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扬州古运河:承载历史与文化的生命之脉

扬州古运河:承载历史与文化的生命之脉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贯通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奠基了扬州文化。古运河已经成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扬州古运河是文化与历史的结合,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它的兴旺和发展,将再次造福于扬州人民,迎来新的繁荣。

扬州古运河:承载历史与文化的生命之脉

Section Nine No Canal,No Yangzhou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

扬州是风光旖旎的淮左名都,自古就与水密不可分。历朝历代都兴修水利,才会有“扬一益二”的空前盛况。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借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所以大运河对于扬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扬州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唯一的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

古运河扬州段,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唐代,南北大运河的航运开始兴盛,扬州成为四方商贾云集的宝地。一时间,“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愈数百”。鉴真东渡日本是从扬州出发的。从1684到1784的100年间,康熙、乾隆帝都曾六下江南,都经过扬州,并多次在扬州驻跸。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古运河的兴衰史,也就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贯通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奠基了扬州文化。古运河已经成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城址的变迁与运河开发密切相关。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日本数百名求法的僧人也都在扬州登陆,波斯、大食等来中国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在扬州随处可见。两宋时期,为了使扬州城更加靠近运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在运河边的蜀冈下修筑“宋大城”。明清两代,京杭运河达到鼎盛时期,其经济功能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扬州城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修筑新城,城址再次南徙,扬州成为濒临运河和长江的大都市。康乾盛世时,盐运和漕运的发达使扬州又一次进入鼎盛时期。

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而这一切无不与运河一脉相承。在运河绵延千里的岸线上,扬州与运河的兴衰息息相关!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扬州段遗存

古运河扬州城区段

邗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内景

东关古渡

瓜洲古渡(远景)

运河名城扬州胜迹

瘦西湖

马可·波罗纪念馆

卢氏盐商住宅

鉴真故里(鉴真纪念馆)

大明寺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又称“双博馆”)

古运河是历史赠予今人的宝贵财富,融汇了旧日的荣耀、秀美的风光,同时也承载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重负。扬州古运河是文化与历史的结合,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它的兴旺和发展,将再次造福于扬州人民,迎来新的繁荣。

运河名城扬州采风

◇古滋古味 古色古香——扬州历史老街东关街

说到扬州,不得不提到扬州三美,“美景美女美食”。对行走隋唐大运河四位一体的考察来说,市井生活更是不能缺少的片段。说起扬州城中的小吃集散地,土生土长的扬州人会告诉你——扬州东关美食街。

原来,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汇集了淮扬菜系的各种特色小吃,像杨八怪姜糖、四喜汤圆桂花藕粉圆、宝应常鱼面、赵氏叠汤圆等,绝对是来了就不想离开的美食之地。

◇东关街小吃

东关街听起来这么有吸引力,考察组决定对它一探究竟。乘着当地的敞篷三轮车,看着沿途的风景,听着车夫的正宗扬州话讲解,没过多久,车子就在东关街的东大门停下了。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街上灯火通明,迎面就是威武雄壮的东门城楼,古时东关街的城楼,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始建于宋代,后经历代翻建,如今是扬州古城内保存较好的建筑之一。

走过城门,一条繁华的街市就映入眼帘了,东关街被誉为历史文化名街,凸显了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东关街商铺林立,漫步其间,让人遥想古时这里的繁华。

东关街上不仅美食丰富,而且民间工艺品、手工作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新小店也是琳琅满目。

东关街上“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8年的大和堂中医馆、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这里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东关街也是美食街,整个东关街有很多名小吃,最好吃的是建湖藕粉圆子。藕粉圆子是建湖地区最有特色的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汤圆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藕粉圆子的制作可谓独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馅心也很精美,是将腌渍过的糖加猪油做馅料,然后以金桔饼、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种果料混合制成。

藕粉圆子既可作为时令小吃,亦可作为筵席佳肴,其特别之处是外层均匀圆滑,富有弹性,色泽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馅心甜润爽口,汤汁带有浓郁的桂花味。

酥香缘的胡辣汤,本以为是河南美食,没想也是师出扬州,独家特色是加入了鸡丝,味道鲜美。刚出锅的豆腐脑,加入了虾仁,鲜滑软嫩。据说酥香缘的黄桥烧饼最为正宗,咬一口,层层酥香。东关街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有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

从古至今,扬州人有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之水包皮

文人墨客喜欢常来的地方,各种漆器、文人字画、徽字号的竹制品、广陵红木、广陵古籍书卷、古玩市场、街南书屋应有尽有,可以满足大多文人的需求

东关街的尽头是扬州非常著名的园林,夜晚灯火辉煌

在东关街上,立有文化部文物局颁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扬州东关街”纪念碑

来扬州,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宝应长鱼面。长鱼面有长鱼盖浇面与长鱼汤面两种。考察组点了长鱼汤面,汤面与长鱼分开,汤鲜味美。

东关街,是新修的仿古老街,卖各种小吃和小玩意儿,类似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城隍庙、杭州的河坊街、成都的锦里、厦门的中山路……当年孤落落的手工艺人,他的技艺也同这古时繁华的江南一样,渐渐隐于历史长河。不过,关于吃的手艺,永远都不会冷落与凋零,糖人师傅可是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东关街除了有“历史文化名街”“美食街”等称号外,还有很多文艺小清新风格的店铺。

◇扬州菜

来到扬州,不得不吃一次淮扬菜。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是以扬州府和淮安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扬州、淮安等地区。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工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扬州经典的汉族小吃。相传源于隋朝,后经历代厨师逐步创新,结合淮扬菜特点,发展而成。

广义的扬州炒饭,品种多,有“金裹银”“什锦蛋炒饭”及“青菜炒饭”等。其中,什锦蛋炒饭是最典型的品种。制作时,先将鸡蛋炒好,再将其他配料炒熟并调好味,盛起备用,然后炒米饭,最后将炒好的鸡蛋和其他配料倒入一半炒匀,炒匀后盛出三分之二放在盘中,再将剩下的配料与锅中的米饭炒匀,盖在盘中的炒饭上。

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清炖蟹粉狮子头肉元肥而不腻,青菜酥烂爽口,蟹粉鲜香,肥嫩异常。

大煮干丝也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为淮扬方干,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

◇扬州三把刀与皮包水

在东关街上,考察组看到最多的则是扬州三把刀。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扬州三把刀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即天下闻名的扬州厨刀、修脚刀、理发刀。

三把刀在扬州人手中不仅是技术,还是艺术,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扬州文化的一部分。

大小包装的各式各样的三把刀摆得满满当当,很多游客也是奔着名气而来。而在很多洗浴足浴的地方,一个个挂着“水包皮”的字样,“从古至今扬州人有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下午去扬州的澡堂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扬州的澡堂很有特色,可以说是多年来形成的一种风俗,扬州擦背师傅的功夫也很到家,保证可以让你活血解乏,浑身舒服。

一位土生土长的扬州人邓师傅告诉队员们,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已经成为扬州人的习惯了,在扬州旅游,晚上泡泡澡,足浴一下,也是神仙般的感受。因为这个传统,在扬州,足浴、洗浴中心特别的丰富发达。

东关街除了是吃货的天堂外,还是文人墨客喜欢来的地方,各种漆器、文人字画、徽字号的竹制品、广陵红木、广陵古籍书卷、古玩市场、街南书屋应有尽有,可以满足大多文人的需求,往往是逛上几圈就要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

比起古时的繁华,今日的熙攘游客,寻常巷道,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更让人觉得历史的真实以及无情。东关街的尽头是扬州非常著名的个园。扬州盐商从清代开始营造园林,所以至今仍保留有许多优美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数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园林。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之名“个园”,点明主题。

自古至今,人们都重视读书,而“耕读传家”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一个大盐商,能够拥有个园这样的私人园林,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平静,可见古人财富确实来得真实啊!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的匠心独具。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早点与早茶

扬州人有吃早茶的习惯。所以走出扬州北门外大街,过问月桥向南,下一个小斜坡,便是扬州有名的冶春茶社。这里每天早上吃早茶的人络绎不绝,往往需要排队拿号才能够吃上早茶,可谓是一茶难求。考察队的早茶是领队张秉政教授的弟子郭敏夫妇起大早排队安排好的。

饭前喝一壶早茶,冶春茶社所售的香茗魁龙珠,是用扬州本地的珠兰、浙江的龙井、安徽的猴魁配制而成,取扬子江水,泡江、浙、皖茶,汇珠兰香、龙井味、魁针色于一壶,三者相得益彰。此茶色碧如玉、质醇厚、味清香,妙不可言。

点心以“四色锅饼”最具特色。四色即豆沙、枣泥、水晶、葱油,香酥爽口,甜咸兼备。其他如黄桥烧饼、葱油火烧、徽州薄饼、扬州干丝等品种,无不选料严格,制法独特,色、香、味、形并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顾客的喜爱。

“我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有吃早茶的习惯。在冶春这里吃早茶,每天都需要6点多过来排队拿号。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这点满足就是幸福。”王阿姨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每天早上到这里吃早茶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古人云:‘扬州州界多水。水波,扬也。’一语道出了扬州是水城。扬州是运河城市,这里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东关古街就立在运河古渡口边上,它不仅是饮食卖浆方面的汤汤水水,还充满着人文历史、商业活动,南北文化交融。运河给它带来海纳百川的品格。迈步古街,你会感到这里是一个充满江南味道,充满惬意,又有点让人慵懒让人回味的地方。这是一个继承弘扬传统,又十分珍惜文化的城市。这里的水土养育着‘美景、美女和美食’,已经成为扬州的一道亮丽的名片。”领队张秉政教授徜徉于长街之上,不时发出慨叹。

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滋养着扬州人。

◇无运河,不扬州

千百年来,大运河一路播撒文明的种子,流经之处造就了无数的码头、集镇和商埠的繁荣,使运河成为一条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运河哺育了扬州,滋润了扬州,也发展了扬州,可以说是扬州的“根”。

从商家云集到鉴真东渡,从康、乾二帝六下江南,到战争烟火,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古运河的兴衰史,也就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

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贯通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奠基了扬州文化。运河已经成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无运河,不扬州”。

瓜洲古渡

古邗沟

扬州古运河图示

◇一条河与一座城

在扬州市运河西路路北,有座高大的建筑物,面街高处广阔的墙壁上,“无运河,不扬州”六个字赫然在上。考察组一行在扬州考察近4天的时间里,这几个字始终萦绕在队员们心头。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西至洛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连接了8个省市,连通了5大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纵贯南北东西的大运河,架设了一座沟通中华民族2000多年文明的桥梁。

扬州运河与其他运河城市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新运河、古运河与邗沟3条河道交汇融合的产物,对沿线城镇的兴起和繁荣,起了很大作用,并创造出独特的运河文化与生活。如宝应因河而盛、界首因驿成镇、邵伯因埭成镇、瓜洲因渡口成镇,扬州城更是一直在经济与文化方面都是中国历史城市的典范。大运河对沿线城镇聚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扬州城址的变迁与运河开发密切相关。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为了北上讨伐楚国和晋国,在扬州北郊开挖运河,引长江水向东北沟通淮水,这条运河被称为“邗沟”。在邗沟旁还修筑了一座邗城,就是今天的扬州城,从第一锹开始,运河的开挖由此延续了千年。隋代,隋炀帝开挖新的运河,以连接原有的运河网,形成大运河的基本格局。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了疏浚整修,元代对大运河进行了裁弯取直,明清两个朝代对大运河进行了扩建,中国的大运河串联起8个省市35个申遗城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清代康乾盛世时,盐运和漕运的发达使扬州又一次进入鼎盛时期。

“古人云:智者乐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丰富着人类的文明史,充实着人类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文化,影响着扬州的一草一木。”驱车行驶在古运河岸,张秉政教授感叹道。

◇瓜洲古渡

瓜洲古渡位于瓜洲在古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处于扬州西南,与镇江隔水相望。“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就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笔下。瓜洲最早在大江之中,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因形如瓜,故名。瓜洲历来是扬州的门户,始于晋,盛于唐,它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扬州,有“江淮第一雄镇”和“千年古渡”之称。

据史料记载,自唐末,瓜洲渐有城垒,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瓜洲开始筑城,明代瓜洲城周长1543丈9尺,高2丈1尺。在瓜洲城东门外另筑有鬼柳城。元代设置行省于此,明代设同知署,清代设巡检行署、漕运府、都督府等。

瓜洲从唐代直到现代都是文人荟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王安石、陆游,明代的郑成功,清代的郑板桥等,都曾在瓜洲寻幽探胜,并留下了大量赋吟瓜洲的篇章。

瓜洲也是历代许多政治家和中外旅行家涉足的必经之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均曾驻跸瓜洲,并在锦春园设有行宫。昔日乾隆皇帝赞美锦春园而题诗的御碑,至今尚保存完好。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其造船、买船、登船以及储藏粮食都在这个地方。

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游览过瓜洲,并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一章节题为《瓜洲市》,对瓜洲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作用作了详细描述。

古代瓜洲作为南北交通枢纽,人流、物流旺盛,地方富庶,城内大型建筑、私宅花园、庵庙、楼、亭、厅、堂等多达数十处。如楼亭,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观楼,曹雪芹《红楼梦》笔下的风雪大观楼描写的就是此楼;有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江淮胜概楼;有观潮亭、江风山月亭、曲江亭等。

此外,古代瓜洲还有著名的十景,即石桥踏月、天池夜雨、江楼阅武、漕舰乘风、东城柳岸、桃坞早莺、芦汀新雁、雪水钓艇、金山塔灯、银岭晴岚。1949年4月,人民解放大军从这里挥师向江南跃进;建设中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堡就落脚于瓜洲。

为了探究瓜洲古渡的样貌,考察组驱车前往当地考察,扬州日报社记者张玉峰陪同前往考察。在没有任何详细地址的瓜洲镇,考察组一路打听。到达瓜洲运河的码头时,见到这里停靠着大大小小数十艘船只。当地人解释道,这是伊娄运河中的瓜洲运河古渡口。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考察组来到了运河旁的一个古渡公园。进入园内,可见竖立在门旁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国务院颁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块是世界遗产瓜洲运河的遗产标志。当地还在这里建立了瓜洲水利枢纽工程。

在一块石碑上,考察组看到了瓜洲运河的介绍,原来,瓜洲运河北起高旻寺,南至瓜洲长江口,长约12千米。它始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开凿的伊娄河,处于淮扬运河扬州段的南段,已有1270多年的历史。瓜洲运河的开凿,缩短了漕船的线路,是大运河南下入江的要冲。

顺着主干道往里走,左手边的墙壁上镶嵌着数百块石碑,由扬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千年咏扬州诗墙”便在这里,全国知名的书法家和文化学者都在此吟诗作对,自作自题,将题写的诗词刻在碑墙上,蔚为壮观。

院子内有不少建筑、破废的汽车、倒闭的工厂和饭店,还有休闲场所及酒店庭院。这里杂草丛生,蚊蝇肆虐,池塘的水已经发出了淡淡的臭味。沿着修葺过的小路,穿过杂草丛生的院落,队员们找到了隐藏在树木中的瓜洲古渡遗址。

面对着瓜洲运河的一座牌坊背面写着“含江口”,正面则是一副对联和“江天圣境”的字样,往前走不到5米的距离就是瓜洲古渡口。石阶上垃圾遍地,石砖和石板早已经破烂不堪。面对着瓜洲运河放眼望去,宽阔的河面与船只交相辉映,仿佛古时候繁忙的渡口的景象依然可见。

从石牌坊向里走去,一层台阶上立了一块石碑,上书“瓜洲古渡”,笔法圆润,大气浑成,犹如一位老人,屹立在这里遥看着瓜洲古渡口的圣境和繁忙的景象。再往上走一层就是一个圆形的亭子,有上下两层,旁边繁密的树木和杂草已经将它的半个身子淹没了。站在亭子上方可以看到渡口千百米外的景物。

“想不到曾经繁忙的渡口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真的是太遗憾了,如果这个地方转换成风景区或者是公园,肯定是街边居民夏日乘凉的好地方,也是古老渡口最好的归宿了。”看着古渡口破败的景象,张秉政教授不无感慨。

考察组见到了院子的管理员吴师傅,他向考察组讲述了这里的情况。原来,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为纪念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建的沉箱亭,静静立于古渡景区的江边。

八根廊柱撑起八角形的飞檐穹顶,亭内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沉箱亭”几字,石碑的背面记述着杜十娘投江的故事概况。亭边岸畔垂柳成行,柳丝依依随风摇曳,晃动人的思绪,勾起那段凄婉往事。

“起初这里有饭店,有宾馆,每天人来人往,热闹得很,现在落得这般萧条的景象真是挺遗憾的。”今年已经68岁的吴师傅在这里当管理员已经20多年了,想起之前繁华的景象,老人连声赞叹。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宾馆和商店、浴池开始兴起,园子外也有很多商家。由于园子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慢慢地,商家开始破产关门,搬出了园子,慢慢地园子也就没落了,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老人还告诉队员们,在这附近的市民都是靠打鱼为生,而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去外地打工,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没想到如今的园子和古渡一起兴衰,现在的它像是一个沧桑的老人,更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呵护和关心。”张秉政教授在运河与长江的汇合处,扶着古碑,眺望滚滚江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古渡的魅力值得今人寻踪、凭吊、缅怀。这也是我们团队行走大运河来到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古邗沟故道

离开了瓜洲古渡,车子继续行驶在行走运河的路上,根据领队张秉政教授的安排,考察组来到了大运河的遗产点——古邗沟故道。它起于螺蛳湾桥,向东直达黄金坝,长1045千米,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是扬州地区最早建成的人工水道之一。从汉代至唐代这段河道都是大运河的主航道,目前作为景观河道使用。

驱车经过吴王夫差纪念广场,在路人的指引下,考察组一路在树林中穿梭,在故道旁的亭子前,队员们看到了地方政府立下的石碑,上书“古邗沟故道”。邗沟故道横穿马路,在河道两边有老人在休息纳凉,也有老人在钓鱼,为整个河道增添了生活气息。

说起邗沟的历史,清《宝应图经》一书详细地记录了历史上邗沟在宝应段的13次变迁。其中《历代县境图》有一幅名为《邗沟全图》,图上清晰地标明了当年邗沟流经的线路:从长江边广陵之邗口向北,经高邮市境的陆阳湖与武广湖之间,再向北穿越樊梁湖、博支湖、射阳湖、白马湖,经末口入淮河。

古代邗沟的景象在北宋诗人秦少游的《邗沟》诗中有生动的描述:“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如今时过境迁,瓜洲古渡与邗沟故道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们留给古人的繁荣和便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运河不扬州,运河已经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了,不仅是往日的辉煌,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开发与保护,则更是千百年来报答它为世人提供便利的方式之一了。

◇运河扬州的对外交流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海运发达地区,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传播更是通过水路源远流长。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与元朝的马可·波罗更是通过对外交流使得扬州蜚声海外,中国的文化通过鉴真和尚传播到日本等地,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将本国的文化带到古老的元大都,并通过《马可·波罗游记》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中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启程和归宿都是在扬州。

在扬州,如果要考察鉴真和尚和马可·波罗的行迹,一个地点是位于扬州市区西北郊的大明寺的鉴真和尚纪念堂,一个则是位于扬州市东门遗址旁的马可·波罗纪念馆。

在扬州考察的几天里,考察组分别对两处景点进行了考察,探寻对扬州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

◇鉴真和尚纪念堂

第一站考察组到达了位于扬州市区西北郊的大明寺的鉴真和尚纪念堂。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和尚纪念堂。据了解,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1200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于1973年建成的。

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从唐天宝元年(742年)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纪念馆的管理人员向队员们介绍道,每年有很多的日本友人来这里,他们为鉴真和尚的真诚所感动,远道而来祭拜鉴真和尚。

穿过大明寺的大雄宝殿,在后进院就看到了鉴真和尚纪念馆,前面是门头,上悬匾额;中间为碑亭,碑亭内耸立着汉白玉须弥座横碑,正面为郭沫若所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字体浑厚有力,大气天成,背面为赵朴初撰书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碑文和颂辞。该碑被誉为当代的“三绝碑”。

院中立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石灯笼,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时说:“在扬州大明寺内有一个石灯笼,它与日本唐招提寺的石灯笼是一对,至今还在燃烧着,象征着中日友谊长明不灭。”再往后走就是殿堂,按唐代寺庙殿堂的风格建造,堂内正中为鉴真楠木雕像,仿鉴真圆寂前塑造的干漆夹像制作而成,神态安详而坚毅。

鉴真和尚纪念堂内景

东西两侧壁上是鉴真东渡事迹的饰布画,分别是西安大雁塔、肇庆七星岩、日本九州秋妻屋浦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向人们展示了鉴真生活和经历过的地方。坐像前有一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纪念堂门厅对面原为晴空阁,现为鉴真生平事迹文物史料陈列室。

“我来自北京的一所大学,因为研究鉴真这一段历史,所以特地来参观一下他的纪念馆,顺便也来祭拜一下。”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王世梅告诉队员们,她来扬州的行程中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参观鉴真和尚纪念馆。她认为,鉴真和尚为唐代中日两国的友好奠定了基础。

鉴真和尚为中日两国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唐天宝元年(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而如今,他的名字和运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如今的文峰塔附近的古运河边,立有“鉴真东渡码头”的石碑,“唐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大和尚命弟子抵东河造船准备首次东渡”。所谓“东河”就是此处的运河段了。他作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东渡日本,其造船、买船、登船以及储藏粮食都在这个地方。

鉴真和尚的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文峰寺解缆入江。可以说,大运河不仅是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纽带,更是推动中日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

◇马可·波罗纪念馆

接着考察组又来到了马可·波罗纪念馆。在门外的简介中,队员们了解到,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

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4年多于1265年到达蒙古帝国的夏都上都(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与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并担任了元朝官员。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访问过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

《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纪念馆内景

纪念馆利用了大元风格的建筑,还原当地风貌,讲述了马可·波罗的事迹,陈列了很多他曾经使用过的物件,还通过声光电技术,将马可·波罗漫游中国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并对他的《马可·波罗行记》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在纪念馆的门口,有一个铜狮,它是马可·波罗的故乡意大利威尼斯广场铜狮的复制品,1987年10月由威尼托区赠送扬州。狮身长2.6米,高1.2米,重500千克,造型生动,神采飞扬,有腾空欲飞之势,象征着力量与和平。狮子足下有一本打开的《圣经》,上面写着“给你幸福,给你和平”。

元朝中外交往很频繁。《马可·波罗游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游纪实,兼及途径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

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马可·波罗和运河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马可·波罗游记》多次描绘扬州的景物,也多次提到运河与元朝的关系,指出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和交通的命脉。在此后的几年中,他也通过运河来到元朝的各个省市。可以说,大运河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扬州历来就是中外交流的重镇。历史上扬州就是开放的城市,马可·波罗的实地考察给了我们了解这座历史上就已经开放的城市提供了不同视角。扬州作为中国运河的中心,从古到今通过水路的对外往来就从来没有间歇过,这使得中国的经济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使得古老的运河发挥着它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参观博物馆后张秉政教授如是说。

◇扬州的盐商历史遗存

盐业是中国封建社会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自古就有“扬州繁华以盐胜”之说。扬州作为全国盐业生产、运输以及管理的中心,扬州盐商集团逐步形成,于是四方“富商大贾,鳞集麋至”两淮盐商集团开始形成。

盐商与运河文化的关系不言而喻,盐商也是通过运河这条南北经济命脉而发家致富,最后富甲一方。目前,扬州市区相关盐商的文化遗迹有四五十处之多,堪称全国之冠。

独步中国的盐商园林,全国仅存的海盐盐宗庙、富丽堂皇的盐商深宅大院,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盐商这一特殊群体数百年的风流,诉说着扬州这座城市盐商文化的辉煌历史。而在扬州,作为大运河流经的城市,作为盐商住宅的遗产点就有不少,如个园、卢氏园林、盐宗庙等。

作为行走隋唐大运河重点考察对象,考察组对大地风貌和文化遗产点也非常重视。个园就坐落在历史名街东关街的街尾处。个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以遍植青竹而名。

它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看到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园门后是春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秋景在园林东北方向,冬景则在春景东边。

“看到这里的山山水水真是感受到了江南园林的意趣,在北方还真的没有,我得在这里多参观几天,有水有灵气,真是个好地方。”来自北京的单强是公务员,经常出差的他也不是经常来南方,这次来扬州旅游看到个园中的假山和湖水后十分欣喜。

从个园正门进入不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林。“扬州盐商不仅富甲天下,而且在艺术上有一定造诣。其构思奇巧,标新立异,特色鲜明,追求形式美,充分体现了人对环境美的进取精神。”领队张秉政教授说。

个园住宅

个园内景

盐商黄至筠的五个儿子个个饱读诗书,其中二儿子黄奭更成为清代辑佚大家,他本人也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就是个园名字的由来,如今个园内‘万竹园’依旧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现有竹60余种,近2万竿,不乏稀有品种,如龟甲竹、方竹等。”导游认真地解说着。(www.xing528.com)

穿过竹林,是一条桂花枝叶交错的林荫小径。丛书楼、黄家厨房、楠木厅、清美堂、汉学堂……黄氏盐商住宅轮廓渐渐一一展现,尽显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

据介绍,个园住宅按照“禄、福、寿”主题,由东、中、西三路建筑组成,前后各3进,各路建筑间以火巷相隔。整体建筑群规模宏大,按照中国传统的“九宫格布局”建筑样式修建,占地3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黄家的餐厅金丝楠木厅是扬州保存较为完好的楠木厅,楠木千年不朽,万年不腐。采用如此粗大的楠木作为大梁,完全是主人家丰厚家资的写照。”

建造个园大约花费了20年时间,耗银600万两,相当于当时江苏省一年的赋税。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园亭以叠石胜。”个园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假山。

从春山月洞门进入,看到门外一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春山以贴山、围山、点石等手法构成了一幅“十二生肖闹春图”;夏山用石讲究,每一块石头都体现出“瘦、皱、漏、透、秀、丑”的赏石特点;秋山用黄石叠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以枫为最多,一经秋霜,叶尽深红;冬山用宣石以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垒叠,构思最为精巧、独特,是最富创意的一景。

假山之中,是个园最大体量的建筑抱山楼。自此,谈到中国园林叠石艺术必定会提到个园的四季假山。

◇卢氏盐商住宅

扬州运河文化展示馆的后面,就坐落着卢氏盐商住宅。卢氏盐商住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盐商住宅建筑,也是反映扬州盐文化的重要遗迹。自今年修缮一新后,卢氏大宅已成为古运河整治改造精品段中的点睛之笔。

卢氏盐商住宅坐落于康山文化园旁,临街朝南的大门气派而考究。门楣上的砖雕异常精美,虽经沧桑岁月,但仍可辨出砖雕上神态各异的人物活泼灵动,栩栩如生。

置身其中,淮海厅、兰馨厅、涵碧厅、怡情楼,厅厅相连,厅堂阔大,可设宴百席,气派非凡。漫步宅内,从第一进到第四进,天井两侧分布着小型花园,假山、花草风格各异,构思精巧。

进门之后继续往里走,庆云堂、淮海厅、兰馨厅、盐德厅……厅厅相连,气势非凡。正因为卢宅整个建筑高敞宏大,装修多为楠木,木雕、砖雕雕琢精湛,木雕、砖雕与装修墙面、地面巧妙结合,交相辉映,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晚清盐商豪华住宅的代表。

从住宅继续往后面走,很快能看到后花园“意园”。园内盔顶六角亭、石船舫、水池等相映成趣,园内最后端是藏书楼,雅致幽静。藏书楼西侧有遗存百余年老干紫藤,繁枝茂叶,遮天数十平方米,给人另一番视觉享受。

据了解,卢绍绪长子卢晋恩曾赴日、美、法、俄等多国,次子卢粹恩也曾留学日本,他们都与南通张謇相识,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和张謇创办新学的影响,1906年,在卢宅创办了扬州速成师范学堂,在后园创办了译学馆。

“当时所用教材有《天演论》,教学设备有声光电化各科仪器、人体肌肉骨骼解剖模型、矿石和植物标本等,可谓先进。”韦明铧说,从创办新式学堂,到扬城第一家翻译馆,说明当时的扬州盐商就想走出扬州,走向世界……

“卢宅前后进深达百余米,占地面积6100多平方米,是反映扬州盐文化的重要古迹。从外表看古宅青砖黛瓦与一般住宅无异,但置身其中,一种“藏富不露”的恢宏之气扑面而来。后来经过修复,不但古建筑获得了新生,往日盐商的富庶也得以重现。”看到卢氏住宅庞大的院落和静雅舒朗的建筑群,考察组队员发出了感叹。

◇盐宗庙

扬州盐宗庙在康山街。扬州虽是一座因盐而兴的城市,但盐宗庙的建立并不很早。清同治元年(1862年),时任两淮盐运使的乔松年在泰州以600缗钱购买画家顾坚之别墅,易名“小香岩”,后来又在其西侧将原明珠禅院改为“盐宗庙”,再把两者合并一处,建大门3楹、左右翼墙各1门。

次年落成,乔松年亲撰《新建盐宗庙记》一文,镌碑嵌于庙内壁间。这就是中国南方,也是两淮盐区的第一座盐宗庙。

《(光绪)江都县续志》卷十二载:“盐宗庙,在南河下康山旁,祀夙沙氏、胶鬲、管仲。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淮商人捐建。”《(民国)江都县续志》记之。关于盐神庙或者盐宗庙,在曾仰丰先生的《中国盐政史》一书里并无记载。在郭正忠先生主编的《中国盐业史》里,也只简单地提到,早在赵宋以前河东解州建过盐宗庙,然后就是清代的泰州建过盐宗庙,却并未提到扬州。

盐宗庙也不过是两进院子,站在盐宗庙门口,就能看见庙内供奉着三位历史上与盐有关的重要人物:夙沙氏、胶鬲、管仲,他们被尊为“盐宗”。背景画面为《两淮煮海为盐图说》,画面上波涛汹涌的海浪,气势恢宏,金碧辉煌,主题分为《煎盐图说》《南盐厅图说》《筑井铺池图说》等。

建立盐宗庙,扬州并不是最早。1936年出版的《中国盐政史》曾记载,“全国盐宗庙,仅自贡、扬州、泰州三处。”但同时供奉三位盐业始祖,仅此扬州盐宗庙。

据介绍,夙沙氏是最早煮海盐的始祖,胶鬲是最早的盐商,管仲是最早的盐官。而考察组感兴趣的是,三位盐业始祖似乎都出自山东半岛,却在扬州扎下了“根”。

2007年4月6日,盐宗庙迎来了夙沙氏、胶鬲、管仲三位盐业始祖新的雕像,雕像每尊重约3吨、高约2米,神态栩栩如生。这3尊雕像由河北的能工巧匠用当地的汉白玉历时两月打造而成。

在盐宗庙祠堂,考察组注意到,祠堂屋顶大梁、山板上绘有大量的彩绘,彩绘图案多是花卉、山石、动物和昆虫。

“盐宗庙彩绘用色以青、蓝、红、绿、白为主,是典型的北方风格的清式彩绘,如此大面积的清式彩绘完好地出现在古建筑遗存中,在扬州还是第一次。”申遗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扬州地处南方,因多雨潮湿,建筑装饰多以木雕为主,鲜见彩绘这种表达形式。

盐宗庙的第一进院子为曾公祠,为何盐宗庙又被称为曾公祠?原来,清朝晚期重臣曾国藩先后担任过两江总督兼盐政、钦差大臣、直隶总督等职。曾国藩去世后,朝廷下达旨意,可在他任职过的地方为之建专祠。当时扬州的地方官员就将原盐宗庙改祀曾国藩。因此,盐宗庙也被后人称为“曾公祠”。

然而,盐商的奢华追求也导致整个扬州城人的价值观的倾斜,奢靡的生活并没有依存多长时间,然而历史的车轮一直向前,经过盐制改革、连年战乱,大量的盐商住宅被荒废、焚毁,或拆卖,扬州盐业开始由盛转衰。

正所谓,成也盐商,败也盐商。我们告别了盐商的建筑,感慨良多,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一度如此繁华,而如今,盐商的影子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的住宅依然屹立在大街小巷中,他们的兴衰也伴随着隋唐大运河的沉浮将永远记载在史册中。

天宁寺为扬州名刹,始建于晋代。康熙帝五次南巡,每次都在天宁寺西园的行宫内居住,寺下是他上下龙舟的码头。御码头不远就是当时的国宾馆天宁寺。因为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障碍,因此御码头的“码”去掉了石字旁

隋代大运河图示

扬州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左)向张秉政教授讲解扬州运河的保护与开发

◇扬州与隋唐大运河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撇一捺构成的汉字“人”字,一撇是东西方向的万里长城,一捺就是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造就的巨型线性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不朽的丰碑。如果说静态的万里长城挺起了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那么,活态的大运河则奔涌成中华民族贲张的血脉。

作为隋唐大运河流经的重要城市,水与扬州已经不能分开了,它孕育了扬州。近年来,扬州作为运河申遗的发起城市,对运河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做了非常系统的工作,已经成为了运河申遗城市的样板,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来到扬州,自然不能不学习先进的保护程序,以及利用与开发的宝贵经验。

◇与姜师立谈运河的保护与利用

“姜师立先生作为扬州申遗办的负责人,在运河保护和申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考察组今天的拜访一定要有成效,争取得到大运河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一手材料,以资借鉴。”张秉政教授向队员们介绍道。由于淮北市文物局和扬州市文物局作了对接,我们已经联系到了姜师立主任,他将与队员们对话,谈扬州大运河的开发、保护与利用。

在市文物局的办公室,队员们见到了扬州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面对着同样的研究问题,他很快就和考察组畅谈起了扬州的运河。

在他的介绍中,队员们了解到,扬州在运河遗产保护方面下足了工夫。2009年9月,扬州在申遗联盟各城市中率先公布并实施《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该规划纳入《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从而确保各类遗产点、河段不因城乡建设项目的实施遭受新的破坏。

2010年以来,扬州先后叫停了仪征市仪征运河“一河两岸”工程、高邮市里运河故道工程等有可能对运河遗产产生破坏的项目。2012年10月1日,扬州正式实施《扬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成为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第一个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城市。

“近年来,扬州先后修缮了汪氏小苑、个园南部住宅群、卢氏盐商大宅等一大批运河遗产;将近百家老企业迁离运河两岸,投资7亿元建设15个防污治污项目;建设了28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投入巨资整治改造了整个淮扬运河扬州城区段的两岸环境。”

说话间,姜师立还给考察组查阅了新闻资料,供大家参考确认。目前,160公里的大运河扬州段基本达到了二类水质标准,绿化覆盖率也达到80%以上。

谈及扬州对运河的保护方面,他说道,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不但把大运河扬州段保护与申遗工作稳步推进,而且为大运河整体保护与申遗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包括每年举办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组织承办一年一度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等。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包括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仅扬州就有7段河道、10个遗产点入选。

“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姜师立表示,“2011年10月开始,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扬州率先建设了大运河扬州段监测预警平台,运用空间信息技术、视频实时监控等手段,给大运河守护装上‘电子眼’,对影响运河遗产价值的各项指标全面监测。

“2013年,又在扬州段监测预警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通用平台,并复制到大运河沿线的31个遗产区,以统一的接口、统一的指标体系,向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上报监测数据,实现了大运河遗产全线的监测预警。”

“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我们打了一仗又一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全体申遗办人的努力,相关单位的配合。”姜师立说,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在过去的8年率先示范,赢得尊敬。放眼未来,如何继续发挥好牵头城市的作用,引领全线做好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扬州人肩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

在欣喜的同时,他表示,“如今,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新的开始,保护管理的担子更重。我们将按世界遗产的标准,保护好扬州段运河遗产。同时,积极将大运河联合申遗办改名为‘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继续承担大运河沿线遗产的保护管理协调牵头工作。”

在运河后申遗时代,姜师立认为,一定要让大运河“活”得有尊严。“申遗成功,只是启动了保护利用大运河的第一步,在大运河的后申遗时代,要确保大运河遗产既能原汁原味保存,又能发扬光大、活色生香,必定是任重而道远。”

姜师立表示,放眼未来,如何继续发挥好牵头城市的作用,引领全线做好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扬州人肩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对扬州来说,就是要按世界遗产的标准把大运河保护好,在保护与利用中,不但讲究经济效益,更要讲究社会效益,以对历史负责、对世界遗产规则敬畏的态度把大运河保护好、维护好。

姜师立举例,水利部门在设计瓜洲运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方案时,事先征求市申遗办意见,共同研究规划方案。“我们提出降低直立式挡墙高度,将水泥块石护坡改为生态护坡,在挡墙顶部用悬挂式植被遮挡,既保护了生态,又与运河景观风貌相和谐。”

在此基础上,市申遗办又协助邗江区文广新局编制了瓜洲运河保护方案,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拾遗补阙,目前这一规划已获得通过,近期将付诸实施。

最后,姜师立说出了他的心声:不要把申遗当作摇钱树,文化的传承更重要。世界文化遗产传达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传统,申遗可以唤起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识、热情来保护它。

最后,姜师立先生还送给考察组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主编的《大运河扬州段保护与申遗知识读本》和《大运河与扬州》书籍,作为交流,供队员们参考,他还介绍考察组去大运河文化展示馆,对扬州的运河文化做进一步的考察。

◇走进扬州大运河文化展示馆

根据姜主任的指引,考察组来到了位于古运河畔康山文化园的扬州大运河文化展示馆。一进展厅,一个水文化墙矗立在大家面前,一个镂空的篆书“水”字竖立在进入大门的正前方。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扬州大运河文化展示馆是在原扬州水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的,于2013年8月份对外开放。

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解释道,此处水文化馆“变身”为扬州大运河文化展示馆,陈展内容也将进行升级调整。考察组看到,展示内容除前言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运河演变”“水工遗迹”“名城古镇”“风景名胜”“中外交流”和“保护与利用”。

原先的水文化博物馆陈列着不少实物,同时制作了部分模型,仅历史上的“运河之桥”,就有10多个模型。据悉,改造而成的扬州大运河文化展示馆,将使用59块展板和31件实物,主要是在原先的陈展内容上进行升级调整。工作人员称,随着展板的调整,新增的实物展品也将各就各位,进一步充实展馆内容。

考察组看到,展馆内布置了流水场景,同时对灯光、室内喷泉进行了维修,而展馆内的众多展板也换上了崭新的内容。在东侧展厅,地上有一条“流淌的河”,弯弯曲曲,宛如千里运河,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潺潺流水。而在河的两侧,则展示了扬州运河上的景点,如东关古渡、文峰寺、高邮南门街等。

“以前展示的运河沿线其中24个城市,这次也将增加11个城市,这样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都将在这里集中展示,使参观者能够更翔实地了解中国大运河。”工作人员说道。

在“运河演变”部分有反映扬州大运河历史变迁的背景图片,以及古邗沟故道、仪扬河、邵伯运河故道的照片和实物史料等;“水工遗迹”部分,介绍了刘家堡减水闸、西河船闸、“归海五坝”与“归江十坝”、邵伯古堤、嘉定及广惠二桥、邵伯码头、盂城驿等;“名城古镇”部分展示了东关街及东关古渡、邵伯镇、湾头镇、瓜洲镇、射阳湖镇等;“中外交流”则重点介绍了鉴真、崔致远、马可·波罗等历史文化名人。

“我一定要让孩子们来参观,让他们这一代牢记扬州大运河文化。”60岁的王大妈告诉考察组,他出生于扬州,后来随父亲到外地生活。现在已经退休。她看到了扬州运河展示馆的丰富多彩,希望下次带自己的孩子来参观。要了解扬州文化,就必须先了解大运河。她仔细地观看了关于大运河的每个器物。在交流中听她说道:“通过参观,我发现大运河跟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亲身去游览大运河,体验其中的美景和文化。”

在“保护与利用”部分,展览馆将参与申遗的诸多城市进行了一一排列展示,看到这,张秉政教授匆匆忙忙地走过去一排一排地寻找淮北的身影,在徐州展示区旁边,淮北的名字赫然印在上面,“看到外界的申遗城市对淮北的申遗所做出的贡献这么肯定和认同,让我付多少汗水也值得了。”仔细看完介绍之后,张秉政教授意味深长地说道,然后拿起相机“咔嚓”一声,将淮北的展示部分拍了下来,“我要带回淮北去,让我们申遗的同志们高兴高兴,最起码我们做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踏出展示馆,考察组成员依然兴致勃勃,不仅是为扬州的水文化和运河文化的丰富而折服,更为千千万万个为申遗工作而任劳任怨的辛勤工作者而骄傲。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考察组看不到这么好的扬州,看不到运河成功申遗后的今天风貌,也见不到后申遗时代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这么好。

扬州安乐巷,朱自清的故居就坐落在巷子的27号院中

扬州运河水养育了朱自清

朱自清塑像。左面是朱自清的生平简介,右侧是毛泽东和江泽民对朱自清一生的评价

朱自清与扬州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扬州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从唐朝鉴真和尚到扬州八怪,从书法理论家阮元到近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几千年来,运河流过的这座城市滋润着他们,也成就了他们。朱自清,就是出生在运河边上的杰出扬州人。

“我个人非常尊重朱自清先生。他是我崇拜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充满了爱的芬芳。无论读他的散文《背影》还是《荷塘月色》,有时候都能够留下泪水。扬州运河的水养育了他,而他也将这份水的包容精神带到了他的散文中。”听完张秉政教授对朱自清的解读,考察组准备到朱自清故居进行考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块大运河滋润的古老土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扬州有一条窄窄的巷子叫“安乐巷”。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故居就坐落在巷子的27号院中。

从吴道台宅第经过,一路老街古巷,青砖石板路蜿蜒辗转,指引着我们走向朱自清故居。街角转弯,一道红木板门向内打开,“朱自清故居”几个字散发着历史气息与文学气质,让人不禁想走进去,感受先生的品格。

故居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来到故居,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门洞上方的“朱自清故居”牌匾,这是江泽民题写的。

进入第一进庭院,薄砖铺地,条石镶边,青苔接缝,砖墙细瓦,雕花屏门,古朴大方。天井、门堂、厢房,红木清漆打造的窗栏、案几、条桌、橱柜、大床和房间里的陈设,让队员们想到当年朱家人忙碌的生活场景。

堂屋的正厅为朱家的客厅,两侧是朱自清父母及儿女的住处。这些清代木椅、案几、八仙桌等都是当年朱家的日用家具,条案上的座钟、花瓶、石屏摆件、烛台和观音像是老扬州居民家中普遍的陈设,寓意“终生平安”。

墙上“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的对联为清代康有为所撰,山水画是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王原祁作品。这些使朱家处处留存着、传承着书香。东厢房的两张大床、梳妆台、案几、大橱、桌子及其他陈设,都是当年朱自清的父母和两个女儿的所用之物。墙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朱自清的母亲,另一张就是《背影》里的那个慈爱得让朱自清的“眼泪很快流下来”的父亲——朱鸿钧。西厢房是朱自清庶母的卧室兼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的闰儿)的书房。

故居的第二进有序厅和展厅。序厅中央伫立着朱自清塑像,塑像上方是江泽民的题词“清芬正气传当世”。左面是朱自清的生平简介,右侧是毛泽东和江泽民对朱自清一生的评价。屋中陈列的书橱、烟斗和文房四宝是朱家后人捐献的朱自清生前遗物,现在都已成为珍贵的文物。

紧接着就是朱自清生平事迹陈列室。这里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我是扬州人》《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等主题展示了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展厅中还陈列了许多朱自清的生前用品,再现了他传奇的一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诞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童年随家迁来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在正堂中间,朱自清故居的前任负责人李江华女士向队员们介绍了朱自清的生平简介,并为大家讲起了朱自清故居的故事。

她拿出了自己编写的《朱自清故居的故事》与《朱自清与扬州》两本书与考察组分享。

“朱自清在美国时一身重病,但他宁愿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他虽然低调,但他很有骨气,很有我们中华脊梁精神,我本人是非常欣赏他的。”李女士为什么要写朱自清的故事,她坦言道,这只是第一个原因,另外就是在她当负责人的时候,很多游客来故居参观,都问她有没有书籍或者纪念册可以参考。

“那个时候终于下定决心,我要写一本关于朱自清的书籍出来。”前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4本关于朱自清的书籍就完成出版了。

在她的讲解中,队员们得知,朱自清的祖籍并不是在扬州,小时候他的父亲从连云港来到扬州第一站在邵伯做官,而他在邵伯的家是紧紧邻着大运河的,而且他的卧室正面对着大运河。由于朱自清的祖父在扬州居住,后来就搬到扬州来了。

“由于小时候受扬州文化、地理、风俗等的影响,在他后来创作的散文出现的就是扬州的文化内涵。”谈到朱自清以后的文学创作,李女士向队员们细心地讲解道。

谈话即将结束时,考察组向她建议,可以利用声光电的现代技术让整个故居更好地“活”起来,拓展馆藏信息资源,这样参观者能更容易也更直观地了解朱自清的事迹了。李女士接受了考察组的建议。

离开了朱自清故居,考察组陷入了思索。扬州的运河文化孕育了朱自清,也成就了朱自清,他那种上善若水的心境与整个扬州文化相吻合。如果不是扬州运河文化的滋润,他的作品中或许会少一份坚韧,少一份豁达,他也就不一定是现在的朱自清了。

◇中国雕版印刷在扬州

在我国,提到古代四大发明,可谓是妇孺皆知。当然,印刷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也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然而,在大运河交集的扬州,雕版印刷则是从这里兴起,并传播海外。可以说,扬州的运河文化孕育了这里的文化遗产,也滋润着这一方水土。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清代。千百年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仍保存着传统的、纯手工的雕版印刷技艺,拥有陈义时、陆文彬等一批国家级、市级雕版印刷技艺传人。

这批传人运用传统工具手工操作,整理、雕刻、出版了一大批珍贵古籍,使中国的雕版印刷传统工艺及其文化形态——灯不灭,薪火相传,造福人类,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颗明珠。

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方式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传承的特点各不相同。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大体也分为这三种形式,但传承更有序,表现更独特。

雕版印刷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300年前的中国,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它与在此基础上发明的活字印刷统称为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该技艺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形态,其中饾版印刷等经典技艺,造化神奇,为现代印刷技术也无法仿效。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与芮名扬先生交流雕版活字印刷技艺

一位师傅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字,他推刀的大拇指上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传承人手写《桃花源记》

◇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文化可以记录历史,历史可以传承文化。作为行走大运河四位一体的考察,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考察组的范围之内。“雕版印刷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并且伴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海外,这本身就是运河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

考察组决定去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一探究竟。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又称“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风光迷人的明月湖西侧,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

双博馆建筑造型独特,外观采用荷叶造型,使之融入紧邻的湖滨地理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谐”的建筑理念。自然流畅、没有棱角的建筑外观线条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属性,是扬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环境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

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馆舍大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分为东西两大区。东区为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西区为扬州博物馆新馆,中部共享大厅有机连接两馆,使整个建筑融为一体。

进入博物馆内,迎面而来的即是双博馆的馆标——伏羲女娲像,立刻把人的思绪带到了祖先生活的远古时代。走进反映中国雕版印刷的雕版印刷通史陈列厅,这里向人们介绍了中国雕版印刷工艺的起源、发展及各种表现形式等情况。

东区是扬州雕版印刷专题馆,包括专题陈列及开放式雕版版片库,向人们再现了扬州历史上雕版印刷业兴盛发达的盛况。展览根据主题选准材料、确定造型样式,在古籍版片仓储式陈列的空间内,用钢构架分成上下两层,大胆使用金属烤漆排架和玻璃隔断,形成排列有序、博大精深的气势,典雅中不失时代气息。

透过长距离落地玻璃幕墙,可看到扬州历年来征集和收藏的20余万片古籍版片,密集有序地置放在特制排架上,专业人员正在做现场相关工作。在墙壁上镶嵌着雕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一直到唐代中国的雕版印刷分布的区域都赫然列于墙上,还有很多雕塑用来还原当时的雕版印刷术,更有蔡伦造纸的雕塑屹立在那里。

观众还可主动参与各个流程的制作,体验古人的辛劳和智慧。各单元的多媒体装置形式多样,其中不乏动漫播放、资料检索、游戏竞猜、小型影院、翻阅装置等,有力拓展了信息资源和互动范围。

展览高度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着重体现在观众的现场直观和参与互动。“中国馆”展厅中庭的互动演示区,古代绝活在这里得以复活,几名雕版印刷传人为观众现场演示造纸、写样、刻版、刷印、装订等工艺。

考察组在这里见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当代雕版活字专业写样师芮名扬先生,他正在进行雕版印刷的第一步“写样”工序。手持小楷笔在宣纸上仔仔细细地写着《桃花源记》,不到一刻工夫,一份样稿就写好了。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都写得一手好字。在童年记忆中,家中除了古色古香的橱柜,就是放在书桌上的一根根毛笔,一方方端砚,一只只笔洗。”

芮名扬介绍说,上小学时,他每天回到家,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还有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那就是写毛笔字。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写800个字,最少也要花两三个小时。说也奇怪,若是放在别的孩童身上,早就不耐烦,扔了笔出去了,他却沉得下心来,一笔一画,自得其乐。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物质上的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芮名扬的外婆也写得一手好字,每次还会在芮名扬完成写字作业后,给他做一份香喷喷的蛋炒饭。甚至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没有中断过。这对于芮名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至今,芮名扬仍对家人心存感恩。“我特别感激他们,能在我年少时,培养我的这种爱好。而他们自己的书法也是极好的,母亲写在我作业本上的家长批语,如龙飞凤舞、行云流水。”

说起为什么和雕版印刷扯上关系,他笑着说道,长大后,因为他在书法上的特长,又经人推荐,他被分配到广陵古籍刻印社工作。当时的刻印社,经过“文革”的动荡,正处于复建期。有一段时间,芮名扬都是跟着老师傅,在扬州附近转悠,四处收购古书。

古书大都雕版印刷,上面的字也都是经过写样、雕刻、印刷而成的。在两位师傅的指导下,芮名扬开始了正式的写样生涯。写样和书法,虽都是用毛笔写字,但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书法讲究个性,通篇下来,重复的字都要有所变化,而写样却要求一模一样。书法是艺术,写样则是工艺。

写样听上去简单,真正写起来,也是极有难度的。写样的字看上去千篇一律,其中却又有变化,以宋体为例,正方形的为“老宋”、略长的为“仿宋”、更长的为“长宋”;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瓜子点之分,其中差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将收购得来的古籍,按照字体进行分类,逐渐成了自己的字典。他还强迫自己进行记忆,一般都是晚上看,第二天早上进行回忆,这样更容易记住。

从事写样工作,对于芮名扬来说,丝毫不觉得枯燥。随着两位老师傅的退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芮名扬都是一个人在写样。对于雕版印刷来说,制作一部大块头的书籍,从写样开始,然后进行木版雕刻,再印刷装帧,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在新兴印刷业的冲击下,雕版印刷行业光靠刻印新书,显然是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芮名扬在刻印社工作的几十年,新刻的书并不多,40卷的《里堂道听录》,算是最大部头的了,而写刻的过程,也是断断续续完成的。

从事的是工艺,但是芮名扬从未放弃自己在书法上的追求。他很好学,觉得处处都可为师。走在路上,看到广告牌或是饭店招牌,有字写得好的,他就会驻足不前,仔细揣摩。他甚至发觉,每个人写字都有优点,哪怕是小学生的习作,可能在某个字的某个偏旁部首,安排得当,也值得自己去学。

从此后他就与雕版印刷写样联系到一块了,后经他手制作出了很多精美的雕版印刷作品。而在他旁边的一个位子上,一位女青年正在模仿着古书写样,一笔一画的宋体写得非常到位,让人根本分不出来哪个是印刷体,哪个是写样。

而在另外一边,一个中年师傅正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字,他要将字的外轮廓用刻刀抠下来,然后再仔细地进行休整。“稍微不注意就会刻坏,坏了的话整个版也就不能用了,这就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区别,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他的手上,推刀的大拇指的指肚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这样的老茧,年轻时要厚很多。”他微微眯着眼,看着右手大拇指上的茧子说。右手攥刀、左手推行,作为芮名扬的徒弟,从年轻时拿起雕版专用的拳刀到现在,他和雕版印刷技艺结缘半个多世纪了。他现在最挂念的就是“是否还有年轻人能为这门技艺磨出几十年的老茧”。

备料之后,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之后再进行装帧——这一整套的程序就是被称作“人类文明活化石”的雕版印刷技艺,其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现场,考察组目睹了整个制作过程。在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部分工序却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有的工序甚至只有一至俩人在传承,而且大多像芮名扬一样,年事已高。

“刻字的刀法太有讲究了,有数百种。撇如刀、捺如锹,都要根据字型和材质的不同变换方法。一天时间才能刻出几十个字。”芮名扬表示,这也就是雕版刻字的精髓所在,要口传心授、全凭手下功夫。

口传心授,费时、费心、费力,雕版印刷技艺的精髓在于“珍贵的人工技艺”,特别是在普遍大机器化生产的当今社会。但“依靠口传心授的手上慢功夫”与“经济效益可观的产业化经营生产”又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而现在,芮名扬最担心的就是传承问题。

广陵古籍刻印社的社长朱世生曾经这样对他说道,当雕版印刷技术演变为雕版印刷艺术时,雕版印刷术承载的功能不再只是信息传播,而是文化传承,“发展与传承同样重要,行业内也一直在提倡生产性保护。行业良性发展了,自然会吸引年轻人加入并坚持下去,这样后续传承才更有希望。”

对于扬州雕版印刷的保护,扬州市政府和有关单位也是做得非常出色。芮名扬向队员们介绍道,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扬州为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早在1960年春,扬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召集雕版印刷艺人60余人,从事古版修版及刷印工作。为此,江苏省有关领导部门专门发文征集省内藏版,又从浙江借调部分藏版,交广陵刻印社整理、修补、重印。

几年内,征集到古版近20万片,印行图书10余万册。“文革”期间,保护工作曾一度遭到破坏,刻印社也被迫撤销。1978年,广陵古籍刻印社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得以恢复,于扬州凤凰街重建社址。

刻印社召回部分专业人员,培养了一批新人,使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全面恢复,修补、印行了大量古版图书,还新刊刻了《里堂道听录》等一批新版古籍,为扬州雕版印刷史谱写了新的光辉篇章,被海内外誉为“江苏一宝”,乃至“全国一宝”。

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刻印社的基础上建立了广陵书社,使其能利用古代雕版工艺,出版雕版、影印古籍及仿真复制书画作品。

2005年,市政府投资1.28亿元,新建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和杰出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传承与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广陵古籍刻印社、广陵书社、邗江古籍印刷厂等单位相继成立了雕版印刷传习所。

扬州还整理、出版了一批雕版印刷技艺的理论专著,将雕版印刷技法用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记录下来,有利于雕版印刷技艺的广泛传播。“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保护工作出色,成果突出,集传承、保护、展示、传播为一体,建立精品传承、著述传承、教学传承等多种渠道,形成了全面、完整的保护体系,堪称‘非遗’保护的楷模。”说到这里,领队张秉政教授笑了,原先看到东关街的雕版印刷少有人问津,认为保护不力。现在看来,扬州政府多种方式促进遗产的保护值得考察组队员们钦佩。

◇凭吊隋炀帝陵

“史书上虽然称他为暴君、昏君,但是他开凿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桥梁和纽带,对后世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惠及了后世。隋炀帝的罪状之一就是他滥用了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他征发黄淮地区民夫100余万,用了数年时间,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将黄河等五大水系贯通,南北航路自此连为一体。大运河自修成后便成为沟通中国南、北两域最重要的水上运输要道,日运财货百万,惠及两岸千年,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价值。”

作为行走隋唐大运河的领队,张秉政教授向队员们解读了隋炀帝对于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功过是非。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的隋炀帝陵墓。

一下车子,考察组就被眼前萧条的景象所震撼了,陵墓景点门前空无一人,也没有游客参观。进入陵区,高大的石碑楼横梁上书写着“隋炀帝陵”斗大的四个大字。陵门气势恢宏,宽敞的正门配以两个偏堂。左偏堂为隋炀帝生平图片展览,陈列了数十幅图画,图文并茂地简略介绍了隋炀帝功过并存的一生。右偏堂为书画陈列室,悬挂了江苏省和扬州市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其中,尤以扬州文坛宿将、长篇历史小说《隋炀帝》的作者丁家桐所书长轴最吸引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讲解员介绍,隋炀帝杨广(569-618年),在位14年。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于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撰写隶书“隋炀帝陵”。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考察组穿过了石桥,经过长长的墓道,到达了隋炀帝陵前,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由石牌楼、陵门、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

整个帝陵形制独特、气势雄伟,城垣、石阙、陵冢是世界上罕见的帝王的葬式,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墓前立有巨型墓碑,底座为阶梯式,上部为片状云,中部左上方刻有“大清嘉庆十三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正中刻“隋炀帝陵”,每个字为脸盆大小;右下方刻有“扬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绶题”。

在陵墓的正前方,还可以看到很多香火残迹,证明很多人还是来到这里拜祭过隋炀帝。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考察组了解到,此处的陵墓为误判。这种误判之所以出现,在于唐代以后隋炀帝陵渐渐荒芜,不为人知。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今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墓碑。

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此次考古发现,还原了历史真相,确定了隋炀帝陵墓的真正所在。

隋炀帝陵气势恢宏

2013年3月,考古部门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4月中旬,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合墓志,志文中有“隋故炀帝墓志”等文字。

随后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专家称,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属于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结合文献记载,隋炀帝杨广生于569年,卒于618年,年龄和“牙齿年龄”吻合,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二号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但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正是隋炀帝萧后。

2014年4月10日,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16日,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在扬州双博馆展出。

现如今真实的陵墓已经确认,而因为正在挖掘和保护中,考察组未能到达现场考察。站在陵墓的周围,张秉政教授踱步转了几个圈。

“想不到昔日战功显赫的隋炀帝如今如此的安静,作为封建帝王,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有着雄才大略,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太急功近利,不顾百姓死活,滥用民力。如何处理好民生需求和‘政绩工程’,对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警示。”说到这,张秉政教授打开了隋唐大运河的流经图,在上面用手指勾勒着运河的轨道,陷入了沉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