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稳定经济职能:目标、手段和内容简析

稳定经济职能:目标、手段和内容简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调节社会总供求以达到对经济进行调节的目的,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首要内容。(三)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即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具体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四)稳定经济职能的手段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工具。

稳定经济职能:目标、手段和内容简析

(一)稳定经济职能的含义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够找到工作可做。西方经济学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就业是否充分的尺度,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而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失业者是劳动力中那些想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率为零,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的大体稳定,即短期内货币币值不发生过度的上升或下跌,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物价水平的变化。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年度通货膨胀率为3%~5%可以视为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现象是通货紧缩,即一定时期内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并不亚于通货膨胀,因此防止和治理通货紧缩也是保持物价稳定的应有之意。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产出在数量上的增加,通常由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而经济发展不仅是产出数量的增加,还表现为随产出增长而带来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应上升,意味着人们基本需要的满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即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平衡,不出现大的顺差或逆差。随着全球经济交往的密切,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状态反映着该国国内经济的稳定程度。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就意味着该国国内收支不平衡,或说国内经济处于失衡状态。

(二)稳定经济职能的内容

1.调节社会总供求

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实现的。政府的收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从收入方面来看有税收、资产收益和公债,从支出方面来看有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数量会直接影响总需求,政府的转移支出、税收、公债、定价政策也会间接地影响总需求。而财政对总供给的影响是通过政府对劳动供给和整个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而实现的。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或者支出政策(如提供福利)对劳动供给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私人投资和整个社会投资总量施加影响。财政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就是要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抑制社会总需求,以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使经济不至于过热;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要刺激社会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走出市场疲软。通过调节社会总供求以达到对经济进行调节的目的,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首要内容。

2.调节供求结构

供求结构的平衡,是经济总量平衡的前提。要实现供求结构平衡,一方面要解决社会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过旺,投资需求不足,进而引起社会供给结构中消费品供给不足,投资品供给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社会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过旺,进而引起社会供给结构中消费品供给过剩,投资品供给不足的情况。故调节供求结构,也是政府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三)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

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即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具体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

(四)稳定经济职能的手段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工具。

1.自动稳定器

在财政实践中,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通过财政的制度性安排自动地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累进税率制度)和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制度)。一般而言,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时,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但是这种“自动稳定”机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要时仍需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2.相机抉择工具

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政策根据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现实情况灵活改变税收和公共支出,以达到实现总供求大体平衡的目标。当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本章小结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加总性、无差异性、代价的非对称性、外部性、整体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市场失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技术市场失灵,是内在于市场体系的配置无效率问题,如垄断;二是社会市场失灵,即虽然在技术上是有效率的市场,但仍会产生令一部分人不满意或不接受的情况,如收入不公、价格水平不稳定等。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外部性具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之分。当出现正外部性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性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效益补偿。(www.xing528.com)

●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交易无障碍(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最初产权归属,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最终会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帕累托最优。

●政府干预垄断最常见的措施:通过规定价格或收益率来管制垄断;在垄断行业建立公共企业,并从福利或效率角度而不是盈利角度出发制定价格。

●收入分配涉及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功能收入分配,二是规模收入分配。

●功能收入分配又称要素收入分配,它研究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得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即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研究收入分配;规模收入分配又称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它研究处于不同阶层的个人和家庭得到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即从收入所得者的规模与所得收入规模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

●财政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法制性的特征。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三大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实现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是指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重要概念

市场失灵 帕累托效率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政府失灵 投票悖论 财政 资源配置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 稳定经济职能

复习思考题

(1)请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2)政府失灵包括哪些情况?

(3)财政的职能有哪些?

(4)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目标和手段有哪些?

(5)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目标和手段有哪些?

(6)稳定经济职能的内容、目标和手段有哪些?

讨论分析题

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取赶鸟费。”这同样也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无关者的影响。这就是说,这种活动的某些成本并不由从事这项活动的当事人(买卖双方)承担,而由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承担,这种成本被称为外在成本或社会成本。同样,这种活动的某些收益也不由从事这项活动的当事人获得,而由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获得,这种收益被称为外在收益或社会收益。在前一种情况下,称为负外部性;在后一种情况下,称为正外部性。列车对农田的影响就是存在外部性的情况。在庇古所看到的情况下,铁路公司列车运行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并不由铁路公司和客户承担,而由既不经营列车又不用列车的农民承担,即存在负外部性,有外在成本或社会成本。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化工厂、造纸厂对河流或空气的污染,吸烟者对环境和非吸烟者的危害。在斯蒂格勒和阿尔钦所看到的情况下,列车运行在客观上起到了“稻草人”的作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铁路公司并不能对此收费,利益由与列车运行无关的农民无偿获得。这就存在正外部性,有外在收益或社会收益。

请讨论分析:

(1)在上述庇古遇到的情形中,采取何种措施能够减少列车运行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在斯蒂格勒和阿尔钦遇到的情形中,采取何种措施能够保护列车运行带来的正外部性?

(2)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外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