长达十年的高质量创作,推出了大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原创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