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理健康标准与疗法探讨

生理健康标准与疗法探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催眠疗法心理健康与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心理调整技术。焦虑症及其相关的障碍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催眠疗法最能使上力的领域。厌食症及暴食症的病人对体重增加或身材呈现过度不合理的恐惧,催眠疗法可供辅助性治疗,改善不合理恐惧。催眠中利用年龄退化法,以了解病人精神障碍与其儿童期之心理创伤之关系,并进而纾解其情绪,改善症状,乃精神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生理健康标准与疗法探讨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表现在:有时晚上辗转难眠,睡不安稳,或入睡后惊醒、多梦;经常有不明原因的头痛;经常感觉到莫名的情绪压抑,总觉得心里不舒服;在面对压力与冲突时,内心挣扎着各种声音,让人不知所措;面对目标与理想蓝图,有深厚的无助感与脆弱感;生活在压力、焦虑和紧张之中。

“亚健康”和“疾病”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将自己调整到健康、快乐的生命状态?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身体中得到一些什么样的讯息。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容易物化地看待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我们将自己视为疾病的受害者,身、心、灵分离。我们对自己的失察,导致了生命不同层面的症状:生理上的亚健康、心理上的压力、焦虑、自恨,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它更反映在我们的关系中:我们对他人充满了指责、愤怒与抱怨的能量。

“亚健康”这个概念在生理疾病中有,其实在心理疾病中也有,那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介于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之间,而且更多的时候人们的生理“亚健康”还是由于心理上的“亚健康”引起的,例如:有一部分人整日里心烦意乱,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好觉,由于没有及时找出原因而导致身体的体质下降,生理疾病便趁虚而入,这样就导致了大的疾病的产生。

(一)身心灵合一疗法

身心灵合一疗法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一是在认知层面:更加了解现代人身心焦虑甚至身心疲惫的原因;理解压力的形成与舒解机制,以及与情绪、能量、身体的关系;了解童年生活与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信念与人生剧本。

二是在行为层面:练习觉察能力,认识自我们模式与情绪压力的关系;学会情绪和压力管理与日常舒缓压力的重要方法;掌握一致性沟通与表达情绪的方法;内在和谐创造外在的丰盛和喜悦。

三是在身体层面:与身体对话;掌握芮克式呼吸方法;冥想静心;了解和应用生物能。从五个方面提升疗愈的品质

(1)健康(Well-Being):通过肢体工作、莱克式呼吸等,掌握迅速提升身心能量的工具。(2)情感(Feeling):当我们觉察到身体所有的功能,你将会大吃一惊。我们不曾深入它,不曾费心去了解它,然而我们却奢言去爱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别人也是以身体的形式出现在你面前。(3)情绪(Emotion):应用肢体工作的专业技术,帮助人们打通身体和情绪的阻塞。这种疗法将超越思辩式的分析和对话,从各个层面支持学员的身心整合。(4)觉察(Awareness):支持学员发现和理清其内在核心模式,包括我们的情感、信仰、记忆和行为等方面的模式。我们在意识层面常常对很多生命事件以及其背后的模式没有清晰的觉察,但是所有事件却在我们身体里留下了痕迹,刻下了深刻的烙印。

(5)灵性(Spirituality):身体是有形的灵魂,灵魂是无形的身体。通过深刻地体验我们的身体,学员能更强烈地体会在“活在当下”的感觉。

(二)催眠疗法

心理健康与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心理调整技术。催眠术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心理调整技术。催眠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把催眠的发展分为神学时代、流体力学时代和心理生理时代三个时期。催眠疗法应用在歇斯底里之治疗已如前述。可利用催眠进行的治疗,包括焦虑相关症状的改善,某些心身症的治疗,某些不良习惯的改变,及疼痛之控制等。

焦虑症及其相关的障碍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催眠疗法最能使上力的领域。临床上可利用催眠达到放松,或增强对放松的学习。厌食症及暴食症的病人对体重增加或身材呈现过度不合理的恐惧,催眠疗法可供辅助性治疗,改善不合理恐惧。催眠也可用于减肥戒烟时的辅助治疗。另外,催眠疗法也用于治疗心理因素引起阳痿或性高潮缺失症之性功能障碍。

在心身医学方面,也可利用催眠疗法。它可用于辅助性治疗十二指肠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在心脏血管方面,可以藉催眠疗法对焦虑、愤怒等情绪的妥善处理,达到对高血压的某种程度改善。不少气喘病人担心气喘会再发作,害怕气喘发作时的痛苦情境。催眠疗法可改善病人的情绪而减少气喘的发作。某些在情绪压力下会恶化或引发的皮肤科疾病,也可尝试藉催眠疗法稳定情绪而改善。

催眠可放松肌肉,改变对痛的感觉,进而使疼痛减轻,达到对痛的控制,亦可帮助癌症病人减轻疼痛及缓和癌症化学疗法所带来的恶心不适,及帮助病人对癌症的心理调适。但催眠仍然只能做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治疗。另外也有人应用催眠于生产、外科手术麻醉及牙科治疗过程的止痛。

(三)心灵健康

上面所举催眠在医疗上的各种应用,读者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催眠能做的,都有其它方法可行。催眠本身并不具治疗效果,其功用乃是使人在催眠状态下,更容易接受治疗,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而已。故催眠疗法应视为辅助疗法,不宜过度期待其功能,更不可给予神秘魔术性的外衣,夸大其功能。在民众高度好奇心的驱使下,催眠秀确实吸引了不少观众,因此从伦理的立场,催眠秀应严守界限,不可越界涉及医疗问题。

催眠中利用年龄退化法,以了解病人精神障碍与其儿童期之心理创伤之关系,并进而纾解其情绪,改善症状,乃精神科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必需谨慎处理在此状态下所获得的数据。因在催眠下,病人所陈述的故事不一定真实可靠,有时故事内容只是病人的幻想或随意编造的。催眠状态下所获数据仅供治疗者参考,以配合运用于治疗,而不是做为事实认定的证据,这一点必需严守。至于有人因相信有前世,而利用年龄退化法建立所谓前世疗法的做法,从生命科学的立场来看,只不过是披着假科学外衣一种新世代运动,无法通过科学的检验。

心灵的健康是要长期努力,方能逐渐发展建立,千万不可期待藉催眠像变魔术般,快速达成。在这个社会动荡,不确定感弥漫的世代,披上假科学外衣的宗教、学说或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前世今生、脑内革命等似是而非的书轰动畅销,正说明快餐文化下现代人心灵的干渴。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同胞,以一步一脚印的态度看待事务,达到心理健康,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四)青少年健康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世界卫生组织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中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五)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们,增强调控自我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六)不健康类型

(1)自卑心理。(www.xing528.com)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排他心理。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们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6)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7)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8)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六)异常原因

时效波在《需求斗争奖赏与精神疾病》一文中,从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述了正常心理转向异常心理的原因: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生命与环境长期进行矛盾斗争的产物,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形成了“需求—斗争—奖赏”这一人类特有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作为个体的人,其一切为满足需求的斗争活动和相应情绪,都是在脑的指挥、控制和感受下产生的,都遵循着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1)需求斗争奖赏规律。需求斗争奖赏规律是指具备不同现实条件的人,为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斗争,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长此以往,则会形成不同类型相对稳定的需求斗争方式和精神情感状态,进而影响着人的身心和生活。

“需求——斗争——奖赏”是人类正常生存发展进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需求,没有斗争,没有奖赏,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同理,进化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如果迷失斗争方向,丧失了需求动机和斗争热情,不愿再进行斗争;或者违背规律,选错斗争对象,斗争了而毫无进展,不能获得愉悦奖赏,就必然要产生副面的消极情绪,乃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2)需求斗争奖赏与人类精神疾病。①有主导需求,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正常人)。②无主导需求,进行着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抑郁症)。无主导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患者没有了更高层次的能提起斗争兴趣和热情的主导性需求目标,迷失了斗争的方向;虽然患者也可能有必须斗争的心理和环境压力,但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解决对社会或个人具有的现实意义,产生不了斗争的动机、兴趣和热情,总提不起精神,缺乏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了主导需求,他们长期进行着一种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即便有时也有进展或成果,但患者却没有渴望进展或成果的需求心理,因此也体验不到应有的愉悦奖赏,形成不了“需求——斗争——奖赏”的良性循环。这种消极麻木、浑浑噩噩的斗争方式同样违背了需求斗争奖赏规律,因此,这种没有主导需求、没有动机兴趣的斗争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斗争。

(3)以消除身心的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神经质症:包括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和焦虑神经质症)。神经质症患者是以消除主观放大了的身心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偏离了正常人的需求斗争方向,选错了斗争的对象,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神经质症的症状。如初次在众人面前演讲,会感到紧张;经过辛苦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会感到自卑;听说别人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后总觉得自家煤气阀口没关好,不反复检查就放心不下等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事过之后就会消失。但是,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则会主观上把那些正常的反应和感受视为逆端,会威胁到自我们个体的成长发展,因此,总想拼命消除之,否则就会心理不安,就会有危机感;而这种无能为力、无进展奖赏的斗争,只能进一步产生焦虑和自卑,使人更加注意不适情感,更加过敏,从而形成精神交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恶智),使这种不安感被病态地固定下来,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形成神经质症。因此,神经质者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其结果却是不断地创造着神经质症状,并使其迁延不愈。

(4)虽有主导需求,却逃避斗争,奖赏自然也无从谈起(癔症)。遇到所谓的危机或压力时,癔症患者也有趋利避害的主导需求,但他们却不自觉地采取了逃避斗争的方式,昏迷狂乱、神游物外、蒙蔽视听、痉挛痛苦。

(5)无法正常斗争(精神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出现了问题,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正常的认知、感受、思维,也就不存在遵循规律,因而也无法正常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