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审美欣赏能力

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审美欣赏能力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感受能力强弱大小主要是取决于能否发现此物区别于它物的独特性格。可是,当人们走出展厅,发现红砖瓦房上的雾确实是紫红色时,无不称赞莫奈的审美感受力。因此,发展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美育环节。生活经验丰富了,见多识广,就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自由地进行审美想象。所谓审美欣赏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品味和体验能力。首先,要逐步树立崇高的审美规范,确立正确分辨美丑是非的标准。

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审美欣赏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审美能力的构成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统摄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六个方面。现在我们对这六个方面逐一分析和说明,并介绍培养这些能力的方法。

第一,关于提高审美感受能力。所谓审美感受能力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把握审美对象,获得美感的能力,是审美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

审美感受能力强弱大小主要是取决于能否发现此物区别于它物的独特性格。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审美感受能力强的人能够及时地、敏锐地感受美、发现美,特别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例如,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莫奈就是审美感受力极强的人。莫奈曾到伦敦游历,他在平常的雾天里画了一幅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画面上大教堂的尖顶上空笼罩着紫红色的雾气,显得诗意浓郁、精美异常。这幅画展出时,人们大为吃惊:雾都是灰蒙蒙的,怎么成了紫红色呢?一定是画错了。可是,当人们走出展厅,发现红砖瓦房上的雾确实是紫红色时,无不称赞莫奈的审美感受力。

人的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如果不进行后天的审美教育,他的审美感官必然会萎缩,审美感受能力也就必然会消退。因此,培养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重要的是引导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直接接触美的事物,通过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使自己的眼睛、耳朵更加灵通起来。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良好时机,经常地组织中小学生郊游、参观,组织他们亲身感受美的事物,就会使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不断增强。如果与外界断绝联系,整日埋头书本、课堂,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发展就受到了阻碍。

文艺作品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文艺作品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根据其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介绍,让青少年感受它的形式美、内容美,是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很美的散文。教师在讲解时应注意启发学生认真体会月夜中的荷叶美、荷花美、月光美等,从这些恬静美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美。

总之,审美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审美教育的基础。离开了审美感受能力,我们就无法理解美,更谈不上创造美。因此,发展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美育环节。

第二,关于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审美想象能力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根据审美对象的特点,补充、丰富、改造、创造审美对象的能力。人们借助审美想象能力,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丰富审美效果,开拓审美新天地。

审美想象是怎样产生的呢?从审美客体看,美的事物都潜藏着一种感染力和诱发力,可以激发审美者的想象。从审美主体看,审美者只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在自己情感的驱使下,对审美客体以补充、丰富和发展,从而赋予它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

审美想象一般划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指人们在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再现客观事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性的想象是指对经验记忆的重新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另外,审美想象从另一角度看,可以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审美者不自觉地自发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有意想象是指审美者有目的地、自觉地沿着预定路线的想象。培养审美想象能力,既包括再造性想象能力,也包括创造性想象能力;既包括无意想象能力,也包括有意想象能力。

在培养审美想象能力,首先要注意生活的积累。生活经验丰富了,见多识广,就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自由地进行审美想象。如果足不出户,头脑闭塞,孤陋寡闻,就不会产生丰富、生动的想象力。其次,要认真观察美的事物,细心体验美的特征。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开展正确的想象。如果不是根据事物的本身特征展开想象,无视事物本身的特点,那样的想象就会发生扭曲,美就不属于你了。

培养审美想象能力还应当特别重视审美通感能力的培养。所谓审美通感能力,是指审美者的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在审美活动中的相互挪移能力、转化能力和渗透能力,审美通感是审美想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者的视觉、听觉在审美活动中是可以挪移、转化的。比如我们在欣赏《长征组歌》时,运用的是听觉,听到的是雄壮的音乐和歌声。这时,如果运用想象,一边听雄壮的歌声,一边仿佛看见红军战士抢渡大渡河的惊险场面,仿佛看见皑皑白雪下、茫茫草地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英姿。此时此刻,你的视觉与听觉就发生了通感。再比如,我们在欣赏一幅图画时,运用的是视觉。但是,当你一边欣赏图画,一边仿佛听到画中的声音时,便产生了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便表达了作者嗅觉与听觉的通感。“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又表达了作者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通感。

总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必须提高自己的审美想象能力。只有提高了审美想象能力,才能在审美活动中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加深和拓宽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没有审美想象能力,就不会有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

第三,关于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鉴别和欣赏的能力,是审美鉴别能力与审美欣赏能力的合称。

所谓审美鉴别能力是指对美丑的辨别能力和对美的程度的识别能力。世界上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只有提高了审美鉴别能力才能够分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所谓审美欣赏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品味和体验能力。爱美是人的天性,因此人人都有追求美、欣赏美的强烈愿望。人们在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既可以得到悦耳、愉目、赏心、怡情的享受,又能得到思想、认识、道德和情操的陶治,丰富和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但是,由于人与人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的不同,各自对美的体验能力也不相同。所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审美欣赏能力却有大小强弱之分。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呢?首先,要逐步树立崇高的审美规范,确立正确分辨美丑是非的标准。缺乏健康的、进步的、正确的美丑标准和审美规范,就不能开展正确的审美鉴赏。其次,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知识储备。如果缺乏必要的美学修养,无论你的视觉、听觉和其他器官多么敏锐,也难以发现美,因而更谈不上鉴赏美。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必须开拓知识领域,增加知识储备,广泛接触美的事物,有意识地在审美活动中,积累审美经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除了在学校学习文化课之外,还应注意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山水美,积极参加课余的活动,在亲身参与实践中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还要有意识地参观各种美展、书法展等艺术展览。多听,多看,多思,多问,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最终,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一定会不断完善,达到较高的境界。

第四,关于审美理解能力。审美理解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理性思考、认识、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为什么要研究审美理解能力呢?因为美感不是单纯的直觉性认识,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高度统一。美感不仅包含着纯感性的,而且还包含着理性的认识,表现着理性的内容。(www.xing528.com)

著名作家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理之如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先生的这段论述精辟地表明了美感不能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但是这些感性形象中又渗透着美感的理性,认识寓于形象之中,理性溶于感性之中,两者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密不可分。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审美活动也是如此。我们在审美活动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直觉把握上,还应当根据形式的美进一步把握其内在的美。比如:欣赏电影开国大典》时,我们会发现影片的最后反复交替出现两个镜头:一个是一束束灿烂的礼花照亮了北京的夜空;一个是一排排解放军战士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倒下。这时没有旁白,只有一声声脆响的礼炮声,而我们却从画面的联想中,可以理解到导演别具匠心。导演们是运用这些无声的画面向人们昭示,新中国来之不易,她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由电影镜头的形象美,思考出美的内在意蕴,必须借助我们的审美理解能力。

审美的理解能力,除了指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以外,还应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判断能力与评价能力。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审美对象做出一定的判断和评价。

当然,应当指出,由于审美对象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审美理解能力所起的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对于自然美的审美,一般侧重于形式美的感知,理性认识的因素相对少些。而对于社会美的审美,则需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这时,审美理解能力的作用十分明显。

总之,审美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促使我们在对审美对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从而获得更完全、更深刻、更高级的审美认识。但是,审美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平时多加培养,日积月累。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和判断。其次,提高审理解能力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知识。没有必备的知识,就无法理解美的内涵,就只能停留在感觉到的表层上面。

第五,关于审美统摄能力。审美统摄能力是指审美者在审美活动中综合动用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的能力,是指审美者从整体上把握美的综合能力。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把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分别加以说明。实际上,我们在审美活动中,上述能力是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在审美活动中,只有综合运用上述能力,才能深刻全面把握美的事物。因此,培养审美统摄能力是培养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整体上把握美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科学理论研究的地方。我们知道,无论对哪一种科学理论的研究,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运用符号、公式、定理、理论上的逻辑推演来揭示真理。比如植物学家研究花,就会对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加以分析,对花瓣、花蕊、花托、花萼进行研究。而审美活动中,对花的欣赏则是宏观和总体上的把握,甚至还要联系到绿叶的陪伴,才能理解花的美丽。所谓好花还须绿叶扶持、万紫千红才是春、烘云托月等等,都是讲审美中的宏观把握。因此,审美不能像科学研究那样进行分解、剖析,而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美。审美统摄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美、理解美、欣赏美。

那么,怎样培养我们的审美统摄能力呢?首先要注意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上述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谈得上灵活自如地综合运用的能力。其次,要树立一种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把美的事物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去欣赏。鲁迅先生曾说过:“除尽枝叶,单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气却尽灭了。”

总之,培养审美统摄能力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丰富生活经历,提高文化水平,参与审美实践,树立整体观念。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地使自己的各项审美能力和谐全面地发展,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这些能力的能力,深入、全面地认识美、把握美。

第六,关于审美创造能力。什么是审美创造能力呢?简单地说是就指人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人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不仅仅是为了感受、理解和鉴赏,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更好地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人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又进一步巩固、深化了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人们的审美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于文学艺术领域,也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提高人们的审美创造能力,一方面是培养表现和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培养表现和创造现实生活中社会美的能力。

怎样培养表现和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呢?艺术美的创造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依据,不可能凭空进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载体,艺术美的创造是一不可能完成的。例如,舞蹈美靠形体动作来表达,文学美靠语言文字来表达,绘画美靠色彩线条来表达,音乐美靠旋律声调来表达。因此,提高艺术美的创造能力,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作为艺术美载体的物质材料,并按照美的规律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和组合。

熟练地加工、改造和组合这些物质材料叫做艺术创造的技能技巧。提高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是创造艺术美的基础。获取这样的技能技巧决不是一种容易的事,除了需要老师们的指导以外,还需要自己长时期艰苦的学习和实践。著名的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达·芬奇的老师对他的要求很严格,不是教他临摹古画,也不是大讲绘画理论,而是叫他照着鸡蛋写生。达·芬奇刚上来还比较认真,后来就开始马虎了,认为画鸡蛋没有太大意义。他的老师发现后,就严肃地批评他:在一个个鸡蛋中,从来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画鸡蛋是为了提高观察把握形象的能力,提高表达事物随心所欲的能力。这是绘画的基本技巧,不可轻视。从此以后,达·芬奇专心画蛋,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培养和提高创造社会美的能力,包括美化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美化和完善客观世界的能力等。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养成爱美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比如,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应该是美化的,应该是干净整洁的。我们应该告别不文明、不卫生的脏乱差的环境。再比如,我们自身,从仪表到形象,从语言到行为,都应当是美的,应当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心灵美。从小就要养成关心同学、热心助人、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高审美能力最终的途径是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